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加速场下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中粒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如洲 李葆江 +1 位作者 方继明 李疏芬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2-85,共4页
从两个方面研究了在加速度场下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中粒子动力学:在理论分析中,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运用粘流N-S方程导出燃烧产物中凝聚铝粒子运动方程,计算出加速度与粒子临界尺寸的关系曲线;在试验研究中,用研制的燃烧实验... 从两个方面研究了在加速度场下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中粒子动力学:在理论分析中,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运用粘流N-S方程导出燃烧产物中凝聚铝粒子运动方程,计算出加速度与粒子临界尺寸的关系曲线;在试验研究中,用研制的燃烧实验装置和动态粒子采集器,在不同加速度条件下获取燃烧产物中的铝粒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加速度效应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场 粒子 含铝 推进剂 燃烧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生物柴油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超 毛功平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组分和比例,分析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表征物质。应用“叠加法”构建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激波管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组分和比例,分析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表征物质。应用“叠加法”构建了小球藻生物柴油的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激波管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对模型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选取物质的量比为1∶1的癸酸甲酯和正庚烷作为小球藻生物柴油的表征物质,所构建的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包含3300种物质,10851个基元反应。温度高于1000 K时,着火延迟期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小于8.1%,温度低于1000 K时,误差介于8.1%~15.3%。所构建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内燃机缸内压力,最大相对误差为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生物柴油 模型构建 燃烧化学动力学模型 着火延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氢融合零碳内燃机燃烧过程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志 齐运亮 +1 位作者 陈清楚 李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66,共24页
随着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内燃机低碳化、零碳化势在必行。氨作为零碳燃料和氢的高能量密度载体,是实现碳中和有潜力的替代燃料。研发氨氢燃烧技术,实现氨高效清洁融合燃料零碳大功率内燃机高效近零排放对全球气候治... 随着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内燃机低碳化、零碳化势在必行。氨作为零碳燃料和氢的高能量密度载体,是实现碳中和有潜力的替代燃料。研发氨氢燃烧技术,实现氨高效清洁融合燃料零碳大功率内燃机高效近零排放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在分析氨作为未来绿色能源的潜力及其在内燃机中实际应用的基础上,从氨氢内燃机的燃烧模式、氨氢燃料的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氨氢燃料供给方式等方面综述了氨氢内燃机的燃烧的最新进展,对比分析了火花点燃/均质压燃/射流引燃3种燃烧模式、氨气道喷射/液氨缸内直喷2种燃料供给方式、主动射流/被动射流2种点火方式,提出并论述了基于氨在线裂解制氢实现基于单一液氨燃料油箱的氨氢融合燃烧,是内燃机实现碳中和的极具潜力的技术路线,指出了氨氢内燃机喷雾、燃烧和氮基排放控制三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研究表明:氨氢融合内燃机采用微量氢气(小于3%)引燃氨混合气,可以获得稳定燃烧和高热效率,并拓展稀然极限。氨氢融合零碳大功率内燃机作为氨燃料高效可靠的应用载体,在重型车辆、工程机械、远洋船舶、发电等多个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与价值,氨氢内燃机的研发可推动基础燃烧理论的进步,也可以促进中国内燃机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氢融合 零碳内燃机 燃烧模式 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基液滴在富含水蒸气环境中着火、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永刚 金志明 曾毓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9-292,共4页
本文采用挂滴装置和高速摄影系统研究了 HAN基液体发射药 LP1 846单滴在富含水蒸气高温环境中着火、燃烧的特性。给出了液滴从受热到燃尽全过程的时间序列照片 ,定量测试液滴着火、燃烧的特征参数 ,并分析了环境条件对特征参数的影响。... 本文采用挂滴装置和高速摄影系统研究了 HAN基液体发射药 LP1 846单滴在富含水蒸气高温环境中着火、燃烧的特性。给出了液滴从受热到燃尽全过程的时间序列照片 ,定量测试液滴着火、燃烧的特征参数 ,并分析了环境条件对特征参数的影响。探讨了液滴的微爆机理。建立了液滴着火的简化工程计算模型 ,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对分析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内弹道过程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汽 液体发射药 液滴燃烧 燃烧化学动力学 HAN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药在强约束条件下的燃烧转爆轰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涛 夏智勋 雷碧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73,共8页
以D-45,S-14,3/1三种发射药为研究对象,对钢管约束条件下的高密实火药颗粒床的燃烧转爆轰(简称DDT)机理和敏感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用应变片和离子探针测量了药床中的压缩波和燃烧波的传播,通过对压缩波阵面和燃... 以D-45,S-14,3/1三种发射药为研究对象,对钢管约束条件下的高密实火药颗粒床的燃烧转爆轰(简称DDT)机理和敏感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用应变片和离子探针测量了药床中的压缩波和燃烧波的传播,通过对压缩波阵面和燃烧波阵面的分离,发现压缩波形成于火焰峰后的已燃区,它将不断加速与加强,最后赶上火焰峰形成强冲击波而诱发爆轰。提出了点火具处的压力快速上升是形成压缩波的必要条件,从而对三种发射药的DDT特性的差别做了很好的解释。此外,还考察了实验参数(火药特性,装填密度,约束条件)对DDT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药 燃烧化学动力学 引爆 爆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液滴在对流环境中着火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余永刚 金志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3-58,共6页
研究单元液体推进剂LP1846液滴在高温对流环境中着火、燃烧的特性。给出液滴从受热到燃尽全过程的时间序列照片。定量测试液滴着火、燃烧的特征参数,探讨了液滴的微爆机理,并建立了液滴着火的简化工程计算模型。
关键词 单元推进剂 推进剂燃烧 燃烧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催化剂时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模型
7
作者 刘明侯 陈义良 +2 位作者 吴同强 冯伟 李上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8-82,共5页
在BDP模型和KUBOT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有催化剂的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模型。计算表明,模型适用于有、无催化剂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各种配方,对稳态超速燃烧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关键词 双基推进剂 推进剂燃速 燃烧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胺推进剂燃烧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8
作者 邓鹏图 田德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4-88,共5页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各国学者在研究硝胺固体推进剂燃烧方面所做的工作,介绍了主要结论,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硝胺 推进剂 推进剂燃烧 燃烧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空气中硼粒子点火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9
作者 毛成立 李葆萱 +1 位作者 胡松启 王英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共4页
说明了硼粒子在热空气中的点火现象。阐述了两种不同的硼粒子点火机理和实验依据及相应的化学反应 ,比较了不同点火机理下硼粒子氧化层的产生和消耗速率 ,分析了影响硼粒子点火的因素 ,建立了硼粒子在空气中点火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金属推进剂 硼粒子 点火 燃烧 模型 燃烧化学动力学 热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与HMX作用的“连锁互动”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疏芬 方翀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3,共5页
研究了NEPE推进剂中AP与HMX的相互作用。基于凝相机理与热解实验 ,从分子层面和化学反应的角度 ,结合价键、形式电荷、链反应等理论和固体单元推进剂的燃烧状况 ,提出了AP与HMX间的“连锁互动”机制。有NH3与NO2 等活性物种参与的“放... 研究了NEPE推进剂中AP与HMX的相互作用。基于凝相机理与热解实验 ,从分子层面和化学反应的角度 ,结合价键、形式电荷、链反应等理论和固体单元推进剂的燃烧状况 ,提出了AP与HMX间的“连锁互动”机制。有NH3与NO2 等活性物种参与的“放热连锁、物种互动”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胺推进剂 高能推进剂 奥克托金 推进剂燃烧 燃烧化学动力学 AP HMX 相互作用 “连锁互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RDX/HTPB复合推进剂燃速特性计算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炜 朱慧 刘文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5-79,共5页
考虑了AP/RDX/HTPB推进剂中两种氧化剂的含量、配比和粒度对推进剂燃面结构及燃速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高氯酸铵/硝胺复合推进剂的“双区”稳态燃烧模型。两区所占的面积比由两种氧化剂的数密度之差决定,这样可同时反映这类推进剂中... 考虑了AP/RDX/HTPB推进剂中两种氧化剂的含量、配比和粒度对推进剂燃面结构及燃速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高氯酸铵/硝胺复合推进剂的“双区”稳态燃烧模型。两区所占的面积比由两种氧化剂的数密度之差决定,这样可同时反映这类推进剂中两种氧化剂配比和粒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AP/RDX少烟推进剂的燃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推进剂 硝胺推进剂 燃烧化学动力学 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