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第一批引进制造技术的F型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电站建设简况 |
|
《江苏电机工程》
|
2004 |
0 |
|
2
|
单轴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燃气轮机与汽轮机功率区分方法研究 |
胡孟起
肖俊峰
吴昌兵
周刚
向东
王科
赵思勇
葛晓明
刘印
夏林
连小龙
王一丰
|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3
|
不同燃气轮机组成的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PFBC-CC)变工况性能比较 |
赵士杭
吕泽华
徐福生
|
《动力工程》
EI
CSCD
|
1997 |
0 |
|
4
|
建议我国适度发展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发电 |
钟史明
|
《江苏电机工程》
|
1991 |
1
|
|
5
|
M701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设计运行特点及控制 |
宁波
席亚宾
|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6
|
利用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技术对电厂进行改造 |
罗传奎
沈又幸
宋玉炎
钱海平
岑可法
骆仲侠
|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7
|
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对联合循环热经济性的影响 |
高建强
张颖
陈鸿伟
李琼
|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8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量量化方法比较 |
张宁
张紫禾
张景奇
康磊
张海滨
陈颖
贾睿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9
|
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优化 |
裴杰
赵苗苗
刘明义
郑建涛
徐海卫
曹传钊
|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10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轴系配置的思考 |
邓小文
肖小清
张俊杰
|
《广东电力》
|
2005 |
16
|
|
11
|
上海闸北发电厂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改造的决策 |
左鸿恕
陈卫星
|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12
|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国产保护设备配置方案 |
黄蕾
姚挺生
沈俪
傅明
|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3
|
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的噪声控制 |
何语平
|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4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余热锅炉的大型化与国产化 |
哈镇
|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5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设计中几个节能问题探讨 |
杨顺虎
|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0
|
|
16
|
双压节能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设计上的问题及对策 |
顾红柏
|
《广东电力》
|
2002 |
0 |
|
17
|
IGCC电站燃气轮机启动燃料的替换研究 |
穆延非
史绍平
张波
王相平
秦晔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8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进气冷却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
姜周曙
胡亚才
缪盛华
|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19
|
进气加热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性能影响 |
张涛
刘志坦
干雪
付忠广
严志远
朱鸿飞
邱振波
|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20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低热值燃料热经济性分析 |
孙科
徐迎超
蒋孝科
曹子栋
|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