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批引进制造技术的F型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电站建设简况
1
《江苏电机工程》 2004年第5期3-3,共1页
关键词 联合循环电站 F型燃气轮机 蒸汽轮机 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燃气轮机与汽轮机功率区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孟起 肖俊峰 +9 位作者 吴昌兵 周刚 向东 王科 赵思勇 葛晓明 刘印 夏林 连小龙 王一丰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38,共7页
单轴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中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和汽轮机输出功率的合理区分是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性能分析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燃气轮机和汽轮机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实施方便、通用性强的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与汽... 单轴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中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和汽轮机输出功率的合理区分是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性能分析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燃气轮机和汽轮机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实施方便、通用性强的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与汽轮机功率区分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与某F级单轴联合循环机组(匹配三压再热凝汽式汽轮机)热平衡设计数据对比,汽轮机功率的最大相对偏差为1.6%,燃气轮机功率的最大相对偏差为–1.42%。这表明本文提出的功率区分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燃气轮机 汽轮机 功率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燃气轮机组成的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PFBC-CC)变工况性能比较
3
作者 赵士杭 吕泽华 徐福生 《动力工程》 EI CSCD 1997年第3期53-58,共6页
通过对单轴、分轴和双轴燃气轮机组成的PFBC-CC变工况性能进行比较,得出由双轴燃气轮机组成的PFBC-CC为最佳的结论。同时指出,不论哪种燃气轮机用于PFBC-CC时,空气流量必须能调节,使其变化满足PFBC炉燃烧... 通过对单轴、分轴和双轴燃气轮机组成的PFBC-CC变工况性能进行比较,得出由双轴燃气轮机组成的PFBC-CC为最佳的结论。同时指出,不论哪种燃气轮机用于PFBC-CC时,空气流量必须能调节,使其变化满足PFBC炉燃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流化床燃烧 燃气轮机 变工况 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我国适度发展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发电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史明 《江苏电机工程》 1991年第2期19-26,41,共9页
本文介绍燃气轮机发电与常规燃油、燃气联合循环、燃煤联合循环的主要型式、优缺点,并指出当前国际上发展这类机组的原因,最后建议我国适度发展常规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与积极开发研究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供讨论。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燃煤 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701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设计运行特点及控制
5
作者 宁波 席亚宾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0,82,共5页
介绍了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东方/三菱公司生产的M701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的设计运行特点及主要控制功能,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发电机组 燃气轮机 汽轮机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技术对电厂进行改造 被引量:6
6
作者 罗传奎 沈又幸 +3 位作者 宋玉炎 钱海平 岑可法 骆仲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4,共3页
通过对燃气轮机联合循环(GTCC)及其对现有电厂增容、增效改造技术的论述,着重在系统配置、工程实施及投资、运行成本、环保效益、能源与资源的节约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可以看出,对现有中小容量的机组特别是城市附近的电... 通过对燃气轮机联合循环(GTCC)及其对现有电厂增容、增效改造技术的论述,着重在系统配置、工程实施及投资、运行成本、环保效益、能源与资源的节约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可以看出,对现有中小容量的机组特别是城市附近的电厂,利用GTCC进行技术改造,不失为增加机组容量、提高效率、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联合循环发电 技术改造 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对联合循环热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建强 张颖 +1 位作者 陈鸿伟 李琼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267,共5页
针对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对整体机组变工况运行的重要性,以某三压再热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将余热锅炉侧换热器分为单相换热器和蒸发换热器两类,并采用"效能-单元数"法编写换热模块,分析了燃气轮机排气温... 针对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对整体机组变工况运行的重要性,以某三压再热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将余热锅炉侧换热器分为单相换热器和蒸发换热器两类,并采用"效能-单元数"法编写换热模块,分析了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对蒸汽系统热力参数的影响,结合"热经济分析"法探讨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及汽轮机效率的变化,进而得出机组效率和标准煤耗量随燃气轮机排气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在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小扰动工况下有效可行,对进一步分析燃气扰动工况和机组优化运行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排气温度 “效能-单元数”法 热力参数 热经济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量量化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宁 张紫禾 +4 位作者 张景奇 康磊 张海滨 陈颖 贾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89-1496,共8页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指南》)两种排放因子法,以及一种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原理的排放源监测法,对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4次量化,分别得出监测法、《核算报告要求》以及《IPCC指南》下限值、缺省值和上限值5组量化值.结果表明:(1)采用监测法得出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明显小于两种指南排放因子法量化结果;(2)采用《核算报告要求》得出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介于《IPCC指南》缺省值和下限值的量化值之间;(3)《核算报告要求》和《IPCC指南》中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分别超出此次监测法量化值折算出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的22%、19%、23%和28%,证明存在因高估排放因子导致高估CO_2排放量的可能;(4)装置运行负荷率越高,采用排放因子法得出的量化值越趋近于监测法量化值.研究显示,在监测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宜采用监测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量化,可避免燃料燃烧特性值和装置负荷率对排放因子法量化准确性的干扰,能更好地支撑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统计量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监测法 排放因子法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优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裴杰 赵苗苗 +3 位作者 刘明义 郑建涛 徐海卫 曹传钊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25,131,共5页
针对华能南山电厂菲涅尔式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SCC)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场产生的过热蒸汽引入汽轮机低压段做功所导致的能量损失问题,提出了在太阳能集热场设置蓄热系统,以保证集热场出口过热蒸汽参数的稳定,并将过热蒸汽引... 针对华能南山电厂菲涅尔式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SCC)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场产生的过热蒸汽引入汽轮机低压段做功所导致的能量损失问题,提出了在太阳能集热场设置蓄热系统,以保证集热场出口过热蒸汽参数的稳定,并将过热蒸汽引入汽轮机的中压段做功。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系统相比,ISCC改进系统太阳能发电功率提高了0.189 MW,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7%,系统热效率提高了0.15%,系统等效节气量提高了39.69m3/h,系统热力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场 燃气-蒸汽 联合循环 发电系统 等效节气量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轴系配置的思考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邓小文 肖小清 张俊杰 《广东电力》 2005年第4期1-8,共8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因高效、节能、环保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此, 从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出发, 全面分析联合循环机组轴系的配置型式及其影响, 重点比较了单轴和多轴“2拖1”机组在设备投资、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因高效、节能、环保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此, 从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出发, 全面分析联合循环机组轴系的配置型式及其影响, 重点比较了单轴和多轴“2拖1”机组在设备投资、占地面积、建设周期、起动停机、功率和效率、检修和控制系统方面的优缺点, 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新机组建设的轴系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轴系配置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闸北发电厂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改造的决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左鸿恕 陈卫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9-51,共3页
采用燃气轮机及其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对上海闸北发电厂进行改造,是上海电力工业局的一项重大决策。介绍了闸北电厂技术改造方式、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及其参数选择等。
关键词 发电 燃气-蒸汽发电 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国产保护设备配置方案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蕾 姚挺生 +1 位作者 沈俪 傅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一般采用配套进口保护设备,还没有采用国产保护设备的应用实例。结合电厂的工程实践,分析比较了9FA型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与常规机组的差异,重点针对发电机启停机保护、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发电机...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一般采用配套进口保护设备,还没有采用国产保护设备的应用实例。结合电厂的工程实践,分析比较了9FA型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与常规机组的差异,重点针对发电机启停机保护、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主变压器差动保护,以及其他后备保护。深入研究了这些保护在负载换流型变频器(LCI)系统变频启动过程中的运行特点。通过采用与频率无关的保护原理以及特性化配置,提出了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采用国产保护设备的变频启动解决方案和主保护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LCI变频启动 国产化 保护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的噪声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语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21,共5页
针对镇海30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扩建场地狭小,为使原来已局部超标的居民区环境噪声在联合循环机组投产后达标,在工程设计中对机组主要噪声源采取了一系列降噪措施,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对联合循环机组的噪声传播进行模拟和预... 针对镇海30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扩建场地狭小,为使原来已局部超标的居民区环境噪声在联合循环机组投产后达标,在工程设计中对机组主要噪声源采取了一系列降噪措施,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对联合循环机组的噪声传播进行模拟和预测,在噪声传播途径上建设大型隔声屏障。经工程竣工验收,取得了满意的噪声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 噪声控制 隔声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余热锅炉的大型化与国产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哈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共3页
结合我国配置PG9371容量等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余热锅炉大型化和国产化问题,从余热锅炉的设计技术、材料选择、生产制造能力及配套设备几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对国内外的情况也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余热锅炉 大型化 国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设计中几个节能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顺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65,共4页
结合国内几家大型联合循环电厂的设计、运行和技改状况,分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特点,从节能角度出发,对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配置、发电岛的布置、燃气轮机进气过滤装置的选型、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余热锅炉的加热备用、辅机的... 结合国内几家大型联合循环电厂的设计、运行和技改状况,分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特点,从节能角度出发,对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配置、发电岛的布置、燃气轮机进气过滤装置的选型、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余热锅炉的加热备用、辅机的调速控制等几个方面作出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发电机组 设计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压节能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设计上的问题及对策
16
作者 顾红柏 《广东电力》 2002年第6期49-51,共3页
介绍了国产首台双压节能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设备及其在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机组设备在设计和工艺上存在缺陷,为此,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和消除这些缺陷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 双压节能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蒸汽轮机 LZN55-5.60/0.65 余热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C电站燃气轮机启动燃料的替换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穆延非 史绍平 +2 位作者 张波 王相平 秦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7-876,共10页
当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站低热值合成气燃气轮机的启动燃料为柴油时,启动成本高,污染物难以控制。为了解决该问题,一个较适用的方法是将燃气轮机的启动燃料由柴油替换为天然气。但由于2种... 当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站低热值合成气燃气轮机的启动燃料为柴油时,启动成本高,污染物难以控制。为了解决该问题,一个较适用的方法是将燃气轮机的启动燃料由柴油替换为天然气。但由于2种燃料的燃烧特性的不同,需要对燃机在两种不同燃料下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改造和运行策略。基于天津IGCC低热值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实际运行数据,建立燃气轮机热力学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柴油量、天然气量随燃气轮机负荷的变化情况;其次计算了燃烧器燃烧天然气时的火焰稳定速度范围和优化燃烧器当量直径的范围;并对该燃气轮机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最后提出了燃烧器的改造方案和运行策略,在尽量小的范围内进行改造来实现对柴油的替代而且保证燃机的稳定、安全和清洁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燃气轮机 热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天然气 NO_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进气冷却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姜周曙 胡亚才 缪盛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受环境气温影响明显,对进口空气(进气)进行冷却,可提高输出功率。介绍了一种两种工况交替运行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在进气温度高、投用进气冷却工况时,能有效增加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在进气温度...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受环境气温影响明显,对进口空气(进气)进行冷却,可提高输出功率。介绍了一种两种工况交替运行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在进气温度高、投用进气冷却工况时,能有效增加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在进气温度低、投用低压加热器工况时,通过回收烟气余热,增加余热锅炉蒸汽蒸发量,提高汽轮机功率,实现烟气余热的全年回收利用。技术经济分析和初步运行结果表明,该进气冷却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 余热锅炉 进气冷却 制冷 溴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加热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性能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涛 刘志坦 +4 位作者 干雪 付忠广 严志远 朱鸿飞 邱振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7-184,共8页
以某200 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余热锅炉尾部烟道废热加热给水并通过气-水换热器提高压气机进口空气温度,采用Aspen Plus模拟计算进气加热系统投运前后联合循环参数变化,分析空气进气加热对机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 以某200 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余热锅炉尾部烟道废热加热给水并通过气-水换热器提高压气机进口空气温度,采用Aspen Plus模拟计算进气加热系统投运前后联合循环参数变化,分析空气进气加热对机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气机进口空气温度由12.5℃提高至35℃时,50%、75%、87%负荷下燃机负荷率分别提高0.08、0.12、0.15,燃料消耗量分别降低0.11 kg/s、0.13 kg/s、0.10 kg/s,联合循环效率分别提高1.04%、1.03%、0.73%。95%负荷下燃机负荷率由0.95增大至1.00后保持不变,联合循环效率先增大后减小,100%负荷下燃机负荷率保持1.00不变,联合循环热效率持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 进气加热系统 进气温度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低热值燃料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科 徐迎超 +1 位作者 蒋孝科 曹子栋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20,共4页
由于低热值气体燃料中含有大量惰性气体,可燃成分少,发热量低,燃料的体积流量大,因而在燃用低热值气体燃料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特性也发生了变化。分析了压缩比、燃气初温、不同燃料成分对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不同... 由于低热值气体燃料中含有大量惰性气体,可燃成分少,发热量低,燃料的体积流量大,因而在燃用低热值气体燃料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特性也发生了变化。分析了压缩比、燃气初温、不同燃料成分对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不同燃料成分时压缩燃料耗功的变化,以及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热效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与蒸汽循环装置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值燃料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蒸汽轮机循环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