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何青 罗宁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6,共8页
通过比较不同工况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热力学特性,找出机组热损失产生的位置和原因,为机组的优化运行和节能改造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首先采用热量法的正平衡法来计算机组的热效率;其次用反平衡法计算该机组的?损失,将计算... 通过比较不同工况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热力学特性,找出机组热损失产生的位置和原因,为机组的优化运行和节能改造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首先采用热量法的正平衡法来计算机组的热效率;其次用反平衡法计算该机组的?损失,将计算结果与正平衡法相校核并加以分析;最后用?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进行能量损失和效率计算。比较热量法和?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燃气轮机负荷增大对联合循环?损失和?效率影响较大,使得机组?效率也有所提高;机组?效率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稍有降低;燃气轮机?效率的变化决定了机组?效率的变化趋势,采用热电联产可有效提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热电联产 热力学特性 热量法 [火用]方法 正反平衡法 热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燃料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潘蕾 林中达 杨瑜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了提高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动力学建模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对影响燃料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将燃料量作为复合自变量进行燃料系统建模的必要性,确立以燃料指令、分配系数、机组负荷、转速和燃料低位发热量作为其简单自变量,采用模块化... 为了提高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动力学建模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对影响燃料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将燃料量作为复合自变量进行燃料系统建模的必要性,确立以燃料指令、分配系数、机组负荷、转速和燃料低位发热量作为其简单自变量,采用模块化的灰箱建模法建立燃料系统动态模型.对仿真与实际机组的燃料指令和流量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以燃料设计热耗量为枢纽的仿真系统燃料流量修正方法,建立了更加精确的稳态模型,提高了联合循环动力学模型对于燃料种类变化的适应能力.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气、液燃料的切换、混烧过程及机组起动过程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研究了其动态特性,表明该模型的精度和适应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料系统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消纳风电水平对系统运行指标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继春 刘洋 田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3-118,共6页
依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CGT)机组的模式模型与组件模型,提出既降低变量维数又可快捷计算各元件出力的CCGT双层模型。构建CCGT参与消纳风电对系统运行成本、机组容量利用率与重爬坡持续时间、切负荷持续时间、风电利用率等系统安全经济... 依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CGT)机组的模式模型与组件模型,提出既降低变量维数又可快捷计算各元件出力的CCGT双层模型。构建CCGT参与消纳风电对系统运行成本、机组容量利用率与重爬坡持续时间、切负荷持续时间、风电利用率等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指标影响的分析模型,并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法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单纯追求过大的风电注入量会引起系统运行指标趋坏,引入CCGT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运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消纳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系统运行指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改造老电厂的途径
4
作者 贾丽媛 李长宝 吴爱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0-391,394,共3页
根据我国目前电厂状况及国家燃料政策的现状,论述了不同类型老电厂的改造方式和条件,合理的电厂改造容量,阐明了采用燃气蒸汽联合装置是改造老电厂的有效途径,并对改造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改造 老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模式的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与校核模型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春晓 严超 +1 位作者 别朝红 李更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2-534,共13页
含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ombined-cycle gas turbine,CCGT)的电–气耦合系统,是综合能源系统一种主要的配置形式。CCGT运行灵活,可以追踪负荷和新能源出力的波动,为综合能源系统提供备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CCGT的备用配置开展研究。建... 含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ombined-cycle gas turbine,CCGT)的电–气耦合系统,是综合能源系统一种主要的配置形式。CCGT运行灵活,可以追踪负荷和新能源出力的波动,为综合能源系统提供备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CCGT的备用配置开展研究。建立考虑CCGT运行模式的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模型,实现备用市场条件下备用的精确有效配置,解决传统模型无法考虑CCGT运行模式导致备用配置过于乐观的问题。提出基于天然气最小切负荷的综合能源系统备用校核模型,通过校核保证CCGT备用在实际运行需要变为出力时,天然气系统留有足够裕度满足容量备用的出力要求。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考虑CCGT的运行模式,克服了传统线性模型高估CCGT的爬坡能力导致系统实际备用不足的问题,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含CCGT的综合能源系统备用校核确保实际运行时CCGT容量备用的充足供气,保证CCGT备用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综合能源系统 备用优化配置 备用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直喷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上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卢辉 杨君君 +3 位作者 罗建超 孙剑锋 卢闽南 董陈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5,共5页
对采用尿素制氨方式进行脱硝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来说,尿素热解需要的温度条件制约了燃气轮机快速启动调峰的特性。本文介绍了尿素直喷系统首次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上实际应用特点,简要说明了在运用该技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 对采用尿素制氨方式进行脱硝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来说,尿素热解需要的温度条件制约了燃气轮机快速启动调峰的特性。本文介绍了尿素直喷系统首次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上实际应用特点,简要说明了在运用该技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通过合理的喷枪布置方式与专用的喷枪结构形式,保证尿素的雾化效果及炉膛内氨气分布的均匀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优化调整,使尿素直喷满足脱硝效率大于85%的技术要求。从系统配置、运行维护的角度与传统尿素热解炉系统对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采用尿素直喷系统,具有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运行可靠性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推广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直喷热解 脱硝 环保 SCR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优化调控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万安平 杨洁 +5 位作者 王景霖 王文晖 缪徐 陈挺 纪杨建 李客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29,共9页
针对电厂机组运行管理过程中人工调控运行参数耗时费力、效率低、准确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厂机组运行优化调控系统。首先,采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机组历史和实时运行数据进行参数的整合和相关性分析,得到影响机组运行的... 针对电厂机组运行管理过程中人工调控运行参数耗时费力、效率低、准确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厂机组运行优化调控系统。首先,采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机组历史和实时运行数据进行参数的整合和相关性分析,得到影响机组运行的关键参数,作为机组健康状态评估的指标。然后,利用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机组健康状态特征模块中确定的特征值进行训练,预测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实现机组智能调控。最后,开发了一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调控系统,并应用于浙江某电厂。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指导机组运行优化,提高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优化后电厂机组出功功率提升了0.4125%,年电能产量增加4806 MW·h,机组年收益增加约32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机组健康状态 LSTM神经网络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健康管理大数据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元平 王仲 +1 位作者 韩旭东 顾煜炯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64,共6页
大数据系统是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迈向智能化和工程应用的关键。本文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应用场景,对其健康管理大数据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联合循环机组智能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分析大数据系... 大数据系统是发电机组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迈向智能化和工程应用的关键。本文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应用场景,对其健康管理大数据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联合循环机组智能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分析大数据系统的特点及关键技术。指出大数据系统是以知识为核心的专用数据管理系统,知识获取和结构化表达是大数据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最后通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备分析、领域知识获取和知识结构化表达验证了大数据系统构建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系统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状态监测 健康管理 知识获取 结构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并汽与退汽 被引量:26
9
作者 司派友 左川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64,共4页
"二拖一"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汽轮机的并汽与退汽是2项较复杂的操作过程,操作方式不当可能会对机组造成较大的冲击。研究表明,采用主、再热蒸汽同时并汽、退汽的操作方式,负荷适应性能强,可操作性好,有利于机组的稳定... "二拖一"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汽轮机的并汽与退汽是2项较复杂的操作过程,操作方式不当可能会对机组造成较大的冲击。研究表明,采用主、再热蒸汽同时并汽、退汽的操作方式,负荷适应性能强,可操作性好,有利于机组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二拖一 并汽 退汽 蒸汽 再热蒸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MW级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的蒸汽冲管
10
作者 朱宪然 赵振宁 +1 位作者 张立忠 禹庆明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26,共5页
针对1台700 MW级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采用两炉单独吹扫、降压法与稳压法相结合的冲管方案,以燃机点火后余热锅炉的自产蒸汽作为冲管汽源。由于余热锅炉的高中低压系统参数不同,三路系统分别吹扫并分别打靶;三路临时系统在临... 针对1台700 MW级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采用两炉单独吹扫、降压法与稳压法相结合的冲管方案,以燃机点火后余热锅炉的自产蒸汽作为冲管汽源。由于余热锅炉的高中低压系统参数不同,三路系统分别吹扫并分别打靶;三路临时系统在临吹门前合并,只使用一套打靶装置和消音器,简化了临时系统,降低了冲管费用和工作量。详细介绍了冲管时为防止三路临时管道间产生过高热应力而采取的暖管和吹扫步骤,并讨论了冲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为同类型机组的冲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蒸汽冲管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降压法 稳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次调频功能的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控制系统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海滨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1-64,67,共5页
基于对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390MW机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特性不能达到性能考核指标要求的原因分析,进行了主控制系统选择转速控制模式以提高机组一次调频响应速度、在自动负荷控制回路中减小调频死区和加大调频幅度等优化试验。结果... 基于对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390MW机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特性不能达到性能考核指标要求的原因分析,进行了主控制系统选择转速控制模式以提高机组一次调频响应速度、在自动负荷控制回路中减小调频死区和加大调频幅度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响应时间为1~2s;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的45s内,实际一次调频量超过了理论调频量(随转速变化的函数值)的70%,完全满足电网调度对机组一次调频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一次调频 动态响应特性 负荷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碳排放绩效计算及影响分析
12
作者 孙天祥 刘松涛 +4 位作者 曹悦 陈传敏 贾文波 李朋 周卫青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为提高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使企业评估碳减排效果更加直观,提出将电厂发电量与碳排放强度相关联。首先,基于Aspen Plus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其碳排放绩效;然后,从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热网投入和天然气成分4个影响... 为提高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使企业评估碳减排效果更加直观,提出将电厂发电量与碳排放强度相关联。首先,基于Aspen Plus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其碳排放绩效;然后,从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热网投入和天然气成分4个影响因素分别对碳排放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Aspen Plus模型能准确模拟电厂运行,以某电厂S106FA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经计算碳排放绩效为342.66 g/(kW·h)。采用碳排放绩效对比实测法与排放因子法对碳排放进行计算,碳排放绩效核算碳排放量更贴近实测法计算结果,碳排放绩效法与实测法核算偏差在0.20%。排放因子法采用实测法低位发热量和省缺值低位发热量与实测法偏差分别为5.24%和19.66%;机组负荷对联合循环机组碳排放绩效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热网投入、环境温度和天然气成分。为降低联合循环机组碳排放绩效,电厂需要合理安排调峰时间和热网供热,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或补充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Aspen Plus 模拟计算 碳排放绩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许可 李蔚 +4 位作者 李明超 虞熠鹏 陈坚红 钟崴 吴燕玲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以某46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为对象,研究了利用Ebsilon仿真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变工况计算的过程,通过仿真结果与热平衡图上设计值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及该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以某46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为对象,研究了利用Ebsilon仿真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变工况计算的过程,通过仿真结果与热平衡图上设计值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及该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计算。此外,对不同供热抽汽流量、环境温度以及负荷率下机组供热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性能保证条件燃气轮机100%负荷率工况下,当高、中、低压抽汽流量分别从0增加到60 t/h时,机组联合循环效率分别提高4.24%、4.31%、4.08%,热耗率分别降低193.6、215.4、203.3kJ/(kW·h);环境温度低于15℃时,额定供热工况下联合循环热耗率与环境温度成负相关,环境温度高于15℃时成正相关;燃气轮机负荷降低会使汽轮机可运行功率范围减小,机组调峰能力减弱;当供热量大于300 GJ/h时,在相同供热量下75%负荷率下机组的联合循环效率高于100%负荷率。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热电联产 供热特性 Ebsilon软件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电联合调度模型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杨凯淇 许丹 +2 位作者 谢华宝 丁强 胡林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7-144,共8页
为了解决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期的空气污染问题,我国正积极发展"煤改气"技术,将传统的燃煤热电机组改为燃气热电机组。建立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数学模型,并以系统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包含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 为了解决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期的空气污染问题,我国正积极发展"煤改气"技术,将传统的燃煤热电机组改为燃气热电机组。建立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数学模型,并以系统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包含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电联合系统调度模型。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替换传统热电机组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比例变化、风电渗透率不同对电网弃风率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替换常规热电机组虽然增加了运行成本,但有利于电网消纳弃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合系统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调度模型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量量化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宁 张紫禾 +4 位作者 张景奇 康磊 张海滨 陈颖 贾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89-1496,共8页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 为探究排放因子法与监测法两类量化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下称《核算报告要求》)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下称《IPCC指南》)两种排放因子法,以及一种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原理的排放源监测法,对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4次量化,分别得出监测法、《核算报告要求》以及《IPCC指南》下限值、缺省值和上限值5组量化值.结果表明:(1)采用监测法得出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明显小于两种指南排放因子法量化结果;(2)采用《核算报告要求》得出的CO_2排放源排放量量化值介于《IPCC指南》缺省值和下限值的量化值之间;(3)《核算报告要求》和《IPCC指南》中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分别超出此次监测法量化值折算出的天然气排放因子值的22%、19%、23%和28%,证明存在因高估排放因子导致高估CO_2排放量的可能;(4)装置运行负荷率越高,采用排放因子法得出的量化值越趋近于监测法量化值.研究显示,在监测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宜采用监测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O_2排放源排放量进行量化,可避免燃料燃烧特性值和装置负荷率对排放因子法量化准确性的干扰,能更好地支撑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统计量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监测法 排放因子法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预热温度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性能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付忠广 王霄楠 +1 位作者 卢可 张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2,共7页
以西门子V94.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为例,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系统投运性能加热器后燃气预热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投运性能加热器预热天然气后,燃气轮机(燃机)效率提升了0.15%,联合循环效率上升了... 以西门子V94.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为例,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系统投运性能加热器后燃气预热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投运性能加热器预热天然气后,燃气轮机(燃机)效率提升了0.15%,联合循环效率上升了0.06%,排烟温度下降了1.98℃;并且随着燃气预热温度的提高,燃机效率和联合循环效率上升,联合循环排烟温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性能加热器 天然气 排烟温度 热效率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温度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涛 付忠广 +3 位作者 刘志坦 严志远 朱鸿飞 张天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367-4374,共8页
选取某2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SCC)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温度与联合循环满负荷和部分负荷工况性能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燃机进气温度控制技术。通过建模仿真和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燃机进气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全工况性能的... 选取某2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SCC)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温度与联合循环满负荷和部分负荷工况性能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燃机进气温度控制技术。通过建模仿真和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燃机进气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全工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联合循环满负荷工况,通过进气冷却技术将燃机进气温度由32℃降低至12℃时,可增加联合循环功率14.2MW,同时提高热耗率2.3%;对联合循环80MW、120MW和160MW部分负荷工况,通过进气加热技术将燃机进气温度由12.5℃升高到40℃时,联合循环燃气耗量逐渐降低,联合循环效率分别提升0.86%、1.26%和1.11%。燃机进气温度控制技术建立了联合循环中底循环与顶循环间的耦合,在一定负荷和进气温度范围内调节燃机进气温度可有效改善联合循环性能,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环境温度 温度控制 进气冷却 进气加热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自动起停控制系统(APS)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梁朝 吴恒运 +2 位作者 张晓邦 闫旭彦 赵志丹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8-60,共3页
结合深圳东部电厂一期3×3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自身特点,介绍了该机组APS的设计结构。通过对原APS的中压并汽调节阀控制和锅炉暖管疏水控制的优化,实现了机组一键自动起、停功能。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350MW机组 APS 中压并汽调节阀 锅炉暖管疏水阀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电联合调度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元孚 翟晓磊 +3 位作者 魏炜 王麟 张宝栋 倪颖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9,共6页
随着我国风力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电消纳能力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尤其在北方冬季供暖期,城市内的热电联产机组实行"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其发电功率受到供热量的限制,在电力谷荷时段可能造成严重的弃风现象。为解决该问... 随着我国风力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电消纳能力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尤其在北方冬季供暖期,城市内的热电联产机组实行"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其发电功率受到供热量的限制,在电力谷荷时段可能造成严重的弃风现象。为解决该问题,本文研究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模式转换特性,讨论了利用该特性消纳弃风的运行机理,建立了计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模式转换特性的热-电联合调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发现,与常规热电联产机组相比,联合循环机组在不同时段进行"一拖一"和"二拖一"模式转换,可在更大范围内灵活调节发电功率,降低电力谷荷时段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功率,有效提升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模式转换 风电消纳 热-电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MW级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峰和启动特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宪然 张清峰 赵振宁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华北电网负荷峰谷差逐年增长的现状,介绍了一套可参与调峰运行和黑启动的700MW级多轴布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力系统,给出了机组的效率、启停时间、负荷变化率等重要参数。相比燃煤机组,该联合循环机组具有效率高、启停快、... 针对华北电网负荷峰谷差逐年增长的现状,介绍了一套可参与调峰运行和黑启动的700MW级多轴布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力系统,给出了机组的效率、启停时间、负荷变化率等重要参数。相比燃煤机组,该联合循环机组具有效率高、启停快、运行灵活等优点,适合作为华北电网的调峰运行机组。针对启停快、可靠性高的特点,论证了其可作为华北电网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了余热锅炉烟气温度和减温水量随燃机负荷变化的特性,并重点讨论了调峰运行中防止蒸汽超温和低温腐蚀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 调峰 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