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融不锈钢与液态钠相互作用的瞬态换热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雅鹏 张大林 +5 位作者 陈宇彤 林悦 张熙司 田文喜 秋穗正 苏光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93-1901,I0001,共10页
钠冷快堆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会与液态金属钠发生相互作用,如果导致堆芯区域内出现钠沸腾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堆芯的再临界,从而导致堆芯的进一步熔化。在重定位过程中,堆芯熔融物与液态钠的换热会导致钠出现沸腾,从而影响熔融物射流碎... 钠冷快堆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会与液态金属钠发生相互作用,如果导致堆芯区域内出现钠沸腾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堆芯的再临界,从而导致堆芯的进一步熔化。在重定位过程中,堆芯熔融物与液态钠的换热会导致钠出现沸腾,从而影响熔融物射流碎裂与碎片形成。因此,采用严重事故分析程序ACENA对COSA实验平台上开展的熔融不锈钢与液态钠的相互作用的实验进行分析,验证程序对熔融不锈钢与液态钠相互作用过程的瞬态换热特性的分析能力。验证结果表明:程序会高估熔融不锈钢射流与钠池接触时的换热,且不考虑熔融不锈钢外侧凝固形成的硬壳对换热的影响会导致对换热速率的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熔融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 ACENA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液柱与冷却剂作用中液柱碎化预测
2
作者 李爽岚 刘鹏飞 +1 位作者 贺隆坤 匡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8-997,共10页
液柱碎化是熔融物和冷却剂相互作用(FCI)粗混合阶段的关键物理现象,在安全分析时需建立液柱碎化模型。本文将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开展了高温熔融液柱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实验;建立了不同沸腾条件下的液柱表面膜态沸腾模型和液柱表面... 液柱碎化是熔融物和冷却剂相互作用(FCI)粗混合阶段的关键物理现象,在安全分析时需建立液柱碎化模型。本文将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开展了高温熔融液柱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实验;建立了不同沸腾条件下的液柱表面膜态沸腾模型和液柱表面不稳定波生长模型;再考虑不稳定波断裂和熔融物的脱离,构建起完整的熔融液柱水力学碎化模型。用该水力学碎化模型对不同沸腾条件下的熔融液柱碎化行为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实验得到的碎片中位直径和碎裂长度与模型预测结果符合较好,且能进一步应用于典型反应堆原型材料FCI实验的液柱碎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柱碎化 膜态沸腾 不稳定波断裂 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撞击下高温气冷堆乏燃料厂房损伤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尧 王洪涛 +1 位作者 王晓欣 王海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6-504,共9页
本文针对典型高温气冷堆乏燃料厂房在双发商用飞机撞击载荷下的响应及结构完整性开展研究,并探讨结构特性对撞击损伤的影响。对乏燃料厂房及飞机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弹体-目标相互作用分析模拟了飞机撞击过程,综合IAEA与NRC的评价... 本文针对典型高温气冷堆乏燃料厂房在双发商用飞机撞击载荷下的响应及结构完整性开展研究,并探讨结构特性对撞击损伤的影响。对乏燃料厂房及飞机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弹体-目标相互作用分析模拟了飞机撞击过程,综合IAEA与NRC的评价准则对乏燃料厂房在飞机撞击下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数值结果表明:厂房上对应于机身及发动机的撞击位置发生可接受的局部损伤;乏燃料贮存井墙体对于提高构筑物抗飞机撞击能力有重要作用。此外,构筑物外形对损伤有很大影响,圆柱形壳体的抗飞机撞击能力显著强于方形厂房,是核电厂厂房设计的优化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撞击 弹体-目标相互作用分析 高温气冷堆 燃料厂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堆组件盒壁破损机理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
作者 赵树峰 罗锐 +2 位作者 王洲 石晓波 杨献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8-452,共5页
快堆内发生超设计基准事故后,故障组件盒会发展到沸腾池,事故下一步的传播取决于池壁破损。文章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对3种主要盒壁破损机理建立模型,并在法国SCARABEE堆内实验中的BE+3和PV-A实验以及堆外GEYSER实验上进行了模型验证,模型... 快堆内发生超设计基准事故后,故障组件盒会发展到沸腾池,事故下一步的传播取决于池壁破损。文章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对3种主要盒壁破损机理建立模型,并在法国SCARABEE堆内实验中的BE+3和PV-A实验以及堆外GEYSER实验上进行了模型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对PV-A实验的池壁破损给予了合理解释,总结出快堆池壁破损的相关结论,并对堆内发生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FCI)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堆 沸腾池 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调控增强PtFe氢氧化催化剂的抗CO中毒性能
5
作者 董子豪 金纯 刘亚飞 《矿冶》 2024年第6期883-892,共10页
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为代表的氢能技术是我国能源转换战略的重要基石,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并缓解我们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PEMFC阳极侧主要使用纯化氢气,使用成本高昂,推进含CO的低成本灰氢在阳极端应用... 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为代表的氢能技术是我国能源转换战略的重要基石,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并缓解我们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PEMFC阳极侧主要使用纯化氢气,使用成本高昂,推进含CO的低成本灰氢在阳极端应用,有利于加快PEMFC技术的商业化进程。阳极氢氧化反应(HOR)催化剂多为Pt/C,即使在CO浓度低于10 ppm(1 ppm=10-6)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失活,开发耐CO中毒的Pt基催化剂成为关键问题。通过合金化策略缓解三相界面处CO吸附可提高Pt基电催化剂的CO耐受性,但载体对CO耐受性的影响鲜见报道。为了探究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与催化剂CO耐受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共浸渍法探究了碳载体及氧化物载体对于PtFe合金形貌、金属价态及抗中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载体有利于提高PtFe合金颗粒的均一性,提高Pt的表面价态,进而展现出优异的抗中毒性能。PtFe/C催化剂在1000 ppm H_(2)/CO中的活性衰减仅为5.2%,商业Pt/C的活性衰减则高达66.1%。PtFe/C催化剂在1000 ppm H_(2)/CO中2000 s测试后氢氧化(HOR)活性保持率高达98%,而商业Pt/C催化剂2000 s无HOR活性。PtFe/C催化剂中的Pt具有高的表面价态,其d带中心位置下降;活性位点Pt对于CO的吸附减弱,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CO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基催化剂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三相界面 界面稳定性 抗CO中毒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金属液滴热细粒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千 佟立丽 +2 位作者 曹学武 Alexander VOROBYEV VladimirK RIVENTSEV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4-608,共5页
熔融液滴的细粒化是决定燃料与冷却剂相互作用破坏后果的关键过程,它决定最终的热能与动能的转化比,是预测事故后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对该过程中基于本身内能的热细粒化机理尚不清楚。本工作通过单个熔融金属液滴与水相互作用的... 熔融液滴的细粒化是决定燃料与冷却剂相互作用破坏后果的关键过程,它决定最终的热能与动能的转化比,是预测事故后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对该过程中基于本身内能的热细粒化机理尚不清楚。本工作通过单个熔融金属液滴与水相互作用的实验,借助高速摄像系统对熔融液滴的热细粒化现象进行拍摄,观察发现熔融金属液滴与水的相互作用经历了若干次加速膨胀细粒化过程,测量到熔融液滴的细粒化时间为0.8 ms,两次细粒化的时间间隔为0.8 ms,细粒化加速膨胀时间仅为0.4 ms。根据实验观察和分析,提出了一种由熔融液滴与水接触面不稳定沸腾效应引起的热细粒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 熔融液滴 热细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冷快堆堆芯熔融物射流碎裂特性理论研究
7
作者 葛魁 张亚培 +2 位作者 田文喜 苏光辉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1-263,共13页
在钠冷快堆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可能掉入冷却剂中并与液态金属钠相互作用,导致熔融物的碎裂及凝固,并在堆芯捕集器或下封头内重定位形成堆芯碎片床。熔融物的射流碎裂特性直接关乎堆芯碎片床的冷却及再临界行为。本文基于线性稳定性... 在钠冷快堆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可能掉入冷却剂中并与液态金属钠相互作用,导致熔融物的碎裂及凝固,并在堆芯捕集器或下封头内重定位形成堆芯碎片床。熔融物的射流碎裂特性直接关乎堆芯碎片床的冷却及再临界行为。本文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运动学方程和交界面修正拉普拉斯定律,推导出考虑沸腾和凝固效应的熔融物射流表面不稳定性增长方程,建立了液态金属钠中熔融物射流碎裂模型,并提出了典型环境中熔融物射流碎裂准则。随后使用熔融物射流碎裂模型对COSA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研究结果将为钠冷快堆严重事故的评估论证提供可靠工具,对严重事故缓解措施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熔融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 射流碎裂 COSA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事故工况下大质量碎片床形成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房芳芳 韩昆 +2 位作者 王增辉 陈炼 何旭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10-2217,共8页
碎片床形成实验作为评估碎片床可冷却性、再熔化可能性以及冷却措施的前期输入条件,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进行了大质量碎片床形成实验研究,以氧化锆为工质开展了不同熔融物质量、射流直径、水池深度、水过冷度等因素组合条件下的... 碎片床形成实验作为评估碎片床可冷却性、再熔化可能性以及冷却措施的前期输入条件,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进行了大质量碎片床形成实验研究,以氧化锆为工质开展了不同熔融物质量、射流直径、水池深度、水过冷度等因素组合条件下的实验。基于4组实验工况,获取了碎片床结构、碎片形态及尺寸分布、碎片床孔隙率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熔融物质量增加及水过冷度的减小,形成的碎片床中大尺寸碎片所占份额增加;在本实验装置条件下,碎片床平均孔隙率为0.345。本文结果可对碎片床的可冷却性及再熔化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事故 熔融物 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 射流破碎 碎片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