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评价畜牧业现代化初探——以陕西畜牧业数据为例
1
作者 黄杰 冯顺 +1 位作者 古锐 武圣儒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8,共8页
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需要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以辅助进行达标评价,但目前多数研究仅通过单一指标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结合2012-2021年陕西省畜牧业发展数据,将畜牧业现代化分为规模现代化、效率... 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需要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以辅助进行达标评价,但目前多数研究仅通过单一指标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结合2012-2021年陕西省畜牧业发展数据,将畜牧业现代化分为规模现代化、效率现代化、机械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五个子系统,并利用熵权TOPSIS分析得到陕西省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子系统耦合协调程度,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制约性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显示,2012-2021年陕西省畜牧业现代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规模现代化、效率现代化、机械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五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由濒临失调变化为良好协调。5个子系统对陕西省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效率现代化是最关键的因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研究结果对于全面协同提升陕西省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现代化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评价
2
作者 袁珍梅 王潇 刘兴德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0-832,共13页
为科学精准地量化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水平及内部机理及障碍因素,基于“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主题框架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和耦合协调模型量化2000~2022年黄河流域甘肃段9个市州地质灾害韧性时空演化过程及子系... 为科学精准地量化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水平及内部机理及障碍因素,基于“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主题框架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和耦合协调模型量化2000~2022年黄河流域甘肃段9个市州地质灾害韧性时空演化过程及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并引入障碍度模型识别韧性提升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2年间,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随着时间变化呈明显增长态势,由2000年较低韧性状态转变为2022年中等韧性状态。9个市州的地质灾害韧性在空间上差异性明显,且不同市州间差距呈现逐年加剧的趋势,其中兰州、天水、庆阳地质灾害韧性较强,其他市州滞后。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韧性系统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攀升态势,基础设施韧性系统发展水平滞后于环境、经济、社会韧性系统发展水平。9个市州地质灾害韧性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中度失调阶段过渡到优质协调阶段,且空间上表现为比较均衡局面。林草覆盖率、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6个指标是阻碍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揭示,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韧性逐年显著提升,但市州间差异加剧,流域在生态保护与恢复及经济社会韧性构建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韧性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性 甘肃段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靳峰 周颖 +2 位作者 郭璐 马涛 刘兴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89,共10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甘肃段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后效益水平、演化规律及障碍因素,基于“调水保土-生态-经济-社会”主题框架构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评价2000-2021年黄河流域甘肃段9... 为探究黄河流域甘肃段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后效益水平、演化规律及障碍因素,基于“调水保土-生态-经济-社会”主题框架构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评价2000-2021年黄河流域甘肃段9市州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时空演化过程及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引入障碍度模型识别9市州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提升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1年间,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呈逐年增长态势,由2000年极度恶化状态转变为2021年良好状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9市州空间上差异性明显,兰州、白银、平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较高,9市州间差距呈现逐年缩小良好均衡趋势;调水保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系统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生态效益系统发展水平滞后于调水保土、经济和社会效益系统;9市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年增长趋势,由濒轻度失调阶段过渡到良好协调阶段,且空间上表现为比较均衡局面;产水模数、地表径流深、植物固碳量、植物释放氧气量、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是阻碍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逐年日益明显,整体向着健康、协调均衡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流域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效益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性 黄河流域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小镇与其特色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分析——基于熵权TOPSIS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桂夏芸 傅春 陈佶玲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84,共3页
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特色小镇则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尝试。本文基于我国电商小镇的社会调研数据,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计算得到各电商小镇与其特色产业的耦合协调值。研究表明:特色产业产品经济附加... 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特色小镇则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尝试。本文基于我国电商小镇的社会调研数据,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计算得到各电商小镇与其特色产业的耦合协调值。研究表明:特色产业产品经济附加值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大、电商政策性支持力度高的电商小镇,电商品牌对其发展特色产业的支撑力度强;特色产业产品经济附加值低、电商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小镇,电商平台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功能还未凸显。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电商小镇与特色产业的耦合程度,一方面要提高特色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电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小镇 特色产业 耦合协调度 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在保护地番茄水肥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虞娜 吴昌娟 +3 位作者 张玉玲 邹洪涛 范庆锋 张玉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6-460,共5页
为了评价保护地水肥耦合效应,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通过5个评价指标对东北春夏季保护地小区番茄不同灌溉上限(6.3,10.0,15.8 kPa)和施肥量(高、中、低)处理的试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熵权法和TOPSIS模型的评价方法... 为了评价保护地水肥耦合效应,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通过5个评价指标对东北春夏季保护地小区番茄不同灌溉上限(6.3,10.0,15.8 kPa)和施肥量(高、中、低)处理的试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熵权法和TOPSIS模型的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多指标多方案的水肥管理的评价,在评价中指标的选取和待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通过保护地水肥管理实例的评价,确定该研究水平下最佳的水肥管理模式为灌溉上限15.8kPa和高肥处理的组合。该评价方法模型计算简单,结果客观可信,适用性较强,为合理的水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以应用到类似多指标多方案问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模型 水肥耦合方案评价 保护地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TOPSIS-耦合协调法评价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文成 帅斌 +2 位作者 孙妍 李美霖 庞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为定量获取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情况,首先,将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分为人、机、物、环、管5个子系统,并阐明各子系统风险因素;然后,综合利用熵权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提出熵-TOPSIS-耦合协调综合评价法;其... 为定量获取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情况,首先,将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分为人、机、物、环、管5个子系统,并阐明各子系统风险因素;然后,综合利用熵权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提出熵-TOPSIS-耦合协调综合评价法;其次,应用该方法评价我国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最后,就评价结果提出改善建议。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由有序向无序发展,安全性逐步提升,但人和管理子系统较为薄弱,需采取改善措施,降低耦合效果,保证运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危险品运输 系统风险评价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耦合协调性分析
7
作者 熊鹰 蒋一心 陈斯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1,共10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标准差椭...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标准差椭圆对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并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 a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承载力在研究年间呈波动上升状态,由警戒转变为良好状态,水资源承载力中心总体向承载力较低的西南方向移动;系统间的耦合度除2012年外均达高水平耦合阶段,且耦合协调度评价值由濒临失调逐渐转变为良好协调,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占比、城镇化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是与水资源承载力关联性最强的3个因子;未来5 a水资源承载力发展呈现向好态势。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CRITIC-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 关联度 GM(1 1)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宁夏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志 李才文 +4 位作者 任正龑 李鹏 许垚涛 韩建纯 裴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6-805,F0002,共11页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是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评价了宁夏近14年(2006~2019年)土地利用绩效动态变化、协调发展水平和障碍因...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是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评价了宁夏近14年(2006~2019年)土地利用绩效动态变化、协调发展水平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6~2011年,宁夏土地利用绩效处于较差水平;2012~2017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宁夏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快速上升,处于优质水平;2018~2019年,随着生态和土地安全问题的出现,宁夏土地利用绩效下降为中级水平。其中,经济绩效年均增长6.16%;社会绩效14年间总体上稳步提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生态绩效在2019年回落至中级水平;安全绩效在2015~2019年一直处于中级水平。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绩效耦合协调度由2006年的中度失调上升至2019年的中级协调。2016~2019年,影响宁夏土地利用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占比,生态用地面积占比,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率,土地协调度和农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 障碍度 生态绩效 安全绩效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西北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吴明艳 曾晓春 +1 位作者 刘兴德 晋王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8-85,92,共9页
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探究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框架模型构建了西北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评价2004-2019年西北五省... 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探究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框架模型构建了西北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评价2004-2019年西北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化过程及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引入障碍度模型得出西北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04-2019年间,西北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缓慢提升态势,由水资源短缺状态转变为水资源合理状态;水资源承载力省际空间上差异性明显,青海和陕西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较高,但省际间差距呈现逐年缩小的良好趋势;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系统;西北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处于耦合度高、良好协调阶段,五省区发展水平省际空间上表现为比较均衡局面;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有效灌溉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表是阻碍西北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表明西北五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和系统内部协调性目前处于较高水平,整体向着健康、协调均衡的方向不断推进,同时在水资源管理和区域用水方式转变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性 障碍因素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云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共生耦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茜 浦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28-233,239,共7页
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结合该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选取了2017—2021年反映该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16项指标,并基于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关联度、耦合协调度及综合评价指标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 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结合该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选取了2017—2021年反映该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16项指标,并基于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关联度、耦合协调度及综合评价指标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地区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17—2021年,云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态势,休闲农业综合发展指数从2017年的0.1106上升至2021年0.8108,年增长率为64.55%,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指数从2017年的0.3118上升至2021年的0.6860,年增长率为21.79%。(2)云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向良好协调转变。鉴于此,提出了突出特色,跨界融合,完善共生单元;创新机制,加强基础,改善共生环境;优化布局,强化协作,构建共生模式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TOPSIS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及耦合协调演变——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晓佳 乔宇 +1 位作者 周菁菁 王瑞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1-454,共14页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探讨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山西省晋中市2007~2022年绿色转型绩效与耦合协调...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探讨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山西省晋中市2007~2022年绿色转型绩效与耦合协调发展演变特征,诊断制约绿色转型障碍因子,并分析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晋中市绿色转型综合绩效显著上升,总体呈两个阶段,2007~2018年为稳步增长阶段,2019~2022年为停滞下滑阶段;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系统对绿色转型的驱动作用差异显著;②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过渡发展类”向“协调发展类”转变,协调水平受制于阶段性短板影响;③绿色转型障碍因子表现出阶段差异性,但整体来看,经济和社会系统是制约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④未来10年,绿色转型绩效与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资源型城市 topsis-灰色关联模型 耦合协调发展 协调类型 障碍因素 趋势预测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协调机制
12
作者 侯爰冰 张东 +1 位作者 聂龑 许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2,共11页
以甘肃-陕西、甘肃-宁夏、甘肃-青海3个典型的南水北调西线受水区域为研究单元,评价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生态4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均高于省(区)水网,说... 以甘肃-陕西、甘肃-宁夏、甘肃-青海3个典型的南水北调西线受水区域为研究单元,评价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构建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生态4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区域水网发展综合效益均高于省(区)水网,说明区域水网的构建能够协同区域间水资源、经济社会及生产力布局;而且,区域水网同经济、粮食、资源系统均可达到良好协调的状态。以经济-粮食系统作为“驱动力”、区域水网作为“载体”、资源-生态系统作为“产物”构建出区域水网的耦合协调机制,发现各区域均呈现经济-粮食系统对区域水网发展的驱动不足,区域水网发展对资源-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驱动效应较好的特征。因此,未来要持续支持区域水网的协同发展,协调区域水网与经济粮食系统的耦合作用,提升区域水网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粮食安全保障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区域水网 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水网发展综合效益评价 耦合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广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胡凤英 郑毅 周正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0-646,共7页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旅游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以广西区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其2003年-2013年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并对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数的时空演变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旅游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以广西区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其2003年-2013年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并对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数的时空演变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紧密,且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以及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数均表现出较好的上升态势;基于时间维度,广西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从较低水平耦合协调过渡到高度耦合协调阶段,现已进入良性耦合协调时期;而空间维度上,广西区域内部关于两者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差异性显著,其中仅桂林、南宁和柳州3市达到了中度以上耦合协调类型,而其他城市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大都处于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类颉颃阶段.由此可见,区内部分城市旅游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耦合协调度模型 区域经济 广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耦合模型及其验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勇 段乐婷 张嘉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45-1651,共7页
为了评价多风险因素耦合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施工的安全状况,首先,从人为因素、机械材料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施工技术因素5个维度分析多风险因素耦合作用机理,并识别出施工过程中的28个风险因素,确立了湿陷性黄土地区... 为了评价多风险因素耦合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施工的安全状况,首先,从人为因素、机械材料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施工技术因素5个维度分析多风险因素耦合作用机理,并识别出施工过程中的28个风险因素,确立了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其次,构建了基于熵权-DEMATEL法的多风险因素耦合模型,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以西安市某综合管廊为例,对建立的耦合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和施工技术因素耦合度最大,且两者同时发生会大幅提高风险发生的概率,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湿陷性黄土 综合管廊 风险耦合 -DEMATEL法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评价模型的宜春市农旅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舸泓 韩楠 李丽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7期178-182,共5页
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通过建立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其农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选取宜春市2009—2018年农业与旅游产业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农旅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其指标权重,再结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分析其农旅产业... 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通过建立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其农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选取宜春市2009—2018年农业与旅游产业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农旅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其指标权重,再结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分析其农旅产业耦合状况。结果表明:2009—2018年宜春市农旅产业耦合度一直处于[0.4,0.6],2个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两者相互影响作用刚刚凸显。宜春市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等级由2009年严重失调发展到2010年中度失调,2011—2013年逐渐发展为轻度失调,2014—2015年处于失调边缘,为濒临失调等级,从2016年开始其耦合协调度等级变为勉强协调,再发展至2017—2018年的初级协调等级。总体来看,宜春市农旅产业耦合协调状态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旅游产业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宜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痕灌草莓水肥效应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邢立文 崔宁博 +2 位作者 董娟 赵璐 刘双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5-821,共7页
为了评价痕量灌溉条件下水肥耦合处理对温室草莓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优灌水施肥量.文中采用基于熵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应变量、水肥用量为自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分析水肥对草莓的影响并计算痕灌条件下温... 为了评价痕量灌溉条件下水肥耦合处理对温室草莓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优灌水施肥量.文中采用基于熵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应变量、水肥用量为自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分析水肥对草莓的影响并计算痕灌条件下温室草莓最优灌水量和施肥量.结果表明:当灌水下限为60.41%、灌水上限为90%、施肥量为N:721.96kg/hm^2,P2O5:360.98kg/hm^2,K2O:721.96kg/hm^2时综合评价指数最大,此时产量为27008.69kg/hm^2,灌水利用效率为84.48kg/m^3,化肥利用效率15.60kg/kg.经优化后的痕量灌溉水肥管理模式增产27.26%,灌水利用效率提高22.27%,化肥利用效率提高26.35%.文中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提出最优水肥管理模式对于温室草莓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痕量灌溉 草莓 水肥耦合 回归拟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铁路施工人员作业疲劳影响因素耦合分析
17
作者 莫俊文 丁启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61-4768,共8页
为了评价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状况。首先,建立作业疲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根据涌现理论,从工作本身、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组织管理4个维度将耦合作用分为单因素耦合、双因素耦合和多因素耦合;其次,以... 为了评价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状况。首先,建立作业疲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根据涌现理论,从工作本身、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组织管理4个维度将耦合作用分为单因素耦合、双因素耦合和多因素耦合;其次,以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为例,利用熵权-决策实验室分析(Entropy Weight Method-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EWM-DEMATEL)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耦合度模型,进而对作业疲劳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寻找关键耦合因素;最后,建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工-管”耦合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动态观测疲劳影响因素对施工人员疲劳水平发展趋势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作本身和组织管理的耦合度最大,且疲劳水平的增长速率在第5周后明显增加。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应提前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来降低疲劳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作业疲劳 -决策实验室分析 施工人员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永安 王文圣 赵益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0,共4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与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个关键指标,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熵权秩次法,建立了改进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与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个关键指标,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熵权秩次法,建立了改进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对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2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到一定规模,但仍具有开发潜力。改进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计算的权重更客观,评价结果科学合理,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改进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 组合秩次法 联系度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土地多功能利用评价——以淄博市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蕾 齐伟 +1 位作者 杜腾飞 张瑜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31-36,共6页
土地多功能利用是当前我国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土地多功能利用评价是其基础工作。进而提出一个新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基于“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视角,结合熵权法、三角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土地多... 土地多功能利用是当前我国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土地多功能利用评价是其基础工作。进而提出一个新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基于“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视角,结合熵权法、三角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土地多功能利用评估,以山东省淄博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指标建立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体系。结果表明,淄博市的3个功能指数在2000—2015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生态功能曲线的上升趋势慢于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的曲线趋势,说明淄博市在土地利用中对于生态环境关注较少;2000—2015年淄博市土地利用功能从无序变化转化为有序变化,土地利用水平逐渐增高,土地利用冲突性变小;通过在时间角度耦合协调度的分析对比发现淄博市土地利用功能发展还处于磨合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须要协调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三角模型 耦合协调度 土地多功能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与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向扬 李治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目的】为了评估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并为未来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实际指导,【方法】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四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改进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对山西省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 【目的】为了评估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并为未来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实际指导,【方法】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四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改进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对山西省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准确阐明水资源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的AHP与反熵权法相结合,可以避免传统AHP中主观因素和熵权法中数据随机性造成的偏差,从而准确估计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年份内,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逐年提升,总体呈增大趋势。此外,山西省水资源与经济系统间耦合协调程度得到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协调状态,且改进耦合协调度结果能更客观与动态反映水资源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类型。【结论】2011—2020年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呈总体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仍存在局部不协调问题,应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改善水资源配置,统筹各系统协调发展以综合提升区域未来水资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改进的组合重方法 TOPSIS模型 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山西省 水资源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