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评价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状况。首先,建立作业疲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根据涌现理论,从工作本身、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组织管理4个维度将耦合作用分为单因素耦合、双因素耦合和多因素耦合;其次,以...为了评价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状况。首先,建立作业疲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根据涌现理论,从工作本身、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组织管理4个维度将耦合作用分为单因素耦合、双因素耦合和多因素耦合;其次,以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为例,利用熵权-决策实验室分析(Entropy Weight Method-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EWM-DEMATEL)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耦合度模型,进而对作业疲劳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寻找关键耦合因素;最后,建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工-管”耦合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动态观测疲劳影响因素对施工人员疲劳水平发展趋势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作本身和组织管理的耦合度最大,且疲劳水平的增长速率在第5周后明显增加。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应提前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来降低疲劳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效应。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评价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状况。首先,建立作业疲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根据涌现理论,从工作本身、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组织管理4个维度将耦合作用分为单因素耦合、双因素耦合和多因素耦合;其次,以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为例,利用熵权-决策实验室分析(Entropy Weight Method-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EWM-DEMATEL)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耦合度模型,进而对作业疲劳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寻找关键耦合因素;最后,建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工-管”耦合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动态观测疲劳影响因素对施工人员疲劳水平发展趋势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作本身和组织管理的耦合度最大,且疲劳水平的增长速率在第5周后明显增加。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应提前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来降低疲劳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