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铝/镀锌钢复合热源熔—钎接头中的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分析
被引量:
27
1
作者
雷振
王旭友
+1 位作者
王伟波
林尚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68,共4页
分析了铝/镀锌钢复合热源熔-钎接头中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的相结构,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接头中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的影响及化合物层厚度对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的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主要由Fe3Al,FeAl2,Fe2A15以...
分析了铝/镀锌钢复合热源熔-钎接头中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的相结构,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接头中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的影响及化合物层厚度对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的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主要由Fe3Al,FeAl2,Fe2A15以及FeAl3组成。并且Al-Fe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过程伴随着Si元素的富集现象;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大而增大,但电弧能量对化合物层厚度的影响要大于激光能量对化合物层厚度的影响;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并非越薄越好,化合物层厚度在1.5~4μm范围内,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对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脉冲MIG电弧
复合热源
熔-钎连接
Al
-
Fe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镀锌钢复合热源熔—钎接头中的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分析
被引量:
27
1
作者
雷振
王旭友
王伟波
林尚扬
机构
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出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68,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F04B10)
文摘
分析了铝/镀锌钢复合热源熔-钎接头中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的相结构,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接头中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的影响及化合物层厚度对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的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主要由Fe3Al,FeAl2,Fe2A15以及FeAl3组成。并且Al-Fe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过程伴随着Si元素的富集现象;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大而增大,但电弧能量对化合物层厚度的影响要大于激光能量对化合物层厚度的影响;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并非越薄越好,化合物层厚度在1.5~4μm范围内,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对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激光
脉冲MIG电弧
复合热源
熔-钎连接
Al
-
Fe金属间化合物
Keywords
laser
plusd metal inert
-
gas arc
hybrid welding
fusion
-
brazing joining
Al
-
F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分类号
TG457.1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铝/镀锌钢复合热源熔—钎接头中的Al-Fe金属间化合物层分析
雷振
王旭友
王伟波
林尚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