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熔融钒渣钙化及酸浸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瞿金为
董文霞
+2 位作者
翁小影
豆志河
马娜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1,共12页
针对现有转炉钒渣钙化工艺中存在流程长和能耗高的弊端,直接利用转炉中熔融钒渣的热量,在分离出半钢后,向熔融钒渣中加入氧化钙,使含钒物相发生钙化转型生成易溶于酸的钒酸钙。由Factsage8.1软件计算得到熔融钒渣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
针对现有转炉钒渣钙化工艺中存在流程长和能耗高的弊端,直接利用转炉中熔融钒渣的热量,在分离出半钢后,向熔融钒渣中加入氧化钙,使含钒物相发生钙化转型生成易溶于酸的钒酸钙。由Factsage8.1软件计算得到熔融钒渣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结果。研究过程中采用XRF、ICP、XRD和SEM/EDS等技术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随着CaO添加量的增加,熔融钒渣中逐渐形成CaV_(2)O_(5)、Ca_(7)V_(4)O_(17)、CaVO_(3)和Ca_(3)V_(2)O_(8)。当CaO添加过多后,也会形成Ca_(2)SiO_(4)和CaTiO_(3),这些物相会包裹部分钒,降低钒的浸出率。而后对钙化钒渣进行了酸浸提钒试验,考察了钒渣粒度、浸出温度、酸浓度和液固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动力学计算结果可知,酸浸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11.56 kJ/mol,表明钙化钒渣的酸浸反应为内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钒渣
钙化
浸出率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熔融钒渣析晶调控高效提钒机理
2
作者
翟婷好
王玲
+2 位作者
马保中
张晴
王成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7-548,共12页
基于熔融钒渣在不同冷却制度下导致钠化焙烧-水浸工艺提钒率波动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及电子探针(EPMA)等表征方法,研究熔融钒渣中钒的析出及钒尖晶石结晶特征对钒提取率的影响,并深入...
基于熔融钒渣在不同冷却制度下导致钠化焙烧-水浸工艺提钒率波动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及电子探针(EPMA)等表征方法,研究熔融钒渣中钒的析出及钒尖晶石结晶特征对钒提取率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析晶调控高效提钒机理。结果表明:熔融钒渣的水淬温度对熔融钒渣中钒的析出率、钒尖晶石结晶粒度及钒渣钠化焙烧-水浸过程钒物相转化率及浸出率影响显著。在熔融钒渣降温过程中,1400~900℃为尖晶石快速成核生长期,900℃水淬后,钒基本完成从液相向尖晶石固相中的迁移,结晶相以钒铁尖晶石为主,其中钒呈均匀分散状态;900℃后,尖晶石生长变缓,并以钛铁尖晶石沿钒尖晶石边缘析出为主,尖晶石内部仍呈现钒的“中心聚集效应”。对1400℃、900℃和400℃水淬钒渣(Water-quenched vanadium slag,WQVS)分别进行钠化焙烧-水浸试验,水淬钒渣粒度小于0.15 mm,m(Na_(2)CO_(3))∶m(NaCl)∶m(WQVS)=10∶3∶100,焙烧温度为780℃,焙烧时间为200 min。将焙烧产物磨细至粒度小于0.18 mm后80℃水浸,浸出时间为45 min,钒浸出率分别为75.15%、95.09%和78.78%。这表明将熔融钒渣缓冷至900℃水淬可有效提高钠化焙烧-水浸工艺的钒提取率,并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钒渣
钒
尖晶石
析晶调控
空冷
水淬
钠化焙烧
水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熔融钒渣直接提钒新工艺
被引量:
8
3
作者
宋文臣
李宏
+1 位作者
李昆
郑权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7,41,共4页
现行钒渣焙烧工艺中的钒渣高温物理热被浪费,对"熔融钒渣直接氧化钠化提钒"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条件下,试验过程中熔融钒渣流动性良好,焙烧后钒渣水浸率为50%~80%,焙烧后钒渣中的...
现行钒渣焙烧工艺中的钒渣高温物理热被浪费,对"熔融钒渣直接氧化钠化提钒"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条件下,试验过程中熔融钒渣流动性良好,焙烧后钒渣水浸率为50%~80%,焙烧后钒渣中的钒主要以偏钒酸钠的形式存在。新工艺是合理可行的,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钒渣
钠化焙烧
新工艺
吹氧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熔融钒渣钙化及酸浸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瞿金为
董文霞
翁小影
豆志河
马娜
机构
贺州学院广西碳酸钙资源综合利用重点试验室
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试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908225)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3026079)
+3 种基金
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2311838096)
广西高校中青年项目(2023KY0739)
贺州学院博士科研基金(2023BSQD06)
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HB202202)。
文摘
针对现有转炉钒渣钙化工艺中存在流程长和能耗高的弊端,直接利用转炉中熔融钒渣的热量,在分离出半钢后,向熔融钒渣中加入氧化钙,使含钒物相发生钙化转型生成易溶于酸的钒酸钙。由Factsage8.1软件计算得到熔融钒渣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结果。研究过程中采用XRF、ICP、XRD和SEM/EDS等技术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随着CaO添加量的增加,熔融钒渣中逐渐形成CaV_(2)O_(5)、Ca_(7)V_(4)O_(17)、CaVO_(3)和Ca_(3)V_(2)O_(8)。当CaO添加过多后,也会形成Ca_(2)SiO_(4)和CaTiO_(3),这些物相会包裹部分钒,降低钒的浸出率。而后对钙化钒渣进行了酸浸提钒试验,考察了钒渣粒度、浸出温度、酸浓度和液固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动力学计算结果可知,酸浸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11.56 kJ/mol,表明钙化钒渣的酸浸反应为内扩散控制。
关键词
熔融钒渣
钙化
浸出率
动力学
Keywords
molten vanadium slag
calcification
leaching rate
kinetics
分类号
TF84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111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熔融钒渣析晶调控高效提钒机理
2
作者
翟婷好
王玲
马保中
张晴
王成彦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7-548,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2904201)。
文摘
基于熔融钒渣在不同冷却制度下导致钠化焙烧-水浸工艺提钒率波动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及电子探针(EPMA)等表征方法,研究熔融钒渣中钒的析出及钒尖晶石结晶特征对钒提取率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析晶调控高效提钒机理。结果表明:熔融钒渣的水淬温度对熔融钒渣中钒的析出率、钒尖晶石结晶粒度及钒渣钠化焙烧-水浸过程钒物相转化率及浸出率影响显著。在熔融钒渣降温过程中,1400~900℃为尖晶石快速成核生长期,900℃水淬后,钒基本完成从液相向尖晶石固相中的迁移,结晶相以钒铁尖晶石为主,其中钒呈均匀分散状态;900℃后,尖晶石生长变缓,并以钛铁尖晶石沿钒尖晶石边缘析出为主,尖晶石内部仍呈现钒的“中心聚集效应”。对1400℃、900℃和400℃水淬钒渣(Water-quenched vanadium slag,WQVS)分别进行钠化焙烧-水浸试验,水淬钒渣粒度小于0.15 mm,m(Na_(2)CO_(3))∶m(NaCl)∶m(WQVS)=10∶3∶100,焙烧温度为780℃,焙烧时间为200 min。将焙烧产物磨细至粒度小于0.18 mm后80℃水浸,浸出时间为45 min,钒浸出率分别为75.15%、95.09%和78.78%。这表明将熔融钒渣缓冷至900℃水淬可有效提高钠化焙烧-水浸工艺的钒提取率,并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熔融钒渣
钒
尖晶石
析晶调控
空冷
水淬
钠化焙烧
水浸
Keywords
molten vanadium slag
vanadium spinel
temperature-controlled crystallization
air slow-cooling
water quenching
sodium roasting
water leaching
分类号
TF84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熔融钒渣直接提钒新工艺
被引量:
8
3
作者
宋文臣
李宏
李昆
郑权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7,41,共4页
文摘
现行钒渣焙烧工艺中的钒渣高温物理热被浪费,对"熔融钒渣直接氧化钠化提钒"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条件下,试验过程中熔融钒渣流动性良好,焙烧后钒渣水浸率为50%~80%,焙烧后钒渣中的钒主要以偏钒酸钠的形式存在。新工艺是合理可行的,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关键词
熔融钒渣
钠化焙烧
新工艺
吹氧
浸出
Keywords
molten vanadium slag
sodium salt roasting
new process
blowing oxygen
leaching
分类号
TF84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熔融钒渣钙化及酸浸过程动力学研究
瞿金为
董文霞
翁小影
豆志河
马娜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熔融钒渣析晶调控高效提钒机理
翟婷好
王玲
马保中
张晴
王成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熔融钒渣直接提钒新工艺
宋文臣
李宏
李昆
郑权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