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绿岩中上地幔物质流动和熔融迁移
1
作者 王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3-28,共6页
着重介绍了洋脊扩张环境下的上地幔物质流动和上涌几何学、蛇绿岩中熔融迁移构造和熔融迁移的模式、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强调了上地幔物质流动和熔融迁移是蛇绿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应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 蛇绿岩 上地幔流动 熔融迁移 洋脊扩张环境 流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迁移行为模拟分析
2
作者 魏超 向清安 +1 位作者 罗跃建 李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0-1648,共9页
为深入了解严重事故机理以及影响事故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我国三代核电机组不同类型堆芯支承结构的设计特点,利用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开展了熔融物迁移进程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熔融物迁移进程不同阶段的现象以及堆芯支承结构对迁移进... 为深入了解严重事故机理以及影响事故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我国三代核电机组不同类型堆芯支承结构的设计特点,利用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开展了熔融物迁移进程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熔融物迁移进程不同阶段的现象以及堆芯支承结构对迁移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严重事故初期,由于压力容器水位下降速率有限,堆芯熔化阶段出现熔融材料滞留分层,形成稳定可冷却的氧化物硬壳,导致内部熔池不断径向扩张,发生初始侧向迁移;随后熔融物继续沿侧向和竖向同时发生二次迁移,3类堆芯支承结构对熔融物二次迁移的阻碍特性不同,A类支承结构在初始侧向迁移后,熔融物尚未接触到支承板,后续侧向迁移熔融物质量流量较小,大部分熔融物沿竖向相继熔穿下堆芯板、支承柱和支承板进入下腔室,从而延缓熔融物迁移进程;B类和C类支承结构在初始迁移后至压力容器蒸干前,熔融物即可基本接触并熔化支承板,共同形成下腔室稳态熔池。最终稳态熔池中大部分熔融物,特别是金属熔融物,均需要通过二次迁移进入下腔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事故 熔融迁移进程 事故机理 堆芯支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