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温度场的瞬态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彦辉 徐鸿 杜小泽 《现代电力》 2003年第6期6-10,共5页
通过研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传热传质和电化学反应机理 ,根据质能守恒原理建立了顺流型电堆内部单体的暂态温度模型。模型考虑了辐射换热、shift反应及组分的变化。模型的求解采用近似解析法 ,求解传质方程时电流密度做了一阶假设。... 通过研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传热传质和电化学反应机理 ,根据质能守恒原理建立了顺流型电堆内部单体的暂态温度模型。模型考虑了辐射换热、shift反应及组分的变化。模型的求解采用近似解析法 ,求解传质方程时电流密度做了一阶假设。结果表明沿流动方向 ,单体平面温度逐渐升高 ,电堆进口温度最先稳定 ,出口温度达到稳定则需要较长时间 ;控制电解质出口温度是实现顺流型电堆温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 温度场 瞬态模拟 温度模型 传热传质 电化学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开发及其性能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瑞云 韩敏芳 +4 位作者 卢成壮 杨冠军 黄华 王菊 王金意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针对大面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及其大功率电堆本体开发过程中关键材料的制备以及匹配特性难题,开发了大面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和电极的制备方法,提出了10 kW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的组装与测试运行方法。组装并运行了120节、每节... 针对大面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及其大功率电堆本体开发过程中关键材料的制备以及匹配特性难题,开发了大面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和电极的制备方法,提出了10 kW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的组装与测试运行方法。组装并运行了120节、每节电池有效面积为0.2 m^(2)的10 kW级MCFC电堆,恒电压放电测试中,最大输出功率达16.51 kW,电流密度大于95 mA/cm^(2)。通过多次试验研究与分析,获得了一种有效的在线评价MCFC电解质隔膜焙烧效果的方法,使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本体中隔膜、电极以及熔盐电解质三者形成良好的匹配,对提高MCFC电池堆组装成功率与长周期的运行寿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电池堆本体开发及性能测试方法,将为后续更大功率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开发提供有效的理论与试验指导,对推动MCFC的商业化示范推广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隔膜 电极 电池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及电池堆的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飞 陈刚 +2 位作者 刘预 王春明 胡克鳌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3,共4页
以辊轧工艺制备的多孔金属镍板作阳极 ,多孔氧化镍板作阴极 ,以流延法制备的LiAlO2 陶瓷膜为电解质板 ,以(Li0 .62 K0 .3 8) 2 CO3 为电解质 ,组装了电极面积为 12 0和 3 12cm2 的单电池 ,考察了单电池在升温过程中开路电压和内阻的变... 以辊轧工艺制备的多孔金属镍板作阳极 ,多孔氧化镍板作阴极 ,以流延法制备的LiAlO2 陶瓷膜为电解质板 ,以(Li0 .62 K0 .3 8) 2 CO3 为电解质 ,组装了电极面积为 12 0和 3 12cm2 的单电池 ,考察了单电池在升温过程中开路电压和内阻的变化情况 ,以及不同的工作条件对电池和输出功率的影响。在单电池发电成功的基础上 ,分别组装了由 3片和 8片单电池构成的电极面积为 3 2 8.8cm2 的小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 ,并测定了电池堆的电压和输出功率。试验表明 ,随着工作温度的提高 ,单电池和电池堆的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均显著提高 ,并且 ,经过若干天的连续发电 ,其电压和输出功率基本不变 ,说明自制的LiAlO2 电解质板具有良好的热机械强度 ,而电极材料也保持了良好的电催化性能。试验还表明 ,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 ,由 3片和 8片相同的单电池组成的电池堆的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单片电池的 3倍和 8倍 ,这表明使用该结构的单电池有望串联成输出功率更高的较大型的电池堆 ,以满足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电极 电解质板 电池性能 电池 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堆的输出电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兴进 曹广益 朱新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3-336,共4页
为保证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电堆可靠、高效和安全地运行 ,要求保持输出电压的恒定。根据MCFC电堆发电过程中物质与电量的平衡 ,分析了顺流型电堆的内部动态特性 ,就输出电压与燃料气体利用率和电流密度等相关量建立了由一组变系... 为保证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电堆可靠、高效和安全地运行 ,要求保持输出电压的恒定。根据MCFC电堆发电过程中物质与电量的平衡 ,分析了顺流型电堆的内部动态特性 ,就输出电压与燃料气体利用率和电流密度等相关量建立了由一组变系数偏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描述的数学模型 ,并从外部负载扰动的角度讨论了各状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仿真结果证实了分析和建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燃料利用率 电流密度 输出电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流型、对流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堆温度分布模型求解与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耘 朱新坚 曹广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649-1652,共4页
根据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电堆内部物质能量流动分析得出的温度分布数学模型是一组偏微分方程组 .用加权剩余法对顺流型和对流型 MCFC偏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 ,用 Mathe-matica软件编写程序计算得到结果 .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上述两种... 根据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电堆内部物质能量流动分析得出的温度分布数学模型是一组偏微分方程组 .用加权剩余法对顺流型和对流型 MCFC偏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 ,用 Mathe-matica软件编写程序计算得到结果 .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上述两种不同流型的优缺点 .所得结论对MCFC的流场设计有一定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温度分布模型 加权剩余法 多项式正交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单体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华 肖云汉 +1 位作者 蔡睿贤 俞颐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2-25,30,共5页
在分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性能的基础上 ,考虑了电池内的电化学反应、传热传质及电压———电流关系等影响因素 ,提出一套计算稳态条件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温度与电流密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它对不同气流方式 (叉流、顺流和逆流... 在分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性能的基础上 ,考虑了电池内的电化学反应、传热传质及电压———电流关系等影响因素 ,提出一套计算稳态条件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温度与电流密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它对不同气流方式 (叉流、顺流和逆流等 )的电池分别做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单体传热传质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动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翁史烈 翁一武 苏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68-172,200,共6页
基于能量守恒、质量平衡原理和热力学特性,提出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电解质基块内的质量传递,以及质量传递对燃料电池内部热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加权残差(MWR)数值方法和Matlab环境的系统函数化解偏微分方程组... 基于能量守恒、质量平衡原理和热力学特性,提出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电解质基块内的质量传递,以及质量传递对燃料电池内部热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加权残差(MWR)数值方法和Matlab环境的系统函数化解偏微分方程组并建立动态仿真模型。仿真表明燃料电池内部各点的温度有较大的差异,随着燃料和氧化剂量的变动(增加),电极-电解质的温度增加,而氧化剂流的温度有所下降。 模型的物理参数是从某燃料电池研究所1.5kW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动态特性 热力学特性 质量平衡原理 电解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洪建 许世森 +3 位作者 程健 张瑞云 王鹏杰 任永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3,共6页
介绍了目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发电系统的发展现状,主要针对热电联产系统、混合发电系统以及用于CO_2捕集的MCFC系统进行了总结,讨论分析了不同系统的结构特点、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目前,MCFC热电联产系统发电效率47%~60%... 介绍了目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发电系统的发展现状,主要针对热电联产系统、混合发电系统以及用于CO_2捕集的MCFC系统进行了总结,讨论分析了不同系统的结构特点、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目前,MCFC热电联产系统发电效率47%~60%,热电联产效率80%~90%;MCFC混合发电系统发电效率>55%,其中MCFC与微型燃气轮机组成的底层循环发电系统是发展的主流方向;基于MCFC的CO_2捕集系统的CO_2捕集率可达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 燃料电池 MCFC 电池 热电联产 混合发电 CO2捕集 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混合动力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启梅 翁一武 +1 位作者 朱新坚 翁史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4-98,共5页
文中研究了由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和燃气轮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在设计点工况下,MCFC电堆的发电量占系统总发电量的80%,剩下20%的电量由燃气轮机提供。文章在混合动力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运行的具体过程,通过计算... 文中研究了由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和燃气轮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在设计点工况下,MCFC电堆的发电量占系统总发电量的80%,剩下20%的电量由燃气轮机提供。文章在混合动力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运行的具体过程,通过计算分析,对混合动力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合动力系统的供给燃料流量变化时,混合动力系统内部各参数均会发生显著的动态变化,从而影响混合动力系统中各部件的运行性能,导致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下降。此外,由于各部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混合动力系统的负荷响应速度较慢。研究结果还表明,由于供给燃料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燃气轮机转速的改变,有利于改善混合动力系统的变工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燃气轮机 混合动力系统 数学模型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乃朝 衣宝廉 +4 位作者 孔莲英 张恩俊 林化新 曲天锡 程英才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9-95,共7页
以烧结Ni作电极,以LiAlO2无机膜作电池隔膜,组装成了电极面积28cm2的小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了各种工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电池经多次启动性能无衰减。放电电流密度100mA/cm2,电池电压0.95V;... 以烧结Ni作电极,以LiAlO2无机膜作电池隔膜,组装成了电极面积28cm2的小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了各种工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电池经多次启动性能无衰减。放电电流密度100mA/cm2,电池电压0.95V;放电电流密度125mA/cm2,电池输出功率114mW/cm2;燃料气利用率80%,电池能量效率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 燃料电池 电池性能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健 许世森 舒凯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3,20,共4页
概述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的结构和关键部件的功能及制备方法,组装了200mm×200 mm的MCFC单电池,电流密度最高可达到0.1 A/cm2。在单电池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设计加工了560 mm×400 mm的MCFC双极板,并组装了300 W的电池堆,... 概述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的结构和关键部件的功能及制备方法,组装了200mm×200 mm的MCFC单电池,电流密度最高可达到0.1 A/cm2。在单电池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设计加工了560 mm×400 mm的MCFC双极板,并组装了300 W的电池堆,电池堆最高电压3.3 V,平均电压2.8 V,最大电流达到120 A,最大功率达到200W。试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大面积双极板的性能,为研制10 kW级MCFC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 燃料电池 发电 电池 电池 电流密度 双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化新 张恩浚 +1 位作者 孔连英 曲天锡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0-113,共4页
用流铸法制备的膜组装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组装可靠,重复性好。电流密度在150mA/cm^2,电压在0.90V以上;在200mA/cm^2时,输出能量密度为147mW/cm^2。考察了反应气压差,组装压力,燃料气和氧化剂利用率及温度对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 燃料电池 输出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组启动与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化新 周利 +4 位作者 衣宝廉 何长青 张恩浚 张华民 程谟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2-145,共4页
采用内公用管道和高温胶来组装52节电池组,以缓慢又均匀升温和通氧燃烧电池组隔膜中的有机物,电池组成功运行。反应气压为0 5MPa,反应气利用率为20%,在150mA/cm2电流密度下放电,电池组稳定输出功率为1025 48W。反应气压升高,电池组热电... 采用内公用管道和高温胶来组装52节电池组,以缓慢又均匀升温和通氧燃烧电池组隔膜中的有机物,电池组成功运行。反应气压为0 5MPa,反应气利用率为20%,在150mA/cm2电流密度下放电,电池组稳定输出功率为1025 48W。反应气压升高,电池组热电效率提高;放电电流密度升高,其热电效率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隔膜 热电效率 启动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及单电池寿命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利 林化新 +3 位作者 程谟杰 何长青 衣宝廉 张华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采用数学模型推算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寿命,并进行了单电池运行稳定性试验。从电池隔膜阻气能力及离子传输能力两方面,提出以其最大阻气压力差Δp≥0.1MPa,孔隙率满足40%≤η≤70%作为其寿命指标。通过电池最大孔径测试法和隔膜模... 采用数学模型推算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寿命,并进行了单电池运行稳定性试验。从电池隔膜阻气能力及离子传输能力两方面,提出以其最大阻气压力差Δp≥0.1MPa,孔隙率满足40%≤η≤70%作为其寿命指标。通过电池最大孔径测试法和隔膜模拟烧结孔隙率测试法,建立数学模型,推算出烧结时间为40000h所对应的隔膜最大孔径为0.9332μm,孔隙率为66.7%,皆小于其寿命指标值,这也说明,隔膜寿命超过40000h。单电池1000h寿命试验结果表明,以H2作燃料,电池性能稳定;以模拟煤气作燃料,电池性能快速衰减,主要由所发生的副反应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隔膜 电池寿命 电解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解质管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鹏杰 程健 +3 位作者 张瑞云 王洪建 任永强 许世森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45,共4页
电解质管理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针对MCFC中电解质管理问题,提出了隔膜焙烧的首次启动升温策略,即采用热压法制备电解质膜片,在电池组装之前对电解质膜片进行预处理,将电解质膜片置于马弗炉中在260℃下恒... 电解质管理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针对MCFC中电解质管理问题,提出了隔膜焙烧的首次启动升温策略,即采用热压法制备电解质膜片,在电池组装之前对电解质膜片进行预处理,将电解质膜片置于马弗炉中在260℃下恒温处理5h,在隔膜焙烧的重要阶段100~450℃区间,将其升温速率控制在0.5℃/min。采用该策略制备的电解质膜片组装了225cm2 MCFC单电池,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使用纯氢燃料时,电池性能良好,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可达85.2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电解质 膜片 隔膜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材料和电池的开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利 程谟杰 +3 位作者 林化新 何长青 张华民 衣宝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叙述了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材料及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合自己工作及国际研发动态 ,提出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研发要集中于其关键部件 。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隔膜材料 电池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于立军 曹广益 朱新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50-1252,共3页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是第 2代燃料电池 ,工作温度 650°C.组装了 1 2 cm× 1 0 cm的 MCFC单体电池 ,开发了电池的关键材料、烧结及升温程序 .电池以多孔陶瓷板材料 γ- Li Al O2 作为电解质支持体 ,其厚度为 0 .8mm,孔径...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是第 2代燃料电池 ,工作温度 650°C.组装了 1 2 cm× 1 0 cm的 MCFC单体电池 ,开发了电池的关键材料、烧结及升温程序 .电池以多孔陶瓷板材料 γ- Li Al O2 作为电解质支持体 ,其厚度为 0 .8mm,孔径分布 0 .1~ 0 .8μm,孔隙率 50 % ;阴极采用多孔板 Ni,厚度为 0 .8mm,平均孔径为 1 2 μm,孔隙率 55% ;阳极采用多孔板 Ni,厚度为 0 .8mm,平均孔径为 8μm,孔隙率 50 % .电池的开路电压达到 1 .1 0 V,电流密度达到 1 2 0 m A/cm2 ,工作时输出电压为 0 .65~ 0 .70 V,输出功率 5~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工作电压 开路电压 孔隙率 电压电流特性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立军 袁俊琪 曹广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91-1393,1401,共4页
研制了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该电池以多孔陶瓷板材料γ-LiAlO_2作为电解质支持体,其厚度为0.8 mm,孔径分布0.1~0.8μm,孔隙率 50%;阴极采用多孔Ni板,厚度为 0.8 mm,平均孔径为12μm,孔隙率55%;阳极采用多孔Ni板,厚度为 0.8 mm,... 研制了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该电池以多孔陶瓷板材料γ-LiAlO_2作为电解质支持体,其厚度为0.8 mm,孔径分布0.1~0.8μm,孔隙率 50%;阴极采用多孔Ni板,厚度为 0.8 mm,平均孔径为12μm,孔隙率55%;阳极采用多孔Ni板,厚度为 0.8 mm,平均孔径为8μm,孔隙率50%,千瓦级电堆由24cm×14cm的30个单体电池组成,电池内部采用顺流型气道.该电堆最大电压达到 34 V,最大输出功率为 1.1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关键部件匹配与性能诊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健 郭烈锦 +2 位作者 许世森 张瑞云 李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1-107,共7页
为研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电极、隔膜与碳酸盐电解质的匹配关系,以及关键部件匹配关系的评价方法,用流延法制备了固含量25%~40%的-LiAlO2隔膜,固含量35%和45%的电解质碳酸盐膜。将不同固含量的偏铝酸锂隔膜、碳酸盐膜与镍多孔电... 为研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电极、隔膜与碳酸盐电解质的匹配关系,以及关键部件匹配关系的评价方法,用流延法制备了固含量25%~40%的-LiAlO2隔膜,固含量35%和45%的电解质碳酸盐膜。将不同固含量的偏铝酸锂隔膜、碳酸盐膜与镍多孔电极组装成单电池,通过在烧结过程中测定电池开路电压的方法测试电池的性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计算和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固含量40%的-LiAlO2隔膜,固含量45%的碳酸盐与多孔电极组装的电池具有良好的性能。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与隔膜的固含量质量比达到1.16时,电池性能最优。由于烧结过双电层的存在,电池的烧结过程伴随着开路电压的变化,可通过开路电压的变化趋势预测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关键部件 匹配 电池性能 开路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kW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组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隋升 朱新坚 +1 位作者 范征宇 曹广益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63-466,共4页
1kW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组由有效电极面积为 2 4 0mm× 140mm的 30个单电池组成 .系统采用内部分配方式供给气体 ,通过设在电池组底部和四个侧面的电炉丝进行加热 .在常压和 65 0℃条件下 ,分别以氢气和空气作燃料和氧化剂 ,... 1kW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组由有效电极面积为 2 4 0mm× 140mm的 30个单电池组成 .系统采用内部分配方式供给气体 ,通过设在电池组底部和四个侧面的电炉丝进行加热 .在常压和 65 0℃条件下 ,分别以氢气和空气作燃料和氧化剂 ,放电电流密度为 15 0mA/cm2 时 ,平均每电池的输出电压达到 0 .7V .在运行的 30 0h内 ,电池组峰值输出功率达到 1.0 6kW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电池 输出性能 输出功率 输出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