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化时间及灰水比对粉煤灰合成A型沸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曾正中 李勃 南忠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利用碱熔融-水热合成法,进行不同陈化时间和灰水比的粉煤灰合成A型沸石的对比试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碱熔融-晶化反应使粉煤灰玻璃体被破坏,生成立方晶粒。粉末X射线衍射谱线图显示产品结晶度较好。试验数据表明:在给定条件下各反应均... 利用碱熔融-水热合成法,进行不同陈化时间和灰水比的粉煤灰合成A型沸石的对比试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碱熔融-晶化反应使粉煤灰玻璃体被破坏,生成立方晶粒。粉末X射线衍射谱线图显示产品结晶度较好。试验数据表明:在给定条件下各反应均无法生成单一A型沸石;陈化时间24 h,灰水比1∶5为粉煤灰碱熔融-水热合成A型沸石的相对优化条件,产率达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化时间 灰水比 熔融-水热合成 粉煤灰 A型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与聚乳酸的反应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永祥 王远亮 付春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2,共3页
对环氧大豆油与乳酸低聚物的熔融聚合进行研究。采用乌氏黏度计检测反应产物的特性黏度。并且利用化学滴定法检测扩链产物中端羧基的剩余含量,分析反应的动力学。结果显示:质量百分比为8%的环氧大豆油和乳酸低聚物反应产物的特性黏度可... 对环氧大豆油与乳酸低聚物的熔融聚合进行研究。采用乌氏黏度计检测反应产物的特性黏度。并且利用化学滴定法检测扩链产物中端羧基的剩余含量,分析反应的动力学。结果显示:质量百分比为8%的环氧大豆油和乳酸低聚物反应产物的特性黏度可以达到1.0以上。环氧大豆油与乳酸的熔融反应对于环氧大豆油与乳酸低聚物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级和0.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环氧大豆油 动力学 熔融合成 特性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制备氮掺杂多孔炭及其催化脱硫性能(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余正发 王旭珍 +3 位作者 侯亚男 赵宗彬 李芮 邱介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0-776,共7页
采用熔融盐合成技术,以生物质葡萄糖和富氮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成功制备得到具有发达孔隙结构(BET表面积:1355 m^2/g)和极高氮掺杂量(20.73wt%)的氮掺杂多孔炭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多孔炭材料中的氮原子主要以吡咯及吡啶... 采用熔融盐合成技术,以生物质葡萄糖和富氮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成功制备得到具有发达孔隙结构(BET表面积:1355 m^2/g)和极高氮掺杂量(20.73wt%)的氮掺杂多孔炭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多孔炭材料中的氮原子主要以吡咯及吡啶构型存在,这两种形态的氮原子有利于硫化氢的吸附及催化氧化。在常温、常压下,所制备氮掺杂多孔炭对硫化氢非金属催化转化为单质硫的脱除硫容高达1.10 g/g。该合成方法简便易行,有望实现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批量和廉价制备,合成的氮掺杂多孔炭在污染物控制领域应用潜能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多孔炭 熔融合成技术 硫化氢 非金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基阳离子型聚酰胺的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恩山 胡建修 +2 位作者 常亮 王桂香 温叶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1-604,共4页
以己二酸、二乙烯三胺、尿素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用熔融法合成出季铵烷基阳离子型聚酰胺.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酸值、胺值和阳离子度的影响.聚酰胺预聚体在170 ℃反应150 min,所得产物的酸值为37.2%;脱氨化反应在125 ℃时反应... 以己二酸、二乙烯三胺、尿素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用熔融法合成出季铵烷基阳离子型聚酰胺.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酸值、胺值和阳离子度的影响.聚酰胺预聚体在170 ℃反应150 min,所得产物的酸值为37.2%;脱氨化反应在125 ℃时反应8 h所得产物的胺值为32.3%;交联反应在70 ℃时反应70 min所得产物的阳离子度为50.8%.测定了产品表观黏度为900~1 500 mPa * s,pH=6~8,w(固体分)=65%±1%,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得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5×104,并对聚合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实验产物较市售产品固含量与表观黏度都有所增加,并且完全溶于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合成 酸值 胺值 阳离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fused taper shape for optical fiber coupler 被引量:3
5
作者 帅词俊 段吉安 钟掘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2期251-254,共4页
To find out the effect of the shape of fused taper region on the optical fiber coupler, the fiber couplers were fabricated at different drawing speeds with a six-axes fiber coupler machine. The results, which were obt... To find out the effect of the shape of fused taper region on the optical fiber coupler, the fiber couplers were fabricated at different drawing speeds with a six-axes fiber coupler machine. The results, which were obtained fi'om the shape of fused taper region measured with microscope, show that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e angle and optical performance of fiber coupler. High-performance fiber coupler cannot be obtained until rheological shape is controlled accurately. The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which was built based on generalized Maxwell viscoelastic theory, is resolved with ANSYS softwar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ccor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t can apply a theoretic basis for forecasting the shape of fiber coupler fabrica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iber coupler fused biconical taper viscoelastic model rheological sha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