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变质与同构造熔融作用——以中祁连地块宝库河韧性走滑剪切带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戚学祥 李海兵 +1 位作者 张建新 蔡金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3-421,T003,共10页
宝库河韧性剪切带是发育在中祁连地块北缘上的一条向北陡倾,走向近东西,宽约6km的右行平移型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岩石原岩为泥质岩、基性岩和花岗岩,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变形变质温度在685~763±46C之间,压力在0.62~0.83±0.... 宝库河韧性剪切带是发育在中祁连地块北缘上的一条向北陡倾,走向近东西,宽约6km的右行平移型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岩石原岩为泥质岩、基性岩和花岗岩,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变形变质温度在685~763±46C之间,压力在0.62~0.83±0.13 GPa范围内。其内长英质条带非常发育,规模变化较大,分布局部相对集中且受剪切带控制,走向与剪切带一致,平行于叶理,孤立无根,并在后期递进变形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糜棱岩化、布丁化和褶皱,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明显不同于韧性剪切前或后侵入的花岗岩脉或岩体。长英质条带特征、REE配分模式及剪切带内岩石的变形变质温度说明剪切带内发育的长英质条带与基体是同源的,是在剪切应变过程中剪切热使围岩内部分物质发生动态熔融形成的,是同构造熔融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变形变质 同构造熔融作用 长英质条带 宝库河 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部分熔融作用及其地球物理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振民 白武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3-100,共8页
本文着重阐述了上地幔动态部分熔融动力学的几个基本问题:(1)初始熔融物的产生;(2)渗透和萃取;(3)运移和聚集;(4)研究方法、内容及其地球物理意义。笔者强调指出,在初始熔融阶段,两面角是控制上地幔熔融物的几何分布、渗透性和连通性能... 本文着重阐述了上地幔动态部分熔融动力学的几个基本问题:(1)初始熔融物的产生;(2)渗透和萃取;(3)运移和聚集;(4)研究方法、内容及其地球物理意义。笔者强调指出,在初始熔融阶段,两面角是控制上地幔熔融物的几何分布、渗透性和连通性能的关键参数,少量熔融物(2%~5%)不仅会使软流圈中地震波速下降、导电率增加,而且还引起上地幔非弹性衰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地幔 软流圈 熔融作用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新生代东西向伸展作用的深部岩浆作用响应
3
作者 曾令森 高利娥 +10 位作者 胡古月 徐倩 田怡红 董汉文 王亚莹 严立龙 赵令浩 李广旭 邸英龙 郝光明 王海涛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1-881,共11页
随着新生代喜马拉雅山链的崛起,西藏南部经历了显著的东西向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展布的裂谷。伴随着增厚岩石圈的对流减薄或者拆沉,软流圈上涌,藏南岩石圈地幔和中下地壳发生顺次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各异的... 随着新生代喜马拉雅山链的崛起,西藏南部经历了显著的东西向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展布的裂谷。伴随着增厚岩石圈的对流减薄或者拆沉,软流圈上涌,藏南岩石圈地幔和中下地壳发生顺次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各异的岩浆岩,具体表现为:(1)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碳酸质、煌斑质和超钾质岩浆岩;(2)增厚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高Sr/Y比值的花岗岩;(3)中-下地壳变沉积岩发生白云母脱水/含水部分熔融,形成典型淡色花岗岩。这些新发现限定了藏南裂谷系的启动时限不晚于~30 Ma,为解译世界上造山带和陆内伸展作用过程中大陆岩石圈深部熔融的精细模式提供了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碳酸岩 煌斑岩 顺次部分熔融作用 含水熔融作用 伸展作用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不锈钢与液态钠相互作用的瞬态换热特性研究
4
作者 刘雅鹏 张大林 +5 位作者 陈宇彤 林悦 张熙司 田文喜 秋穗正 苏光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93-1901,I0001,共10页
钠冷快堆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会与液态金属钠发生相互作用,如果导致堆芯区域内出现钠沸腾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堆芯的再临界,从而导致堆芯的进一步熔化。在重定位过程中,堆芯熔融物与液态钠的换热会导致钠出现沸腾,从而影响熔融物射流碎... 钠冷快堆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会与液态金属钠发生相互作用,如果导致堆芯区域内出现钠沸腾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堆芯的再临界,从而导致堆芯的进一步熔化。在重定位过程中,堆芯熔融物与液态钠的换热会导致钠出现沸腾,从而影响熔融物射流碎裂与碎片形成。因此,采用严重事故分析程序ACENA对COSA实验平台上开展的熔融不锈钢与液态钠的相互作用的实验进行分析,验证程序对熔融不锈钢与液态钠相互作用过程的瞬态换热特性的分析能力。验证结果表明:程序会高估熔融不锈钢射流与钠池接触时的换热,且不考虑熔融不锈钢外侧凝固形成的硬壳对换热的影响会导致对换热速率的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熔融燃料与冷却剂相互作用 ACENA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造山带聂拉木地区渐新世深熔作用的厘定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利娥 曾令森 +5 位作者 赵令浩 严立龙 李广旭 王亚莹 王海涛 王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5-1586,共22页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记录了地壳深熔作用和花岗岩侵位的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效应。与形成于增厚地壳条件下和伸展背景下的始新世和中新世花岗岩相比,渐新世花岗岩分布比较局限,且源区和形成机制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位于喜马拉雅造...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记录了地壳深熔作用和花岗岩侵位的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效应。与形成于增厚地壳条件下和伸展背景下的始新世和中新世花岗岩相比,渐新世花岗岩分布比较局限,且源区和形成机制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部的聂拉木地区,可见32.1Ma的含电气石黑云母的花岗岩、29.8Ma的含黑云母的花岗岩、26.6Ma的含电气石黑云母的伟晶花岗岩侵入到高喜马拉雅岩系上部。这三组渐新世花岗岩具有以下特征:(1)较高的SiO_(2)、Al_(2)O_(3)、K_(2)O和Na_(2)O,A/CNK>1.0;(2)Ba、Nb、Ta、Sr和Ti的负异常;(3)略微富集轻稀土,亏损中稀土和重稀土,高度变化的Eu异常和微弱的负Nd异常;(4)均一的初始Sr-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t)=0.7463~0.7471,ε_(Nd)(t)=-15.0~-14.6。此外,含电气石黑云母的花岗岩和含电气石黑云母的伟晶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r和Ba,较低的Rb/Sr比值,其Rb/Sr比值与Ba和Sr含量都无相关性,表明其为富B流体参与高喜马拉雅变沉积岩含水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而含黑云母的花岗岩具有较低的Sr和Ba,较高的Rb/Sr比值,且其Rb/Sr比值与Ba和Sr含量显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其为变沉积岩发生脱水熔融作用的产物。综合喜马拉雅造山带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认识:渐新世花岗岩的源区从下地壳基性物质转变为中地壳变泥质岩,展示了源区向上迁移的过程,并经历了一期重要的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渐新世深熔作用记录了造山带从缩短增厚向伸展垮塌转换阶段深部地壳的响应,从而促使了高喜马拉雅岩系的折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拉木 渐新世花岗岩 含水部分熔融作用 高喜马拉雅岩系折返 喜马拉雅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与分层熔池形态下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预测和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建 闫晓 +1 位作者 昝元峰 卓文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4-911,共8页
基于在熔池-混凝土界面结构、对流传热和熔融物层间传热3个方面的MEDICIS程序建模方法 ,针对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在混合与分层两种熔池形态下的假想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MCCI)事故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熔池形态下... 基于在熔池-混凝土界面结构、对流传热和熔融物层间传热3个方面的MEDICIS程序建模方法 ,针对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在混合与分层两种熔池形态下的假想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MCCI)事故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熔池形态下,熔池平均温度接近熔融物固化温度,混凝土堆腔的侵蚀表现为各向同性,安全壳内最终温度和压力均未达到设计值;在分层熔池形态下,熔池平均温度远高于熔融物固化温度,混凝土堆腔的侵蚀表现为各向异性且径向占优,安全壳内最终温度和压力都非常接近设计值。两种熔池形态下的混凝土地基侵蚀过程都很缓慢,厚度为4m的地基熔穿时间超过1周;安全壳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以及不可凝结气体CO、CO_2和H2,存在气体燃烧和爆炸风险,对安全壳完整性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 混合熔池 分层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亚军 曹学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8-441,共4页
当反应堆由于始发事件发展到压力容器熔融贯穿时,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MCCI)可能引起安全壳晚期失效,包括地基熔穿及不可凝气体引起的安全壳超压失效。本文以600 MW轻水堆核电厂为对象,选取全厂断电(SBO)叠加汽动辅助给水泵失效... 当反应堆由于始发事件发展到压力容器熔融贯穿时,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MCCI)可能引起安全壳晚期失效,包括地基熔穿及不可凝气体引起的安全壳超压失效。本文以600 MW轻水堆核电厂为对象,选取全厂断电(SBO)叠加汽动辅助给水泵失效诱发的严重事故序列,应用MELCOR程序研究了该序列下发生MCCI的主要现象,着重关注了混凝土的消融速率及氢气的产生速率,为相应的严重事故管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厂断电 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 混凝土消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熔融物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分析程序COSMETRIC的开发与验证
8
作者 郭宇翔 钟明君 +2 位作者 熊进标 张良 刘晓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00-1307,共8页
基于MCBA-SIMPLE算法开发了自主化的多维熔融物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分析程序COSMETRIC。为验证该程序,针对熔融物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实验KROTOS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与KROTOS37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程序模拟高温熔融物与冷却剂混合... 基于MCBA-SIMPLE算法开发了自主化的多维熔融物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分析程序COSMETRIC。为验证该程序,针对熔融物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实验KROTOS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与KROTOS37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程序模拟高温熔融物与冷却剂混合过程中熔融物液柱碎化、熔融物液滴迁移以及冷却剂蒸发的能力;通过与KROTOS21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程序对蒸汽爆炸压力脉冲峰值及传播速度预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KROTOS21爆炸工况计算的初始空泡份额、熔滴水力学碎化无量纲时间和熔融物碎片初始直径等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评估了这些参数对最终压力脉冲的影响。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较大的初始空泡份额会抑制压力峰值和传播速度;增大熔融物碎片初始直径和水力学碎化无量纲时间,会提升压力波传播速度,降低压力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物与冷却剂相互作用 COSMETRIC程序 MCBA-SIMPLE算法 多相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粗面质火山岩地球化学:下地壳熔融成因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晓勇 郭锋 +2 位作者 范蔚茗 王岳军 李超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粗面岩表现出LREE富集和HREE平坦的稀土配分型式 ,富集LILE (Ba、K和Sr)、和亏损Nb Ta、Th U和Ti,Sr Nd同位素组成富集 (87Sr/ 86Sr(t) =0 .70 6 38~ 0 .70 6 72 ,Nd(t) = 1 6 .3~ - 1 5 .7)。结合所表现出的明显Nb/T...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粗面岩表现出LREE富集和HREE平坦的稀土配分型式 ,富集LILE (Ba、K和Sr)、和亏损Nb Ta、Th U和Ti,Sr Nd同位素组成富集 (87Sr/ 86Sr(t) =0 .70 6 38~ 0 .70 6 72 ,Nd(t) = 1 6 .3~ - 1 5 .7)。结合所表现出的明显Nb/Ta分馏和高的Zr/Sm比值 ,认为它们来源于大陆下地壳含石榴子石的角闪岩部分熔融作用而成 ,主要的残留相为石榴子石 +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根据地壳岩石熔融实验研究结果 ,西山地区东岭台组粗面岩的熔融要求有外来的热源参与 ,与区域上同时代发生的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具时空上的密切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下地壳 部分熔融作用 粗面岩 早白垩世 北京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作用过程的一种有效判别方法──(1/C_i)-(1/C_j)和(或)lgC_i-lgC_j图解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林 黄智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2-148,共7页
本文利用一种新的方法和(或)lgCi-lgCi图解法,明显地区分出地幔平衡部分熔融作用和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并以亚速尔群岛中Terceira岛火山岩和汉诺坝玄武岩的实际资料验证了所推导的方法。
关键词 地幔平衡 熔融作用 图解法 岩浆作用 结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幔交代作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有林 林舸 +1 位作者 范蔚茗 张琴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5-39,共5页
地幔交代现象广泛发现于各地的碱性玄武岩或金伯利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中。地幔交代作用以地幔岩包体中不相容元素的高度富集和(或)出现角闪石、金云母为标志。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资料等显示地幔交代作用与岩板俯冲及部分熔融作... 地幔交代现象广泛发现于各地的碱性玄武岩或金伯利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中。地幔交代作用以地幔岩包体中不相容元素的高度富集和(或)出现角闪石、金云母为标志。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资料等显示地幔交代作用与岩板俯冲及部分熔融作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地幔组成、结构、演化与大陆构造演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同位素模式年龄暗示地幔交代作用可能是大陆构造活动的深部原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交代作用 部分熔融作用 大陆构造演化 碱性玄武岩 同位素模式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山带中地壳部分熔融:北大别混合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昭平 陈福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323-323,共1页
造山带地壳的部分熔融是造山带演化的一个重要过程。部分熔融能极:犬的影响岩石的流变学性质,促进岩石的塑性变形,可能导致最终的造山带垮塌。部分熔融产生深熔熔体,其从源区的分离和迁移对大陆地壳的化学分异也有重要作用。混合岩... 造山带地壳的部分熔融是造山带演化的一个重要过程。部分熔融能极:犬的影响岩石的流变学性质,促进岩石的塑性变形,可能导致最终的造山带垮塌。部分熔融产生深熔熔体,其从源区的分离和迁移对大陆地壳的化学分异也有重要作用。混合岩广泛出露于世界各大造山带,混合岩的成因包括:外来岩浆注入;交代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和部分熔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熔融作用 地球化学证据 造山带 混合岩 中地壳 北大别 分异作用 流变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荚状铬铁矿床成矿地球化学指标对比和成矿作用讨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婷 郑有业 +2 位作者 王朋冲 杨伟光 郭统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6-183,194,共9页
豆荚状铬铁矿主要赋存于地幔橄榄岩中,与方辉橄榄岩密切相关。在全球的分布与蛇绿岩带分布基本一致,但并非所有蛇绿岩体都赋存有铬铁矿,且其中赋存的铬铁矿体规模和分布都是很不规律的。我们对比研究了国内外9个含铬矿和4个不含铬矿蛇... 豆荚状铬铁矿主要赋存于地幔橄榄岩中,与方辉橄榄岩密切相关。在全球的分布与蛇绿岩带分布基本一致,但并非所有蛇绿岩体都赋存有铬铁矿,且其中赋存的铬铁矿体规模和分布都是很不规律的。我们对比研究了国内外9个含铬矿和4个不含铬矿蛇绿岩中地幔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组成,认为含铬矿地幔橄榄岩具有全岩低含量的CaO(<1.91%)和Al_2O_3(<1.76%)、方辉橄榄岩轻稀土元素富集,橄榄石高Fo值(>90),斜方辉石低Al_2O_3含量(<3.8%)以及副矿物铬尖晶石高Cr/Fe值(>1.5)等特征,可以作为该蛇绿岩体含矿评价的地球化学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知豆荚状铬铁矿床是较高程度部分熔融和地幔交代作用的共同结果,结合前人提出的铬铁矿成矿模式,对铬铁矿的成矿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荚状铬铁矿 蛇绿岩体 地球化学成矿指标 部分熔融作用 地幔交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滴与液态金属锡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荣金 李延凯 +2 位作者 周源 林萌 杨燕华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8-573,共6页
相对低温的水喷射进入高温液态金属池中与液态金属锡相互接触产生剧烈沸腾和蒸发,并可能导致蒸汽爆炸从而引发安全问题。为了研究不同热工参数对水滴与液态金属锡相互作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速摄像仪对水滴落入高温熔融锡中相互作用过... 相对低温的水喷射进入高温液态金属池中与液态金属锡相互接触产生剧烈沸腾和蒸发,并可能导致蒸汽爆炸从而引发安全问题。为了研究不同热工参数对水滴与液态金属锡相互作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速摄像仪对水滴落入高温熔融锡中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首先,对水滴在金属锡表面的蒸发时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金属温度条件下水滴与金属锡表面传热机理。其次,引入无量纲直径参数来定量水滴与熔融金属的反应剧烈程度,研究了水滴下落速度和金属锡温度对水滴与液态金属锡相互作用激烈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小膜态沸腾温度大约为210℃左右。当金属超过270℃时,水滴与金属会发生激烈反应,随着金属温度和We数的增加,水滴与熔融金属锡蒸汽爆炸激烈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热工参数 水滴与熔融金属相互作用 蒸汽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动力堆断电严重事故下熔融物分层对事故后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名礼 张帆 +1 位作者 王坤 郑映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8-1083,共6页
采用MELCOR程序,对小型动力堆全部电源丧失严重事故下,下封头失效后"堆坑"不同熔融物分层模型进行计算,并对熔融物分层对事故后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型下熔融物的总厚度及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堆腔底板材料为... 采用MELCOR程序,对小型动力堆全部电源丧失严重事故下,下封头失效后"堆坑"不同熔融物分层模型进行计算,并对熔融物分层对事故后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型下熔融物的总厚度及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堆腔底板材料为混凝土时,堆芯熔融物的分层较为复杂,而金属材料相对简单。小型动力堆不会发生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MCCI)。不同模型的计算对放射性后果基本无影响,但对"堆坑"熔穿进程有影响,强迫混合模型熔穿时间最快、机理计算模型熔穿时间最慢。从安全分析的角度,选择强迫混合模型较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电 熔融 MELCOR程序 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冷快堆堆芯熔融物射流碎裂特性理论研究
16
作者 葛魁 张亚培 +2 位作者 田文喜 苏光辉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1-263,共13页
在钠冷快堆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可能掉入冷却剂中并与液态金属钠相互作用,导致熔融物的碎裂及凝固,并在堆芯捕集器或下封头内重定位形成堆芯碎片床。熔融物的射流碎裂特性直接关乎堆芯碎片床的冷却及再临界行为。本文基于线性稳定性... 在钠冷快堆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可能掉入冷却剂中并与液态金属钠相互作用,导致熔融物的碎裂及凝固,并在堆芯捕集器或下封头内重定位形成堆芯碎片床。熔融物的射流碎裂特性直接关乎堆芯碎片床的冷却及再临界行为。本文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运动学方程和交界面修正拉普拉斯定律,推导出考虑沸腾和凝固效应的熔融物射流表面不稳定性增长方程,建立了液态金属钠中熔融物射流碎裂模型,并提出了典型环境中熔融物射流碎裂准则。随后使用熔融物射流碎裂模型对COSA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研究结果将为钠冷快堆严重事故的评估论证提供可靠工具,对严重事故缓解措施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熔融燃料与冷却剂相互作用 射流碎裂 COSA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冲击坑:沉积岩中冲击变质现象新证据
17
作者 王鹤年 陈旸 +1 位作者 盛雪芬 钱汉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0-330,共11页
总结了15年环太湖及内部岛屿的研究的成果。太湖具有震裂锥、冲击变质角砾岩、石英岩的冲击变质现象(PDFs,PFs)和冲击熔融作用等冲击坑诊断性特征。构成冲击坑理想剖面的气化熔融带冲击变质带冲击变质角砾岩和裂隙带等要素完备,确证了... 总结了15年环太湖及内部岛屿的研究的成果。太湖具有震裂锥、冲击变质角砾岩、石英岩的冲击变质现象(PDFs,PFs)和冲击熔融作用等冲击坑诊断性特征。构成冲击坑理想剖面的气化熔融带冲击变质带冲击变质角砾岩和裂隙带等要素完备,确证了太湖冲击坑的存在。依据冲击坑诊断性特征,编制了太湖冲击变质现象分布示意图。首次将太湖冲击坑从前人的卫星图像推测落实到了太湖湖区,为太湖冲击坑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太湖冲击变质现象的分布,可以将太湖湖区划分为两个冲击变质现象集中区和一个冲击溅射物分布带,称为两区一带。两区一带都在湖区的内部和边缘,集中分布于太湖的中部和南部,表明冲击坑应与太湖的形成、演化和发展有关。太湖冲击坑产于陆台边缘褶皱带,靶岩为沉积石灰岩和孔隙石英砂岩地区,为一冲击坑新类型,具有许多新的冲击变质现象和特征。文中提出了震裂锥的多样性、新特征和新类型;揭示了孔隙石英砂岩中冲击变质PDFs的新特征,粒间剪切摩擦局部熔融形成的硅酸玻璃和固化熔融包裹体等新现象,丰富和发展了沉积岩中冲击变质现象的新特征及有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冲击坑 震裂锥 冲击变质作用 冲击熔融作用 靶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温度对单滴锡熔融物蒸汽爆炸现象的影响
18
作者 朱光昱 闵金坤 +1 位作者 王昆鹏 石兴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8-394,共7页
核电厂严重事故后,堆芯熔融物与冷却水相互作用(FCI)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蒸汽爆炸现象。在单滴熔融锡与水相互作用实验中发现,随着熔融锡温度升高,蒸汽爆炸现象发生概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为研究蒸汽爆炸现象的触发原因,基于实验结... 核电厂严重事故后,堆芯熔融物与冷却水相互作用(FCI)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蒸汽爆炸现象。在单滴熔融锡与水相互作用实验中发现,随着熔融锡温度升高,蒸汽爆炸现象发生概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为研究蒸汽爆炸现象的触发原因,基于实验结果通过FLUENT软件建立了单滴熔融锡FCI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锡液滴周围气膜中的蒸汽温度对气膜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膜的We数随着锡液滴温度升高呈现复杂的波动状态,而气膜的稳定性与气膜的We数呈负相关性,当生成气膜的We数较高时蒸汽爆炸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事故 堆芯熔融物与冷却水相互作用(FCI) 蒸汽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成因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宋子新 钱祥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25,共7页
花岗岩的形成与原岩成分及热源有关,且受流体的影响。形成机制主要有俯冲作用、大陆地壳的增厚、板底垫托、拆沉作用、板块破碎、地幔柱、减压熔融作用、助熔作用等。在变形、浮力、重力等作用下,熔体从母岩中分离,分离受粘度、流体... 花岗岩的形成与原岩成分及热源有关,且受流体的影响。形成机制主要有俯冲作用、大陆地壳的增厚、板底垫托、拆沉作用、板块破碎、地幔柱、减压熔融作用、助熔作用等。在变形、浮力、重力等作用下,熔体从母岩中分离,分离受粘度、流体、变形、渗透性等因素的影响。花岗质岩浆的侵位机制虽然较多,但主要是剪切带及断裂为其提供了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熔融作用 形成机制 俯冲作用 上升机制 侵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东部假玄武玻璃的显微构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建民 董树文 +2 位作者 张家声 刘晓春 陈柏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4,共6页
最近,在大别造山带东部发现了广泛的地震成因假玄武玻璃,这些假玄武玻璃主要呈简单脉状沿NE—SW向走滑断裂带或剪切带发育,后者大多与郯庐断裂带平行并穿切了包括白垩纪花岗岩在内的地质体。某些假玄武玻璃内发育由暗色石英条纹构成的... 最近,在大别造山带东部发现了广泛的地震成因假玄武玻璃,这些假玄武玻璃主要呈简单脉状沿NE—SW向走滑断裂带或剪切带发育,后者大多与郯庐断裂带平行并穿切了包括白垩纪花岗岩在内的地质体。某些假玄武玻璃内发育由暗色石英条纹构成的糜棱质条带。本文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详细研究对比了不同断裂带内部发育的假玄武玻璃及其围岩在显微构造特征上的差异及联系。根据岩石的组构特征,证实所发现的这些假玄武玻璃主要是由母岩的超碎裂岩化形成的,但在点1发育的假玄武玻璃基质的扫描电镜影象特征上,沿某些残斑矿物(钾长石、斜长石、黄铁矿)的边缘可以看到些许代表摩擦熔融成因的熔蚀状港湾结构,说明假玄武玻璃形成过程中曾经发生了程度较低的局部熔融作用。肉眼所见到的糜棱质石英条纹在显微镜下证实为早期的糜棱面理。同时,岩石组构的叠加显示,含假玄武玻璃的断裂带及假玄武玻璃本身普遍具有多期性,且晚期构造产物(或假玄武玻璃)总是较早期产物(或假玄武玻璃)碎裂岩化作用更加强烈,说明先期存在的构造软化带在控制假玄武玻璃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构造带抬升过程中伴随的多期构造及细粒化是形成假玄武玻璃的基础。岩石的变形序列总体上显示为韧性韧脆性脆性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玄武玻璃 显微构造特征 大别造山带 东部 扫描电镜观察 形成过程 抬升过程 走滑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 光学显微镜 地震成因 组构特征 玻璃基质 摩擦熔融 熔融作用 叠加显示 岩石组构 岩化作用 多期构造 演化过程 变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