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铬盐新用途——亚铬酸钠及熔盐电池简介
1
作者 纪柱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7,共4页
根据专利及相关文献,介绍了铬盐的新用途,即以亚铬酸钠为正极活性物质的熔盐蓄电池。熔盐电池制备方法:以亚铬酸钠为熔盐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以锡钠合金或锌钠合金为负极活性物质,夹在两种活性物质之间的隔膜采用事先含浸了二氟磺酰胺钠... 根据专利及相关文献,介绍了铬盐的新用途,即以亚铬酸钠为正极活性物质的熔盐蓄电池。熔盐电池制备方法:以亚铬酸钠为熔盐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以锡钠合金或锌钠合金为负极活性物质,夹在两种活性物质之间的隔膜采用事先含浸了二氟磺酰胺钠-二氟磺酰胺钾熔融盐的玻璃布。熔盐电池性能:放电容量高,能量密度达到290 W·h/L,是同体积锂电池的2倍;比容量为124 m A·h/g,充放电1 000次后电池容量仍有76%。熔盐电池应用领域:由于熔盐电池需保持温度为80℃才可正常工作,因此可用于需要长期不间断工作的领域,如家庭供电、电动汽车以及办公楼和工厂的备用电源。并且介绍了亚铬酸钠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盐 亚铬酸钠 熔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熔盐燃料电池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乃朝 衣宝廉 +4 位作者 张恩俊 林化新 曲天锡 孔莲英 程英才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以多孔镍板作电极,以带铸法制备的LiAlO2无机膜作电池隔膜,组装成了电极面积28cm2的小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考察了各种工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气体压力和工作温度提高,电池性能增加。但高温下电池... 以多孔镍板作电极,以带铸法制备的LiAlO2无机膜作电池隔膜,组装成了电极面积28cm2的小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考察了各种工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气体压力和工作温度提高,电池性能增加。但高温下电池材料腐蚀现象加剧。另外气体压力增加使NiO阴极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加快,因此为保证一定的电池寿命,工作气体压力和温度不可提高过大,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燃料电池 工作温度 电池性能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熔盐燃料电池的NiO阴极溶解 被引量:2
3
作者 阎立诚 吴炯文 +3 位作者 陆文聪 丁益民 方建慧 陈念贻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2-94,共3页
碳酸盐熔盐燃料电池阴极材料NiO在熔盐电解质中的溶解 ,是该技术能否实用的关键之一。实验表明 ,NiO在Li2 CO3 Na2 CO3熔盐中的溶解度在CO2 气氛和 650℃条件下约为 5× 1 0 - 6(摩尔分数 )。LiFeO2 或NaFeO2的添加虽能降低NiO浓度 ... 碳酸盐熔盐燃料电池阴极材料NiO在熔盐电解质中的溶解 ,是该技术能否实用的关键之一。实验表明 ,NiO在Li2 CO3 Na2 CO3熔盐中的溶解度在CO2 气氛和 650℃条件下约为 5× 1 0 - 6(摩尔分数 )。LiFeO2 或NaFeO2的添加虽能降低NiO浓度 ,但在CO2 气氛下会分解生成α Fe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熔盐燃料电池 阴极溶解度 氧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燃料电池材料与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乃朝 衣宝廉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2-370,共9页
综述了国外熔盐燃料电池材料与技术,探讨了熔盐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温燃料电池 熔盐燃料电池 材料 燃料电池 MC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流型熔盐燃料电池电堆的电气特性模型
5
作者 孙兴进 曹广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0,共4页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电堆的电气与温度特性决定其性能和可靠性 .立足于控制MCFC电堆的输出电压 ,从单体电池推及电堆 ,比较全面地对 MCFC电堆输出电压以及与之相关的电流密度、燃料气体利用率等特性加以分析 ,在系统级上建立了由...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电堆的电气与温度特性决定其性能和可靠性 .立足于控制MCFC电堆的输出电压 ,从单体电池推及电堆 ,比较全面地对 MCFC电堆输出电压以及与之相关的电流密度、燃料气体利用率等特性加以分析 ,在系统级上建立了由一组变系数偏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描述的动态模型 ,并以外部负载扰动为例讨论了各状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和建模的正确性为仿真结果所证实 .所得结论有助于控制方案和流场的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流型 熔盐燃料电池 电堆 电气特性模型 燃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碳酸熔盐在氧化镍表面热物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
作者 潘君晞 丁静 刘书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8,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高温下碳酸钠、碳酸钾二元熔盐与氧化镍板的界面体系。研究得到了界面热阻、热导率和黏度等热物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对比了不同温度下均相熔盐材料和界面处熔盐材料的热物性的差异,并且通过密度分布和径...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高温下碳酸钠、碳酸钾二元熔盐与氧化镍板的界面体系。研究得到了界面热阻、热导率和黏度等热物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对比了不同温度下均相熔盐材料和界面处熔盐材料的热物性的差异,并且通过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揭示了热物性发生变化的微观机制。模拟结果显示:温度升高时,熔盐离子间距离增加,范德华力和库仑力相互作用减弱,使得离子间能量传递更加困难,界面热阻、熔盐热导率均下降;同时,熔盐黏度也因为相互作用减弱,熔盐离子自身振动能量增加、运动趋向增强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熔盐燃料电池 熔盐 界面 分子动力学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化学的新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绮琴 段淑贞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0-17,共8页
本文主要介绍熔盐体系、熔盐电池、熔盐电沉积金属以及合金、电合成化合物材料等方面的新进展 ,预期熔盐电化学在能源、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领域中的应用 .
关键词 熔盐体系 金属 合金 电合成化合物材料 熔盐电化学 熔盐电池 熔盐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池及其阳极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志友 曲选辉 黄伯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0,共3页
叙述了热电池的发展过程,以及Ca/CaCrO_4和LiM_x/FeS_2电池体系的电化学性能,着重介绍了LiM_x/FeS_2热电池阳极材料的结构与电极性能,指出Li-B合金是一种最有应用前景的阳极材料。
关键词 电池 阳极 锂硅合金 锂硼合金 熔盐电池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l-KCl熔盐中锂在铝电极上的电极过程 被引量:3
9
作者 段淑贞 管丛胜 +1 位作者 石青荣 王新东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05-209,共5页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锂离子在铝电极上的电极过程机理.结果表明锂离子在铝电极上沉积形成α固熔体时,电极过程受锂原子向铝电极中的扩散速度控制.当形成β锂铝合金时,存在成核极化现象,成核过程为瞬间成核...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锂离子在铝电极上的电极过程机理.结果表明锂离子在铝电极上沉积形成α固熔体时,电极过程受锂原子向铝电极中的扩散速度控制.当形成β锂铝合金时,存在成核极化现象,成核过程为瞬间成核过程,初期电极过程受形成β锂铝合金的速度控制,一定时间后受锂原子通过β锂铝合金层的扩散速度控制.β锂铝合金阳极有极限充电电压和极限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铝合金阳极 熔盐电池 电极过程 铝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治安 华一新 +2 位作者 杨建红 颜恒维 王成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3-1216,共4页
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正在研发的液态金属电池,其三液态层体系的独特结构避免了限制传统电池寿命的微观电极退化机制,给予了液态金属电池超长的循环寿命。综述了此类电池的基本原理与优良特性、早期研究以及MIT最新研究现状,指... 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正在研发的液态金属电池,其三液态层体系的独特结构避免了限制传统电池寿命的微观电极退化机制,给予了液态金属电池超长的循环寿命。综述了此类电池的基本原理与优良特性、早期研究以及MIT最新研究现状,指出了影响液态金属电池性能的难题和各类电池成分存在的挑战。未来液态金属电池的研究领域充满机遇,目前锂基体系表现出很有吸引力的性能指标,代表了液态金属电池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池 热再生电池 液态金属电池 熔盐电解质 电网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potassium storage performance of carbon nanosheets derived from heavy oils
11
作者 ZHAO Qing-shan LIU Qin-lian +6 位作者 LI Yi-wen JI Tian YAO Yu-yue ZHAO Yi-kun DENG Wei HU Han WU Ming-bo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3-1014,共12页
As by-products of petroleum refining,heavy oil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carbon content,low cost and great variability,making them competitive precursors for the anodes of potassium ion batteries(PIBs).However,the ... As by-products of petroleum refining,heavy oil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carbon content,low cost and great variability,making them competitive precursors for the anodes of potassium ion batteries(PIBs).Howev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y oil composition and potassium storage performance remains unclear.Using heavy oils containing distinct chemical groups as the carbon source,namely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slurry(FCCS),petroleum asphalt(PA)and deoiled asphalt(DOA),three carbon nanosheets(CNS)were prepared through a molten salt method,and used as the anodes for PIBs.The composition of the heavy oil determines the lamellar thicknesses,sp^(3)-C/sp^(2)-C ratio and defect concentration,thereby affecting the potassium storage performance.The high content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moderate amount of heavy component moieties in FCCS produce carbon nanosheets(CNS-FCCS)that have a smaller layer thickness,larger interlayer spacing(0.372 nm),and increased number of folds than in CNS derived from the other three precursors.These features give it faster charge/ion transfer,more potassium storage sites and better reaction kinetics.CNS-FCCS has a remarkable K^(+)storage capacity(248.7 mAh g^(-1) after 100 cycles at 0.1 A g^(-1)),long cycle lifespan(190.8 mAh g^(-1) after 800 cycles at 1.0 A g^(-1))and excellent rate capability,ranking it among the best materials for this application.This work sheds light on the influence of heavy oil composition on carbon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heavy oil-derived carbon electrodes for P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oils Carbon nanosheets Molten salt method Four-component composition Potassium-ion batt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亚铁电极的电化学合成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6
12
作者 管从胜 段淑贞 李如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26-331,共6页
采 用循环 伏安法确 定了合成 硫化亚 铁的电 极电 位, 在 Li Cl_ K Cl_ Li2 S 和 Li( F Cl I)_ Li2 S两种熔 体中,控 制铁电极 的电位 为- 10 V 合成了 硫化亚 铁电极 ,测试了 电极的 充放电... 采 用循环 伏安法确 定了合成 硫化亚 铁的电 极电 位, 在 Li Cl_ K Cl_ Li2 S 和 Li( F Cl I)_ Li2 S两种熔 体中,控 制铁电极 的电位 为- 10 V 合成了 硫化亚 铁电极 ,测试了 电极的 充放电 性能. 在 Li( F Cl I)_ Li2 S 熔盐体 系中电化 学合成 硫化亚铁 电极的 性能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池 电池 硫化亚铁电极 电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在铝电极上的电极过程机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管从胜 段淑贞 王新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1-55,共5页
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详细研究了锂离子在铝电极上的电极过程机理。锂在铝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受锂在βLiAl合金相中的扩散控制,扩散是通过空穴机制完成的。为电化学方法制备锂铝合金阳极提供了极限参考电压和电流。
关键词 锂铝合金 熔盐电池 电化学 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对锂铝合金阳极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管从胜 郭玉梅 +1 位作者 张明宗 段淑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5-68,共4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钇对锂铝合金阳极充放电性能及其表面结构的影响。在锂铝合金阳极中添加 0 .5%~1 .5%钇 ,电池的放电容量和放电电压分别提高了 1 0mAh和 50mV。添加钇的锂铝合金阳极经过 3次充放电后 ,电极表面结构完整均匀。多孔型锂... 研究了稀土元素钇对锂铝合金阳极充放电性能及其表面结构的影响。在锂铝合金阳极中添加 0 .5%~1 .5%钇 ,电池的放电容量和放电电压分别提高了 1 0mAh和 50mV。添加钇的锂铝合金阳极经过 3次充放电后 ,电极表面结构完整均匀。多孔型锂铝合金阳极比平板型锂铝合金阳极的放电容量有明显提高 ,添加 0 .5%~ 1 .5%钇的多孔锂铝合金阳极具有理想的充放电性能。锂铝合金阳极的充放电过程受锂原子在电极中的扩散速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池 锂铝合金 阳极性能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i和LiB负极材料的自放电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光明 高文秀 +3 位作者 李成 赵小玲 郑奕 刘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熔盐电解质锂电池在激活后由于自放电导致容量发生衰减,采用Li F-Li Cl-Li Br低温共熔盐电解质,以二硫化铁为正极材料,分别以锂硅合金和锂硼合金作为负极材料制备单体电池,在500℃的温度下进行恒流放电试验。通过改变单体电池的工作电... 熔盐电解质锂电池在激活后由于自放电导致容量发生衰减,采用Li F-Li Cl-Li Br低温共熔盐电解质,以二硫化铁为正极材料,分别以锂硅合金和锂硼合金作为负极材料制备单体电池,在500℃的温度下进行恒流放电试验。通过改变单体电池的工作电流可控制电池放电时间,并得到单体电池在经历不同工作时间后获得的可利用电容量。并将单体电池的工作时间和可利用电容量经一次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使用锂硅合金作为负极材料时,电池的容量衰减率为40.6 C/min;而使用锂硼合金作为负极材料时,电池的容量衰减率仅为15.5 C/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解质锂电池 自放电 锂硼合金 锂硅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