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热塑挤压改善镁合金熔焊接头疲劳性能及其微观机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晓泉
初雅杰
杨宗辉
王章忠
-
机构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
出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113,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519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9354)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
南京工程学院科研资助项目(CKJ2009002)
-
文摘
以AZ31B镁合金为试验材料,用同质成分丝材作填充材料进行TIG对接焊.将获得的熔焊接头在真空热压炉中实施400℃恒温热塑挤压变形,然后再进行室温疲劳性能试验.对试验试样借助于扫描电镜、微观金相及能谱分析等手段探讨热塑挤压改善镁合金熔焊接头疲劳性能方法及其微观机制.结果表明,热塑挤压能够有效地提高镁合金熔焊接头疲劳寿命,其改善机制主要基于400℃恒温挤压变形有助于熔合区氧化物夹杂的破碎及微裂纹的密实、愈合,并促使熔合区粗大α晶粒形成亚晶界以细化组织;同时热塑挤压变形又使焊缝组织通过动态再结晶实现组织重构,并改变β相沿晶界网状分布为重溶后在α相晶内呈弥散分布.
-
关键词
热塑挤压
镁合金
熔焊接头
疲劳性能
-
Keywords
thermo plastic extrusion
magnesium alloy
fusion welded joint
fatigue properties
-
分类号
TG405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
-
题名铬青铜与双相不锈钢电子束熔钎焊接头形成机制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张秉刚
冯吉才
吴林
李宏伟
杨卫鹏
朱春玲
-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航天发动机厂
-
出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0,2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25517)
-
文摘
采用光学金相、能谱分析及电子探针元素分析方法对QCr0.8/1Cr21Ni5Ti电子束熔钎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铬青铜与双相不锈钢电子束熔钎焊接头的焊缝组织为宏观均匀的Fe在Cu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相,熔钎界面上部形成了与焊缝及钢侧母材连结良好的一薄的α+ε相熔合过渡层,下部为钎合面。给出了铜钢异种材料电子束熔钎接头形成的结构和热作用条件,并基于组织结构分析和电子束焊接的特点,建立了QCr0.8/1Cr21Ni5Ti电子束熔钎焊接接头形成的物理模型,探讨了其形成机制。分析认为,QCr0.8/1Cr21Ni5Ti电子束熔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的形成是由匙孔形熔池形成阶段、熔合过渡层形成阶段、钎缝形成阶段及最终组织形成阶段组成。
-
关键词
电子束
熔钎焊接头
形成
机制
-
Keywords
Bronze
Chromium
Electron beam melting
Interfaces (materials)
Joints (structural components)
Microstructure
Stainless steel
-
分类号
TG40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
-
题名母材中碳进入熔池方式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汉谦
刘满才
王林娥
-
机构
太原工业大学
太原第二埚炉厂
-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09-112,共4页
-
基金
山西省教委培养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
-
文摘
归纳并提出了熔焊时母材中碳进入熔池中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焊态下熔焊接头中脱/增碳层的形成原因、形成时期以及焊缝不均匀混合区中的碳分布特点.得出:母材中碳以机械混合、母材团、扩散混合三种方式进入熔池;焊态下,母材侧不完全熔化区因碳扩散而形成了不明显的脱碳层,焊缝倒不均匀混合区因多种碳来源方式而形成了碳分布不均匀的增碳层。利用异种钢接头的金相观察和硬度测试结果,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
关键词
熔焊接头
碳迁移
碳分布
母材
-
Keywords
Fusion welding joint, carbon migration, carbon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TG407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