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融沉积GH4169合金熔池形态及微观组织形貌模拟和实验研究
1
作者 闫学伟 金银满 +3 位作者 胡文学 杨雪梅 孙德建 刘仕龙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237,共13页
目的探究激光功率及扫描速度对激光熔融沉积(LMD)GH4169合金熔池宏观形貌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参数。方法基于COMSOL软件建立了LMD温度场数值模型,对不同工艺方案LMD过程的温度场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探究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沉... 目的探究激光功率及扫描速度对激光熔融沉积(LMD)GH4169合金熔池宏观形貌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参数。方法基于COMSOL软件建立了LMD温度场数值模型,对不同工艺方案LMD过程的温度场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探究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沉积层熔宽、熔高、宽高比以及稀释率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变量法,开展LMD单道沉积实验,分析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沉积层微观组织及Laves相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一次枝晶臂间距(PDAS)逐渐增大,Laves相由颗粒状转变为块状或长链状;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PDAS逐渐减小,Laves相由块状或长链状转变成颗粒状。当激光功率为1400 W、扫描速度为6 mm/s时,LMD过程中熔池内的最高温度约为2750 K,熔宽约为2976μm,熔高约为833μm,宽高比约为3.57,稀释率约为38.5%,沉积层的平均硬度约为266.36HV,室温和高温条件下试样的屈服强度约为623.60 MPa和581.66 MPa,抗拉强度约为955.92 MPa和823.83 MPa,延伸率约为39.08%和24.60%。结论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熔宽和熔高与激光功率呈正相关性,与扫描速度呈负相关性;宽高比和稀释率与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呈正相关性。当激光功率为1400 W、扫描速度为6 mm/s时,所制备的GH4169合金试样的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融沉积 工艺参数 数值模拟 熔池形态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件倾角对脉冲MAG焊接熔池形态和焊缝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阳 吕小青 +1 位作者 徐连勇 荆洪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6-42,I0002,I0003,共9页
在相同MAG焊接参数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不同倾角的工件进行了上坡焊和下坡焊工艺试验.通过高速摄像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熔池边缘及尺寸等特征参数信息,并对熔池面积、后拖角等相关参数进行了修正.分析了工件倾角对熔池... 在相同MAG焊接参数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不同倾角的工件进行了上坡焊和下坡焊工艺试验.通过高速摄像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熔池边缘及尺寸等特征参数信息,并对熔池面积、后拖角等相关参数进行了修正.分析了工件倾角对熔池宽度、长度、面积、后部面积、后拖角等特征参数以及焊缝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件倾角超过30°时,工件倾角对熔池形态特征参数和焊缝尺寸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且该影响在上坡焊和下坡焊中的表现不同.研究结果对减少非水平位置焊接产生的焊接缺陷和改善焊接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件倾角 高速摄影 图像处理 熔池形态 焊缝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影的激光深熔焊熔池形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艳喜 高向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30,114,共5页
熔池形态特别是熔池体积使用现有测量手段难以直接进行测量.采用大功率盘形激光对304型不锈钢厚板进行平板堆焊,通过外加辅助强红外激光光源投射熔池阴影,采用高速摄像机加装组合滤光片摄取清晰地熔池及其阴影动态图像,提取焊接过程中... 熔池形态特别是熔池体积使用现有测量手段难以直接进行测量.采用大功率盘形激光对304型不锈钢厚板进行平板堆焊,通过外加辅助强红外激光光源投射熔池阴影,采用高速摄像机加装组合滤光片摄取清晰地熔池及其阴影动态图像,提取焊接过程中熔池投射阴影的面积变化,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熔池的阴影面积变化与焊接质量存在正相关性,为焊接质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盘形激光焊 熔池阴影 熔池形态 焊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池形态对铝-铜激光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邓呈敏 程东海 +4 位作者 陈国财 李东阳 李文杰 陈益平 胡德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052-20056,共5页
对T2紫铜板、2A16铝合金板进行激光熔化焊和熔钎焊试验,分析接头的力学性能,并研究其微观组织及界面形貌,阐述熔池形态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熔化焊时得到熔化焊熔池,当焊接线能量Q=1160 J/cm时,其界面层由Al 4Cu 9... 对T2紫铜板、2A16铝合金板进行激光熔化焊和熔钎焊试验,分析接头的力学性能,并研究其微观组织及界面形貌,阐述熔池形态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熔化焊时得到熔化焊熔池,当焊接线能量Q=1160 J/cm时,其界面层由Al 4Cu 9+Al_(2)Cu化合物和(α-Al)+(θ-Al_(2)Cu)共晶组织组成,总厚度为60.9μm。采用激光熔钎焊时得到熔钎焊熔池,当Q=1466.67 J/cm时,接头抗拉强度为274.25 MPa,相比熔化焊接头提高了280.9%,其界面层由CuZn_(5)和Al_(2)Cu化合物组成,总厚度为10.23μm。接头接触界面的互扩散系数(D熔化焊>D熔钎焊)和不同熔池形态下的环形对流共同影响了IMC层厚度,从而决定了接头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池形态 激光熔钎焊 焊接线能量 互扩散系数 环形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TIG焊瞬态熔池三维形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5
作者 袁尤智 刘南生 汪岩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3-56,60,共5页
根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建立了TIG焊瞬态熔池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电弧热源模型采用典型的高斯热源分布模型,模型考虑熔池液态金属对流传热、熔池外工件的固态导热、焊接过程中的相变潜热、熔池流体的紊流特性、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随... 根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建立了TIG焊瞬态熔池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电弧热源模型采用典型的高斯热源分布模型,模型考虑熔池液态金属对流传热、熔池外工件的固态导热、焊接过程中的相变潜热、熔池流体的紊流特性、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随温度变化等因素.用enthalpy-porosity方法处理工件熔化/凝固过程中的问题,FLUENTRNGk-ε湍流模型对TIG焊熔池模型进行求解.给出了熔池形状的可视化图形结果,熔池形状特征参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池温度场 熔池形态 湍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丝GMAW不同电流配比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顾煜 华学明 +2 位作者 叶定剑 李芳 徐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175,共5页
三丝GMAW是一种有效提高焊接速度的焊接方法,但电流配比对最后的焊缝成形具有重要的影响,焊接工艺实验表明适当提高引导弧的电流有利于形成形态良好的焊缝。本文针对三丝电流配比对焊缝成形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电流配比... 三丝GMAW是一种有效提高焊接速度的焊接方法,但电流配比对最后的焊缝成形具有重要的影响,焊接工艺实验表明适当提高引导弧的电流有利于形成形态良好的焊缝。本文针对三丝电流配比对焊缝成形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电流配比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机理,揭示了三丝GMAW不同电流配比下的熔池形态及流动场的不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引导弧的电流可形成互相连通、熔宽分布均匀的三丝GMAW共熔池,有利于形成明显的"推-拉"流动方式,减缓熔池的后退效应,降低凝固速度,增强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有利于形成均匀一致的焊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丝GMAW 电流配比 熔池形态 流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熔池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7
作者 霍佳雨 李倩倩 +1 位作者 席静 刘列 《激光杂志》 2025年第8期26-32,共7页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作为集高能量密度、高效率与低变形等优势于一体的先进连接技术,在低碳钢结构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以Q235低碳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中熔...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作为集高能量密度、高效率与低变形等优势于一体的先进连接技术,在低碳钢结构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以Q235低碳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中熔池的热流耦合特性,建立了综合考虑电弧压力、电磁力等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三维瞬态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组合热源模型的可靠性;复合焊接相比单一热源焊接可显著改善熔池形貌,提升焊接质量;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激光功率8 000 W、焊接速度0.03 m/s、光斑半径1.5 mm、焊丝直径1.5 mm),该参数下熔池稳定性最佳,熔深与熔宽差值最小。本研究揭示了核心焊接参数与熔池动态演变的内在作用规律,为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的精准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开发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熔池形态 低碳钢 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