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模精铸K4169合金复杂薄壁件缺陷预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祥 张莹 +6 位作者 隋大山 陈忠奉 董安平 郭钊 齐飞 易出山 桂大兴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采用ProCAST有限元软件对K4169镍基高温合金复杂薄壁类铸件熔模精铸的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对缺陷的形成进行预测,并使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对复杂薄壁铸件进行浇注,对其缩松水平、显微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进... 采用ProCAST有限元软件对K4169镍基高温合金复杂薄壁类铸件熔模精铸的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对缺陷的形成进行预测,并使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对复杂薄壁铸件进行浇注,对其缩松水平、显微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浇注温度为1530℃、模壳预热温度为1000℃时,金属液充型平稳,凝固过程符合顺序凝固原则,铸件整体缺陷较少;统计不同部位的显微缩松平均体积分数,最高约为1.01%;薄壁区域的二次枝晶间距最小约为18.4μm,厚大部位的二次枝晶间距最大为38.8μm;K4169合金的铸态组织为树枝晶组织,经过标准热处理后枝晶长大、变粗,晶粒内树枝晶形貌已不明显;标准热处理态K4169合金的平均室温抗拉强度为785.0 MPa,平均屈服强度为659.7 MPa,平均断后伸长率为13.9%,缩松水平会显著影响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两项指标,但伸长率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熔模精铸 镍基高温合金 复杂薄壁 显微缩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熔模精铸氧化锆陶瓷型壳/金属界面反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邦盛 蒋海燕 +2 位作者 李志强 范洪波 安阁英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3-47,共5页
通过实际浇注和真空扩散连接分别制取了钛/型壳界面,借助SEM、EPMA和显微硬度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界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提出了以Zr、O元素向钛基体内的扩散为主导的界面反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界面反应并非在整个... 通过实际浇注和真空扩散连接分别制取了钛/型壳界面,借助SEM、EPMA和显微硬度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界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提出了以Zr、O元素向钛基体内的扩散为主导的界面反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界面反应并非在整个界面上均衡推进,而是在浓度、温度、能量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熔模精铸 金属/型壳界面 反应模型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模精铸型壳预热转移过程温度场及换热规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行 郝新 +4 位作者 闫彬 刘国怀 王晔 郭钊 王昭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的为了获得不同工艺条件对高温合金熔模铸造型壳在预热及转移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根据实际工况设计了测温实验方案,采用热电偶测温的方法研究型壳在无保温措施、外加保温棉、填砂以及保温棉复合填砂4种工艺条件下对型壳在... 目的为了获得不同工艺条件对高温合金熔模铸造型壳在预热及转移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根据实际工况设计了测温实验方案,采用热电偶测温的方法研究型壳在无保温措施、外加保温棉、填砂以及保温棉复合填砂4种工艺条件下对型壳在预热及转移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影响。获得了型壳升温、保温和转移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曲线,并根据实际测温曲线采用ProCAST的反算模块对关键位置的界面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型壳外加保温材料后导致升温时间范围从原本的1.5 h升高到2.5~5.6 h,同时冷却时间也随之增加。结论在转移过程中,外部材料的换热方式均从自然对流转变为强制对流,换热强度增大,静置于铸型室后,换热方式恢复至稳定的自然对流方式,界面换热系数趋于稳定,且冷却曲线呈线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精铸 高温合金 型壳预热 界面换热系数 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S快速熔模精铸的尺寸精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纪超众 芦刚 +2 位作者 严青松 饶文杰 郭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10-113,共4页
为提高快速熔模精铸铸件的尺寸精度,进行了不同成型角度下的SLS成型和熔失熔模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成型角度的增大,SLS原型尺寸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熔失熔模最佳温度为250℃,此时模料脱出率为94.28%。根据SLS模料的热失重曲线,... 为提高快速熔模精铸铸件的尺寸精度,进行了不同成型角度下的SLS成型和熔失熔模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成型角度的增大,SLS原型尺寸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熔失熔模最佳温度为250℃,此时模料脱出率为94.28%。根据SLS模料的热失重曲线,得出了型壳焙烧的最佳工艺路线,并最终获得CAD模型-SLS原型-熔模-铸件的尺寸变规律为:CAD模型尺寸增大时,SLS原型尺寸偏差由正转负;相对于熔模,铸件的尺寸缩小1.58%左右;铸件内表面尺寸收缩明显小于外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熔模精铸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成型角度 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模精铸陶瓷型芯的强度测定
5
作者 Н.К.赫鲁晓娃 И.М.吉莫尼斯 +1 位作者 К.И.列雅布采夫 袁文钊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A09期71-72,共2页
本文研究了熔模精铸陶瓷型芯的强度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型芯试样尺寸(h/l)及其在焙烧炉内放置的位置对强度测定值有较大的影响。经过试验确定,选用l=40mm,h/l=1/10的试样为典型试样。试样置于炉内中部、距炉壁40~80mm处焙烧时,其强度... 本文研究了熔模精铸陶瓷型芯的强度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型芯试样尺寸(h/l)及其在焙烧炉内放置的位置对强度测定值有较大的影响。经过试验确定,选用l=40mm,h/l=1/10的试样为典型试样。试样置于炉内中部、距炉壁40~80mm处焙烧时,其强度偏差值在允许范围之内。试样总长度对偏差值没有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精铸 陶瓷型芯 强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预制的硅酸乙酯粘结剂制造熔模精铸壳型
6
作者 В.А.欧热洛夫 В.Ф.卡拉宁 А.С.木尔金娜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A09期67-70,共4页
研制的预制硅酸乙酯粘结剂用于代替工业硅酸乙酯(ЭТС-32和ЭТС-40)制造熔模精铸用陶瓷壳型。试制的工业批量产品已在一系列企业中试用。研究和试用结果证明,使用预制粘结剂制造熔模精铸壳型有良好的前景,有必要尽快投入工业生产。... 研制的预制硅酸乙酯粘结剂用于代替工业硅酸乙酯(ЭТС-32和ЭТС-40)制造熔模精铸用陶瓷壳型。试制的工业批量产品已在一系列企业中试用。研究和试用结果证明,使用预制粘结剂制造熔模精铸壳型有良好的前景,有必要尽快投入工业生产。该工作为苏联航空材料研究院科研成果在企业推广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精铸 硅酸乙酯 壳型 粘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模精铸壳型用预制粘结剂
7
作者 В.Γ.波累瓦勒 В.Н.果倍洛夫 Н.И.阿列克塞娃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A09期64-66,共3页
近年来研制出一种熔模精铸壳型用新型预制粘结剂ΓС-20З,它是ЗТС-40硅酸乙酯的部分水解溶液。工业生产的ΓС-20З预制粘结剂曾在工厂条件下用于重要的不等轴和定向组织零件的铸造。曾用电熔刚玉微粉及蓝晶石硅线石精矿粉为基,每... 近年来研制出一种熔模精铸壳型用新型预制粘结剂ΓС-20З,它是ЗТС-40硅酸乙酯的部分水解溶液。工业生产的ΓС-20З预制粘结剂曾在工厂条件下用于重要的不等轴和定向组织零件的铸造。曾用电熔刚玉微粉及蓝晶石硅线石精矿粉为基,每层壳型撒有粒状电熔刚玉的铸型,在真空中无支撑填料浇注高温合金。在所有情况下,新壳型的质量均优于ЗТС-40硅酸乙酯批生产工艺制造的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精铸 壳型 粘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模精铸用的蜡模激光焊接法
8
作者 东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3-43,共1页
熔模精铸用的蜡模,由于不能一次成型,须先做成几块,然后焊接起来。组合模型的方法通常是先将这些模块置入夹具中,用加热的烙铁将模块焊好。为了使焊接部位表面平滑,焊后还要重新用铬铁和压勺压平。因此,既浪费时间又要求操作者要有熟练... 熔模精铸用的蜡模,由于不能一次成型,须先做成几块,然后焊接起来。组合模型的方法通常是先将这些模块置入夹具中,用加热的烙铁将模块焊好。为了使焊接部位表面平滑,焊后还要重新用铬铁和压勺压平。因此,既浪费时间又要求操作者要有熟练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精铸 蜡模 激光焊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型熔模、型壳与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的传递规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万红 余欢 +1 位作者 徐志锋 熊博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71-73,共3页
采用石膏型铸造工艺,对熔模、型壳与铸件三者之间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传递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实验材料与工艺一致的条件下,熔模表面粗糙度在0.1~3.5μm之间时,铸件表面粗糙度与熔模表面粗糙度存在抛物线关系;石... 采用石膏型铸造工艺,对熔模、型壳与铸件三者之间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传递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实验材料与工艺一致的条件下,熔模表面粗糙度在0.1~3.5μm之间时,铸件表面粗糙度与熔模表面粗糙度存在抛物线关系;石膏型熔模、型壳与铸件之间的收缩率在1.08%~2.61%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型熔模精铸 表面粗糙度 尺寸 传递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模石膏型精铸模的快速成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狂飞 许广涛 周志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69-70,共2页
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作石膏型熔模铸造用模型,通过石膏型熔模铸造获得金属零件。由于SLA快速成型工艺可迅速实现CAD数据模型的实物化,采用这种方法和工艺路线可以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关键词 快速成型 选择性激光烧结 石膏型熔模精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纤维含量对精铸硅溶胶型壳强度及透气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芦刚 毛蒲 +2 位作者 严青松 纪超众 饶文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64-3170,共7页
采用陶瓷和尼龙复合纤维增强熔模精铸硅溶胶型壳,通过测试与分析复合纤维增强硅溶胶型壳的常温及焙烧后强度和透气性,研究复合纤维含量对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规律,确定复合纤维含量与焙烧温度和型壳强度的关系,并通过SEM对型... 采用陶瓷和尼龙复合纤维增强熔模精铸硅溶胶型壳,通过测试与分析复合纤维增强硅溶胶型壳的常温及焙烧后强度和透气性,研究复合纤维含量对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规律,确定复合纤维含量与焙烧温度和型壳强度的关系,并通过SEM对型壳试样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对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显著,当复合纤维含量小于0.6%(质量分数)时,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同时增大;当复合纤维含量大于0.6%时,型壳常温及焙烧后强度开始减小,焙烧后基体中孔隙率增加,型壳透气性继续增大;当复合纤维含量为0.6%、焙烧温度为1050℃时,型壳焙烧后强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精铸 硅溶胶型壳 复合纤维含量 强度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CAST的叶轮熔模铸造数值模拟仿真及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白瑀 张浩 黄亮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1-75,共5页
运用ProCAST铸造仿真软件对某铝合金整体叶轮在两种浇注系统中的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在重力铸造条件下,两种浇注方式在叶片薄壁处、叶片与轮毂处均出现缩松缩孔缺陷,而侧注式浇注系统所产生的铸造缺陷较少。通过对侧注式浇... 运用ProCAST铸造仿真软件对某铝合金整体叶轮在两种浇注系统中的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在重力铸造条件下,两种浇注方式在叶片薄壁处、叶片与轮毂处均出现缩松缩孔缺陷,而侧注式浇注系统所产生的铸造缺陷较少。通过对侧注式浇注系统下的轮毂顶端添加冒口,在浇注速度35 mm/s、型壳预热温度350℃、浇注温度710℃优化浇注工艺参数下可以铸造出充型完整性好,铸造缺陷少的叶轮铸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精铸 PROCAST 叶轮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海燕 李邦盛 +1 位作者 李志强 安阁英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10,15,共6页
本文就钛合金精密铸造中所用的耐火材料及粘结剂做了简要叙述,例举了一些典型的精铸工艺,并介绍了国内外钛合金熔模精铸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钛合金 工艺 造型材料 熔模精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铸造金属模具整体精度补偿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张建飞 白培康 +1 位作者 杨晶 王建宏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6,共3页
介绍了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快速铸造金属模具的工艺流程和影响模具尺寸精度的主要误差因素。对鼠标注塑模尺寸精度的整体补偿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制品尺寸的整体补偿,显著提高了金属注塑模的尺寸精度。
关键词 快速成型 熔模精铸 尺寸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导流器零件的精密铸造
15
作者 刘国利 葛来春 +2 位作者 陈深传 米佳伟 洪润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23,共3页
为解决导流器这一飞机发动机进气道关键零件的成形问题并保证冶金质量,对熔模陶瓷壳型真空吸铸加压凝固方法的应用做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和补缩能力,制出的导流器零件符合技术要求,并已装机使用。
关键词 真空 熔模精铸 铝合金 飞机发动机 导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增材制造树脂熔模热失重特性分析
16
作者 郭辰光 李源 +1 位作者 李威力 谢华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8,共5页
由于对光固树脂增材制备熔模热解特性认识不足,导致树脂光固成型熔模产生软化、翘曲、气化现象,陶瓷浆料外壳开裂损伤。为了研究熔模成型树脂DM8505与ABSLike材料的热稳定性,开展熔模成型光固树脂的热解残余灰分实验与热失重实验。... 由于对光固树脂增材制备熔模热解特性认识不足,导致树脂光固成型熔模产生软化、翘曲、气化现象,陶瓷浆料外壳开裂损伤。为了研究熔模成型树脂DM8505与ABSLike材料的热稳定性,开展熔模成型光固树脂的热解残余灰分实验与热失重实验。结果表明,DM8505树脂热解残余灰分含量为0.8813%-0.9108%,ABSLike树脂热解残余灰分含量为0.3312%-0.3379%;温升在214.2~413.8℃范围内,DM8505光敏树脂光固成型试件的质量损失不受升温速率变化影响,试件在10%/min速率升温时,其热质量损失最大;温升在287.7—449.2℃范围内,ABSLike光敏树脂光固成型试件热失重现象明显,试件质量由98.1%递减到16.6%,且25℃/min升温速率下的热失重量达到最大;叠层厚度对试件热失重特性的影响有限,ABSLike光固树脂更适用于基于树脂光固成型的快速熔模精铸铸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成型 热失重分析 裂解灰分 熔模精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648镍基高温合金光谱分析控制样品的质量控制
17
作者 郑刚 袁满 +5 位作者 南飞艳 张卫国 王华 周茜 强鹏鹏 李正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采用真空感应炉和熔模精铸进行K4648镍基高温合金光谱分析控制样品制备。为提升控制样品品质,采用了高温精炼、低温充型的熔炼工艺,以及按顺序凝固的浇注系统,使用了分步式均匀化热处理工艺。对制备的控制样品坯料进行X射线探伤、微观... 采用真空感应炉和熔模精铸进行K4648镍基高温合金光谱分析控制样品制备。为提升控制样品品质,采用了高温精炼、低温充型的熔炼工艺,以及按顺序凝固的浇注系统,使用了分步式均匀化热处理工艺。对制备的控制样品坯料进行X射线探伤、微观组织观察、能谱分析、合金元素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制备的K4648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样块结构完整、致密,显微组织细小,合金元素分布均匀,满足控制样品使用要求。该质量控制工艺简单,可用于其他牌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控制样品的制备,满足使用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化学成分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光谱分析用样品 K4648合金 熔模精铸 均匀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铸造工艺在刮板输送机上应用
18
作者 赵卫华 李仁堂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2-82,共1页
一种新型铸造工艺——消失模实型铸造工艺,由石家庄中煤装备制造公司首次应用在刮板输送机上。采用消失模实型铸造工艺铸造的输送机挡板、铲板帮槽,尺寸精度高,互换性好,提高了输送机整体性能和表面质量。同时,输送机齿轨也采用了... 一种新型铸造工艺——消失模实型铸造工艺,由石家庄中煤装备制造公司首次应用在刮板输送机上。采用消失模实型铸造工艺铸造的输送机挡板、铲板帮槽,尺寸精度高,互换性好,提高了输送机整体性能和表面质量。同时,输送机齿轨也采用了熔模精铸,尺寸精度高,保证了和采煤机的正确啮合,提高了寿命,使刮板输送机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受到了煤炭企业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造工艺 应用 尺寸 表面质量 整体性能 熔模精铸 技术含量 煤炭企业 消失模 石家庄 互换性 采煤机 中煤 铲板 齿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区激光烧结的铜“鼎”艺术品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志锋 万红 +3 位作者 李宁 蔡长春 严青松 余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85,共4页
以设计制造铜“鼎”艺术品为例,通过构思、创作设计了铜鼎的CAD三维模型;并采用选区激光烧结(SLS)技术,直接烧结出了PS原模;通过渗蜡处理后,得到了强度高和尺寸稳定性好的聚苯乙烯(PS)熔模;并针对含有PS、蜡等有机成分和碳酸钙、石墨等... 以设计制造铜“鼎”艺术品为例,通过构思、创作设计了铜鼎的CAD三维模型;并采用选区激光烧结(SLS)技术,直接烧结出了PS原模;通过渗蜡处理后,得到了强度高和尺寸稳定性好的聚苯乙烯(PS)熔模;并针对含有PS、蜡等有机成分和碳酸钙、石墨等无机填料的蜡模的难熔失问题,提出了合适的PS熔模熔失和型壳焙烧的工艺方案。通过实验表明,焙烧后的型壳内光滑、干净,且强度、致密性均较高;通过浇铸铜合金,成功地制备出了造型复杂、制作精美、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的铜“鼎”艺术品,实现了金属艺术品无模快速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CAD 选区激光烧结(SLS) PS熔模 熔模精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界面换热系数逆向求解与验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卜昆 高斌 +1 位作者 张现东 邱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74-78,共5页
通过实验采集了DD6单晶叶片定向凝固过程温度场数据,基于数值模拟逆向求解确定了定向凝固过程中界面换热系数。采用这些界面换热系数进行了ProCAST数值模拟,得到了凝固过程位移场,并与真实叶片实测位移场进行比较,证实仿真结果与试验结... 通过实验采集了DD6单晶叶片定向凝固过程温度场数据,基于数值模拟逆向求解确定了定向凝固过程中界面换热系数。采用这些界面换热系数进行了ProCAST数值模拟,得到了凝固过程位移场,并与真实叶片实测位移场进行比较,证实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反求界面系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熔模精铸 位移场 界面换热系数 涡轮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