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合金元素烧损及缺陷分析
1
作者 刘筱 谢莉 +3 位作者 肖罡 朱必武 詹海鸿 李伟奇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不同扫描速度(3,4,5 mm·s^(-1))下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高强铝合金,研究了镁、钪、锆元素烧损行为及合金缺陷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扫描速度增加,合金中气孔平均尺寸增大,数量增多;不同扫描速度下,合金中铝、镁、钪和锆元... 在不同扫描速度(3,4,5 mm·s^(-1))下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高强铝合金,研究了镁、钪、锆元素烧损行为及合金缺陷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扫描速度增加,合金中气孔平均尺寸增大,数量增多;不同扫描速度下,合金中铝、镁、钪和锆元素都呈均匀分布;沉积过程中钪和锆元素主要烧损形式为氧化,其烧损率不受扫描速度影响,镁元素主要烧损形式为汽化,随着扫描速度增加,激光能量密度减小,烧损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AL-MG-SC-ZR合金 显微组织 元素烧损 孔隙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AlNb_(0.5)CoCrNi_(2)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及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皓宇 张耀莉 +3 位作者 李金国 邱克强 梁静静 李庆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6,131,共7页
利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AlNb_(0.5)CoCrNi_(2)高熵合金,并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与高温力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合金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并对样品进行了760-1000℃下的高温拉伸性能... 利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AlNb_(0.5)CoCrNi_(2)高熵合金,并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与高温力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合金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并对样品进行了760-1000℃下的高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合金显微组织由FCC相、B2相和Laves相组成,其中FCC相中存在纳米L1_(2)相,B2相中存在纳米A2相和纳米Laves相。在高温拉伸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合金强度降低,塑性提升,其中合金在760~800℃之间发生了脆-韧转变。合金在800℃时表现出最佳的强韧性匹配,在该温度下合金的变形机制主要由FCC基体中的位错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高熵合金 显微组织 纳米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添加对激光熔化沉积TC4钛合金组织及织构的影响
3
作者 谢韶 刘艳 +2 位作者 李俊杰 张振林 陈辉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由于存在大的温度梯度,激光熔化沉积过程会沿沉积方向形成具有择优取向的粗大柱状晶,导致材料产生显著的各向异性。拟通过在钛合金中添加Cu以实现改变初生β晶粒形态、细化组织并弱化织构的目的。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u添加对激光熔化... 由于存在大的温度梯度,激光熔化沉积过程会沿沉积方向形成具有择优取向的粗大柱状晶,导致材料产生显著的各向异性。拟通过在钛合金中添加Cu以实现改变初生β晶粒形态、细化组织并弱化织构的目的。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u添加对激光熔化沉积TC4钛合金组织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u元素能够显著细化柱状初生β晶粒,并使晶粒尺寸分布更加均匀,Cu元素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下同)时能够实现完全的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平均晶粒尺寸由未添加时的1490μm降低到385μm。添加Cu试样的晶粒内部仍为网篮组织,主要由α-Ti、β-Ti和少量Ti2Cu相组成,其中Ti2Cu呈短棒状分布在α-Ti板条的边界处,其在组织中的占比随Cu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加。当添加8%Cu时,α-Ti的平均宽度为0.44μm,与未添加Cu试样的1.18μm相比降低了约63%。Cu添加能够显著降低激光熔化沉积钛合金的织构强度,当添加4%Cu时,α-Ti极图均匀分布倍数(multiples of uniform distribution,MUD)的最大值相比TC4降低了约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TC4钛合金 铜添加 微观组织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粉末激光熔化沉积制备Al-Zn-Mg-Sc-Zr合金的元素烧损行为
4
作者 肖罡 李伟奇 +3 位作者 詹海鸿 谢莉 刘筱 杨钦文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5,共8页
分别以3种不同的混粉比例将Al-Mg-Sc-Zr合金(HS5501)与Al-Zn20合金粉末进行混合(分别采用Al-Zn Mixed-L、Al-Zn Mixed-M和Al-Zn Mixed-H表示Al-Zn20合金粉末低、中、高这3种比例),通过激光熔化沉积设备制备了新型Al-Zn-Mg-Sc-Zr合金,分... 分别以3种不同的混粉比例将Al-Mg-Sc-Zr合金(HS5501)与Al-Zn20合金粉末进行混合(分别采用Al-Zn Mixed-L、Al-Zn Mixed-M和Al-Zn Mixed-H表示Al-Zn20合金粉末低、中、高这3种比例),通过激光熔化沉积设备制备了新型Al-Zn-Mg-Sc-Zr合金,分析了激光熔化沉积工艺及合金粉末混粉比例对制备Al-Zn-Mg-Sc-Zr合金元素烧损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激光熔化沉积设备混合合金粉末,成功制备了新型Al-Zn-Mg-Sc-Zr合金试样,各合金元素分布均匀,并未出现元素偏析现象,但试样内出现Zn和Mg元素烧损和明显孔洞缺陷,不同质量比的Al-Zn-Mg-Sc-Zr合金的孔隙率随扫描速度的降低呈现上升趋势,相同工艺参数下,Al-Zn-Mg-Sc-Zr合金的孔隙率随混粉比例的增加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激光熔化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洞缺陷主要是由于熔池中残留的惰性气体或低熔点元素烧损产生金属蒸气未能及时逸出,被保留在熔池内部而形成光滑的圆形孔洞。激光熔化沉积过程中,Zn和Mg元素的烧损量与合金成分和激光能量密度直接相关,主要受合金η(MgZn 2)相和Al_(3)(Sc,Zr)相析出及其热稳定性的综合影响,以及熔池区域的热量累积和低熔点元素烧损汽化产生的金属烟雾阻碍激光对熔池直接作用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Al-Zn-Mg-Sc-Zr合金 元素烧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Ti,Nb)C颗粒增强Fe基材料的组织特征与性能优化
5
作者 李庆棠 张宇辰 吴海荣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6,共8页
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方法在Fe基材料中获得(Ti,Nb)C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相,分析了(Ti,Nb)C颗粒增强Fe基材料的组织特征、界面形成机理以及激光热输入对碳化物析出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加工参数优化了(Ti,Nb)C颗粒增强Fe基材料... 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方法在Fe基材料中获得(Ti,Nb)C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相,分析了(Ti,Nb)C颗粒增强Fe基材料的组织特征、界面形成机理以及激光热输入对碳化物析出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加工参数优化了(Ti,Nb)C颗粒增强Fe基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i,Nb)C颗粒增强Fe基材料的物相主要由α-Fe基体以及(Ti,Nb)C复合碳化物增强颗粒组成,α-Fe晶粒和(Ti,Nb)C碳化物通过低指数晶面的结合获得了匹配良好的界面取向。随着激光热输入的增大,材料中(Ti,Nb)C颗粒尺寸和面积比明显增加,而(Ti,Nb)C颗粒增强Fe基材料的抗拉强度随热输入的增加呈先增后减小的趋势,当热输入105 J·mm^(-2),抗拉强度最大,为653 MPa。从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与断口微观组织形貌可以看到,(Ti,Nb)C颗粒增强Fe基材料表现出良好的韧性,受外部加载时,(Ti,Nb)C复合碳化物颗粒可以吸收和分散应力,阻碍位错和裂纹的扩展,从而达到增强材料力学性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颗粒增强 Fe基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能场辅助激光熔化沉积TiC/Ti6Al4V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
6
作者 王建东 赵子昂 +4 位作者 曾禹周 薛宇 窦文浩 王大鹏 管瑶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35,共10页
采用同步超声能场辅助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了TiC/Ti6Al4V复合材料,研究同步超声能场处理对TiC体积分数分别为5%和20%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复合材料中含有不均匀分布的未溶TiC颗粒以及原位TiC,其中5%TiC/Ti6... 采用同步超声能场辅助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了TiC/Ti6Al4V复合材料,研究同步超声能场处理对TiC体积分数分别为5%和20%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复合材料中含有不均匀分布的未溶TiC颗粒以及原位TiC,其中5%TiC/Ti6Al4V(体积分数,下同)复合材料中含有较大尺寸的链条状共晶TiC,20%TiC/Ti6Al4V复合材料中含有较大尺寸的枝晶状初生TiC。施加同步超声能场处理后,复合材料中的未溶TiC颗粒分布均匀性得到改善;原位TiC增强相得到细化,链条状共晶TiC转变为颗粒状共晶TiC,枝晶状初生TiC尺寸减小。同步超声能场处理使5%TiC/Ti6Al4V和20%TiC/Ti6Al4V的显微硬度分别从406.5HV0.2和498.4HV0.2提高到414.2HV0.2和539.1HV0.2,磨损率分别从1.82×10^(-6)mm^(3)·m^(-1)·N^(-1)和1.04×10^(-6)mm^(3)·m^(-1)·N^(-1)降低到1.78×10^(-6)mm^(3)·m^(-1)·N^(-1)和9.48×10^(-7)mm^(3)·m^(-1)·N^(-1),5%TiC/Ti6Al4V的抗拉强度从1075.23 MPa提高到1116.31 MPa,屈服强度从1021.51 MPa提高到1043.12 MPa,断裂应变从1.27%提高到1.45%,实现强度与塑性的同时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超声能场 TiC/Ti6Al4V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合金晶粒尺寸预测及成形工艺优化
7
作者 刘筱 谢莉 +4 位作者 朱必武 李伟奇 肖罡 李落星 徐从昌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99,共8页
通过激光熔化沉积试验分析了工艺条件(送粉速度、扫描速度和激光功率)对Al-Mg-Sc-Zr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构建了晶粒尺寸预测模型,优化了成形工艺参数,给出了工艺参数最佳区间。结果表明,相较于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送粉速度对晶粒尺寸的... 通过激光熔化沉积试验分析了工艺条件(送粉速度、扫描速度和激光功率)对Al-Mg-Sc-Zr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构建了晶粒尺寸预测模型,优化了成形工艺参数,给出了工艺参数最佳区间。结果表明,相较于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送粉速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成形能量密度的增加,合金晶粒尺寸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演变趋势;采用回归方程构建的晶粒尺寸-工艺参数关系模型能准确预测不同工艺条件下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相对误差小于2%;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工艺参数最佳区间为:送粉速度2.8~3 g·min^(-1)、激光功率1000~1050 W、扫描速度4~5 m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AL-MG-SC-ZR合金 晶粒尺寸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SUS 316不锈钢的组织与性能
8
作者 邹勇 王秋林 +3 位作者 门正兴 张宏 李勇 苏青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217,共9页
目的探索激光熔化沉积SUS 316不锈钢的组织变化、缺陷产生过程及其对性能影响机理。方法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在316不锈钢薄壁管上制造了同一化学成分的316薄片,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金相显微镜(OM)观察微观结构,用X-射线衍射仪(XRD)... 目的探索激光熔化沉积SUS 316不锈钢的组织变化、缺陷产生过程及其对性能影响机理。方法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在316不锈钢薄壁管上制造了同一化学成分的316薄片,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金相显微镜(OM)观察微观结构,用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分析,并测试了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结果316薄片与薄壁管结合良好,结合处无元素偏析、裂纹等缺陷,热影响区小,但316薄片中含有孔洞、未熔化颗粒等缺陷。沉积态316的晶粒细小,主要有等轴状和枝晶状或柱状2种形态。主要物相为奥氏体γ,同时含有少量的铁素体δ。相对于挤压态的316管,沉积态316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下降了8.18%、34.10%,密度下降了1.01%,硬度提高了13.2%,电阻率和腐蚀失重率分别增大了32.56%和5.66%。结论熔化沉积316的凝固模式为F-A型,少量的铁素体δ对强硬度的贡献较少;孔洞类缺陷和残余应力主要产生在凝固结晶和再次沉积2个阶段,对降低材料性能影响很大;细晶强化机制只有在受到局部载荷时表现明显;大量原子排列不规则和不可避免的孔隙阻碍了自由电子移动,导致电阻率增大;偏离平衡的原子具有较高的动能和层间凹陷地方易于形成原电池这2个因素,使耐腐蚀性下降,腐蚀失效机制为晶间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过程 缺陷产生 显微组织 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过程缺陷识别方法
9
作者 刘伟嵬 刘炳君 +1 位作者 刘焕强 刘泽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0-1158,共9页
激光熔化沉积加工过程中的缺陷萌生是制约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实现对缺陷的精确自动识别是提高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提出了熔池瞬态特征提取算法,分析了熔池瞬态特征对沉积层熔合不良缺陷的影响关系,建立... 激光熔化沉积加工过程中的缺陷萌生是制约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实现对缺陷的精确自动识别是提高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提出了熔池瞬态特征提取算法,分析了熔池瞬态特征对沉积层熔合不良缺陷的影响关系,建立了熔池瞬态特征数据集.对主流识别算法进行了模型训练测试,获取了相对最优模型ResNet 34.为解决ResNet 34训练损失拟合效果差、计算速度慢的问题,结合传统卷积网络和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建立了训练和测试精度高且计算速度快的LRCN 64模型,测试准确率达95.8%,实现了对熔合不良缺陷的识别,为实现沉积件在线无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熔池瞬态特征 熔合不良 长期循环卷积神经网络(LRCN) 残差神经网络(Re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Al-Mg-Sc-Zr合金单熔道成形质量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罡 李伟奇 +4 位作者 谢莉 路超 刘筱 朱必武 杨钦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0-1021,共12页
本研究探讨了激光熔化沉积(LMD)工艺参数对Al-Mg-Sc-Zr合金单熔道成形质量的影响,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成形孔隙率。结果表明:Al-Mg-Sc-Zr合金的LMD单熔道成形孔隙率,随着激光线能量... 本研究探讨了激光熔化沉积(LMD)工艺参数对Al-Mg-Sc-Zr合金单熔道成形质量的影响,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成形孔隙率。结果表明:Al-Mg-Sc-Zr合金的LMD单熔道成形孔隙率,随着激光线能量密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175 J/mm^(2)时孔隙率达到最小值,仅为1.38%。在相同的送粉工艺参数下,LMD成形熔道宽度和熔道深度均与激光功率呈现出正相关性,而熔道高度和熔道深度均与扫描速率呈现出负相关性。相较于BP神经网络模型,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29.69%,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19.42%,均方误差降低了19.02%,相关系数提升了6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AL-MG-SC-ZR合金 熔池质量 孔隙率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30CrNi2MoVA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鑫钰 李伟 +3 位作者 张煜杭 陈龙庆 王宗平 殷鸣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30CrNi2MoVA钢被广泛用于军工炮管制备,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其零件表面易出现磨损、裂纹等损伤,常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LMD)完成表面修复工作。LMD过程中的热行为决定了材料组织演变从而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及... 30CrNi2MoVA钢被广泛用于军工炮管制备,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其零件表面易出现磨损、裂纹等损伤,常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LMD)完成表面修复工作。LMD过程中的热行为决定了材料组织演变从而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及力学性能。基于ABAQUS搭建LMD过程30CrNi2MoVA钢的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研究LMD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以及加工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分析了薄壁件沉积过程中的热历史及传热特征,并设计了相关实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LMD温度场沿扫描方向呈对称分布,激光功率每增大100 W,熔池最高温度增加约40℃,扫描速度则相反。随着沉积层数上升,热积累效应增大,熔池峰值温度升高,冷却速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30CrNi2MoVA钢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Al_(x)CoCrFeNi系高熵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留飞 王小英 +6 位作者 孙耀宁 陈亮 王龙 任聪聪 杨晓珊 王斗 李晋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1-216,共6页
本工作通过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了Al_(x)CoCrFeNi(x=0,0.3,0.5)系高熵合金,并研究了Al的添加对激光熔化沉积CoCrFeNi合金的物相结构、组织形貌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Al_(0)与Al_(0.3)高熵合金的微观结构为单相FCC结构固溶体,... 本工作通过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了Al_(x)CoCrFeNi(x=0,0.3,0.5)系高熵合金,并研究了Al的添加对激光熔化沉积CoCrFeNi合金的物相结构、组织形貌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Al_(0)与Al_(0.3)高熵合金的微观结构为单相FCC结构固溶体,而Al_(0.5)高熵合金的微观结构为在FCC相基底的晶界/枝晶界处析出富集Al、Ni原子的B2相。合金样品的拉伸力学性能表明:Al_(0.5)CoCrFeNi高熵合金的屈服强度达到了原合金的2.66倍(140~372 MPa),抗拉强度达到约716 MPa,延伸率约为40%;电化学极化曲线分析表明,Al_(x)CoCrFeNi系高熵合金在1 mol/L的H_(2)SO_(4)溶液中均具有显著的稳定钝化区,Al添加引起的致钝电流和维钝电流随着Al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高熵合金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时间对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霍鹏丞 柳佶涛 +3 位作者 白培康 赵占勇 王利卿 梅晓天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5,共13页
目的探明不同深冷处理时间对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深冷环境下的使用性能。方法利用低能球磨法得到石墨烯(GNPs)/TC4复合粉末,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法制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 目的探明不同深冷处理时间对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深冷环境下的使用性能。方法利用低能球磨法得到石墨烯(GNPs)/TC4复合粉末,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法制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通过液氮浸泡法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然后恢复至室温进行拉伸试验。结果深冷处理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高于深冷处理过TC4合金的拉伸强度,断裂韧性却得到不同程度削弱。结论原位自生TiC的载荷传递作用可以增强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能力,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提高;随深冷时间的持续延长,冷应力不仅会导致TC4合金原始细长针状马氏体断裂,还会驱使TiC/TC4钛基复合材料陶瓷增强相TiC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聚。此外,深冷处理后TiC/TC4钛基复合材料产生的晶格畸变现象会降低α-Ti基体一侧的应变值,使复合材料晶格畸变区域应变不均匀分布,弱化TiC/TC4钛基复合材料晶格畸变区域原子的变形协调能力,导致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值相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C4钛基复合材料 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LPBF) 深冷处理(DCT)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激光熔化沉积TC31高温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鹤鹏 郭斌 +1 位作者 宗影影 单德彬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为改善激光熔化沉积TC31高温钛合金力学性能,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SEM、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中组织演化行为的影响,及其与合金室温和650℃高温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中初生α相含量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 为改善激光熔化沉积TC31高温钛合金力学性能,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SEM、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中组织演化行为的影响,及其与合金室温和650℃高温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中初生α相含量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其溶解主要发生在950℃以上,980℃退火后含量仅为29%。当退火温度超过930℃时,初生α相片层宽度明显增加。随着退火温度升高,α/β界面处析出的(Ti,Zr)6Si3相尺寸增加,且进入α相片层内部。合金在800~1000℃退火时,合金室温拉伸屈服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趋于降低。受相界面析出的硅化物聚合长大及α相片层尺寸增加等因素影响,合金高温屈服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增加。合金经过1000℃退火后,呈现良好的高温性能,其650℃下抗拉强度达657 MPa、屈服强度约为466 MPa、延伸率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钛合金 激光熔化沉积 组织与性能调控 高温性能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气机叶片激光熔化沉积修复的机器人路径自动规划和试验研究
15
作者 梁旭峰 蔡振华 +4 位作者 刘琦 牟梓鑫 曾春年 牛少鹏 邓春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9-126,共8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TC17高压压气机叶片服役损伤后的修复问题,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激光熔化沉积路径生成策略,提出使用模型布尔运算来分析叶片损伤区域,并在RobotStudio离线编程软件中嵌入二次开发插件分别生成Zigzag轴向扫描、中心线偏移... 针对航空发动机TC17高压压气机叶片服役损伤后的修复问题,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激光熔化沉积路径生成策略,提出使用模型布尔运算来分析叶片损伤区域,并在RobotStudio离线编程软件中嵌入二次开发插件分别生成Zigzag轴向扫描、中心线偏移扫描和边缘螺旋扫描路径。路径的仿真和沉积形貌分析表明,在设定扫描速度5 mm/s、沉积层厚度0.3 mm、搭接率50%时,中心线偏移扫描在95.97%时间内保持速度稳定,折返点处的速度下降幅度更小,同时沉积后表面高度接近0.3 mm,高度波动方差更小,保持了较高的平整度。此外,矩形平板区域的沉积模拟和试验表明,类似Zigzag扫描的连续路径可以显著降低成形表面的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片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 工业机器人 模型布尔运算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AlSi10Mg铝合金修复层的组织与性能
16
作者 董逸君 王勇刚 +2 位作者 李东亚 许淑红 邱瑾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5-71,共7页
采用激光熔化沉积AlSi10Mg铝合金涂层对6061铝合金进行修复,研究了激光功率(1200~2000 W)和扫描速度(8~16 mm·s^(-1))对修复层相对密度的影响,分析了致密性最好的修复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结果... 采用激光熔化沉积AlSi10Mg铝合金涂层对6061铝合金进行修复,研究了激光功率(1200~2000 W)和扫描速度(8~16 mm·s^(-1))对修复层相对密度的影响,分析了致密性最好的修复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或扫描速度的增加,修复层的相对密度均基本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激光功率为1800 W、扫描速度为12 mm·s^(-1)时,相对密度最高,为99.57%。修复层包含粗枝晶区域和细枝晶区域,显微组织为胞状共晶组织,由柱状枝晶和等轴枝晶组成;共晶硅相离散分布在α-Al相基体中,同时还存在少量Mg_(2)Si沉淀相。修复层的显微硬度在96~136 HV,高于6061铝合金基体,残余拉应力为83~116 MPa;修复试样拉伸断裂位置为修复区域,抗拉强度达到了基体的98.4%,断后伸长率与基体相当,断口表面存在韧窝、解理面、孔洞等特性,断裂机理为韧脆混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AlSi10Mg铝合金 相对密度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Z125合金表面激光熔化沉积Tribaloy T-800/WC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效文 卞宏友 +2 位作者 刘伟军 邢飞 王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2-175,共14页
目的提高锯齿冠的表面耐磨性能,延长涡轮叶片的使用寿命。方法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在DZ125合金表面制备T-800合金涂层和T-800/WC(5%)复合涂层,重点分析涂层的宏观形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硬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T-800合金涂层和... 目的提高锯齿冠的表面耐磨性能,延长涡轮叶片的使用寿命。方法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在DZ125合金表面制备T-800合金涂层和T-800/WC(5%)复合涂层,重点分析涂层的宏观形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硬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T-800合金涂层和T-800/WC复合涂层内部均不存在裂纹。与T-800合金涂层相比,T-800/WC复合涂层的高度增加,稀释率降低。T-800合金涂层物相主要包括面心立方结构Co相和Laves相(Co3Mo2Si),T-800/WC复合涂层中额外存在WC相、W2C相、Co6Mo6C相。T-800合金涂层和T-800/WC复合涂层的组织主要为平面晶、“花状”Laves相、粗大Laves相以及共晶组织。T-800合金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摩擦因数分别为630HV0.5、0.42,WC的加入使得涂层性能得到提升,T-800/WC复合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摩擦因数分别为697HV0.5、0.37。添加WC后,T-800合金涂层磨损机理由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结论WC的添加促进了涂层晶粒细化和Laves相的析出,使得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Z125合金 T-800合金 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激光熔化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TiC/TC4复合材料热-流行为及陶瓷颗粒分布状态
18
作者 蔡绪康 王磊磊 +1 位作者 杨兴运 占小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3,共10页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激光熔化沉积TiC/TC4复合材料过程中的热-流行为和沉积层中陶瓷颗粒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熔池的热-流行为及沉积层形貌具...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激光熔化沉积TiC/TC4复合材料过程中的热-流行为和沉积层中陶瓷颗粒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熔池的热-流行为及沉积层形貌具有显著的影响,熔池表面的流体流动呈波纹状,熔融金属从熔池中心向四周流动;熔池底部等温面上熔融金属从四周流向熔池底部,并出现漩涡现象.在激光熔化沉积过程中,TiC颗粒穿透熔池表面的Marangoni对流区,在熔池中与流体交互作用,最终在沉积层中出现沉积层中上方部位团聚、沉积层中下方部位团聚、沉积层中均匀分布等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TC4钛合金 复合材料 热-流行为 颗粒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钛合金构件激光熔化沉积制造过程残余应力诱发开裂机理研究
19
作者 谢勇 张文奇 +5 位作者 武致军 严振宇 彭深沉 黄鹏 郭宁 周庆军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5-64,共10页
残余应力诱发开裂问题仍是限制大型构件激光熔化沉积工业化应用的一大瓶颈。因此,探究激光熔化沉积大型复杂构件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以及残余应力诱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微观组织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型钛合金构件开裂断口形貌分... 残余应力诱发开裂问题仍是限制大型构件激光熔化沉积工业化应用的一大瓶颈。因此,探究激光熔化沉积大型复杂构件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以及残余应力诱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微观组织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型钛合金构件开裂断口形貌分析及宏观热-力耦合有限元计算,首次发现激光熔化沉积过程独特的热应力三阶段非对称循环加载模式,即稳定循环-突增加载阶段、非线性循环加载阶段及线性循环加载阶段。以热-力耦合计算得到的残余应力为输入,采用耦合损伤的晶体塑性计算研究了3种热应力加载模式对激光熔化沉积特有的网篮组织的破坏程度,发现线性循环加载模式对网篮组织破坏性最大,稳定循环-突增加载模式破坏性次之,非线性循环加载模式破坏性最小。这种热应力加载模式、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分析进一步表明,残余应力诱发开裂现象是由过大的热应力累积、零件的几何特征、热应力加载模式及成形缺陷等多因素协同控制的,而非单一因素影响,这也为从适时消除应力、优化零件结构及工艺参数、减少和抑制缺陷产生等方面系统化控制开裂问题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TC11钛合金 残余应力 裂纹扩展 晶体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钛合金-高熵合金梯度材料组织演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宗辉 陈云鹏 +2 位作者 舒送 蔡绪康 王磊磊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7,共9页
目的研究钛合金-高熵合金梯度材料不同位置沉积层的微观组织形貌及力学性能演变规律。方法采用激光熔化沉积的工艺制备了钛合金-高熵合金梯度材料,并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来辅助分析。研究对象为TA15基板上单道多层的梯度沉积层,在设计... 目的研究钛合金-高熵合金梯度材料不同位置沉积层的微观组织形貌及力学性能演变规律。方法采用激光熔化沉积的工艺制备了钛合金-高熵合金梯度材料,并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来辅助分析。研究对象为TA15基板上单道多层的梯度沉积层,在设计梯度材料成分时,相邻梯度的材料比例变化量为10%(质量分数),TA15钛合金的质量分数由100%逐渐降低至0%,AlNbTiVZr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基于实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处理,通过热物性参数计算软件和经验公式获取了梯度成分材料的热物性参数,进行了单层单道激光熔化沉积实验以完成热源校核,在与实验相同的工艺参数下计算了温度场并进行了分析。结果在一层一冷的冷却策略下,多层沉积仍存在一定的热累积现象,沉积15层后,沉积层中部的温度峰值基本保持在2489℃,根据循环曲线,沉积层中部的重熔范围超过1/2。结论随着高熵合金含量的增加,组织由细小等轴晶、胞状晶和柱状晶转变为多边形晶粒,V、Nb等β稳定元素的增加和Al等α稳定元素的减少抑制了组织中针状α相的形成,V、Nb等元素在晶界产生了明显偏析现象并逐渐增多,抑制了晶粒生长且增强了细晶强化作用,显微硬度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材料 激光熔化沉积 钛合金 高熵合金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