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铝共生矿熔分还原过程矿相转变行为
1
作者 于海燕 张继豪 +2 位作者 潘晓林 魏伯文 毕诗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3-442,共10页
本文基于"非高炉提铁-铝酸钙渣提铝"工艺,以铁铝共生矿预还原球团为原料,系统研究了温度、时间、碳氧比(C/O)和钙铝比(C/A)对熔分还原过程铁铝矿相生成转变行为和铝酸钙渣氧化铝浸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分温度高于1500... 本文基于"非高炉提铁-铝酸钙渣提铝"工艺,以铁铝共生矿预还原球团为原料,系统研究了温度、时间、碳氧比(C/O)和钙铝比(C/A)对熔分还原过程铁铝矿相生成转变行为和铝酸钙渣氧化铝浸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分温度高于1500℃时渣铁分离效果良好,且能获得自粉性能良好的铝酸钙渣;C/O过高不利于铁相聚集。在本文试验条件范围内,熔分还原条件对铝酸钙渣矿相种类影响不大,主要为12CaO·7Al_2O_3、γ-2CaO·SiO_2,并含有少量β-2CaO·SiO_2、2CaO·Al_2O_3·SiO_2、3CaO·2FeO·3SiO_2和20CaO·13Al_2O_3·3MgO·3SiO_2。随着熔分温度和碳氧比的升高,铝酸钙渣中12CaO·7Al_2O_3含量逐渐降低,2CaO·Al_2O_3·SiO_2含量逐渐增加,导致其氧化铝浸出率降低;随着C/A的升高,12CaO·7Al_2O_3含量逐渐增加,2CaO·Al_2O_3·SiO_2含量显著降低,提高了铝酸钙渣的氧化铝浸出率,但当C/A提高到1.8以上时,3CaO·Al_2O_3的生成会导致氧化铝浸出率降低。熔分还原最佳条件为温度1500℃、时间30 min、C/O=0.6、C/A=1.7,此时渣铁分离效果良好,铝酸钙渣氧化铝浸出率达到8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共生矿 熔分还原 氧化铝浸出 铝酸钙 自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分深还原电炉炉衬侵蚀原因分析及提高炉龄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秦洁 黎建明 +3 位作者 刘功国 齐建玲 李占军 桑绍柏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54,160,共4页
对熔分深还原电炉冶炼钒钛磁铁矿金属化球团过程中炉衬、出铁口及出渣口等部位耐火材料的侵蚀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对侵蚀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高温、渣中氧化物对砖衬的化学侵蚀、渣铁的物理冲刷作用等是造成熔分深还原电炉耐火材料... 对熔分深还原电炉冶炼钒钛磁铁矿金属化球团过程中炉衬、出铁口及出渣口等部位耐火材料的侵蚀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对侵蚀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高温、渣中氧化物对砖衬的化学侵蚀、渣铁的物理冲刷作用等是造成熔分深还原电炉耐火材料侵蚀严重的主要原因。针对熔分深还原电炉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止金属化球团氧化、控制冶炼温度、对炉衬进行热喷补是目前三种行之有效的提高熔分电炉炉龄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电炉 耐火材料 侵蚀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格矿深还原—熔分过程及钒、铬走向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桂珍 都兴红 +3 位作者 张凯 唐竹胜 娄太平 涂赣锋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9,23,共6页
深还原—熔分固相还原后的金属化球团生产钒铬生铁是利用红格矿的途径之一.由于V2O5与Cr2O3的赋存、分布以及冶炼过程中的走向基本一致,综合回收利用二者可一起考虑.为了提高钒、铬回收率,实现钛和铁的有效分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在... 深还原—熔分固相还原后的金属化球团生产钒铬生铁是利用红格矿的途径之一.由于V2O5与Cr2O3的赋存、分布以及冶炼过程中的走向基本一致,综合回收利用二者可一起考虑.为了提高钒、铬回收率,实现钛和铁的有效分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在氩气保护下,配料的碱度、深还原—熔分温度和配碳量对熔分过程和钒、铬走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渣碱度为1.2,配碳量为0.5%,熔分时间为15 min,熔分温度为1 610℃时,渣铁的分离效果较好,且有利于钒、铬熔于铁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格矿 还原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铁精矿含碳球团还原熔分同步脱硫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广 王静松 +1 位作者 佘雪峰 薛庆国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46,共5页
以硼铁精矿、还原剂和添加剂为原料制成含碳球团,经高温还原熔分得到珠铁。为了实现珠铁降硫,在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研究了配碳量(C/O摩尔比)、还原剂种类、熔融保持时间、添加剂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C/O从1.0增加至1.4... 以硼铁精矿、还原剂和添加剂为原料制成含碳球团,经高温还原熔分得到珠铁。为了实现珠铁降硫,在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研究了配碳量(C/O摩尔比)、还原剂种类、熔融保持时间、添加剂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C/O从1.0增加至1.4时,珠铁中硫含量变化不大,以烟煤做还原剂时珠铁中的硫含量较用无烟煤时低;随着熔融保持时间的延长,珠铁中硫含量呈降低趋势;CaO可显著降低珠铁中硫含量,5%CaO时珠铁中硫含量降低至0.046%,但随着CaO配比增加,球团熔分逐渐变得困难,熔分渣中残余金属铁含量逐渐增加,造成铁的收得率降低;Na2CO3同样可降低珠铁中硫含量,当配入6%Na2CO3时,球团熔分效果很差,此时珠铁中硫含量为0.084%,随着Na2CO3配比的增加,铁的收得率同样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铁精矿 含碳球团 还原 珠铁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浴式熔融还原工艺处理电炉粉尘还原熔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超 佘雪峰 +2 位作者 王如意 王静松 薛庆国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87,114,共8页
本文将电炉粉尘(EAFD)、还原剂和造渣剂按比例配制成含碳球团并加入竖式管式炉内1 500℃的铁浴,通过铁浴熔融还原工艺回收EAFD中的Zn和Fe。使用XRF、XRD、SEM-EDS及化学分析等方法对EAFD和还原后的渣铁进行分析,研究了二元碱度R、还原... 本文将电炉粉尘(EAFD)、还原剂和造渣剂按比例配制成含碳球团并加入竖式管式炉内1 500℃的铁浴,通过铁浴熔融还原工艺回收EAFD中的Zn和Fe。使用XRF、XRD、SEM-EDS及化学分析等方法对EAFD和还原后的渣铁进行分析,研究了二元碱度R、还原时间和配碳量等因素对脱锌率和还原熔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后熔渣中ZnO含量最高为0.24 wt%、最低为0.07 wt%,脱锌率超过99%;在R=1.6、C/O摩尔比为1.1、还原时间40 min时,EAFD中的锌氧化物基本被还原为Zn金属并蒸发,然后进入烟气,铁氧化物大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铁并发生渗碳反应后进入铁浴,其他氧化物则形成熔渣并与铁水分离后聚集在铁浴表面;配碳量增加有利于渗碳反应并促进渣铁熔分,但当配碳量超过渗碳需求(n/n=1.2)时,过剩的C在熔渣中聚集并阻碍渣铁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铁浴法 EAFD 还原 含碳球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含铁回转窑窑渣在线还原—熔分机理研究
6
作者 郑利佳 刘超 +2 位作者 邢宏伟 康月 周君 《烧结球团》 2025年第4期91-98,共8页
以含铁窑渣高值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基于高温含铁窑渣物化性能提出在线还原—熔分工艺,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研究含铁窑渣在线还原—熔分质能匹配规律,基于热力学模拟结果以焦炭为还原剂研究高温含铁窑渣在线还原—熔分机理,探明还原—... 以含铁窑渣高值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基于高温含铁窑渣物化性能提出在线还原—熔分工艺,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研究含铁窑渣在线还原—熔分质能匹配规律,基于热力学模拟结果以焦炭为还原剂研究高温含铁窑渣在线还原—熔分机理,探明还原—熔分反应过程物相组成变化规律,获取适宜碳氧质量比、升温速率及熔分温度等参数。结果表明:含铁窑渣还原—熔分过程发生的反应主要为铁氧化物、氧化锌和铁酸锌的还原,以及CaO-SiO_(2)-MgO-Al_(2)O_(3)渣系的熔分;计算得出在线还原—熔分方法处理高温含铁窑渣能够节省约1.76×10^(8)J/t的热量,在减少焦炭消耗的同时也降低了CO_(2)的排放;在碳氧质量比为1.4、升温速率为15℃/min、熔分温度为1500℃的条件下,含铁窑渣的还原—熔分效果较好,金属收得率达到9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化利用率 在线还原 高温含铁窑渣 碳氧质量比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含铁镍渣还原制备珠铁研究
7
作者 李小明 李怡 +1 位作者 汪衍军 邢相栋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3,共5页
为了有效回收镍渣中的铁,以石墨为还原剂,配加适量氧化钙压制成球团,采用直接还原工艺制备珠铁。探讨了还原时间、温度及碱度对球团还原、渣铁分离、金属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镍渣配碳球团在温度1400℃、碱度0.8、还原时间12 min条件下... 为了有效回收镍渣中的铁,以石墨为还原剂,配加适量氧化钙压制成球团,采用直接还原工艺制备珠铁。探讨了还原时间、温度及碱度对球团还原、渣铁分离、金属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镍渣配碳球团在温度1400℃、碱度0.8、还原时间12 min条件下,球团还原产物中渣铁分离良好,铁金属化率达93.89%,还原反应活化能为199.64 kJ/mol,反应速率由碳的气化反应控制,还原分离后的珠铁有望替代部分废钢用作电炉炼钢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渣 含碳球团 还原 珠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