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法制备亲水型取向纤维及亲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帅 李好义 +2 位作者 陈宏波 丁玉梅 杨卫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5-197,201,共4页
在接收辊子的不同转速的条件下,得到疏密程度不同的亲水型取向纤维。测量了纤维的芯吸高度、吸水倍率和输水速率3个指标,并用SEM观察纤维形貌特征与表面结构。实验表明:取向纤维的芯吸高度明显高于非取向纤维,且随着转速的提高逐渐增大... 在接收辊子的不同转速的条件下,得到疏密程度不同的亲水型取向纤维。测量了纤维的芯吸高度、吸水倍率和输水速率3个指标,并用SEM观察纤维形貌特征与表面结构。实验表明:取向纤维的芯吸高度明显高于非取向纤维,且随着转速的提高逐渐增大,当转速为1305r/min时,芯吸高度为15.7cm(15min);取向纤维的吸水倍率均小于非取向纤维,但总重量都可达到纤维自身重量的10倍(15min);取向纤维的输水速率均小于非取向纤维,输水量都小于9g(15min);纤维直径随着转速的提高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亲水改性 取向纤维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法制备PP微孔纤维及亲水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帅 李好义 +2 位作者 陈宏波 丁玉梅 杨卫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共5页
分别使用三种不同成孔剂(纳米CaCO3、固体石蜡、混合无机盐)和亲水剂(亚雷森7008)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通过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制备PP复合纤维,再利用后整理方法除去三种成孔剂,得到亲水型PP微孔纤维。结果表明,熔体... 分别使用三种不同成孔剂(纳米CaCO3、固体石蜡、混合无机盐)和亲水剂(亚雷森7008)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通过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制备PP复合纤维,再利用后整理方法除去三种成孔剂,得到亲水型PP微孔纤维。结果表明,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法可以成功制备三种不同共混体系的复合纤维,纤维直径分别集中在5~6μm(纳米CaCO3),2~3μm(混合无机盐)和1—2μm(石蜡),明显小于纯PP纤维;利用后处理方法均得到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并带有微孔结构的复合纤维;水分子沿纤维的水平输送与竖直输送过程是相互制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 微孔结构 亲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的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卫逢 丁玉梅 +4 位作者 陈宏波 李好义 曾良滨 陈明钟 杨卫民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77,共3页
提出气流辅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方法和装置,电纺得到纳米级的聚乳酸纤维(PLA)。利用正交实验测试了纺丝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风温、风速、电压、聚乙二醇(PEG)含量对纤维直径和标准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EG含量对纤维直径有最显... 提出气流辅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方法和装置,电纺得到纳米级的聚乳酸纤维(PLA)。利用正交实验测试了纺丝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风温、风速、电压、聚乙二醇(PEG)含量对纤维直径和标准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EG含量对纤维直径有最显著的影响,其次为电压、风温和风速。而对纤维标准差影响由大到小分别是风速、风温、PEG含量和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气流辅助 聚乳酸 聚乙二醇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微分静电纺PLA/PAAS滤膜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王静东 靳耀 +1 位作者 李好义 安瑛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7,32,共6页
为解决传统矿用防尘面罩的纤维滤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水汽凝结,及使用后不可降解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熔体微分静电纺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的稳态过滤性能且能吸湿的绿色滤膜。通过分析不同含量的PAAS对熔体微分静电纺PLA/PAAS纤维滤膜纤... 为解决传统矿用防尘面罩的纤维滤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水汽凝结,及使用后不可降解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熔体微分静电纺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的稳态过滤性能且能吸湿的绿色滤膜。通过分析不同含量的PAAS对熔体微分静电纺PLA/PAAS纤维滤膜纤维形貌、稳态过滤性能、吸湿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AS能够有效地提升复合纤维滤膜的综合性能,当PAAS的含量为2%时,纤维直径分布均匀且达到最小,其平均直径为1.5μm;孔隙率达到87.58%,与纯PLA滤膜相比,提升了约1.12倍,过滤效率达到98.78%,品质因子达到最高,其值为0.0302 Pa-1,约提升了1.43倍;透湿量为3385.64 g/(m^(2)·24 h),与未加入PAAS时相比,降低了35%;在10 d后,纤维滤膜的降解率能达到1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聚丙烯酸钠 过滤性能 高效低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可降解复印纸的制备与性能
5
作者 李长金 赵千龙 +4 位作者 郭子芳 李好义 吴雪松 谭晶 杨卫民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解决目前复印纸的大量生产与使用造成的水资源与森林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和纤维膜热压技术制备聚乳酸可降解复印纸的新型制纸工艺,并且,探究了制备过程中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对复... 为解决目前复印纸的大量生产与使用造成的水资源与森林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和纤维膜热压技术制备聚乳酸可降解复印纸的新型制纸工艺,并且,探究了制备过程中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对复印纸纤维微观形貌、厚度、力学性能和亲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可降解复印纸制备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80℃、热压时间30 s、热压压力为0.6 MPa。在最佳工艺参数下,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可降解复印纸的厚度为0.189 mm,断裂伸长率为20.67%,拉伸强度为5.52 MPa,水接触角为118.8°。与某市售A4复印纸相比,制备得到的复印纸具有绿色环保、疏水性能较好、打印性能较好、保护视力和成本较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热压工艺 聚乳酸 环保复印纸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锥面熔体微分静电纺中电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艳萍 张莉彦 +3 位作者 陈宏波 杨卫民 谭晶 李好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为获得最佳的熔体微分静电纺丝结构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多层锥面无针熔体微分静电纺丝中的电场分布进行模拟,分析了双锥面特征设计参数对纺丝尖端场强的影响,分别讨论了内圈直径和内圈伸出距离对内外圈纺丝尖端及纺丝路径场... 为获得最佳的熔体微分静电纺丝结构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多层锥面无针熔体微分静电纺丝中的电场分布进行模拟,分析了双锥面特征设计参数对纺丝尖端场强的影响,分别讨论了内圈直径和内圈伸出距离对内外圈纺丝尖端及纺丝路径场强分布的影响。ANSYS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加锥面层数会减弱最外圈纺丝尖端的电场强度;对于双锥面熔体纺丝装置,内锥面直径大小对纺丝尖端场强分布的影响不明显;当内锥面伸出距离增大时,内外圈纺丝尖端场强的差值先减小再增大;当内锥面直径为26 mm,内圈伸出距离为6 mm时,内外圈纺丝尖端电场强度分布最相似,能够保证内外锥面制备的纤维射流间距相同,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电场模拟 双锥面 纺丝尖端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微分静电纺PLA滤膜过滤性能及矿下应用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安瑛 王静东 +3 位作者 陈明军 杜长彪 刘宇亮 李好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86,共5页
分析了电晕驻极和克重对熔体微分静电纺PLA微纳纤维滤膜的稳态过滤性能和矿下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晕驻极能够有效提升熔体微分静电纺PLA微纳纤维滤膜的过滤效率,当克重为40~80 g/m^(2)时,过滤效率均在96%以上,阻力增幅平缓,均... 分析了电晕驻极和克重对熔体微分静电纺PLA微纳纤维滤膜的稳态过滤性能和矿下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晕驻极能够有效提升熔体微分静电纺PLA微纳纤维滤膜的过滤效率,当克重为40~80 g/m^(2)时,过滤效率均在96%以上,阻力增幅平缓,均低于市售矿用防尘滤膜,品质因子均高于市售矿用防尘滤膜。矿下实验表明,与市售矿用防尘滤膜相比,电晕驻极后的PLA电纺滤膜可过滤的粉尘的平均粒径降低了约46%;同时,粉尘留存性能均得到大幅提高。矿下实验表明,克重为40~80 g/m^(2)的PLA电纺滤膜可作为矿下防护面罩的高效低阻滤膜层。为熔体微分静电纺纤维滤膜在煤矿粉尘防治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煤矿粉尘 过滤性能 高效低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微分电纺PLA/PCL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觊兴 丁玉梅 +4 位作者 张超 谭晶 丁熙 李好义 杨卫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7-468,共12页
为改善聚乳酸(PLA)的韧性,将聚己内酯(PCL)与PLA熔融共混作为纺丝原料,使用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LA/PCL纤维膜,研究了原料配比、纺丝温度、纺丝电压和收集辊转速对PLA/PCL纤维膜纤维直径、力学性能、亲疏水性和孔隙率的影响。结果... 为改善聚乳酸(PLA)的韧性,将聚己内酯(PCL)与PLA熔融共混作为纺丝原料,使用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LA/PCL纤维膜,研究了原料配比、纺丝温度、纺丝电压和收集辊转速对PLA/PCL纤维膜纤维直径、力学性能、亲疏水性和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LA/PCL配比为7∶3、纺丝温度为230℃、纺丝电压为40kV、收集辊转速为2200r/min条件下制备的纤维膜纤维最小平均直径可达(2.049±0.438)μm,纤维膜的抗拉强度为13.68MPa,断裂伸长率为175%;相较于PLA纤维膜,其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15%和21.5%。其他纺丝条件不变,随着收集辊转速的增加,PLA/PCL纤维膜的孔隙率和水接触角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收集辊转速为1400r/min时,纤维膜具有强疏水性,水接触角为144.3°,孔隙率可达74.42%。本文对使用绿色方法高效制备满足不同需求的纤维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聚合物加工 复合材料 纤维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微分静电纺聚乳酸超细纤维膜热压增强工艺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莉彦 王朔 +3 位作者 李长金 李好义 杨卫民 张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2,共7页
可降解材料高强透气纤维膜在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需求迫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聚乳酸包装膜制备技术。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热压温度、压力和时间对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微纳米纤维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使用Design-Ex... 可降解材料高强透气纤维膜在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需求迫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聚乳酸包装膜制备技术。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热压温度、压力和时间对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微纳米纤维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使用Design-Expert 11软件设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纤维膜热压工艺参数,并对得到的最佳值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佳热压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40℃、热压压力4 MPa、热压时间6 s,此条件处理后的聚乳酸纤维热压膜单向平均拉伸强度为27.613 MPa,相较未处理纤维膜拉伸强度提升149.89%,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684%,证明拟合效果良好。热压处理可有效增强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提高聚乳酸纤维膜产品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热压工艺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聚乳酸纤维膜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CO_2制备熔体微分静电纺聚丙烯纤维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明钟 杨卫民 +3 位作者 李好义 陈承涛 丁玉梅 秦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3,共4页
通过密封的压力容器将聚丙烯(PP)和超临界CO_2混合,形成气固均相体系,采用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法制备PP和超临界CO_2均相体系纤维;研究超临界CO_2昆合以及混合后形成的均相体系进行升温处理对制备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纯PP、PP和超临界CO_... 通过密封的压力容器将聚丙烯(PP)和超临界CO_2混合,形成气固均相体系,采用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法制备PP和超临界CO_2均相体系纤维;研究超临界CO_2昆合以及混合后形成的均相体系进行升温处理对制备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纯PP、PP和超临界CO_2混合后形成的均相体系以及对均相体系升温处理后,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分别为12.8、8.02、5.08μm;PP和超临界CO_2混合后,聚合物的黏度得到降低;PP和超临界CO_2混合后,制备的纤维结晶度得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超临界二氧化碳 黏度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在熔体微分静电纺聚丙烯纤维中的作用研究
11
作者 陈明钟 李小虎 +3 位作者 李好义 马帅 丁玉梅 杨卫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2-153,156,共3页
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熔体静电纺丝因其环境友好、产量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纤维直径过粗使其发展受到了限制。为了提高纤维细度、降低纤维摆幅,研究者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石蜡对聚丙烯(PP)进行改性,研究石蜡对聚丙烯熔体微分... 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熔体静电纺丝因其环境友好、产量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纤维直径过粗使其发展受到了限制。为了提高纤维细度、降低纤维摆幅,研究者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石蜡对聚丙烯(PP)进行改性,研究石蜡对聚丙烯熔体微分静电纺的纤维直径和纤维下落摆幅的影响。实验表明:石蜡作为添加剂,能够有效降低聚丙烯熔体的黏度,使得纤维的平均直径从4.48μm降到1.76μm;添加20%石蜡的聚丙烯熔体微分静电纺射流和纯聚丙烯熔体射流相比摆动半径从12.90mm降到2.6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石蜡 纤维直径 摆动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工业化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艳萍 张莉彦 +3 位作者 马小路 何万林 杨卫民 李好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2,共5页
简单介绍了无针静电纺丝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概述了无针静电纺丝装置的基本类型,根据射流激发形式不同,无针喷头可分为旋转喷头和静止喷头两大类;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化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及装备,比如纳米蜘蛛... 简单介绍了无针静电纺丝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概述了无针静电纺丝装置的基本类型,根据射流激发形式不同,无针喷头可分为旋转喷头和静止喷头两大类;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化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及装备,比如纳米蜘蛛技术、气泡静电纺丝技术、狭缝表面静电纺丝技术、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其中,熔体微分静电纺丝不使用溶剂,是一种绿色制造技术,而且不存在溶剂挥发,生产效率高,对于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超细纤维具有很大潜力。对未来无针静电纺丝工业化生产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对于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射流原理、纺丝过程控制方法和纺丝工艺参数的优化还需更深入研究,同时工业化生产系统要综合考虑到成本、效率、质量和安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针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工业化 无针旋转喷头 无针静止喷头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微分电纺PLA/ATBC空气滤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琳 李好义 +3 位作者 王紫行 王循 杨卫民 张有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2-86,共5页
为了获得高效低阻、绿色环保的空气滤膜,采用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PLA)/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PLA/ATBC)空气滤膜,通过加入增塑剂ATBC改善熔体流动性,制得直径均匀的纳米纤维,并重点研究了空气过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为了获得高效低阻、绿色环保的空气滤膜,采用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PLA)/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PLA/ATBC)空气滤膜,通过加入增塑剂ATBC改善熔体流动性,制得直径均匀的纳米纤维,并重点研究了空气过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TBC用量的增加,纤维膜结构由松散趋于紧实,纤维直径呈先减小后小幅度增加的趋势;ATBC用量为10%(wt,质量分数)条件下,纤维平均直径为0.42μm,制得的PLA/ATBC空气滤膜对粒径大于等于0.3μm的颗粒的稳态过滤效率最高达99.95%,过滤阻力为195.2Pa,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空气过滤 绿色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