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CFD的烟熏炉改进设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玲玲
沈施佳
刘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96,共4页
针对某款烟熏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烟熏效果不佳、加热仓内各部分食物熏制的成熟及着色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对烟熏炉加热仓的结构改进来改善加热仓内流场分布、从而提高烟熏效果的方法。采用CFD技术建立了加热仓的二维、三维仿真模...
针对某款烟熏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烟熏效果不佳、加热仓内各部分食物熏制的成熟及着色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对烟熏炉加热仓的结构改进来改善加热仓内流场分布、从而提高烟熏效果的方法。采用CFD技术建立了加热仓的二维、三维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加热仓结构改进前后的烟熏气流场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加热仓结构可有效改善加热仓内烟熏气流场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技术
气流场
烟
熏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凤县出土东汉雒阳武库东卢铜熏炉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翰章
陈孟东
《文博》
1988年第1期96-,102,共2页
1971年凤县凤州古城出土一件铜熏炉(封底),分炉盖、炉身和炉座三部分。座为三只镂空兽头,高18.5,径7.5,口径8厘米。盖为博山形,雕刻异常精美,为历年发现铜熏炉中最精制者。上有山水、树木、飞禽、走兽、人物、云气等。猴、狗、熊、牛、...
1971年凤县凤州古城出土一件铜熏炉(封底),分炉盖、炉身和炉座三部分。座为三只镂空兽头,高18.5,径7.5,口径8厘米。盖为博山形,雕刻异常精美,为历年发现铜熏炉中最精制者。上有山水、树木、飞禽、走兽、人物、云气等。猴、狗、熊、牛、鹿、孔雀、人物等,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有奔驰者,有格斗者、有匿居后内者,形态各异。盖高8、腹围30.3、把长3.8、宽1.7厘米,把端为一兽头。盖口沿刻“雒阳武库东卢重三斤”九字,篆书工整。炉身口沿刻“重二斤十四两”六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炉
雒阳
炉
座
炉
身
凤州
西凤
内者
底径
洛阳城
执金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索明代鋄金熏炉的工艺
被引量:
1
3
作者
黎永辉
邓汶慧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8-126,共9页
以无损的科学分析方法研究3件明宣德年制的鋄金熏炉,以解释明代时期的工艺特色。研究方法包括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能谱测定铁体和鋄金的成分,反射光显微镜深入观察铁器表面网纹坑的分布,密度和深度。以红外光谱仪检测得出熏...
以无损的科学分析方法研究3件明宣德年制的鋄金熏炉,以解释明代时期的工艺特色。研究方法包括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能谱测定铁体和鋄金的成分,反射光显微镜深入观察铁器表面网纹坑的分布,密度和深度。以红外光谱仪检测得出熏炉的表面褐色涂料为传统的大漆。以探索当中3件熏炉工艺的异同,讨论技术上的改良变化为器物带来的好坏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鋄金
熏炉
鋄金工艺
大漆
网纹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唐笼形镂雕熏炉考略——兼为一件西安碑林馆藏石刻正名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洁
杜文
张彦
《文博》
2010年第5期35-40,共6页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隋开皇年间至唐代中晚期计300余年间,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文化区域内的贵族墓葬中多随葬一种以瓷、石为质的笼形熏炉。本文立足于对此类型熏炉资料的收集与梳理,并通过对其制作工艺及装饰特征的比较,提出对此种器物定...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隋开皇年间至唐代中晚期计300余年间,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文化区域内的贵族墓葬中多随葬一种以瓷、石为质的笼形熏炉。本文立足于对此类型熏炉资料的收集与梳理,并通过对其制作工艺及装饰特征的比较,提出对此种器物定名与用途的探讨,兼为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的一件石质文物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笼形镂雕
熏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翔发现战国凤鸟衔环铜熏炉
被引量:
12
5
作者
景宏伟
王周应
《文博》
1996年第1期57-57,共1页
1995年3月,在地处凤翔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西部,姚家岗宫殿建筑遗址附近,一小学生于上学途中,偶然发现一件已部分暴露的战国凤鸟衔环铜熏炉,随即挖出,拿回家中,后经多方面努力做工作,终于将这件铜器征集回凤翔县博物...
1995年3月,在地处凤翔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西部,姚家岗宫殿建筑遗址附近,一小学生于上学途中,偶然发现一件已部分暴露的战国凤鸟衔环铜熏炉,随即挖出,拿回家中,后经多方面努力做工作,终于将这件铜器征集回凤翔县博物馆收藏.此熏炉通高35.5厘米,重4千克,由覆斗形底座,空心斜角方柱和带衔环凤鸟的椭球形炉体三部分组成.覆斗形底座纹饰为一次铸成的镂空高浮雕图案.四个正立面纹饰相同,构图可分上下两层,每面有三只虎纹,上层一只正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炉
凤鸟
凤翔县
炉
体
底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学生
正方形区域
战国时期
椭球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动阀的介质流向与蒸熏炉性能的关系
6
作者
刘荣旭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9-50,共2页
T6000型蒸熏炉是由加热系统、蒸煮系统、抽干系统和控制系统所组成。蒸汽管路上的气动阀尤其是控制低压蒸汽的气动阀要求很严,必须达到开启灵活,关闭可靠,一、气动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种气动阀学名称之为弹簧常闭式气动截止阀,其结构如...
T6000型蒸熏炉是由加热系统、蒸煮系统、抽干系统和控制系统所组成。蒸汽管路上的气动阀尤其是控制低压蒸汽的气动阀要求很严,必须达到开启灵活,关闭可靠,一、气动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种气动阀学名称之为弹簧常闭式气动截止阀,其结构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阀
介质
蒸
熏炉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动蒸熏炉
7
《农村新技术》
2008年第20期39-39,共1页
辽宁省沈阳市东方食品机械制造厂生产的250型电脑控制蒸熏炉,适用于各种肠制品和块状肉制品的熏烤和蒸煮,具有冷熏、蒸熏、热熏、干燥、自动清洗等功能,而且一炉可同时生产多种产品。
关键词
机械制造厂
电脑控制
250型
东方食品
自动清洗
沈阳市
自动蒸
熏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熏灯两用朱雀炉
8
作者
罗红侠
《文博》
2008年第2期85-86,共2页
咸阳博物馆珍藏着一件铜质两用朱雀熏炉.通高13.4厘米,其中冠高2.4、头高6、腿高3厘米.通长14.6厘米,其中头长2.1、身长7、尾长5.5厘米.朱雀站立昂首,张口,口内含珠(有人称丹).双目平视前方.……
关键词
朱雀
咸阳博物馆
熏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鲑鳟鱼冷热熏加工工艺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申志新
简生龙
《中国水产》
2016年第3期68-69,共2页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鲑鳟鱼深加工技术,以水库网箱养殖的优质三倍体虹鳟鱼、白鲑鱼为原料,进行冷热熏技术试验研发,从鱼品口感、延长产品储存期、增加附加值等方面获得较好效果,为青海省内鲑鳟鱼养殖场通过开展熏制鱼品加工,提高产品品...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鲑鳟鱼深加工技术,以水库网箱养殖的优质三倍体虹鳟鱼、白鲑鱼为原料,进行冷热熏技术试验研发,从鱼品口感、延长产品储存期、增加附加值等方面获得较好效果,为青海省内鲑鳟鱼养殖场通过开展熏制鱼品加工,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较强实用性的操作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
熏
加工工艺技术
水库网箱养殖
鱼品
白鲑
其他鱼类
北极红点鲑
深加工技术
熏炉
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奈良正仓院珍藏的唐代银熏球和螺钿花鸟纹铜镜
被引量:
3
10
作者
魏(女勇)娥
《文博》
1991年第5期77-78,101,共3页
正仓院是日本收藏宝物的地方,分南北中三个仓,历史悠久,约一千二百余载。北仓的宝物,是由朝廷管理监督的,只有奉圣命的使者才有权开仓门。管理仓库的使者在日本奈良末期称“敕使”,敕使在封仓门时必须贴上“敕使之弁”的封条。到平安时...
正仓院是日本收藏宝物的地方,分南北中三个仓,历史悠久,约一千二百余载。北仓的宝物,是由朝廷管理监督的,只有奉圣命的使者才有权开仓门。管理仓库的使者在日本奈良末期称“敕使”,敕使在封仓门时必须贴上“敕使之弁”的封条。到平安时期称“敕员之藏”或“敕封仓”。镰仓中期从“勒使官员之封”改为“宸笔之御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仓院
日本奈良
银
熏
球
敕使
鸟纹
奉圣
熏炉
被中香
炉
卧褥香
炉
北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降龙博山炉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桂枝
《文博》
1986年第2期91-,2,共2页
宝鸡博物馆珍藏一件汉代的降龙博山熏炉(封二:3)。通高22.5厘米,重1.4公斤。炉身下饰龙柱,一人手攀龙首,坐于龙身之上有降龙之姿,镂空盖顶作博山峰纹。炉身与盖间有活环钮连接,整器造型生动,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师,以其高超的技艺、娴熟...
宝鸡博物馆珍藏一件汉代的降龙博山熏炉(封二:3)。通高22.5厘米,重1.4公斤。炉身下饰龙柱,一人手攀龙首,坐于龙身之上有降龙之姿,镂空盖顶作博山峰纹。炉身与盖间有活环钮连接,整器造型生动,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师,以其高超的技艺、娴熟的手法,采取写实与抽象夸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山
炉
炉
身
熏炉
匠师
环钮
《九歌》
《考工记》
乘龙
真龙天子
上层贵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门药方洞的初创和续凿年代
被引量:
2
12
作者
常青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8-44,126-127,共9页
药方洞位于洛阳龙门西山窟群偏南的崖面上,南距最早洞窟——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的古阳洞10米左右,北临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规模宏大的奉先寺15米左右。洞窟为前庭与主室两部分(图1)。前庭现无顶部,南北宽约5米,东西进深2.75米左右,窟门宽...
药方洞位于洛阳龙门西山窟群偏南的崖面上,南距最早洞窟——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的古阳洞10米左右,北临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规模宏大的奉先寺15米左右。洞窟为前庭与主室两部分(图1)。前庭现无顶部,南北宽约5米,东西进深2.75米左右,窟门宽1.90米,门券进深0.62—0.65米。主室平面近于马蹄形,穹窿顶,东西进深4.40米,南北宽3.70米,高4.10米左右。西壁正中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座下雕熏炉与二护法狮子。窟顶正中雕一朵大莲花,莲花四角各雕一身伎乐天或供养天人。南壁正中开一大龛。窟内壁面布满小龛。窟门圆拱形,原有门槛,宽0.27米,高0.22米,多残。门外两侧各雕一束莲柱。门楣呈尖拱火焰状,上雕二侏儒与龟,共托一通大碑,碑身两侧各有一身向下飞舞的飞天。门外南北两侧各雕一身力士。前庭南北两壁也布满小龛。药方洞内外造像风格差异明显,有北魏、北齐、唐宋的题记,时代内涵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北魏孝文帝
唐高宗
武则天
门券
奉先寺
莲花
穹窿顶
图版
熏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玲珑瓷
被引量:
3
13
作者
许斌
《企业经济》
1981年第11期25-25,共1页
翻开史册,制瓷是中华民族献给大千世界的一份厚礼.如今,在瓷艺这古老而青春的园地里,竞放着朵朵鲜花,玲珑瓷便是其中一朵奇葩.玲珑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为我国的独特产品.玲珑又名"米通".始创于宋代,是影青瓷衍化而...
翻开史册,制瓷是中华民族献给大千世界的一份厚礼.如今,在瓷艺这古老而青春的园地里,竞放着朵朵鲜花,玲珑瓷便是其中一朵奇葩.玲珑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为我国的独特产品.玲珑又名"米通".始创于宋代,是影青瓷衍化而成的产物.北宋中期的影青瓷釉白显青,暗雕花纹.据传,当时一次烧制一种"香熏炉",由于室温过高,瓷釉流泻而将香熏炉的空洞填平了.对光明视,其孔斑瓓透明,平滑晶莹,玲珑瓷便从此得到启迪,萌芽而生.据历史记载,至明朝,玲珑瓷浙趋兴盛.到清代乾隆年间,御窑厂开始在"幽靓雅致"的玲珑瓷上配之以淡雅青翠的青花纹样,"青花"衬"玲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玲珑瓷
中华民族
景德镇
影青瓷
青瓷釉
传统名
青花
历史记载
乾隆年间
熏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件铜“温酒器”
被引量:
4
14
作者
王永亮
《文博》
1993年第3期59-59,共1页
陕西省富县统计局局长王峰交献给文物部门一件上面置有耳杯的铜炉(封底),即“温酒器”,全器由炉体和耳杯两部分组成。炉底有4个侏儒支托炉体和耳杯,炉外侧有一手柄(已残)。炉体上部为椭圆形围栏,四壁分别镂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
陕西省富县统计局局长王峰交献给文物部门一件上面置有耳杯的铜炉(封底),即“温酒器”,全器由炉体和耳杯两部分组成。炉底有4个侏儒支托炉体和耳杯,炉外侧有一手柄(已残)。炉体上部为椭圆形围栏,四壁分别镂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上托一耳杯。耳杯素面,圆环,大小与炉体对应。全器通高11,长14,宽10厘米,耳杯重160克,炉体重885克。器物结构精巧,铸工细赋,雕刻生动。这种镂刻四神形象的铜炉和耳杯,据有关资料表明,山东、山西、陕西的汉墓中均有出土,其名称叫法不一,一般称之为“酒器”或“温酒器”,有的称为“烹饪器”、“熏炉”、“烹炉”等,虽对该器名称叫法多样,但其用途无非两种,一种是以染色为名。有的人推测说:“染炉和染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杯
支托
熏炉
汉墓
器名
上托
王峰
用器
田野考古
人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茂陵出土“阳信家”铜器
被引量:
1
15
作者
贠安志
《人文杂志》
1984年第3期2-129,共2页
关键词
阳信
铜器
手
炉
陕西
承盘
暖
炉
熏炉
铜钟
铜鼎
竹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人的香事概况
16
作者
梁子
谢莉
《文博》
2005年第2期12-19,共8页
唐代是我国农业文明时代的一段华彩乐章,社会事业和各类文化都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学界对唐文化的研究也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就物质文化层而言,大家对瓷器、丝绸、金银器以及对与此相关同时又带有制度、精神等文化特征的茶文化、酒...
唐代是我国农业文明时代的一段华彩乐章,社会事业和各类文化都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学界对唐文化的研究也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就物质文化层而言,大家对瓷器、丝绸、金银器以及对与此相关同时又带有制度、精神等文化特征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天当我们再重新把玩珍宝领味其超越时空的文化内涵时,突然发现,有一大宗器物,既不能归之于茶器、酒器,也不能归类于饮食器,并自成体系,且器类用途区分明显,器物形式多样,这就是香器.由于其自成体系,出土量大,时代延续久远,我们甚至于可以提出香文化这一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熏炉
香料贸易
黄屑
京兆府
行香
香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哲罗鱼即食食品加工工艺
被引量:
1
17
作者
徐浩然
房守库
+2 位作者
赵晓临
孙玉芝
王兴兵
《黑龙江水产》
2018年第1期30-31,共2页
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又称太门哲罗鱼,属于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是我国大型的名贵冷水性鱼类。哲罗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是目前极具开发潜力的淡水品种。近几年哲罗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殖技术、...
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又称太门哲罗鱼,属于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是我国大型的名贵冷水性鱼类。哲罗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是目前极具开发潜力的淡水品种。近几年哲罗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殖技术、亲鱼运输及营养成分等方面,对哲罗鱼产品精深加工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哲罗鱼即食食品加工进行尝试,探索加工工艺,现已制做鱼头罐头、烟熏鱼、鱼松、鱼丸、鱼油、鱼钙骨粉等便食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鱼
预处理
即食食品
烟
熏炉
加工工艺
高压蒸煮
烟
熏
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专利数则
18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筛片
锤片
揉搓机
专利数
烟
熏炉
烤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宫廷铜器三例
19
作者
张秀荣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80,共3页
1956年北京师范学院从琉璃厂古玩店收到鸭形鎏金熏炉、“乾清宫”洒金香炉和宣德五年香炉,现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三件铜器制作考究,用料精良,推测应是明代宫廷御用器。
关键词
明代
宫廷铜器
鎏金铜
熏炉
铜香
炉
宣德铜
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门寺文物保护工作的反思及设想
20
作者
任新来
《文博》
1993年第4期91-92,90,共3页
去年五月,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古城西安召开,国务委员李瑞环同志,就文物的保护问题,作了重要的讲话,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也符合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心愿。法门...
去年五月,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古城西安召开,国务委员李瑞环同志,就文物的保护问题,作了重要的讲话,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也符合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心愿。法门寺历史文物,为唐代诸帝迎奉佛骨所供养,其质量之优,等级之高,为历次唐代文物发现所罕见,对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批祖国瑰宝,如何进行保护,成为法门寺博物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法门寺文物,从质地上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文物工作
历史文物
佛骨
李瑞环同志
古城西安
金银器
琉璃器
圆盒
熏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FD的烟熏炉改进设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玲玲
沈施佳
刘红
机构
浙江瑞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96,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6C31043)
文摘
针对某款烟熏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烟熏效果不佳、加热仓内各部分食物熏制的成熟及着色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对烟熏炉加热仓的结构改进来改善加热仓内流场分布、从而提高烟熏效果的方法。采用CFD技术建立了加热仓的二维、三维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加热仓结构改进前后的烟熏气流场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加热仓结构可有效改善加热仓内烟熏气流场的分布。
关键词
CFD技术
气流场
烟
熏炉
Keywords
CFD Techniques
vapor field
fumigation furnace
分类号
TS20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凤县出土东汉雒阳武库东卢铜熏炉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翰章
陈孟东
出处
《文博》
1988年第1期96-,102,共2页
文摘
1971年凤县凤州古城出土一件铜熏炉(封底),分炉盖、炉身和炉座三部分。座为三只镂空兽头,高18.5,径7.5,口径8厘米。盖为博山形,雕刻异常精美,为历年发现铜熏炉中最精制者。上有山水、树木、飞禽、走兽、人物、云气等。猴、狗、熊、牛、鹿、孔雀、人物等,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有奔驰者,有格斗者、有匿居后内者,形态各异。盖高8、腹围30.3、把长3.8、宽1.7厘米,把端为一兽头。盖口沿刻“雒阳武库东卢重三斤”九字,篆书工整。炉身口沿刻“重二斤十四两”六字。
关键词
熏炉
雒阳
炉
座
炉
身
凤州
西凤
内者
底径
洛阳城
执金吾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索明代鋄金熏炉的工艺
被引量:
1
3
作者
黎永辉
邓汶慧
机构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文物修复办事处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8-126,共9页
文摘
以无损的科学分析方法研究3件明宣德年制的鋄金熏炉,以解释明代时期的工艺特色。研究方法包括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能谱测定铁体和鋄金的成分,反射光显微镜深入观察铁器表面网纹坑的分布,密度和深度。以红外光谱仪检测得出熏炉的表面褐色涂料为传统的大漆。以探索当中3件熏炉工艺的异同,讨论技术上的改良变化为器物带来的好坏处。
关键词
鋄金
熏炉
鋄金工艺
大漆
网纹坑
Keywords
Damascened incense burner
Damascening technique
Natural lacquer
Net pattern groove
分类号
K87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唐笼形镂雕熏炉考略——兼为一件西安碑林馆藏石刻正名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洁
杜文
张彦
机构
西安碑林博物馆
出处
《文博》
2010年第5期35-40,共6页
文摘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隋开皇年间至唐代中晚期计300余年间,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文化区域内的贵族墓葬中多随葬一种以瓷、石为质的笼形熏炉。本文立足于对此类型熏炉资料的收集与梳理,并通过对其制作工艺及装饰特征的比较,提出对此种器物定名与用途的探讨,兼为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的一件石质文物正名。
关键词
隋唐
笼形镂雕
熏炉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翔发现战国凤鸟衔环铜熏炉
被引量:
12
5
作者
景宏伟
王周应
出处
《文博》
1996年第1期57-57,共1页
文摘
1995年3月,在地处凤翔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西部,姚家岗宫殿建筑遗址附近,一小学生于上学途中,偶然发现一件已部分暴露的战国凤鸟衔环铜熏炉,随即挖出,拿回家中,后经多方面努力做工作,终于将这件铜器征集回凤翔县博物馆收藏.此熏炉通高35.5厘米,重4千克,由覆斗形底座,空心斜角方柱和带衔环凤鸟的椭球形炉体三部分组成.覆斗形底座纹饰为一次铸成的镂空高浮雕图案.四个正立面纹饰相同,构图可分上下两层,每面有三只虎纹,上层一只正立。
关键词
熏炉
凤鸟
凤翔县
炉
体
底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学生
正方形区域
战国时期
椭球形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动阀的介质流向与蒸熏炉性能的关系
6
作者
刘荣旭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9-50,共2页
文摘
T6000型蒸熏炉是由加热系统、蒸煮系统、抽干系统和控制系统所组成。蒸汽管路上的气动阀尤其是控制低压蒸汽的气动阀要求很严,必须达到开启灵活,关闭可靠,一、气动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种气动阀学名称之为弹簧常闭式气动截止阀,其结构如图1所示。
关键词
气动阀
介质
蒸
熏炉
性能
分类号
TH138.52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动蒸熏炉
7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08年第20期39-39,共1页
文摘
辽宁省沈阳市东方食品机械制造厂生产的250型电脑控制蒸熏炉,适用于各种肠制品和块状肉制品的熏烤和蒸煮,具有冷熏、蒸熏、热熏、干燥、自动清洗等功能,而且一炉可同时生产多种产品。
关键词
机械制造厂
电脑控制
250型
东方食品
自动清洗
沈阳市
自动蒸
熏炉
分类号
TS972.26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熏灯两用朱雀炉
8
作者
罗红侠
机构
咸阳博物馆
出处
《文博》
2008年第2期85-86,共2页
文摘
咸阳博物馆珍藏着一件铜质两用朱雀熏炉.通高13.4厘米,其中冠高2.4、头高6、腿高3厘米.通长14.6厘米,其中头长2.1、身长7、尾长5.5厘米.朱雀站立昂首,张口,口内含珠(有人称丹).双目平视前方.……
关键词
朱雀
咸阳博物馆
熏炉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鲑鳟鱼冷热熏加工工艺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申志新
简生龙
机构
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青海省高原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产》
2016年第3期68-69,共2页
文摘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鲑鳟鱼深加工技术,以水库网箱养殖的优质三倍体虹鳟鱼、白鲑鱼为原料,进行冷热熏技术试验研发,从鱼品口感、延长产品储存期、增加附加值等方面获得较好效果,为青海省内鲑鳟鱼养殖场通过开展熏制鱼品加工,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较强实用性的操作技术规范。
关键词
热
熏
加工工艺技术
水库网箱养殖
鱼品
白鲑
其他鱼类
北极红点鲑
深加工技术
熏炉
发烟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奈良正仓院珍藏的唐代银熏球和螺钿花鸟纹铜镜
被引量:
3
10
作者
魏(女勇)娥
出处
《文博》
1991年第5期77-78,101,共3页
文摘
正仓院是日本收藏宝物的地方,分南北中三个仓,历史悠久,约一千二百余载。北仓的宝物,是由朝廷管理监督的,只有奉圣命的使者才有权开仓门。管理仓库的使者在日本奈良末期称“敕使”,敕使在封仓门时必须贴上“敕使之弁”的封条。到平安时期称“敕员之藏”或“敕封仓”。镰仓中期从“勒使官员之封”改为“宸笔之御封”。
关键词
正仓院
日本奈良
银
熏
球
敕使
鸟纹
奉圣
熏炉
被中香
炉
卧褥香
炉
北仓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降龙博山炉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桂枝
出处
《文博》
1986年第2期91-,2,共2页
文摘
宝鸡博物馆珍藏一件汉代的降龙博山熏炉(封二:3)。通高22.5厘米,重1.4公斤。炉身下饰龙柱,一人手攀龙首,坐于龙身之上有降龙之姿,镂空盖顶作博山峰纹。炉身与盖间有活环钮连接,整器造型生动,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师,以其高超的技艺、娴熟的手法,采取写实与抽象夸张。
关键词
博山
炉
炉
身
熏炉
匠师
环钮
《九歌》
《考工记》
乘龙
真龙天子
上层贵族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药方洞的初创和续凿年代
被引量:
2
12
作者
常青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8-44,126-127,共9页
文摘
药方洞位于洛阳龙门西山窟群偏南的崖面上,南距最早洞窟——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的古阳洞10米左右,北临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规模宏大的奉先寺15米左右。洞窟为前庭与主室两部分(图1)。前庭现无顶部,南北宽约5米,东西进深2.75米左右,窟门宽1.90米,门券进深0.62—0.65米。主室平面近于马蹄形,穹窿顶,东西进深4.40米,南北宽3.70米,高4.10米左右。西壁正中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座下雕熏炉与二护法狮子。窟顶正中雕一朵大莲花,莲花四角各雕一身伎乐天或供养天人。南壁正中开一大龛。窟内壁面布满小龛。窟门圆拱形,原有门槛,宽0.27米,高0.22米,多残。门外两侧各雕一束莲柱。门楣呈尖拱火焰状,上雕二侏儒与龟,共托一通大碑,碑身两侧各有一身向下飞舞的飞天。门外南北两侧各雕一身力士。前庭南北两壁也布满小龛。药方洞内外造像风格差异明显,有北魏、北齐、唐宋的题记,时代内涵丰富。
关键词
北齐
北魏孝文帝
唐高宗
武则天
门券
奉先寺
莲花
穹窿顶
图版
熏炉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玲珑瓷
被引量:
3
13
作者
许斌
出处
《企业经济》
1981年第11期25-25,共1页
文摘
翻开史册,制瓷是中华民族献给大千世界的一份厚礼.如今,在瓷艺这古老而青春的园地里,竞放着朵朵鲜花,玲珑瓷便是其中一朵奇葩.玲珑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为我国的独特产品.玲珑又名"米通".始创于宋代,是影青瓷衍化而成的产物.北宋中期的影青瓷釉白显青,暗雕花纹.据传,当时一次烧制一种"香熏炉",由于室温过高,瓷釉流泻而将香熏炉的空洞填平了.对光明视,其孔斑瓓透明,平滑晶莹,玲珑瓷便从此得到启迪,萌芽而生.据历史记载,至明朝,玲珑瓷浙趋兴盛.到清代乾隆年间,御窑厂开始在"幽靓雅致"的玲珑瓷上配之以淡雅青翠的青花纹样,"青花"衬"玲珑"
关键词
玲珑瓷
中华民族
景德镇
影青瓷
青瓷釉
传统名
青花
历史记载
乾隆年间
熏炉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件铜“温酒器”
被引量:
4
14
作者
王永亮
出处
《文博》
1993年第3期59-59,共1页
文摘
陕西省富县统计局局长王峰交献给文物部门一件上面置有耳杯的铜炉(封底),即“温酒器”,全器由炉体和耳杯两部分组成。炉底有4个侏儒支托炉体和耳杯,炉外侧有一手柄(已残)。炉体上部为椭圆形围栏,四壁分别镂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上托一耳杯。耳杯素面,圆环,大小与炉体对应。全器通高11,长14,宽10厘米,耳杯重160克,炉体重885克。器物结构精巧,铸工细赋,雕刻生动。这种镂刻四神形象的铜炉和耳杯,据有关资料表明,山东、山西、陕西的汉墓中均有出土,其名称叫法不一,一般称之为“酒器”或“温酒器”,有的称为“烹饪器”、“熏炉”、“烹炉”等,虽对该器名称叫法多样,但其用途无非两种,一种是以染色为名。有的人推测说:“染炉和染杯。
关键词
耳杯
支托
熏炉
汉墓
器名
上托
王峰
用器
田野考古
人从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茂陵出土“阳信家”铜器
被引量:
1
15
作者
贠安志
出处
《人文杂志》
1984年第3期2-129,共2页
关键词
阳信
铜器
手
炉
陕西
承盘
暖
炉
熏炉
铜钟
铜鼎
竹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人的香事概况
16
作者
梁子
谢莉
机构
乾陵博物馆
法门寺博物馆
出处
《文博》
2005年第2期12-19,共8页
文摘
唐代是我国农业文明时代的一段华彩乐章,社会事业和各类文化都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学界对唐文化的研究也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就物质文化层而言,大家对瓷器、丝绸、金银器以及对与此相关同时又带有制度、精神等文化特征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天当我们再重新把玩珍宝领味其超越时空的文化内涵时,突然发现,有一大宗器物,既不能归之于茶器、酒器,也不能归类于饮食器,并自成体系,且器类用途区分明显,器物形式多样,这就是香器.由于其自成体系,出土量大,时代延续久远,我们甚至于可以提出香文化这一概念.
关键词
法门寺
熏炉
香料贸易
黄屑
京兆府
行香
香囊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哲罗鱼即食食品加工工艺
被引量:
1
17
作者
徐浩然
房守库
赵晓临
孙玉芝
王兴兵
机构
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
丹东华美渔业有限公司
本溪市渔业管理总站
出处
《黑龙江水产》
2018年第1期30-31,共2页
基金
辽阳市科技局科技计划类项目
文摘
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又称太门哲罗鱼,属于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是我国大型的名贵冷水性鱼类。哲罗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是目前极具开发潜力的淡水品种。近几年哲罗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殖技术、亲鱼运输及营养成分等方面,对哲罗鱼产品精深加工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哲罗鱼即食食品加工进行尝试,探索加工工艺,现已制做鱼头罐头、烟熏鱼、鱼松、鱼丸、鱼油、鱼钙骨粉等便食食品.
关键词
哲罗鱼
预处理
即食食品
烟
熏炉
加工工艺
高压蒸煮
烟
熏
鱼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专利数则
18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筛片
锤片
揉搓机
专利数
烟
熏炉
烤制
分类号
TS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宫廷铜器三例
19
作者
张秀荣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80,共3页
文摘
1956年北京师范学院从琉璃厂古玩店收到鸭形鎏金熏炉、“乾清宫”洒金香炉和宣德五年香炉,现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三件铜器制作考究,用料精良,推测应是明代宫廷御用器。
关键词
明代
宫廷铜器
鎏金铜
熏炉
铜香
炉
宣德铜
炉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门寺文物保护工作的反思及设想
20
作者
任新来
出处
《文博》
1993年第4期91-92,90,共3页
文摘
去年五月,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古城西安召开,国务委员李瑞环同志,就文物的保护问题,作了重要的讲话,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也符合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心愿。法门寺历史文物,为唐代诸帝迎奉佛骨所供养,其质量之优,等级之高,为历次唐代文物发现所罕见,对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批祖国瑰宝,如何进行保护,成为法门寺博物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法门寺文物,从质地上划分。
关键词
文物保护
文物工作
历史文物
佛骨
李瑞环同志
古城西安
金银器
琉璃器
圆盒
熏炉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CFD的烟熏炉改进设计
张玲玲
沈施佳
刘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陕西凤县出土东汉雒阳武库东卢铜熏炉
王翰章
陈孟东
《文博》
198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探索明代鋄金熏炉的工艺
黎永辉
邓汶慧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隋唐笼形镂雕熏炉考略——兼为一件西安碑林馆藏石刻正名
杨洁
杜文
张彦
《文博》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凤翔发现战国凤鸟衔环铜熏炉
景宏伟
王周应
《文博》
199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气动阀的介质流向与蒸熏炉性能的关系
刘荣旭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自动蒸熏炉
《农村新技术》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熏灯两用朱雀炉
罗红侠
《文博》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鲑鳟鱼冷热熏加工工艺技术
申志新
简生龙
《中国水产》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日本奈良正仓院珍藏的唐代银熏球和螺钿花鸟纹铜镜
魏(女勇)娥
《文博》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汉降龙博山炉
王桂枝
《文博》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龙门药方洞的初创和续凿年代
常青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玲珑瓷
许斌
《企业经济》
198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一件铜“温酒器”
王永亮
《文博》
199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陕西茂陵出土“阳信家”铜器
贠安志
《人文杂志》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唐人的香事概况
梁子
谢莉
《文博》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哲罗鱼即食食品加工工艺
徐浩然
房守库
赵晓临
孙玉芝
王兴兵
《黑龙江水产》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专利数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明代宫廷铜器三例
张秀荣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法门寺文物保护工作的反思及设想
任新来
《文博》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