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惠水仰天窝竖井大熊猫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1
作者 王德远 Jean BOTTAZZI +3 位作者 周文龙 李威 胡晚枚 吕小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126,共6页
晚更新世的大熊猫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化石分布点众多,但完整保存的骨骼材料相对较少。文中报道了贵州惠水县仰天窝竖井新发现的完整大熊猫头骨化石,仰天窝竖井—白马洞因其特殊的洞穴环境为化石的保藏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测量数据... 晚更新世的大熊猫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化石分布点众多,但完整保存的骨骼材料相对较少。文中报道了贵州惠水县仰天窝竖井新发现的完整大熊猫头骨化石,仰天窝竖井—白马洞因其特殊的洞穴环境为化石的保藏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测量数据,仰天窝大熊猫个体牙齿比现生大熊猫略大,应属于巴氏大熊猫。AMS—^(14)C测年结果为22887~22431 a BP,时代处于末次盛冰期前后,新材料的发现为推断大熊猫在晚更新世末期的分布范围、生存演化等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猫化石 晚更新世 仰天窝竖井 喀斯特洞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惠水仰天窝竖井大熊猫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2
作者 王德远 Jean Bottazzi +3 位作者 周文龙 李威 胡晚枚 吕小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共4页
大熊猫晚更新世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化石点众多,但完整头骨材料相对较少。本文报道了贵州惠水仰天窝竖井最新发现的大熊猫头骨及下颌骨化石,保存相对较完整。仰天窝竖井—白马洞特殊的洞穴条件为化石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测... 大熊猫晚更新世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化石点众多,但完整头骨材料相对较少。本文报道了贵州惠水仰天窝竖井最新发现的大熊猫头骨及下颌骨化石,保存相对较完整。仰天窝竖井—白马洞特殊的洞穴条件为化石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测量数据,仰天窝大熊猫个体牙齿比现生大熊猫略大,应属于巴氏大熊猫。AMS-^(14)C测年结果为22887~22431 a BP,处于末次盛冰期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猫化石 晚更新世 仰天窝竖井 喀斯特洞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双河洞晚更新世大熊猫化石高度聚集现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德远 高占冬 +7 位作者 黎有为 JEAN BOTTAZZI 杜花 傅良同 赵祖伦 宁有丰 程海 周文龙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8-1045,共8页
贵州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该洞先后分辨出近30多具大熊猫个体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其中一支洞中竖井下方至少聚集了10余具个体化石。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洞道发育形态特征及化石埋藏学特征,初步推测出这些... 贵州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该洞先后分辨出近30多具大熊猫个体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其中一支洞中竖井下方至少聚集了10余具个体化石。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洞道发育形态特征及化石埋藏学特征,初步推测出这些大熊猫深入该支洞内经由竖井跌落并死亡的过程,表明喀斯特洞穴可以为大熊猫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及化石保存环境。选取一例化石表面沉积的碳酸钙样品进行了铀系法测年,表明该个体至少生活在5.1万年前;对另一例个体的牙齿化石进行AMS14C测年,发现其生活在距今2.5万年左右,推断该洞道中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晚更新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猫化石 牙釉质 AMS14C年代学 陷阱 双河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类博物馆特展创新策划实践——以重庆自然博物馆熊猫时代特展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政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5,共5页
近年来,我国自然类博物馆陆续推出越来越多的原创性科普特展。在此过程中,如何科学利用馆藏资源展出特色与新意,成为自然类博物馆策展人重点思考的问题。“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这一原创性特展将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大熊... 近年来,我国自然类博物馆陆续推出越来越多的原创性科普特展。在此过程中,如何科学利用馆藏资源展出特色与新意,成为自然类博物馆策展人重点思考的问题。“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这一原创性特展将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大熊猫化石资源,创新性地与高科技生态复原技术相结合,使该特展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是一次成功的展陈实践。这一展陈实践对自然类博物馆策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自然类科普特展 熊猫化石 高科技生态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