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探讨熊氏十味温胆汤促胆固醇逆转运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马星雨 谢雪姣 +1 位作者 李春巧 张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6-1036,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研究熊氏十味温胆汤(SWD)对ABCA1表达和胆固醇转运的影响,探讨其促胆固醇逆转运(RCT)的通路机制。方法:利用TCMSP、HERB平台,筛选SWD药物有效成分,并预测RCT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用STRING...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研究熊氏十味温胆汤(SWD)对ABCA1表达和胆固醇转运的影响,探讨其促胆固醇逆转运(RCT)的通路机制。方法:利用TCMSP、HERB平台,筛选SWD药物有效成分,并预测RCT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SWD关键活性成分用AutoDock Vina与ABCA1蛋白、miR-33进行分子对接。体外实验采用RAW264.7建立泡沫细胞模型,通过油红O染色和NBD-胆固醇,并使用慢病毒过表达细胞miRNA-33,研究SWD对RAW264.7细胞的脂质蓄积和胆固醇流出率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BCA1表达情况。结果:根据网络药理学获得SWD活性成分336个,RCT靶点267个,RCT与SWD交集靶点46个,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活性成分与ABCA1、miR-33有较稳定的结合构象;体外实验发现SWD组细胞脂质含量明显降低(P<0.01),胆固醇流出率明显增加(P<0.01),ABCA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miR-33过表达组ABCA1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SW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能通过miRNA-33-ABCA1通路促RCT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氏十味温胆汤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逆向转运 ABCA1 miR-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