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电影《望乡》的背后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金进
-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8-162,共5页
-
文摘
1974年电影《望乡》拍摄成功,其脚本是山崎朋子的《山打根八号娼馆》,导演是日本社会派导演熊井启,公映后引发了日本国民对自身历史的反省。1978年10月,《望乡》在中国上映,被讥为"黄色电影""反动落后"电影。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巴金举笔两谈《望乡》,为其辩护,并由这两篇评论开始了巴金历时8年的《随想录》的写作。同时期,也有不少马来西亚人关注到这段历史,《望乡》的背后是触发中、日、马三国反省自身的开始,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人性这一普遍性因素在世界文学中彰显的结果。
-
关键词
《望乡》
山崎朋子
巴金
熊井启
《山打根八号娼馆》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海与毒药(上)
- 2
-
-
作者
熊井启
卓宗绪
李永亮
-
出处
《电影文学》
1987年第10期58-69,共12页
-
文摘
《海与毒药》,是根据日本作家远藤周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小说的内容直接取材于太平洋战争末期的真实事件。影片由熊井启担任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熊井启逼真地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精神。熊井启这样说道,“我考虑在影片中直面人生,把那些利欲熏心的医学败类的种种非人道行为,予以无情的揭露,并把其中的思想展现出来。
-
关键词
毒药
小说改编
太平洋战争
熊井启
拍摄过程
现实主义
影片
导演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第46届威尼斯电影一瞥
- 3
-
-
作者
严敏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38-38,共1页
-
文摘
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是八十年代以来水平最高的一届.不论参赛的还是观摩的影片,都是选送国今年最佳的作品,其题材非常多样,有描写艾滋病,揭示文化的差异,探索伦理的价值,进行时代的反省等.风格样式也丰富多采,有怪诞剧、史诗剧、通俗剧、喜剧、闹剧等,昔日的意识流与生活流技巧已完全被摒弃,代之以夸张、多采的情节里包含着较深的寓意,这种文艺片乃是当前国际电影的新类型. 经过11天的激烈竞赛和10人评委会的反复评选,我国台湾影片《悲情城市》力克群雄,夺得了圣马克金狮大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如此权威性的电影节上获得如此高的荣誉.英国一位影评家说:“
-
关键词
威尼斯电影节
文艺片
风格样式
八十年代
熊井启
克金
三船敏郎
布莱松
戛纳电影节
最佳摄影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国际影坛
- 4
-
-
-
出处
《电影文学》
1979年第3期94-95,共2页
-
文摘
熊井启1930年6月生于日本长野县南安县群丰科町。他家世世代代是地主。他是兄弟三人中最末的一个。1945年入县立松本高中文科,毕业后考入信州大学文理系社会科,1953年毕业。大学期间就对电影,戏剧,文学、绘画等很感兴趣,特别是对战前战后的法国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异常响往,曾多次参加演剧、电影等群众组织,并协助进步电影导演拍摄外景等。
-
关键词
现实主义电影
国际
群众组织
电影导演
长野县
熊井启
社会科
意大利
-
分类号
G51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