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与“担”
1
作者
查启森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7-17,共1页
“石”与“担”查启森《档案学概论》(吴宝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第20~21页上有这样一段记述:“秦始皇处理公文也有‘日读一担’的记载,一天要看100斤文件,该多么不便是可想而知的”,来说明竹...
“石”与“担”查启森《档案学概论》(吴宝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第20~21页上有这样一段记述:“秦始皇处理公文也有‘日读一担’的记载,一天要看100斤文件,该多么不便是可想而知的”,来说明竹木简牍的笨重。这里所说秦始皇“日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图书情报学院
《史记》
档案学概论
量词
武汉大学
大学出版社
原文
如此
照原文
实际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编辑工作四要
2
作者
赵福堂
《出版科学》
1996年第2期48-49,共2页
“为人作嫁”是编辑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我想,虽不能排除有人将其当作牢骚话,但大多数人是从积极方面去理解的:为人作嫁并非易事,为人作嫁苦中有乐,为人作嫁功在千秋。 首先,做好编辑工作,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 有人说,编辑应是杂家;有人...
“为人作嫁”是编辑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我想,虽不能排除有人将其当作牢骚话,但大多数人是从积极方面去理解的:为人作嫁并非易事,为人作嫁苦中有乐,为人作嫁功在千秋。 首先,做好编辑工作,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 有人说,编辑应是杂家;有人说,这还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工作
“为人作嫁”
编辑加工
编辑人员
照原文
出版工作
教学岗位
甘为人梯
成岩作用
专业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炼就火眼金睛 寻求编辑工作规律
3
作者
刘粤湘
《出版科学》
1996年第2期50-52,共2页
我是半路出家加入编辑行列的,已在编辑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五个春秋。曾记得,当我接受第一部书稿时,即兴冲冲、乐呵呵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自觉对书稿的纰漏、疑误之处都做了修整,进行了全面把关,一种自鸣得意、初战得胜的喜悦荡漾心头。但...
我是半路出家加入编辑行列的,已在编辑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五个春秋。曾记得,当我接受第一部书稿时,即兴冲冲、乐呵呵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自觉对书稿的纰漏、疑误之处都做了修整,进行了全面把关,一种自鸣得意、初战得胜的喜悦荡漾心头。但当面对前辈的一大堆补充意见和见解,我就像被鞭子抽打了一下,才知道自己隔着门缝看人,把编辑看扁了。首先自己缺乏编辑的基本素质,更谈不上是一个好编辑。日月轮回,当一本本雅俗共赏的读物、精美而优良的专著陆续经过自己的手面市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工作
编辑加工
法定计量单位
科技翻译
基本素质
错别字
外文字母
地球科学
地区性资料
照原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问题
被引量:
2
4
作者
汪福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4-22,共9页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问题汪福祥引言翻译工作中的直译和意译,犹如人类繁衍过程中的男人和女人,是两个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必然存在。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男人有男人的责任,女人有女人的任务,两者缺一,均不可能有人类的繁衍和继续。...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问题汪福祥引言翻译工作中的直译和意译,犹如人类繁衍过程中的男人和女人,是两个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必然存在。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男人有男人的责任,女人有女人的任务,两者缺一,均不可能有人类的繁衍和继续。在翻译工作中,直译有直译的作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译和意译
表达方式
翻译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
照原文
矛盾统一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男人和女人
译文
翻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朝翻译技巧浅谈(5)
被引量:
1
5
作者
金荣福
《汉语学习》
1980年第5期57-60,共4页
七、分译法与合译法 翻译时,在一般情况下,原文句子的内容必须成为翻译的基本根据,句型也应该按照原文认真考虑,翻译技巧一般只应在原句的范围内发挥它的作用,正象列车只能在它的轨道上奔驰一样。 汉朝语虽各有长句和短句,但由于二者的...
七、分译法与合译法 翻译时,在一般情况下,原文句子的内容必须成为翻译的基本根据,句型也应该按照原文认真考虑,翻译技巧一般只应在原句的范围内发挥它的作用,正象列车只能在它的轨道上奔驰一样。 汉朝语虽各有长句和短句,但由于二者的结构和所拥有的语言表达手段不尽相同,在翻译句子的时候,不可能也不应该生搬硬套原文形式。有些长句是可以先拆开后变成短句来译成朝语好。这种译法在有条件限制的个别情况下是允许的,甚至是必要的。 与此相反,有时根据上下文也可以把短句合译成一个大句子。先谈分译法。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技巧
断句分译
朝语
长句
译法
句子
短句
语气
照原文
美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莎翁叙事诗译文探讨
6
作者
桂扬清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4-49,54,共7页
莎翁叙事诗译文探讨桂扬清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诗歌的译文都很流畅,但对照原文来看,似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谈了十四行诗译文中的问题,这里再谈谈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的译文,希望和...
莎翁叙事诗译文探讨桂扬清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诗歌的译文都很流畅,但对照原文来看,似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谈了十四行诗译文中的问题,这里再谈谈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的译文,希望和广大读者共同探讨。一、维纳斯与阿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原译
以表示
叙事
诗译
柯拉廷
照原文
斯宾塞
乐意做
赫克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谈翻译美国少年文学作品时的“语体问题”
7
作者
王小萍
杨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12-15,共4页
将一部小说从英文译成中文时,最令译者担心的就是能否把原著的语言风格转达给中国读者。翻译少年文学作品时更是如此,因为少年文学作品刻画的人物群体主要是少年,其语言风格与成年人的惯用语体有很大区别,处理不好往往会使故事失去...
将一部小说从英文译成中文时,最令译者担心的就是能否把原著的语言风格转达给中国读者。翻译少年文学作品时更是如此,因为少年文学作品刻画的人物群体主要是少年,其语言风格与成年人的惯用语体有很大区别,处理不好往往会使故事失去原有的味道。我们把在翻译美国少年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文学
翻译美
语体
连接性词语
语言风格
作品
维多利亚
照原文
句子顺序
所有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蛇”辩
8
作者
吴法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于巴民族的图腾,由于史料的严重不足,至今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三种:一、巴虎说;二、巴蛇说;三、蛇、虎兼有说。 巴虎说有《后汉书》、《华阳国志》等不少史料支持,又有出土文物作据,本文不予讨论,仅就巴蛇说依据的几个主要史料...
关于巴民族的图腾,由于史料的严重不足,至今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三种:一、巴虎说;二、巴蛇说;三、蛇、虎兼有说。 巴虎说有《后汉书》、《华阳国志》等不少史料支持,又有出土文物作据,本文不予讨论,仅就巴蛇说依据的几个主要史料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慎
《山海经》
毕沅
朱卷
史料
黑蛇
图腾
浔江
《华阳国志》
照原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猜读续写──一种开发形象思维的好方法
9
作者
何宗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象思维
逻辑思维
《荷花淀》
水生
求异思维
写作背景
求同思维
抗日战争时期
语文教学活动
照原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朝翻译技巧浅谈(6)
10
作者
金荣福
《汉语学习》
1980年第6期48-52,共5页
八、反说法 写文章,同样一个意思,表现方式可以不同,有时用肯定的语气,有时用否定的语气,有时从正面的角度,有时从反面的角度。翻译就是在原文和译文之间,肯定转化为否定,或者否定转化为肯定的译法。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里有这样一...
八、反说法 写文章,同样一个意思,表现方式可以不同,有时用肯定的语气,有时用否定的语气,有时从正面的角度,有时从反面的角度。翻译就是在原文和译文之间,肯定转化为否定,或者否定转化为肯定的译法。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里有这样一句:“中国人有一句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疑问句。照原文的形式翻译,就是。但也可以译为肯定句,就是:(即“入虎穴方得虎子”)。这两个译文的表达方式不同,意思却相同。“请你开门见山地说吧,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肯定句,但也可以译为否定句:意思并没有变,只是说得委婉一些。下面再举两个翻译的例子。 从历史上看,凡是在学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法
译文
翻译技巧
反说
语气
照原文
肯定句
问候
开门见山地
劳动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语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对古汉语进行语法分析的能力
11
作者
张岳
《外国语文》
1980年第2期70-71,共2页
作为一个《古代文选》课的教师,我想对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的英译说几句话。 《翻译通讯》一九八○年第一期,劳陇同志在《“选词”与“琢句”》中说:“译出的句子是否要尽量依照原文的...
作为一个《古代文选》课的教师,我想对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的英译说几句话。 《翻译通讯》一九八○年第一期,劳陇同志在《“选词”与“琢句”》中说:“译出的句子是否要尽量依照原文的句法结构,还是完全脱离原文的句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专业学生
语法分析
句法结构
古汉语
古代文选
唐代诗人
说几句话
照原文
全脱离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史讲座
12
作者
吴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45-56,共12页
前北京市付市长、杰出的历史学家吴晗同志生前曾任我院历史系名誉教授,对我院和我院历史系的工作十分关怀,并经常来院讲学。一九六二年吴晗同志曾在中央高级党校讲授明史,他把这个讲稿交给我院谢承仁、张海瀛同志请他们帮助整理。文化...
前北京市付市长、杰出的历史学家吴晗同志生前曾任我院历史系名誉教授,对我院和我院历史系的工作十分关怀,并经常来院讲学。一九六二年吴晗同志曾在中央高级党校讲授明史,他把这个讲稿交给我院谢承仁、张海瀛同志请他们帮助整理。文化大革命中,这两位同志把吴晗同志的遗稿妥善地保存了下来。吴晗同志是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含冤而死的。他的去世,是我国史学界的重大损失。为了悼念吴晗同志,现将吴晗同志遗稿照原文分期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座
吴晗
文化大革命
残酷迫害
“四人帮”
历史系
历史学家
照原文
重大损失
史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与“担”
1
作者
查启森
机构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7-17,共1页
文摘
“石”与“担”查启森《档案学概论》(吴宝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第20~21页上有这样一段记述:“秦始皇处理公文也有‘日读一担’的记载,一天要看100斤文件,该多么不便是可想而知的”,来说明竹木简牍的笨重。这里所说秦始皇“日读...
关键词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图书情报学院
《史记》
档案学概论
量词
武汉大学
大学出版社
原文
如此
照原文
实际重量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编辑工作四要
2
作者
赵福堂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处
《出版科学》
1996年第2期48-49,共2页
文摘
“为人作嫁”是编辑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我想,虽不能排除有人将其当作牢骚话,但大多数人是从积极方面去理解的:为人作嫁并非易事,为人作嫁苦中有乐,为人作嫁功在千秋。 首先,做好编辑工作,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 有人说,编辑应是杂家;有人说,这还不够。
关键词
编辑工作
“为人作嫁”
编辑加工
编辑人员
照原文
出版工作
教学岗位
甘为人梯
成岩作用
专业范围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炼就火眼金睛 寻求编辑工作规律
3
作者
刘粤湘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处
《出版科学》
1996年第2期50-52,共2页
文摘
我是半路出家加入编辑行列的,已在编辑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五个春秋。曾记得,当我接受第一部书稿时,即兴冲冲、乐呵呵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自觉对书稿的纰漏、疑误之处都做了修整,进行了全面把关,一种自鸣得意、初战得胜的喜悦荡漾心头。但当面对前辈的一大堆补充意见和见解,我就像被鞭子抽打了一下,才知道自己隔着门缝看人,把编辑看扁了。首先自己缺乏编辑的基本素质,更谈不上是一个好编辑。日月轮回,当一本本雅俗共赏的读物、精美而优良的专著陆续经过自己的手面市时。
关键词
编辑工作
编辑加工
法定计量单位
科技翻译
基本素质
错别字
外文字母
地球科学
地区性资料
照原文
分类号
G238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问题
被引量:
2
4
作者
汪福祥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4-22,共9页
文摘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问题汪福祥引言翻译工作中的直译和意译,犹如人类繁衍过程中的男人和女人,是两个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必然存在。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男人有男人的责任,女人有女人的任务,两者缺一,均不可能有人类的繁衍和继续。在翻译工作中,直译有直译的作用,意...
关键词
直译和意译
表达方式
翻译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
照原文
矛盾统一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男人和女人
译文
翻译过程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朝翻译技巧浅谈(5)
被引量:
1
5
作者
金荣福
出处
《汉语学习》
1980年第5期57-60,共4页
文摘
七、分译法与合译法 翻译时,在一般情况下,原文句子的内容必须成为翻译的基本根据,句型也应该按照原文认真考虑,翻译技巧一般只应在原句的范围内发挥它的作用,正象列车只能在它的轨道上奔驰一样。 汉朝语虽各有长句和短句,但由于二者的结构和所拥有的语言表达手段不尽相同,在翻译句子的时候,不可能也不应该生搬硬套原文形式。有些长句是可以先拆开后变成短句来译成朝语好。这种译法在有条件限制的个别情况下是允许的,甚至是必要的。 与此相反,有时根据上下文也可以把短句合译成一个大句子。先谈分译法。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关键词
翻译技巧
断句分译
朝语
长句
译法
句子
短句
语气
照原文
美国共产党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莎翁叙事诗译文探讨
6
作者
桂扬清
出处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4-49,54,共7页
文摘
莎翁叙事诗译文探讨桂扬清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诗歌的译文都很流畅,但对照原文来看,似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谈了十四行诗译文中的问题,这里再谈谈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的译文,希望和广大读者共同探讨。一、维纳斯与阿都...
关键词
译文
原译
以表示
叙事
诗译
柯拉廷
照原文
斯宾塞
乐意做
赫克托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谈翻译美国少年文学作品时的“语体问题”
7
作者
王小萍
杨阳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12-15,共4页
文摘
将一部小说从英文译成中文时,最令译者担心的就是能否把原著的语言风格转达给中国读者。翻译少年文学作品时更是如此,因为少年文学作品刻画的人物群体主要是少年,其语言风格与成年人的惯用语体有很大区别,处理不好往往会使故事失去原有的味道。我们把在翻译美国少年文...
关键词
少年文学
翻译美
语体
连接性词语
语言风格
作品
维多利亚
照原文
句子顺序
所有格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蛇”辩
8
作者
吴法乾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81-83,共3页
文摘
关于巴民族的图腾,由于史料的严重不足,至今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三种:一、巴虎说;二、巴蛇说;三、蛇、虎兼有说。 巴虎说有《后汉书》、《华阳国志》等不少史料支持,又有出土文物作据,本文不予讨论,仅就巴蛇说依据的几个主要史料进行探讨。
关键词
许慎
《山海经》
毕沅
朱卷
史料
黑蛇
图腾
浔江
《华阳国志》
照原文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猜读续写──一种开发形象思维的好方法
9
作者
何宗弟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象思维
逻辑思维
《荷花淀》
水生
求异思维
写作背景
求同思维
抗日战争时期
语文教学活动
照原文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朝翻译技巧浅谈(6)
10
作者
金荣福
出处
《汉语学习》
1980年第6期48-52,共5页
文摘
八、反说法 写文章,同样一个意思,表现方式可以不同,有时用肯定的语气,有时用否定的语气,有时从正面的角度,有时从反面的角度。翻译就是在原文和译文之间,肯定转化为否定,或者否定转化为肯定的译法。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里有这样一句:“中国人有一句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疑问句。照原文的形式翻译,就是。但也可以译为肯定句,就是:(即“入虎穴方得虎子”)。这两个译文的表达方式不同,意思却相同。“请你开门见山地说吧,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肯定句,但也可以译为否定句:意思并没有变,只是说得委婉一些。下面再举两个翻译的例子。 从历史上看,凡是在学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
关键词
译法
译文
翻译技巧
反说
语气
照原文
肯定句
问候
开门见山地
劳动党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语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对古汉语进行语法分析的能力
11
作者
张岳
出处
《外国语文》
1980年第2期70-71,共2页
文摘
作为一个《古代文选》课的教师,我想对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的英译说几句话。 《翻译通讯》一九八○年第一期,劳陇同志在《“选词”与“琢句”》中说:“译出的句子是否要尽量依照原文的句法结构,还是完全脱离原文的句法结构”
关键词
外语专业学生
语法分析
句法结构
古汉语
古代文选
唐代诗人
说几句话
照原文
全脱离
英译
分类号
H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史讲座
12
作者
吴晗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45-56,共12页
文摘
前北京市付市长、杰出的历史学家吴晗同志生前曾任我院历史系名誉教授,对我院和我院历史系的工作十分关怀,并经常来院讲学。一九六二年吴晗同志曾在中央高级党校讲授明史,他把这个讲稿交给我院谢承仁、张海瀛同志请他们帮助整理。文化大革命中,这两位同志把吴晗同志的遗稿妥善地保存了下来。吴晗同志是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含冤而死的。他的去世,是我国史学界的重大损失。为了悼念吴晗同志,现将吴晗同志遗稿照原文分期发表。
关键词
讲座
吴晗
文化大革命
残酷迫害
“四人帮”
历史系
历史学家
照原文
重大损失
史学界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与“担”
查启森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编辑工作四要
赵福堂
《出版科学》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炼就火眼金睛 寻求编辑工作规律
刘粤湘
《出版科学》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问题
汪福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朝翻译技巧浅谈(5)
金荣福
《汉语学习》
198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莎翁叙事诗译文探讨
桂扬清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略谈翻译美国少年文学作品时的“语体问题”
王小萍
杨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巴蛇”辩
吴法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猜读续写──一种开发形象思维的好方法
何宗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汉朝翻译技巧浅谈(6)
金荣福
《汉语学习》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外语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对古汉语进行语法分析的能力
张岳
《外国语文》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明史讲座
吴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