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与“担”
1
作者 查启森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7-17,共1页
“石”与“担”查启森《档案学概论》(吴宝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第20~21页上有这样一段记述:“秦始皇处理公文也有‘日读一担’的记载,一天要看100斤文件,该多么不便是可想而知的”,来说明竹... “石”与“担”查启森《档案学概论》(吴宝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第20~21页上有这样一段记述:“秦始皇处理公文也有‘日读一担’的记载,一天要看100斤文件,该多么不便是可想而知的”,来说明竹木简牍的笨重。这里所说秦始皇“日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图书情报学院 《史记》 档案学概论 量词 武汉大学 大学出版社 原文如此 照原文 实际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工作四要
2
作者 赵福堂 《出版科学》 1996年第2期48-49,共2页
“为人作嫁”是编辑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我想,虽不能排除有人将其当作牢骚话,但大多数人是从积极方面去理解的:为人作嫁并非易事,为人作嫁苦中有乐,为人作嫁功在千秋。 首先,做好编辑工作,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 有人说,编辑应是杂家;有人... “为人作嫁”是编辑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我想,虽不能排除有人将其当作牢骚话,但大多数人是从积极方面去理解的:为人作嫁并非易事,为人作嫁苦中有乐,为人作嫁功在千秋。 首先,做好编辑工作,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 有人说,编辑应是杂家;有人说,这还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工作 “为人作嫁” 编辑加工 编辑人员 照原文 出版工作 教学岗位 甘为人梯 成岩作用 专业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就火眼金睛 寻求编辑工作规律
3
作者 刘粤湘 《出版科学》 1996年第2期50-52,共2页
我是半路出家加入编辑行列的,已在编辑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五个春秋。曾记得,当我接受第一部书稿时,即兴冲冲、乐呵呵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自觉对书稿的纰漏、疑误之处都做了修整,进行了全面把关,一种自鸣得意、初战得胜的喜悦荡漾心头。但... 我是半路出家加入编辑行列的,已在编辑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五个春秋。曾记得,当我接受第一部书稿时,即兴冲冲、乐呵呵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自觉对书稿的纰漏、疑误之处都做了修整,进行了全面把关,一种自鸣得意、初战得胜的喜悦荡漾心头。但当面对前辈的一大堆补充意见和见解,我就像被鞭子抽打了一下,才知道自己隔着门缝看人,把编辑看扁了。首先自己缺乏编辑的基本素质,更谈不上是一个好编辑。日月轮回,当一本本雅俗共赏的读物、精美而优良的专著陆续经过自己的手面市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工作 编辑加工 法定计量单位 科技翻译 基本素质 错别字 外文字母 地球科学 地区性资料 照原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汪福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4-22,共9页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问题汪福祥引言翻译工作中的直译和意译,犹如人类繁衍过程中的男人和女人,是两个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必然存在。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男人有男人的责任,女人有女人的任务,两者缺一,均不可能有人类的繁衍和继续。...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问题汪福祥引言翻译工作中的直译和意译,犹如人类繁衍过程中的男人和女人,是两个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必然存在。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男人有男人的责任,女人有女人的任务,两者缺一,均不可能有人类的繁衍和继续。在翻译工作中,直译有直译的作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译和意译 表达方式 翻译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 照原文 矛盾统一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男人和女人 译文 翻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朝翻译技巧浅谈(5) 被引量:1
5
作者 金荣福 《汉语学习》 1980年第5期57-60,共4页
七、分译法与合译法 翻译时,在一般情况下,原文句子的内容必须成为翻译的基本根据,句型也应该按照原文认真考虑,翻译技巧一般只应在原句的范围内发挥它的作用,正象列车只能在它的轨道上奔驰一样。 汉朝语虽各有长句和短句,但由于二者的... 七、分译法与合译法 翻译时,在一般情况下,原文句子的内容必须成为翻译的基本根据,句型也应该按照原文认真考虑,翻译技巧一般只应在原句的范围内发挥它的作用,正象列车只能在它的轨道上奔驰一样。 汉朝语虽各有长句和短句,但由于二者的结构和所拥有的语言表达手段不尽相同,在翻译句子的时候,不可能也不应该生搬硬套原文形式。有些长句是可以先拆开后变成短句来译成朝语好。这种译法在有条件限制的个别情况下是允许的,甚至是必要的。 与此相反,有时根据上下文也可以把短句合译成一个大句子。先谈分译法。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技巧 断句分译 朝语 长句 译法 句子 短句 语气 照原文 美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翁叙事诗译文探讨
6
作者 桂扬清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4-49,54,共7页
莎翁叙事诗译文探讨桂扬清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诗歌的译文都很流畅,但对照原文来看,似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谈了十四行诗译文中的问题,这里再谈谈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的译文,希望和... 莎翁叙事诗译文探讨桂扬清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诗歌的译文都很流畅,但对照原文来看,似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谈了十四行诗译文中的问题,这里再谈谈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的译文,希望和广大读者共同探讨。一、维纳斯与阿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原译 以表示 叙事 诗译 柯拉廷 照原文 斯宾塞 乐意做 赫克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翻译美国少年文学作品时的“语体问题”
7
作者 王小萍 杨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12-15,共4页
将一部小说从英文译成中文时,最令译者担心的就是能否把原著的语言风格转达给中国读者。翻译少年文学作品时更是如此,因为少年文学作品刻画的人物群体主要是少年,其语言风格与成年人的惯用语体有很大区别,处理不好往往会使故事失去... 将一部小说从英文译成中文时,最令译者担心的就是能否把原著的语言风格转达给中国读者。翻译少年文学作品时更是如此,因为少年文学作品刻画的人物群体主要是少年,其语言风格与成年人的惯用语体有很大区别,处理不好往往会使故事失去原有的味道。我们把在翻译美国少年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文学 翻译美 语体 连接性词语 语言风格 作品 维多利亚 照原文 句子顺序 所有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蛇”辩
8
作者 吴法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于巴民族的图腾,由于史料的严重不足,至今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三种:一、巴虎说;二、巴蛇说;三、蛇、虎兼有说。 巴虎说有《后汉书》、《华阳国志》等不少史料支持,又有出土文物作据,本文不予讨论,仅就巴蛇说依据的几个主要史料... 关于巴民族的图腾,由于史料的严重不足,至今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三种:一、巴虎说;二、巴蛇说;三、蛇、虎兼有说。 巴虎说有《后汉书》、《华阳国志》等不少史料支持,又有出土文物作据,本文不予讨论,仅就巴蛇说依据的几个主要史料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慎 《山海经》 毕沅 朱卷 史料 黑蛇 图腾 浔江 《华阳国志》 照原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猜读续写──一种开发形象思维的好方法
9
作者 何宗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象思维 逻辑思维 《荷花淀》 水生 求异思维 写作背景 求同思维 抗日战争时期 语文教学活动 照原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朝翻译技巧浅谈(6)
10
作者 金荣福 《汉语学习》 1980年第6期48-52,共5页
八、反说法 写文章,同样一个意思,表现方式可以不同,有时用肯定的语气,有时用否定的语气,有时从正面的角度,有时从反面的角度。翻译就是在原文和译文之间,肯定转化为否定,或者否定转化为肯定的译法。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里有这样一... 八、反说法 写文章,同样一个意思,表现方式可以不同,有时用肯定的语气,有时用否定的语气,有时从正面的角度,有时从反面的角度。翻译就是在原文和译文之间,肯定转化为否定,或者否定转化为肯定的译法。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里有这样一句:“中国人有一句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疑问句。照原文的形式翻译,就是。但也可以译为肯定句,就是:(即“入虎穴方得虎子”)。这两个译文的表达方式不同,意思却相同。“请你开门见山地说吧,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肯定句,但也可以译为否定句:意思并没有变,只是说得委婉一些。下面再举两个翻译的例子。 从历史上看,凡是在学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法 译文 翻译技巧 反说 语气 照原文 肯定句 问候 开门见山地 劳动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对古汉语进行语法分析的能力
11
作者 张岳 《外国语文》 1980年第2期70-71,共2页
作为一个《古代文选》课的教师,我想对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的英译说几句话。 《翻译通讯》一九八○年第一期,劳陇同志在《“选词”与“琢句”》中说:“译出的句子是否要尽量依照原文的... 作为一个《古代文选》课的教师,我想对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的英译说几句话。 《翻译通讯》一九八○年第一期,劳陇同志在《“选词”与“琢句”》中说:“译出的句子是否要尽量依照原文的句法结构,还是完全脱离原文的句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专业学生 语法分析 句法结构 古汉语 古代文选 唐代诗人 说几句话 照原文 全脱离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史讲座
12
作者 吴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45-56,共12页
前北京市付市长、杰出的历史学家吴晗同志生前曾任我院历史系名誉教授,对我院和我院历史系的工作十分关怀,并经常来院讲学。一九六二年吴晗同志曾在中央高级党校讲授明史,他把这个讲稿交给我院谢承仁、张海瀛同志请他们帮助整理。文化... 前北京市付市长、杰出的历史学家吴晗同志生前曾任我院历史系名誉教授,对我院和我院历史系的工作十分关怀,并经常来院讲学。一九六二年吴晗同志曾在中央高级党校讲授明史,他把这个讲稿交给我院谢承仁、张海瀛同志请他们帮助整理。文化大革命中,这两位同志把吴晗同志的遗稿妥善地保存了下来。吴晗同志是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含冤而死的。他的去世,是我国史学界的重大损失。为了悼念吴晗同志,现将吴晗同志遗稿照原文分期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座 吴晗 文化大革命 残酷迫害 “四人帮” 历史系 历史学家 照原文 重大损失 史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