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质颗粒活性炭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桂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80-182,共3页
为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目的的控制、调整活性炭的孔径分布,提高产品性能,从原煤性质、炭化料质量、活化炉工艺控制3方面阐述了影响煤质颗粒活性炭产品质量的因素,从而能够根据客户要求,根据炭化料的性质,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组织活性炭... 为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目的的控制、调整活性炭的孔径分布,提高产品性能,从原煤性质、炭化料质量、活化炉工艺控制3方面阐述了影响煤质颗粒活性炭产品质量的因素,从而能够根据客户要求,根据炭化料的性质,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组织活性炭的生产加工,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颗粒活性炭 炭化料 孔隙结构 活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废水处理用煤质颗粒活性炭多膛炉热再生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永 傅伟松 +2 位作者 楼吉锋 戴火锋 陈波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7,共9页
采用多膛炉再生染料废水处理用煤质颗粒活性炭,并通过调节去水螺旋机频率、离心机转速、中轴电机频率、燃烧器阀门开度、助燃风机频率、蒸汽阀门开度等参数,研究饱和活性炭水分、活化温度、停留时间、尾气余氧量、水蒸气量等因素对再生... 采用多膛炉再生染料废水处理用煤质颗粒活性炭,并通过调节去水螺旋机频率、离心机转速、中轴电机频率、燃烧器阀门开度、助燃风机频率、蒸汽阀门开度等参数,研究饱和活性炭水分、活化温度、停留时间、尾气余氧量、水蒸气量等因素对再生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再生条件。结果表明,当饱和活性炭水分控制在25%、活化温度为600℃~800℃、停留时间为35 min~40 min、余氧量为0.2%~0.4%、水蒸气量为0.5 kg/kg活性炭~0.6 kg/kg活性炭时,再生活性炭的碘值恢复率可以达到98.6%,亚甲基蓝恢复率达到97.8%,炭损耗为4.2%。染料废水处理用煤质颗粒活性炭经工业级多膛炉再生后,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膛炉 煤质颗粒活性炭 再生 吸附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头孢菌素C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海军 陈立功 +1 位作者 耿海波 赵子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8,共8页
利用粒径分布为0.27-1.70 mm的煤质颗粒活性炭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方式分离废弃液中的去乙酰头孢菌素C(DCPC)。以8%(体积)乙醇水溶液洗脱,得到DCPC纯度大于85%的洗脱液,收率为60%-65%。洗脱液经过纳滤膜浓缩后,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Am... 利用粒径分布为0.27-1.70 mm的煤质颗粒活性炭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方式分离废弃液中的去乙酰头孢菌素C(DCPC)。以8%(体积)乙醇水溶液洗脱,得到DCPC纯度大于85%的洗脱液,收率为60%-65%。洗脱液经过纳滤膜浓缩后,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A67吸附,以0.5 mol.L^-1醋酸钠缓冲液(pH6.3)洗脱,得到DCPC纯度96%、含量大于30 g.L^-1的去乙酰头孢菌素C的钠盐溶液,收率在90%-95%。加入丙酮,可得到去乙酰头孢菌素C钠盐结晶。以含有异丙醇的强碱溶液浸泡洗涤洗脱后的煤质颗粒活性炭,再用酸溶液中和冲洗,可恢复其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颗粒活性炭 去乙酰头孢菌素C(DCPC) 分离纯化 纳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