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里堠井田煤系气合采产气来源及贡献判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倪小明 冯冬 +2 位作者 郝少伟 王凯 苏二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2-958,共7页
查明煤系气合采时的产气来源及产气贡献能为合采方案制定奠定基础。以潞安矿区五里堠井田的煤系气勘探开发资料为基础,开展了3+4号煤系地层、15号煤层中CH4气体的碳、氢同位素测试,结合二元气体分源模型,判识出6口合采井的产气来源及占... 查明煤系气合采时的产气来源及产气贡献能为合采方案制定奠定基础。以潞安矿区五里堠井田的煤系气勘探开发资料为基础,开展了3+4号煤系地层、15号煤层中CH4气体的碳、氢同位素测试,结合二元气体分源模型,判识出6口合采井的产气来源及占比。基于突变理论,考虑影响煤系气产量的含气性、渗透性和解吸性等因素,计算出3口合采井中3+4号煤系气和15号煤层气的产气量贡献。结果表明:多产气层气体的碳、氢同位素值存在差异时,可以据此判识各产气层的来源及占比。当3+4号煤系地层稳定产气但15号煤层未解吸时,产出的气体均来源于3+4号煤系地层;当3+4号煤系地层和15号煤层均稳定产气时,3+4号煤系地层产气来源占42%~45%,15号煤层产气来源占55%~58%。基于突变理论计算出的3口合采井的产量劈分系数与实验测试结果相差不大,印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成果为准确判识该井田煤系气合采产层来源及贡献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气合采井 来源 量贡献 碳、氢同位素 突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