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弯扭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冷态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闫顺林 魏杰儒 +1 位作者 董标 杨玉环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根据MPS89k中速磨煤机直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变截面弯扭动叶的旋转煤粉分离器.利用Fluent软件对该分离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叶片结构的综合性能,获得了转子动叶的最佳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新型变截面... 根据MPS89k中速磨煤机直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变截面弯扭动叶的旋转煤粉分离器.利用Fluent软件对该分离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叶片结构的综合性能,获得了转子动叶的最佳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新型变截面弯扭动叶旋转煤粉分离器转子动叶的最佳扭转角度为25°,转子动叶最佳结构下的流场分布比较均匀,静叶两端气流回流减少,静叶底部冲刷和磨损程度减小,使用寿命延长;转子动叶最佳结构下的出口煤粉细度为1.39%,综合分离效率为95.83%,该分离器内部气固两相流场的通风阻力为1 174Pa,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煤粉分离器 新型弯扭叶片 流场分布 分离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性能弯扭动叶旋转煤粉分离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闫顺林 杨玉环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了提高旋转煤粉分离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弯扭动叶旋转煤粉分离器,并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与直叶旋转煤粉分离器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弯扭动叶旋转煤粉分离器流场分布较均匀,具有较好的分离特性、较... 为了提高旋转煤粉分离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弯扭动叶旋转煤粉分离器,并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与直叶旋转煤粉分离器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弯扭动叶旋转煤粉分离器流场分布较均匀,具有较好的分离特性、较低的通风阻力及转子功耗,为旋转煤粉分离器的制造及改造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对分离器分离效率的提高及电厂的节能降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旋转煤粉分离器 弯扭动叶 特性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扭动叶旋转煤粉分离器中转子叶轮的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闫顺林 李钊 +1 位作者 滕龙 董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79,共5页
为提高旋转煤粉分离器的性能,以中速磨煤机直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结构为依据,设计了一种变截面弯扭动叶旋转煤粉分离器。利用CFD软件对该分离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运用UG NX软件设计了该分离器的参数化几何模型,建立了转子叶轮应力场分析... 为提高旋转煤粉分离器的性能,以中速磨煤机直叶片旋转煤粉分离器结构为依据,设计了一种变截面弯扭动叶旋转煤粉分离器。利用CFD软件对该分离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运用UG NX软件设计了该分离器的参数化几何模型,建立了转子叶轮应力场分析数学模型,得到了转速在70~110r/min时转子叶轮内部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及相关规律,可为旋转煤粉分离器的设计、加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煤粉分离器 弯扭动叶 转子叶轮 应力 应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预分离装置的旋转煤粉分离器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及转子驱动气粉流耗功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孔文俊 程尚模 栾庆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8-242,共5页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组合式旋转分离器的设计方法。确定了分离器中各主要的结构尺寸。从理论上导出了转子旋转功耗及气粉流产生的阻力矩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本文的设计方法对于改善我国配MPS磨煤机的组...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组合式旋转分离器的设计方法。确定了分离器中各主要的结构尺寸。从理论上导出了转子旋转功耗及气粉流产生的阻力矩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本文的设计方法对于改善我国配MPS磨煤机的组合式旋转分离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厂 锅炉 煤粉分离器 功耗计算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预分离装置的旋转煤粉分离器选型设计方法探讨
5
作者 孔文俊 程尚模 栾庆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4-237,258,共5页
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组合式旋转分离器的选型设计方法。在综合考虑颗粒临界分离粒径、海拔高度等因素对分离器分离效果的影响后,导出了可直接用于工程设计的转子直径、转速的选型线算图。
关键词 发电厂 锅炉 煤粉分离器 设计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调节分流式煤粉分离器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茂龙 王进辉 +2 位作者 翟小俊 吕海生 郭涛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77-82,共6页
分析传统静态挡板式煤粉分离器技术缺陷及现有制粉系统煤粉分离器需求,设计新型双调节分流式煤粉分离器。该分离器通过增加轴向挡板,优化分离器结构,使分离器出口煤粉细度R_(90)可达19.72%,均匀性系数可达1.437,与组合式动态煤粉分离器... 分析传统静态挡板式煤粉分离器技术缺陷及现有制粉系统煤粉分离器需求,设计新型双调节分流式煤粉分离器。该分离器通过增加轴向挡板,优化分离器结构,使分离器出口煤粉细度R_(90)可达19.72%,均匀性系数可达1.437,与组合式动态煤粉分离器效能持平。由于新型煤粉分离器无转动机械,相较动态分离器,年节约电耗18.5万kWh/台,年节约检修成本6万元/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分离器 双调节 组合式 细度 均匀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S中速磨煤机旋转式煤粉分离器的改造及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解其林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6,共5页
煤粉分离器是影响磨煤机性能、锅炉燃烧效率及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部件之一。介绍国际上M PS中速磨煤机煤粉分离器的发展及应用,对静态挡板式煤粉分离器的运行原理进行分析,说明其优缺点;论述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煤粉分离器的代表——美国B&am... 煤粉分离器是影响磨煤机性能、锅炉燃烧效率及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部件之一。介绍国际上M PS中速磨煤机煤粉分离器的发展及应用,对静态挡板式煤粉分离器的运行原理进行分析,说明其优缺点;论述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煤粉分离器的代表——美国B&W公司第2代DSVSTM型旋转式煤粉分离器的原理、结构特性及优点。针对扬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M PS89G型磨煤机采用的静态挡板式煤粉分离器存在煤粉细度调节不便等缺点,分析将其中一台改造为动态旋转式煤粉分离器的可行性,并介绍改造方案,实际运行证明改造后的磨煤机在煤粉细度调节性能等方面得到提高。应在MPS及其它类型中速磨煤机上采用旋转式煤粉分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S中速磨 旋转式煤粉分离器 细度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头对煤粉浓淡分离器工作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昊 岑可法 +2 位作者 樊建人 池作和 蒋啸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煤粉浓淡分离燃烧技术在低负荷稳燃、降低燃烧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粉管布置要求,燃烧器前往往布置有弯头,弯头出口存在煤粉空气混合物速度和煤粉浓度分布的不均。该文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 煤粉浓淡分离燃烧技术在低负荷稳燃、降低燃烧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粉管布置要求,燃烧器前往往布置有弯头,弯头出口存在煤粉空气混合物速度和煤粉浓度分布的不均。该文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一次风煤粉空气混合物流经弯头后形成的气、粉分布不均对浓淡分离器的工作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弯头结构和布置形式对煤粉浓淡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浓淡侧速度分布不均等都有重要影响。文中同时提出了具有前置弯头的浓淡分离器获得高分离效果及浓淡侧速度均衡的途径,为浓淡分离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浓淡分离器 弯头 工作特性 数值模拟 燃烧器 气固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直圆环管内惯性煤粉浓淡分离器气固两相流阻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建忠 周俊虎 +1 位作者 曹欣玉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0-84,共5页
采用多元回归 ,获得各种条件下流动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对水平直圆环管内惯性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气相及气固两相的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结果表明 ,水平直圆环管内实现内浓外淡的分离装置的阻力除与Re有关外 ,主要与浓缩环、... 采用多元回归 ,获得各种条件下流动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对水平直圆环管内惯性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气相及气固两相的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结果表明 ,水平直圆环管内实现内浓外淡的分离装置的阻力除与Re有关外 ,主要与浓缩环、速度平衡件的高度 (节流比 )等因素有关。试验结果对燃烧器的设计与应用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浓淡分离器 气固两相流 阻力特性 水平直圆环管 燃烧器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锅炉细粉分离器性能分析数学模型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广军 陈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3-57,共5页
建立了锅炉煤粉分离器分离效率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径向混合”的假设 ,并充分考虑了重力沉降和径向加速过程对固相分离的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模型对实际过程的描述能力。文中利用数学模型对分离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数... 建立了锅炉煤粉分离器分离效率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径向混合”的假设 ,并充分考虑了重力沉降和径向加速过程对固相分离的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模型对实际过程的描述能力。文中利用数学模型对分离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 ,讨论了分离器工作参数、固相颗粒分布特性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此外 ,对固相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 ,并讨论了分离器的主要工作参数、颗粒的重力沉降、颗粒的径向加速过程等因素对颗粒运动轨迹和分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分离器进口风速较低及颗粒粒径较大时 ,重力沉降及径向加速过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此基础上 ,文中还对已有的性能分析模型中有关简化条件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分离器 性能分析 数学模型 锅炉 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静态分离器在MPS型磨煤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如祥 刘川槐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4,共3页
针对超临界2×600MW机组锅炉MPS型中速辊式磨煤机差压大和制粉系统单耗高等问题,将该型磨煤机分离器的内锥体、折向挡板、部分回粉锥、出粉口锥筒及锁气器拆除,更换为新型内锥体、导流板、回粉锥拆分段和锁气器等。新型静态煤粉分... 针对超临界2×600MW机组锅炉MPS型中速辊式磨煤机差压大和制粉系统单耗高等问题,将该型磨煤机分离器的内锥体、折向挡板、部分回粉锥、出粉口锥筒及锁气器拆除,更换为新型内锥体、导流板、回粉锥拆分段和锁气器等。新型静态煤粉分离器采用固定叶片分离结构和流道设计,使进入分离器的风粉混合物经历2次分离,最大程度地缩短了风粉混合物在分离器中的流动路径和停留时间。改造后,磨煤机平均制粉单耗大幅降低,磨煤机平均差压明显下降,煤粉细度及煤粉均匀性均有所改善,一次风母管压力降低,风机失速问题得以解决,制粉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S磨 静态煤粉分离器 单耗 差压 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环管浓淡分离器设计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江荣 姚强 +2 位作者 刘建忠 曹欣玉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1998年第4期59-62,共4页
运用计算机数值试验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对圆环管煤粉浓淡分离器的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对分离器的挡环角度的变化、分隔环位置变化、速度平衡环的作用进行数值试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两相流场,总结出对设计有用的规律。部分结果与实验... 运用计算机数值试验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对圆环管煤粉浓淡分离器的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对分离器的挡环角度的变化、分隔环位置变化、速度平衡环的作用进行数值试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两相流场,总结出对设计有用的规律。部分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与实验值相符。其结果对分离器的设计有辅助优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煤粉分离器 多相流动 数值模拟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叶窗煤粉浓缩器浓缩效果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卫东 吴少华 +3 位作者 孙绍增 李争起 陈力哲 秦裕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5-69,共5页
根据百叶窗煤粉浓缩器的结构特点和其中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影响浓缩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试验数据对比,得出了影响规律。
关键词 百叶窗 浓缩器 气固两相流 燃烧 煤粉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式煤粉可调浓度浓缩燃烧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江荣 姚强 +1 位作者 曹欣玉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22-426,共5页
对一种可调浓度低负荷自动稳燃及防结渣装置中撞击式分离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气相采用RNGk-ε模型,固相采用FSRT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能较好地预报分离器后浓度分布和速度分布,对该装置的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同... 对一种可调浓度低负荷自动稳燃及防结渣装置中撞击式分离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气相采用RNGk-ε模型,固相采用FSRT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能较好地预报分离器后浓度分布和速度分布,对该装置的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现场调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数值模拟 煤粉分离器 气固两相流 燃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863中速磨煤机磨制褐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秦鹏 岳峻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4,共4页
利用HP863中速磨煤机进行磨制褐煤的试验,研究了褐煤全水分、煤粉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磨辊间隙、一次风量及磨煤机出力等因素对煤粉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细度随煤粉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的增大而变小,随磨辊间隙及磨煤机出力的增加... 利用HP863中速磨煤机进行磨制褐煤的试验,研究了褐煤全水分、煤粉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磨辊间隙、一次风量及磨煤机出力等因素对煤粉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细度随煤粉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的增大而变小,随磨辊间隙及磨煤机出力的增加而变大;褐煤全水分对煤粉细度的影响很大,对磨煤机的出力起决定性作用。HP863中速磨煤机磨制褐煤的最大出力可以达到34 t/h,并且在保证干燥出力的情况下可以磨制高水分褐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863中速磨 煤粉分离器 磨辊间隙 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燃烧系统改造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韩海燕 刘鹏远 +1 位作者 徐鹏志 阮炯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9-185,191,共8页
对某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进行了单只百叶窗式浓淡煤粉分离器的气固两相流模拟,以及炉膛内燃烧过程的热态模拟,得到锅炉在不同拱下二次风风率时的模拟结果,并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如将百叶窗式浓淡煤粉分离器改... 对某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进行了单只百叶窗式浓淡煤粉分离器的气固两相流模拟,以及炉膛内燃烧过程的热态模拟,得到锅炉在不同拱下二次风风率时的模拟结果,并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如将百叶窗式浓淡煤粉分离器改造为旋风子分离器,结合合理的拱上二次风喷口布置方式和拱下二次风风率后锅炉的燃烧情况.结果表明:拱下二次风风率取36%左右时,飞灰可燃物质量分数最低,冷灰斗水冷壁面处和大屏底部的温度得到均衡;当采用改造方案1时,在下炉膛水冷壁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低温区域,可防止水冷壁发生传热恶化;改造后的锅炉性能试验与模拟预测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百叶窗式浓淡煤粉分离器 燃烧系统 改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