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避难硐室选址评价研究
1
作者 黄军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9-32,共4页
为最大限度为井下有效区域内的作业人员提供一个及时的、保证生存的、安全可靠的避难空间。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以煤矿避难硐室周边地质情况等7个评价因素为二级指标,围岩稳定性等20个评价子因素为三级指标的煤矿避难硐室选址评... 为最大限度为井下有效区域内的作业人员提供一个及时的、保证生存的、安全可靠的避难空间。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以煤矿避难硐室周边地质情况等7个评价因素为二级指标,围岩稳定性等20个评价子因素为三级指标的煤矿避难硐室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在基于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评价流程的基础上,对赵楼煤矿避难硐室进行实例分析,得出其避难硐室选址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煤矿避难硐室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避难硐室热环境控制范围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祖敬 陈于金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9,共4页
针对人员在煤矿避难硐室内96 h避灾过程中环境温湿度对人体安全的影响,分析了避难硐室内热环境形成原因,推导出硐室内环境升温规律,介绍了热环境对人体引发的危害,并深入分析人在热环境中的热耐受能力,提出在避灾过程中,避难硐室... 针对人员在煤矿避难硐室内96 h避灾过程中环境温湿度对人体安全的影响,分析了避难硐室内热环境形成原因,推导出硐室内环境升温规律,介绍了热环境对人体引发的危害,并深入分析人在热环境中的热耐受能力,提出在避灾过程中,避难硐室内环境湿度70%~80%、温度32℃以上时,避灾人员对硐室热环境热耐受的安全时间不超过12 h。研究结果对确定煤矿避难硐室与其他受限空间的温湿度控制范围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避难硐室 温度 湿度 热环境 人体热耐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避难硐室空气净化装置布局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廷梅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2,共4页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推导出避难硐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计算表达式,确立了避难硐室内净化需风量与有害气体控制浓度及室内避灾人数的数学关系。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51型避难硐室内净化装置3种不同工况下,室内的空气流速分布和CO2气体浓度分布...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推导出避难硐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计算表达式,确立了避难硐室内净化需风量与有害气体控制浓度及室内避灾人数的数学关系。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51型避难硐室内净化装置3种不同工况下,室内的空气流速分布和CO2气体浓度分布,得出2台净化装置可将室内CO2体积分数控制在0.50%以下,满足避难硐室空气净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避难硐室 净化装置 数值模拟 空气流场 二氧化碳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难硐室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天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120,共3页
紧急避险系统中避难硐室的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硐室内初始温度不同对平均热负荷变化比较大。针对避难硐室非稳态传热问题,文章对传热特性进行了全尺寸模拟试验与有限元分析,得出了20人避难硐室的温升规律,拟合得到硐室壁面一维非稳态传... 紧急避险系统中避难硐室的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硐室内初始温度不同对平均热负荷变化比较大。针对避难硐室非稳态传热问题,文章对传热特性进行了全尺寸模拟试验与有限元分析,得出了20人避难硐室的温升规律,拟合得到硐室壁面一维非稳态传热温度场计算公式,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为避难硐室热负荷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为不同初始温度下避难硐室配置降温系统提供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避难硐室 热负荷 非稳态传热 温升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