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斗GNSS与InSAR的煤矿开采区沉陷监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任福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150,共8页
在煤矿开采区,沉陷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变形梯度。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基于雷达波的干涉原理,其测量精度与波长相关,对于大变形梯度区域,干涉条纹会变得非常密集,导致相位解缠困难,难以准确... 在煤矿开采区,沉陷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变形梯度。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基于雷达波的干涉原理,其测量精度与波长相关,对于大变形梯度区域,干涉条纹会变得非常密集,导致相位解缠困难,难以准确获取地表真实的形变信息。为此,提出基于北斗GNSS与InSAR的煤矿开采区沉陷监测方法。考虑到北斗GNSS具有不受干涉相位解缠问题困扰的优势,能够获取精确的地表坐标变化信息,本研究通过将北斗GNSS的高精度定位结果作为约束条件引入InSAR数据处理中,通过校正并补偿InSAR雷达煤矿沉陷区域观测值,实现对InSAR在大变形梯度区域的观测值的修正,提高InSAR对空间不均匀沉陷的分辨能力。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处理融合后的北斗GNSS卫星和InSAR雷达观测值,获取煤矿开采区沉陷形变量。最后,设计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煤矿沉降量监测结果精度高,对沉降速率的监测准确,且相位观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GNSS INSAR 煤矿开采沉陷 沉陷监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煤矿区开采沉陷地生物复垦技术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合兵 桑振平 李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891-12893,共3页
焦作市煤矿区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矿区。长期以来,地下采煤引起的大面积土地沉陷及矸石山压占土地对该地区土地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为了改善矿区环境,结合焦作市中马村矿区采煤沉陷地土壤特点与工程复垦技术,提出几种生物复垦措... 焦作市煤矿区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矿区。长期以来,地下采煤引起的大面积土地沉陷及矸石山压占土地对该地区土地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为了改善矿区环境,结合焦作市中马村矿区采煤沉陷地土壤特点与工程复垦技术,提出几种生物复垦措施对复垦地土壤进行改良:酸碱中和法、绿肥法、施用化肥和农家肥、微生物法。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复垦技术是改善新土壤层的养分状况,增加有机质和保肥能力的最有效方式,采用生物复垦措施后,复垦地土壤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土壤容重明显降低,理化特性得到改善,试种的作物产量与工程复垦后土壤相比明显增加,基本接近普通农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作煤矿 煤矿开采沉陷地 生物复垦 工程复垦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监测煤矿区开采沉陷变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行风 汪云甲 杜培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7-80,共4页
近年来,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地表沉陷变形监测方面,如地震、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造成的地表形变,地下煤炭资源开采所造成的地表形变具有影响空间范围小、沉降速度缓慢的特点,而差分干涉测量的精度又易受大气、时... 近年来,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地表沉陷变形监测方面,如地震、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造成的地表形变,地下煤炭资源开采所造成的地表形变具有影响空间范围小、沉降速度缓慢的特点,而差分干涉测量的精度又易受大气、时间和空间基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利用D-InSAR对煤炭资源开采沉陷所造成的形变进行监测,具有更大的难度。为了验证D-InSAR技术对于该类沉陷的监测能力,选择了地表观测记录资料较为翔实、沉陷灾害比较严重的山西潞安矿区作为研究区域。结果表明,利用D-InSAR技术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地表沉陷的位置和分布范围,具备监测采煤沉陷地表变形的能力。下一步的研究,是希望建立基于D-InSAR技术的稳健、经济、高效的煤矿区开采沉陷变形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干涉测量 煤矿开采沉陷 两轨法 数字矿山 多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软件的设计与应用——评《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庞博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区地表变形和沉陷现象愈发明显。随着通信技术、定位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沉陷监测技术也向着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余学祥等著、测绘出版社2014出版的《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一书... 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区地表变形和沉陷现象愈发明显。随着通信技术、定位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沉陷监测技术也向着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余学祥等著、测绘出版社2014出版的《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一书首先介绍了煤矿开采变形和沉陷监测相关知识,接着对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做了阐述,并对其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方法、关键技术、数据库等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对软件的实现成果进行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监测系统 测绘出版社 煤矿开采沉陷 数据处理方法 地表变形 沉陷监测 定位技术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变形破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伟男 张华兴 贾林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通过相似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了煤矿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变形破坏规律,试验表明:路基随地表发生连续、渐变、有规律的变形,其内部发育的裂缝随工作面的推进逐渐闭合压实;路面破坏前与路基之间存在空区,路面内部有竖向裂缝... 通过相似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了煤矿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变形破坏规律,试验表明:路基随地表发生连续、渐变、有规律的变形,其内部发育的裂缝随工作面的推进逐渐闭合压实;路面破坏前与路基之间存在空区,路面内部有竖向裂缝发育。得出了路面与路基且与地表沉陷变形不一致的结论。并提出路面基层出现断裂是高速公路受开采沉陷影响发生破坏的标志,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高速公路发生断裂破坏判据的力学计算式,解释了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变形破坏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煤矿开采沉陷 相似模型试验 断裂 判据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区建筑物变形规律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曾繁轩 闫勇 李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沉陷区内三层框架结构建筑物点云数据,并使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RANSAC)提取建筑物点云正交三轴特征线,拟合满足最小二乘情况下特征线的交点为特征点。对比两期数据间特征点变化以获取建筑物变形规律,并与概... 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沉陷区内三层框架结构建筑物点云数据,并使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RANSAC)提取建筑物点云正交三轴特征线,拟合满足最小二乘情况下特征线的交点为特征点。对比两期数据间特征点变化以获取建筑物变形规律,并与概率积分法提取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建筑物变形规律与概率积分计算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相近,建筑物最大下沉值700mm,整体向东北方向倾斜,倾斜角度与竖直方向呈8.8'。建筑物向东北方向最大水平移动657.78mm,与南北轴线呈28.39°,最大拉伸变形1.69m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煤矿开采沉陷 建筑物变形监测 点云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