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煤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1
作者
何贞铭
高雨凌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8,共4页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煤矿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针对多源遥感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问题,结合光学、SAR、红外等遥感技术特点,提出了风险评估指标,提出3类遥感数据融合的风险评估模型,并设计实验开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煤矿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针对多源遥感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问题,结合光学、SAR、红外等遥感技术特点,提出了风险评估指标,提出3类遥感数据融合的风险评估模型,并设计实验开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有助于发现地质灾害潜在特征,评估指标权重、风险指数阈值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需根据评估重点合理设置权重与风险指数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质灾害
风险评估
遥感技术
遥感数据融合
光学影像
合成孔径雷达
红外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WSN的煤矿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文波
王健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针对煤矿地质灾害频发、破坏力强、监测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WSN的煤矿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采用Zigbee模块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搭配MPU-9250(九轴运动感测组件)、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设备,能够有效监测滑...
针对煤矿地质灾害频发、破坏力强、监测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WSN的煤矿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采用Zigbee模块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搭配MPU-9250(九轴运动感测组件)、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设备,能够有效监测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无线网络数据可以通过NB-IOT网关传输到系统监测平台,方便对煤矿区域远程实时监测。该系统具有高性价比、低迟延、易扩展以及准确性高等特点,可以在煤矿地质灾害监测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质灾害
WSN
ZIGBEE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煤矿动力地质灾害的构造背景与风险区带划分
被引量:
41
3
作者
曹代勇
占文锋
+3 位作者
李焕同
李小明
刘德民
魏迎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76-2388,共13页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水、冲击地压、冒顶等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对煤炭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加强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煤矿动力地质灾害是静态地质环境与开采扰动耦合作用的结...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水、冲击地压、冒顶等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对煤炭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加强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煤矿动力地质灾害是静态地质环境与开采扰动耦合作用的结果,区域构造背景通过构造变形产物、构造形成过程和构造应力场等方式决定煤矿床赋存方式和动力环境,从而影响煤矿动力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实例研究和理论分析,把致灾构造因素归纳为断层构造、褶皱构造、构造复杂程度、构造活动性、煤变形-变质特征、煤层赋存深度等六大类,各类构造因素对不同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表明,受煤田构造格局的控制,中国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具有东强西弱、北强南弱的基本特点;规模大、损失严重的煤矿动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煤田构造域,尤其是大兴安岭—太行山二级构造带以东的东北赋煤构造区中东部、华北赋煤构造区东部和华南赋煤构造区中部,以及受特提斯地球动力学体系与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复合作用控制的华南赋煤构造区西部。根据致灾构造因素和动力地质灾害特征,结合煤系赋存特点和煤炭开发现状,将基于区域构造背景控制的煤矿动力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分为Ⅰ级(低风险)、Ⅱ级(中风险)和Ⅲ级(高风险)等3个等级。从中国煤田构造格局的时空差异性出发,在中国赋煤构造单元框架内进行煤矿主要动力地质灾害风险区带划分,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北四大赋煤构造区共划分煤矿动力地质灾害Ⅲ级区带11个、Ⅱ级区带7个,其余地区属于Ⅰ级区带或未评价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动力
地质
灾害
致灾构造因素
煤田构造
区域构造背景
风险区带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EH-4确定煤矿采空区的边界
被引量:
14
4
作者
徐白山
王恩德
+1 位作者
陈庆凯
李维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0-813,共4页
在阐述煤矿地质灾害防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高度机械化的煤矿矿井采空区边界及产生的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当有富水的断层和采空区引起的张性裂隙存在时,其目的体的电性呈现良导特征.煤矿开采后破坏了地...
在阐述煤矿地质灾害防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高度机械化的煤矿矿井采空区边界及产生的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当有富水的断层和采空区引起的张性裂隙存在时,其目的体的电性呈现良导特征.煤矿开采后破坏了地层电性在横向上的均匀性和纵向上的正常递变规律.在起伏较大的山地区,使用电磁法探测不良地质体,并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纵横向结构,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质灾害
探测
采空区
构造与煤层
EH-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煤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1
作者
何贞铭
高雨凌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8,共4页
文摘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煤矿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针对多源遥感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问题,结合光学、SAR、红外等遥感技术特点,提出了风险评估指标,提出3类遥感数据融合的风险评估模型,并设计实验开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有助于发现地质灾害潜在特征,评估指标权重、风险指数阈值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需根据评估重点合理设置权重与风险指数阈值。
关键词
煤矿地质灾害
风险评估
遥感技术
遥感数据融合
光学影像
合成孔径雷达
红外遥感
分类号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WSN的煤矿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文波
王健
机构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基金
浙江省2018年度公益技术项目(GN18E09000)
2018年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8R470002)。
文摘
针对煤矿地质灾害频发、破坏力强、监测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WSN的煤矿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采用Zigbee模块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搭配MPU-9250(九轴运动感测组件)、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设备,能够有效监测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无线网络数据可以通过NB-IOT网关传输到系统监测平台,方便对煤矿区域远程实时监测。该系统具有高性价比、低迟延、易扩展以及准确性高等特点,可以在煤矿地质灾害监测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关键词
煤矿地质灾害
WSN
ZIGBEE
实时监测
Key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 of coal mine
WSN
Zigbee
real time monitoring
分类号
TD672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煤矿动力地质灾害的构造背景与风险区带划分
被引量:
41
3
作者
曹代勇
占文锋
李焕同
李小明
刘德民
魏迎春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76-2388,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215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0YJSDC09)。
文摘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水、冲击地压、冒顶等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对煤炭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加强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煤矿动力地质灾害是静态地质环境与开采扰动耦合作用的结果,区域构造背景通过构造变形产物、构造形成过程和构造应力场等方式决定煤矿床赋存方式和动力环境,从而影响煤矿动力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实例研究和理论分析,把致灾构造因素归纳为断层构造、褶皱构造、构造复杂程度、构造活动性、煤变形-变质特征、煤层赋存深度等六大类,各类构造因素对不同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表明,受煤田构造格局的控制,中国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具有东强西弱、北强南弱的基本特点;规模大、损失严重的煤矿动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煤田构造域,尤其是大兴安岭—太行山二级构造带以东的东北赋煤构造区中东部、华北赋煤构造区东部和华南赋煤构造区中部,以及受特提斯地球动力学体系与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复合作用控制的华南赋煤构造区西部。根据致灾构造因素和动力地质灾害特征,结合煤系赋存特点和煤炭开发现状,将基于区域构造背景控制的煤矿动力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分为Ⅰ级(低风险)、Ⅱ级(中风险)和Ⅲ级(高风险)等3个等级。从中国煤田构造格局的时空差异性出发,在中国赋煤构造单元框架内进行煤矿主要动力地质灾害风险区带划分,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北四大赋煤构造区共划分煤矿动力地质灾害Ⅲ级区带11个、Ⅱ级区带7个,其余地区属于Ⅰ级区带或未评价区域。
关键词
煤矿
动力
地质
灾害
致灾构造因素
煤田构造
区域构造背景
风险区带划分
Keywords
dynamic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coal mines
disaster-causing structure factors
coalfield structure
regional tectonic setting
risk zones dividing
分类号
P694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EH-4确定煤矿采空区的边界
被引量:
14
4
作者
徐白山
王恩德
陈庆凯
李维群
机构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0-813,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310A09)
文摘
在阐述煤矿地质灾害防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高度机械化的煤矿矿井采空区边界及产生的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当有富水的断层和采空区引起的张性裂隙存在时,其目的体的电性呈现良导特征.煤矿开采后破坏了地层电性在横向上的均匀性和纵向上的正常递变规律.在起伏较大的山地区,使用电磁法探测不良地质体,并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纵横向结构,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煤矿地质灾害
探测
采空区
构造与煤层
EH-4
Key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 of coal mine
exploration
gob
structure and coal beds
EH-4 system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煤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何贞铭
高雨凌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WSN的煤矿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设计
宋文波
王健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煤矿动力地质灾害的构造背景与风险区带划分
曹代勇
占文锋
李焕同
李小明
刘德民
魏迎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EH-4确定煤矿采空区的边界
徐白山
王恩德
陈庆凯
李维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