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SI数据LQI滤波的煤矿井下人员双向测距智能定位
1
作者 赵辉 《山东煤炭科技》 2025年第1期148-152,共5页
针对煤矿井下空间狭小且布局复杂,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障碍物和反射面,导致信号衰减,产生多径效应,严重影响测距和定位的准确性问题,提出基于RSSI数据与LQI滤波的煤矿井下人员双向测距智能定位方法,获取LQI滤波器RSSI值,... 针对煤矿井下空间狭小且布局复杂,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障碍物和反射面,导致信号衰减,产生多径效应,严重影响测距和定位的准确性问题,提出基于RSSI数据与LQI滤波的煤矿井下人员双向测距智能定位方法,获取LQI滤波器RSSI值,并结合测距信道参数得到LQI双向测距联合估计参数,将其作为构建井下测距定位模型的输入,以避免信号传播的路径损耗和多径效应导致的定位误差,根据RSSI衰减值计算此时的定位概率密度,从而完成对煤矿井下人员双向测距智能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水平、垂直测距定位误差低于0.1 m,能够提高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SI数据 LQI滤波 煤矿井下人员 双向测距 智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人员不安全行为测度模型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郝建营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10期175-178,184,共5页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目前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式。在分析影响煤炭安全因素的基础上,从个体因素、物料因素、方法因素、环境因素与管理因素等5个方面建立了衡量煤矿井下员工安全行为的指标体系,采用概率语言信息决策方法构建了井下人...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目前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式。在分析影响煤炭安全因素的基础上,从个体因素、物料因素、方法因素、环境因素与管理因素等5个方面建立了衡量煤矿井下员工安全行为的指标体系,采用概率语言信息决策方法构建了井下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测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金阳煤矿井下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井下人员不安全行为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人员 概率语言偏好关系 不安全行为 评价指标体系 测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神经网络的煤矿井下人员步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晓阳 刘金强 郑昊琳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218-227,共10页
人脸、指纹和虹膜等生物识别方法在井下复杂环境限制下常常比较模糊,导致基于这些生物特征的煤矿井下人员身份识别率不高。本文在残差神经网络和栈式卷积自动编码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神经网络(TS-GAIT)的步态识别方法。主要... 人脸、指纹和虹膜等生物识别方法在井下复杂环境限制下常常比较模糊,导致基于这些生物特征的煤矿井下人员身份识别率不高。本文在残差神经网络和栈式卷积自动编码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神经网络(TS-GAIT)的步态识别方法。主要利用残差神经网络提取步态模式中包含时空信息的动态特征,利用栈式卷积自动编码器提取包含生理信息的静态特征,并采用一种新颖的特征融合方法实现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的融合表征。提取的特征对角度、衣着和携带条件具有鲁棒性。在CASIA-B步态数据集和采集的煤矿工人步态数据集(CM-GAIT)上对该方法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煤矿井下人员步态识别是有效可行的,与其他步态识别方法相比准确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人员 步态识别 栈式卷积自动编码器 残差神经网络 双流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人员呼救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金录 郭晓娥 《煤矿机电》 2009年第2期47-49,共3页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监测系统功能不完善以及在井下技术的实用性不成熟现状,设计一种基于PTR8000和CAN总线采用微波频段进行无线通信的井下人员呼救报警的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实现过程,给出了系统中关键设备基站(BS)...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监测系统功能不完善以及在井下技术的实用性不成熟现状,设计一种基于PTR8000和CAN总线采用微波频段进行无线通信的井下人员呼救报警的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实现过程,给出了系统中关键设备基站(BS)与移动台(MS)结构。该系统经初步测试,运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人员 射频 定位 呼救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在潞安集团公司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嘉龙 《煤》 2010年第A01期5-6,共2页
为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人员的集约高效化管理,对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的监测十分必要。通过对潞安集团公司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的介绍,提出了在煤矿安装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煤矿井下人员 定位 考勤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向阳 刘艳杰 田子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1,共3页
结合矿井生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框架,提出了各部分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分析了系统功能,对管理系统开放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安全监控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 RF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个性化步长估计的井下人员精准定位PDR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倩倩 崔丽珍 +2 位作者 杨勇 赫佳星 史明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针对传统的行人航位推算(PDR)算法由于步长和航向累积误差导致定位精度较低,不能满足井下人员精准定位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间记忆网络(LSTM)个性化步长估计的井下人员精准定位PDR算法。首先采集井下人员运动中的加速度、陀... 针对传统的行人航位推算(PDR)算法由于步长和航向累积误差导致定位精度较低,不能满足井下人员精准定位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间记忆网络(LSTM)个性化步长估计的井下人员精准定位PDR算法。首先采集井下人员运动中的加速度、陀螺仪惯性信息,解算每一步运动距离构建步长数据,通过离线训练获得井下人员个性化步长估计LSTM模型;然后在在线预测阶段通过矿用本安智能手机实时采集加速度、陀螺仪、地磁等井下人员运动数据,分别采用步伐检测算法、个性化步长估计模型获得井下人员运动步伐及每一步的步长,利用卡尔曼滤波融合航向估计算法获得航向角;最后根据步长估计和航向角预测井下人员当前位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头窑煤矿采集井下人员运动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LSTM个性化步长估计的井下人员精准定位PDR算法对井下人员运动中的步伐检测精度为96.5%,步长预测精度为90%;在井下真实环境中的相对定位误差为2.33%,提高了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人员精准定位 行人航位推算 鞋载惯导 步长估计 步伐检测 航向估计 LSTM PD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监控管理系统数据共享的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峰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2,共3页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与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将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水平。文章主要介绍了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共享的方法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WB与RT-Thread的矿用低功耗便携式读卡器设计
9
作者 邵甜甜 李涛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47,52,共6页
针对传统的矿用便携式读卡器存在功耗高、携带不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UWB与RT-Thread的低功耗便携式读卡器,用于在发生紧急情况对佩戴定位卡的人员进行搜救及日常对人员位置快速、准确读取和定位。UWB技术具有高精度定位和高速数据... 针对传统的矿用便携式读卡器存在功耗高、携带不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UWB与RT-Thread的低功耗便携式读卡器,用于在发生紧急情况对佩戴定位卡的人员进行搜救及日常对人员位置快速、准确读取和定位。UWB技术具有高精度定位和高速数据传输特性,使得RT-Thread操作系统实时获取和处理读卡器采集的数据,提高读卡器的数据处理速度和定位精度,满足矿井环境下对读卡器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RT-Thread操作系统具有轻量级、可裁剪的特性,通过结合UWB技术,根据实际需求对RT-Thread操作系统进行裁剪和优化,降低系统功耗,进一步提高读卡器的能效。测试结果表明:低功耗便携式读卡器能准确读取人员位置信息,在静止状态下位置误差最大值为0.22 m,符合煤矿实际应用需求。该设计对于煤矿灾后的科学救援行动及日常系统维护工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 便携式读卡器 UWB RT-THREAD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