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变压吸附提浓煤矿乏风瓦斯的抽真空排放过程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传钊 刘应书 +2 位作者 李永玲 杨雄 孟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研究了活性炭的平衡吸附性能,计算出该种活性炭对甲烷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分离因子为5.20,并采用以该种活性炭为吸附剂的三塔真空变压吸附装置,研究了循环流程中的抽排步骤对吸附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抽排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 研究了活性炭的平衡吸附性能,计算出该种活性炭对甲烷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分离因子为5.20,并采用以该种活性炭为吸附剂的三塔真空变压吸附装置,研究了循环流程中的抽排步骤对吸附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抽排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引入抽排步骤可以在不改变吸附与解吸压力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产品气中甲烷浓度。而甲烷浓度会随抽排比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一个极限值,达到极限值之后趋于稳定。与此同时,回收率随抽排比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并且均压过程与吸附压力会影响抽排过程。与抽排气排空流程相比,采用抽排气回流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气甲烷回收率,但并不一定提高产品气甲烷浓度,存在一个临界抽排比,小于此值时,采用抽排气回流流程反而会降低产品气甲烷浓度。在吸附与解吸压力分别为140 kPa与14 kPa时,采用该流程可将0.2%的原料气提升至0.6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变压吸附(VPSA) 煤矿乏风瓦斯(VAM) 活性炭 提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塔真空变压吸附富集煤矿乏风瓦斯的流程参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海军 刘应书 +3 位作者 李永玲 杨雄 张传钊 孟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16-21,共6页
在以活性炭为吸附剂的双塔真空变压吸附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双塔真空变压吸附法富集煤矿乏风瓦斯实验中流程参数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周期、充压时间、上均压时间和下均压时间等四个流程参数中,半周期和上均压时间对产品气甲... 在以活性炭为吸附剂的双塔真空变压吸附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双塔真空变压吸附法富集煤矿乏风瓦斯实验中流程参数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周期、充压时间、上均压时间和下均压时间等四个流程参数中,半周期和上均压时间对产品气甲烷体积分数影响最大,其次为充压时间,对结果影响最小的是下均压时间;最好的均压方式是只有上均压,均压时间为0.5s;节流子孔径越小,产品气体积分数越高,减小节流孔径是提高产品气甲烷体积分数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乏风瓦斯 真空变压吸附 半周期 均压 节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乏风瓦斯氧化床取热空间特性对床层取热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增丽 刘永启 高振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在试验验证数学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基于煤矿乏风氧化床的取热,采用数值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煤矿乏风瓦斯氧化床取热空间特性(蜂窝陶瓷填充率与蜂窝陶瓷开孔率)对取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取热空间蜂窝陶瓷填充率增大时,一方面引起氧化床... 在试验验证数学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基于煤矿乏风氧化床的取热,采用数值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煤矿乏风瓦斯氧化床取热空间特性(蜂窝陶瓷填充率与蜂窝陶瓷开孔率)对取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取热空间蜂窝陶瓷填充率增大时,一方面引起氧化床层物理流速的增大,换热器外壁周围的气体流速随之增大,强化换热器的对流换热;另一方面使与换热器进行直接对流换热的气体量减少,削弱换热器的取热;取热空间蜂窝陶瓷填充率增大对取热影响的矛盾两面性使换热器取热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填充率为0.49时,氧化床内置换热器取热率存在极大值;取热空间填充蜂窝陶瓷开孔率的减小使取热空间内换热器所在区域与蜂窝陶瓷填充区域阻力不匹配,气体会优先选择阻力小的换热器所在区域,强化换热器的取热,但是取热区阻力相差太大,又影响取热区下游床层气体分布的均匀性,取热空间填充蜂窝陶瓷开孔率常选取为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乏风瓦斯 氧化床 取热空间 填充率 开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乏风瓦斯利用工程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克海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6期67-71,77,共6页
为保障乏风瓦斯利用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开展了乏风瓦斯利用工程监控系统研究。分析了监控系统的功能性,包括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安全评判功能、专家决策功能等,并以此设计了"一机三库"的监控系统体系结构,然后建立了监控... 为保障乏风瓦斯利用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开展了乏风瓦斯利用工程监控系统研究。分析了监控系统的功能性,包括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安全评判功能、专家决策功能等,并以此设计了"一机三库"的监控系统体系结构,然后建立了监控系统的物理拓扑模型,C/S与B/S架构相结合的软件结构,最后,设计了建立在重庆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的乏风瓦斯蓄热氧化利用工业化试验工程监控系统。系统经过安装、调试,已成功应用于乏风瓦斯蓄热氧化利用工业化试验工程,充分验证了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乏风瓦斯 瓦斯利用 监控系统 安全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乏风瓦斯逆流氧化反应技术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韩金辉 刘永启 +1 位作者 尤彦彦 高振强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1年第2期69-75,共7页
我国每年通过煤矿乏风排放瓦斯超过200亿Nm3,既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又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采用逆流氧化技术可以将乏风瓦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可以回收其中的能量,这对于我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我国应对环境变化... 我国每年通过煤矿乏风排放瓦斯超过200亿Nm3,既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又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采用逆流氧化技术可以将乏风瓦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可以回收其中的能量,这对于我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我国应对环境变化及履约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对国内外煤矿乏风瓦斯逆流氧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该技术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乏风瓦斯 逆流反应技术 氧化床 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乏风瓦斯燃烧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兆瑞 党文龙 耿丽 《陕西煤炭》 2020年第S01期127-133,共7页
煤矿瓦斯是煤矿伴生气,其主要成分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煤矿瓦斯的直接排放将加剧温室效应及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煤矿瓦斯的治理受到广泛关注。煤矿瓦斯中乏风瓦斯(甲烷浓度0.1%~1.0%)占比超过70%,该气... 煤矿瓦斯是煤矿伴生气,其主要成分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煤矿瓦斯的直接排放将加剧温室效应及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煤矿瓦斯的治理受到广泛关注。煤矿瓦斯中乏风瓦斯(甲烷浓度0.1%~1.0%)占比超过70%,该气体无法通过常规的燃烧方式处理和利用。催化燃烧作为一种脱除低浓度甲烷的高效方法,其不仅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甲烷的氧化,同时还可以减少甲烷处理过程中的NO x和CO等污染物气体的排放,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归纳近年来催化燃烧技术在催化剂研究方面的进展,重点阐述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发展的影响,并且探讨了乏风瓦斯催化燃烧技术相关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乏风瓦斯 催化燃烧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矿企业低浓度瓦斯的安全利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洪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5,18,共3页
着重介绍了煤矿企业低浓度瓦斯的安全利用,并用实例说明我国风排瓦斯的利用已进入工业化开发阶段。
关键词 低浓度瓦斯安全利用 煤矿乏风瓦斯利用 工业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液化残渣基炭材料吸附瓦斯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化峰 乔元栋 +3 位作者 李通达 王森 关铁钢 柴彪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89-92,共4页
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单塔高流量、常压吸附装置和煤液化残渣基炭材料吸附剂,讨论了不同吸附剂用量、不同装柱方式对CH4/N2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50℃,KOH活化下所制备煤液化残渣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1721 m2/g,其中微孔占到开... 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单塔高流量、常压吸附装置和煤液化残渣基炭材料吸附剂,讨论了不同吸附剂用量、不同装柱方式对CH4/N2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50℃,KOH活化下所制备煤液化残渣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1721 m2/g,其中微孔占到开孔数量的89.5%;在相同吸附剂装填量下,分层装填方式对甲烷的吸附性能要优于混合式装填方式;在分层装填方式下,随着吸附剂装填数量的增加,甲烷的吸附量增加,饱和吸附性能提高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乏风瓦斯 高流量 吸附 分离 煤液化残渣基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催化剂催化低浓度甲烷燃烧研究进展
9
作者 竹涛 王美丹 +6 位作者 苑博 张学里 张馨月 黄钰欢 李辰 徐旭东 孙倩 《洁净煤技术》 2025年第2期63-79,共17页
煤矿瓦斯是煤矿的伴生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大量排放到大气中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因此煤矿乏风瓦斯的减排对于达成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催化燃烧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甲烷减排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开发低成本、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近... 煤矿瓦斯是煤矿的伴生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大量排放到大气中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因此煤矿乏风瓦斯的减排对于达成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催化燃烧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甲烷减排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开发低成本、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近年来,钙钛矿氧化物由于成分灵活、结构特殊、较低的成本以及催化性能的可调控性等优点在甲烷催化燃烧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在钙钛矿催化剂处理低浓度甲烷的工业应用中,存在催化性能低和硫中毒等问题,阻碍了钙钛矿氧化物催化甲烷燃烧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介绍了钙钛矿催化剂的可调控结构和合成方法,归纳了钙钛矿催化剂上的甲烷催化燃烧机理,分析了硫的存在导致钙钛矿失活的原因,重点阐述了钙钛矿催化剂提高催化活性以及耐硫性能的设计方法。分析发现:通过优化制备条件、进行元素掺杂、酸性溶液处理、构建多孔新型钙钛矿等方法的应用,可使钙钛矿的表面活性位点与氧空位的数量增加,同时提高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程度,进而提高催化活性。最后对钙钛矿催化剂催化甲烷燃烧未来设计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催化燃烧 钙钛矿 煤矿乏风瓦斯 催化活性 氧化物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