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煤沉陷复垦区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郑刘根 李超 +3 位作者 程桦 姜春露 陈永春 谢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7-251,共5页
以淮南新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室内测试分析等手段,对煤矸石充填复垦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充填深度土壤中Cd、Cr、Cu、Zn、Pb、Mn和Hg 7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 以淮南新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室内测试分析等手段,对煤矸石充填复垦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充填深度土壤中Cd、Cr、Cu、Zn、Pb、Mn和Hg 7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Cu、Zn、Cd、Mn和Hg 5种重金属平均值均超过当地的土壤背景值,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且Cd污染最严重。从垂直方向来看,除Hg外土壤重金属无明显分布规律,Hg的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复垦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危害严重,不同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不同,Cd和Hg的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充填复垦区 土壤重金属 高潜水位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南市采煤沉陷生态修复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育智 陈孝杨 +2 位作者 王芳 陈敏 刘本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39-442,共4页
以采煤沉陷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煤矸石充填复垦区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生态修复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大通矿生态修复区〉潘一矿生态修复区〉新庄孜矿生态修复... 以采煤沉陷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煤矸石充填复垦区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生态修复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大通矿生态修复区〉潘一矿生态修复区〉新庄孜矿生态修复区〉创大生态园修复区;不同覆土厚度复垦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为5.56-9.31 g/kg,覆土较薄的地块(0-20 cm)有机碳含量最高,为9.31 g/kg;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对工程措施(煤矸石充填复垦)响应较有机碳更加剧烈,可以将微生物生物量碳作为土壤有机碳库动态变化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充填复垦区 覆土厚度 植被类型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