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季节 李辉 +2 位作者 王佳妮 索智 许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5-933,共9页
为了评价不同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三种增容剂(硅烷偶联剂、苯甲醛、二甲苯)各自的最佳掺量及掺入方式;其次,采用双边缺口拉伸(DENT)试验评价加入三种增容剂后沥青的低温抗延性断裂性... 为了评价不同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三种增容剂(硅烷偶联剂、苯甲醛、二甲苯)各自的最佳掺量及掺入方式;其次,采用双边缺口拉伸(DENT)试验评价加入三种增容剂后沥青的低温抗延性断裂性能;最后,结合SEM照片并利用Image 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加入三种增容剂后沥青中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分散面积比,以定量地表征三种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适量增容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煤直接液化残渣在沥青中的分散,提高两者之间的相容性,保持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体系的长期稳定状态,避免因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沉淀聚集而在相界面产生应力集中,增强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低温抗延性断裂性能。三种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改善效果不同,硅烷偶联剂最优,次之为苯甲醛,最差为二甲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容剂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 双边缺口拉伸实验 低温性能 分散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改进 被引量:11
2
作者 季节 苑志凯 +4 位作者 魏建明 索智 许鹰 李辉 石越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6-173,共8页
为改善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橡胶粉、3种增塑剂(马来酸二辛酯(DOM)、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水性丙烯酸树脂(WAR))等方法对DCLR改性沥青进行二次复合改性,并进行5 ℃延... 为改善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橡胶粉、3种增塑剂(马来酸二辛酯(DOM)、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水性丙烯酸树脂(WAR))等方法对DCLR改性沥青进行二次复合改性,并进行5 ℃延度、弯曲梁流变(BBR)以及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BS(掺量(质量分数)低于3%)或橡胶粉(掺量低于15%)单一改性剂可以改善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如果SBS或橡胶粉掺量过高,反而起不到改善作用;采用复合改性剂(SBS和橡胶粉)对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改善效果较好,其中采用2% SBS和15%橡胶粉复合改性剂时,DCLR改性沥青的性能基本上能满足SBS改性沥青I-D的技术要求,较单一改性剂对DCLR改性沥青低温性能改善提升约1倍;3种增塑剂中WAR对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改善效果最差,DOP次之,DOM最好,其中3% DOM对DCLR改性沥青二次复合改性后的性能也能满足SBS改性沥青I-D的技术要求;3% DOM对DCLR改性沥青二次复合改性的制备工艺相对于复合改性剂(2% SBS和15%橡胶粉)操作简单,推荐利用3% DOM来提高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残渣 改性沥青 低温性能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橡胶粉 增塑剂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季节 张梓源 +2 位作者 董元帅 文龙 马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3-860,共8页
为探究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针对3种沥青胶浆(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DCLR改性沥青胶浆和SK-90沥青胶浆)设计了4种粉胶比.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差示扫描量热(DSC)试验和扫描电... 为探究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针对3种沥青胶浆(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DCLR改性沥青胶浆和SK-90沥青胶浆)设计了4种粉胶比.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差示扫描量热(DSC)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试验对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耐热性较好,热稳定性较强,高温抗流动变形能力显著强于SK-90沥青胶浆;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温度敏感性显著下降,低温流变性显著强于DCLR改性沥青胶浆;相比SK-90沥青胶浆和DCLR改性沥青胶浆,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的综合高低温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直接液化残渣 粉胶比 沥青胶浆 流变性能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季节 张梓源 +3 位作者 文龙 尤鹏超 马童 黄昶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8-184,共7页
本工作旨在探究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四种粉胶比(0.6、0.8、1.0、1.2)下三种沥青胶浆及混合料(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 本工作旨在探究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四种粉胶比(0.6、0.8、1.0、1.2)下三种沥青胶浆及混合料(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采用弯曲蠕变劲度(BBR)试验、低温小梁试验、半圆弯曲(SCB)试验、接触角试验进行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临界破坏温度显著降低,混合料破坏应变提升较大,基本上达到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水平。综合各种试验结果,三种混合料粉胶比为1.0时的低温性能最优。尤其是DCL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粉胶比为1.0时,表现出更好的低温应力松弛能力,较强的抗开裂能力与抗裂缝发展能力。但其受粉胶比变化敏感性较强,当粉胶比增加到1.2时,混合料低温抗开裂能力与抗裂缝发展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直接液化残渣 粉胶比 沥青胶浆 沥青混合料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共混改性沥青的性能和微观结构 被引量:17
5
作者 季节 石越峰 +2 位作者 索智 徐世法 李鹏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9-1053,共5页
为了研究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与沥青共混改性后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以SK-90沥青为基质沥青,分别加入不同掺量(与基质沥青质量比为5%、10%、15%和20%)的DCLR,利用SHRP PG、针入度分级体系、红外光... 为了研究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与沥青共混改性后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以SK-90沥青为基质沥青,分别加入不同掺量(与基质沥青质量比为5%、10%、15%和20%)的DCLR,利用SHRP PG、针入度分级体系、红外光谱仪和凝胶色谱仪分析DCLR与沥青共混改性后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DCLR的加入可以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但对沥青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从DCLR共混改性沥青的官能团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可以判断DCLR对沥青的共混改性主要为物理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残渣(DCLR) 共混改性 微观结构 物理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对道路沥青改性作用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53
6
作者 王寨霞 杨建丽 刘振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Based on the specifications of ASTM D571095 and BSI BS-3690 for Trinidad Lake Asphalt(TLA) modified asphalt,two residues(CLA1 and CLA2)from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DCL) were evaluated for using as high grade paving a... Based on the specifications of ASTM D571095 and BSI BS-3690 for Trinidad Lake Asphalt(TLA) modified asphalt,two residues(CLA1 and CLA2)from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DCL) were evaluated for using as high grade paving asphalt modifier.TLA was used as comparison.The results show that CLA1-and CLA2-modified asphalt with 7% of CLA1 or CLA2 addition has similar modification ability as 20% TLA-modified asphalt.The modified asphalts meet the specifications for 40~55 or 50 penetration grade.The penetration ratio of CLA2-modified asphalt after TFO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which indicates its supreme ability to against the temperature aging.Preliminary study implies that DCL residues may be a suitable alternative additive for producing TLA-type modified asphalt.Furthermore it was also found that with increasing amount of CLA1 or CLA2 addition the softening point of the modified asphalts increase and the penetration value and the ductility de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残渣 TLA 改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沥青改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海涛 赖世耀 +2 位作者 毕飞 梁皓 樊亮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8-62,共5页
综述了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在沥青改性剂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物态属性,通过对比青川岩沥青以及特立尼达湖沥青2种天然沥青,分析各改性剂优缺点,论述了煤直接液化残渣作为沥青改性剂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重要意义。从相容性理... 综述了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在沥青改性剂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物态属性,通过对比青川岩沥青以及特立尼达湖沥青2种天然沥青,分析各改性剂优缺点,论述了煤直接液化残渣作为沥青改性剂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重要意义。从相容性理论概述,从复合改性角度介绍了目前其作为沥青改性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煤直接液化残渣作为沥青改性剂方向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在改性体系方法设计、材料行为机理认识以及路面功能化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残渣 改性 改性沥青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沥青基道路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盛英 张胜振 +2 位作者 梁文斌 卓锦德 魏建明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33-39,共7页
煤直接液化沥青(DCLA)是煤直接液化过程的副产品,由约50%的沥青类物质和约50%的固体颗粒组成,以DCLA为基础改性剂复合SBS高分子聚合物,制备了道路改性沥青即DCLA-改性沥青。沥青组分对沥青的各项性能有直接影响,并最终体现为改性沥青路... 煤直接液化沥青(DCLA)是煤直接液化过程的副产品,由约50%的沥青类物质和约50%的固体颗粒组成,以DCLA为基础改性剂复合SBS高分子聚合物,制备了道路改性沥青即DCLA-改性沥青。沥青组分对沥青的各项性能有直接影响,并最终体现为改性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改变,因此,研究改性沥青老化后的性能更重要。通过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简称RTFOT)模拟DCLA改性沥青老化试验,并对DCLA-改性沥青的老化特性进行研究,建立其微观组分特性和宏观性能的联系。通过分析DCLA改性沥青原料及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分子质量、红外光谱(FTIR)、氧含量等,发现DCLA-改性沥青的老化不是单一反应,是活性物质氧化、轻质组分挥发、沥青分子团聚、SBS分子断裂等多种反应的综合结果,表现为DCLA改性沥青平均分子质量由13 865 g/mol降到11 983 g/mol,氧含量由0.9%升至1.3%,SK90的平均分子质量由1 906 g/mol团聚增长到2 068 g/mol,SBS发生断裂平均分子质量由41 482 g/mol降至20 647 g/mol。DCLA-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的变化由体系中沥青质和胶质的变化量决定。沥青质能提高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但同时会降低改性沥青本身的延度。为达到JTG F40—2017的I-D改性沥青延度标准,即5℃的延度不小于20 cm,则改性沥青体系中沥青质含量不能超过12.9%,其残留针入度比为72%。胶质能改善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但胶质是一个不稳定的物质,易被空气氧化生成沥青质,从而造成老化后残留延度降低,这体现在红外谱图中出现的羰基C=O与亚砜基S=O。当体系中胶质含量为28%时老化后延度降低率达到70%。控制原料沥青质含量并降低原料中胶质的反应活性是提高改性沥青老化后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沥青 改性沥青 老化 延度 残留针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中沥青烯组分的分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53
9
作者 谷小会 史士东 周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5-789,共5页
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己烷不溶苯可溶物———沥青烯组分———进行了分子结构特性的研究.分析得到其平均分子量为1 387,平均分子式可写成为C101H90.7O3.6N2.从其分子内部结构来看:它的主要结构由多环稠合芳香烃和芳环上存在的烷基取... 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己烷不溶苯可溶物———沥青烯组分———进行了分子结构特性的研究.分析得到其平均分子量为1 387,平均分子式可写成为C101H90.7O3.6N2.从其分子内部结构来看:它的主要结构由多环稠合芳香烃和芳环上存在的烷基取代基组成,其中少量芳香烃已部分饱和,取代基的链长不一,平均为13个碳原子.此外,沥青烯还含有少量氧和氮原子处在环上形成杂环,并存在少量羟基和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华 直接液化 残渣 沥青烯组分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节 石越峰 +3 位作者 李鹏飞 杨松 索智 徐世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1-516,共6页
为了分析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利用DSR(Dynamic ShearRheometer)和BBR(BendingBeamRheometer)试验,对不同粉胶比(0.6,0.8,1.0,1.2)和DCLR下沥青胶浆的高低温... 为了分析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和粉胶比对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利用DSR(Dynamic ShearRheometer)和BBR(BendingBeamRheometer)试验,对不同粉胶比(0.6,0.8,1.0,1.2)和DCLR下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进行研究,分析DCLR和粉胶比对G~*/sinδ(车辙因子)、S(蠕变劲度模量)以及m-值(蠕变速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胶比的提高和DCLR的添加,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在不断增强,低温性能在逐渐下降,出现了最佳粉胶比.综合平衡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当粉胶比为1.0时,其高低温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粉胶比 沥青胶浆 DSR和BBR试验 高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中间相沥青炭纤维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均庆 宫晓颐 +4 位作者 郑冬芳 盛英 张胜振 朱豫飞 赖世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176-180,共5页
中间相沥青炭纤维性能优异,但是高成本限制了它的大规模使用。尝试以煤直接液化残渣为原料制备中间相沥青炭纤维。一方面为开发低成本中间相沥青炭纤维提供原料;另一方面为煤直接液化残渣的高附加值利用拓宽了途径。通过热缩聚工艺得到... 中间相沥青炭纤维性能优异,但是高成本限制了它的大规模使用。尝试以煤直接液化残渣为原料制备中间相沥青炭纤维。一方面为开发低成本中间相沥青炭纤维提供原料;另一方面为煤直接液化残渣的高附加值利用拓宽了途径。通过热缩聚工艺得到中间相沥青,经过纺丝、预氧化和炭化制备中间相沥青炭纤维,验证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中间相沥青炭纤维的可行性。研究了中间相含量、软化点和挥发分含量对中间相沥青可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煤直接液化残渣为原料制备的中间相含量在70%以上、软化点高于300℃的中间相沥青具有较好的可纺性,纺制的炭纤维直径约为15μm,拉伸强度达到1 500 MPa,拉伸模量150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残渣 中间相沥青 炭纤维 热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罗万江 兰新哲 +1 位作者 宋永辉 付建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在介绍煤直接液化残渣(CLR)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CLR的国内外最新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解/共热解回收油、炼焦、加氢液化、气化制氢、作为燃料燃烧、制备炭材料以及作为道路沥青改性剂等。CLR的高效利用对提高煤液... 在介绍煤直接液化残渣(CLR)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CLR的国内外最新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解/共热解回收油、炼焦、加氢液化、气化制氢、作为燃料燃烧、制备炭材料以及作为道路沥青改性剂等。CLR的高效利用对提高煤液化的经济性和资源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规模化、经济性和环保方面考虑,CLR的萃取物加氢和萃余物综合利用以及制备炭材料是CLR利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 液化残渣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焦CO_2气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楚希杰 李文 +2 位作者 李保庆 陈皓侃 白宗庆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比较了流化床条件下神华煤及其直接液化残渣焦在CO2气氛中的气化反应性,考察了添加液化催化剂、脱除矿物质以及脱除重质油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气化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残渣焦的气化反应性比原煤焦好,残渣焦在1 000℃和1 100℃的气化... 比较了流化床条件下神华煤及其直接液化残渣焦在CO2气氛中的气化反应性,考察了添加液化催化剂、脱除矿物质以及脱除重质油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气化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残渣焦的气化反应性比原煤焦好,残渣焦在1 000℃和1 100℃的气化反应性指数为0.135和0.290,而原煤焦的则为0.118和0.200。脱灰后残渣焦气化反应性低于脱灰后的煤焦,说明直接液化反应后剩余的难液化物质的气化反应性低于煤焦;未经脱灰处理的残渣焦气化反应性高于煤焦,反映了液化过程中富集的矿物质及铁系催化剂的催化气化活性。脱除残渣中的重质油会降低残渣焦的气化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 残渣气化 气化反应性 矿物质 重质油 液化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溶剂萃取组分的热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军 杨建丽 +1 位作者 周淑芬 李允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651,共5页
利用热重技术和固定床热解/在线质谱检测技术研究了残渣萃取组分重质油(HS)、沥青烯(A)、前沥青烯(PA)和四氢呋喃不溶物(THFIS)的热解特性,并尝试探讨了各萃取组分的热解行为与加氢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残渣中各萃取组分的加... 利用热重技术和固定床热解/在线质谱检测技术研究了残渣萃取组分重质油(HS)、沥青烯(A)、前沥青烯(PA)和四氢呋喃不溶物(THFIS)的热解特性,并尝试探讨了各萃取组分的热解行为与加氢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残渣中各萃取组分的加氢转化能力与其热分解能力有关。四种组分在SHR加氢液化产生的正协同作用的原因,在于各萃取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HS和A族组分中的某些低温挥发组分,在较低温度区间不挥发逸出,而在较高温度区间裂解,迎合了加氢液化对自由基碎片的需求。但PA的存在有利于缩聚反应的发生,可促进裂解产物的再聚合,从而对加氢液化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 残渣 溶剂萃取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军 杨建丽 刘振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5-390,共6页
利用热重、固定床热解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热解特性及热解产物分布、组成和性质,考察了热解回收油品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450℃~500℃下神华煤液化残渣(SHR)和胜利煤液化残渣(SLR)热解油产率分别约为32%和20%,450... 利用热重、固定床热解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热解特性及热解产物分布、组成和性质,考察了热解回收油品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450℃~500℃下神华煤液化残渣(SHR)和胜利煤液化残渣(SLR)热解油产率分别约为32%和20%,450℃后升高温度对油产率影响不大,但会使热解油中沥青烯(A)含量增加。SHR的热解油主要是己烷可溶物组分(HS),与SHR中HS结构相似。但SLR的热解油中A组分含量接近50%。SHR中的HS组分在热解时的聚合并不明显;而SLR中的HS组分在热解过程中伴随明显的聚合,导致热解油中含有大量的沥青烯。在400℃~500℃,两种残渣中A均有向热解油转化的趋势,而且SLR中A组分表现出了较大的逸出能力。但从热解产物组成分布分析,A的逸出还是少量的,一部分分解产生油品,一部分与前沥青烯和四氢呋喃不溶物(THFIS)一起形成了半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 残渣 热解 热解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水蒸气和CO_2气化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楚希杰 李文 +2 位作者 白宗庆 李保庆 陈皓侃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分别对神华煤和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水蒸气和CO2气化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气化反应中,煤半焦的反应性强于残渣半焦;CO2气化反应中,残渣半焦的反应性强于煤半焦。这主要是影响煤和残渣水蒸气和CO2气化反应性的关键因素不... 分别对神华煤和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水蒸气和CO2气化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气化反应中,煤半焦的反应性强于残渣半焦;CO2气化反应中,残渣半焦的反应性强于煤半焦。这主要是影响煤和残渣水蒸气和CO2气化反应性的关键因素不同。水蒸气气化反应受煤化程度的影响较大,而CO2气化反应受煤化程度的影响较小,受矿物质催化作用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残渣 水蒸气气化 CO2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中重质油组分的分子结构 被引量:53
17
作者 谷小会 周铭 史士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0,共5页
对0.1t/d煤直接液化连续实验装置中获取的神华煤液化残渣的重质油组分进行分子结构的研究,通过元素分析、分子量的测定等常规方法的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裂解色谱质谱等物理仪器方法的分析,得到了重质油组分的... 对0.1t/d煤直接液化连续实验装置中获取的神华煤液化残渣的重质油组分进行分子结构的研究,通过元素分析、分子量的测定等常规方法的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裂解色谱质谱等物理仪器方法的分析,得到了重质油组分的平均分子量为339,平均分子式为C25H31O0.2N0.26,主要结构是2~3环的芳香烃,其中有些已部分饱和成环烷烃,芳香环及饱和环上存在烷基取代基,取代基的链长不一,平均为9~10个碳,以及含有少量氧和氮原子处在环上形成杂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华 直接液化 残渣 重质油组分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文郁 杜铭华 +1 位作者 曲思建 史士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18,共4页
运用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残渣热解活化能E的算术平均值为144.6 kJ/mol,分布在60.1~280.4 kJ/mol范围内,活化能分布函数f(E)为非正态分布函数;指前因子k0与活化能E之间存在补偿关系.
关键词 直接液化 残渣 热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与煤直接液化残渣共热解产物半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晓红 马江山 +1 位作者 薛艳利 李文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81-1286,共6页
为使煤直接液化残渣得到清洁高效再利用,采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对神东煤直接液化残渣与呼伦贝尔褐煤共热解制取的半焦进行了研究。结合扫描电镜、N2-吸附、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以及热重分析发现,共热解过程中存在的软化熔融现象导致液... 为使煤直接液化残渣得到清洁高效再利用,采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对神东煤直接液化残渣与呼伦贝尔褐煤共热解制取的半焦进行了研究。结合扫描电镜、N2-吸附、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以及热重分析发现,共热解过程中存在的软化熔融现象导致液化残渣与褐煤相互黏结,共热解半焦比表面积与孔体积减小,半焦结构有序化程度增加。与褐煤单独热解半焦相比,共热解半焦CO2气化反应性能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残渣 共热解 半焦 CO2气化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与褐煤共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畅志兵 初茉 +2 位作者 孙任晖 杨小敏 吕海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1 39,39,共5页
为了解决煤炭液化残渣在热解过程中软化熔融并剧烈膨胀导致难以利用的问题,在温度范围为30~900℃,升温速率分别为10、20、30、40℃/min的情况下,借助热重分析仪对煤直接液化残渣与褐煤进行程序升温共热解试验,采用Doyle法分析共热解动力... 为了解决煤炭液化残渣在热解过程中软化熔融并剧烈膨胀导致难以利用的问题,在温度范围为30~900℃,升温速率分别为10、20、30、40℃/min的情况下,借助热重分析仪对煤直接液化残渣与褐煤进行程序升温共热解试验,采用Doyle法分析共热解动力学,将动力学结果与共热解协同作用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共热解过程可用3个串联的一级反应描述,温度区间分别为200~310、310~470、470~900℃,其中310~470℃对应共热解反应的活泼分解阶段,反应活化能(40~50 k J/mol)远大于低、高温反应活化能(10~20 k J/mol)。液化残渣与褐煤共热解降低了活泼分解阶段的反应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增大了热解失重率,使共热解反应在300~550℃表现出正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残渣 共热解 反应动力学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