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M32的煤田火区远程智能分级注水系统及应用
1
作者 郭丰齐 史波波 齐海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97,共6页
传统的注水方法不科学,注水作业工程量巨大且效率低,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该技术难题,研究了煤田火区远程智能配注技术,将温度参数采集模块、电路控制模块、流量控制阀集成在智能配注器内并长期置于地面,结合无线通信技术及... 传统的注水方法不科学,注水作业工程量巨大且效率低,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该技术难题,研究了煤田火区远程智能配注技术,将温度参数采集模块、电路控制模块、流量控制阀集成在智能配注器内并长期置于地面,结合无线通信技术及自动调整算法,形成了包括智能配注器、智能测控充电一体仪及地面通信控制主机的智能配注工艺。开发了监测系统远程调整注水流程和测温流程的作业时间,从而控制注水流量,实现了注水流量2 L/s、1 L/s、0.5 L/s的分级调控。新疆三道坝火区的现场试验表明,煤田火区智能分级注水技术可为煤火区智能化灭火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注水 钻孔 智能分级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兴瑞指导煤田火区治理工作 途中调研五鑫铜业
2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第5期6-6,共1页
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6月11日来到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深入部分煤田火区,实地调研指导灭火治理工作。途中,马兴瑞还调研了新疆五鑫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昌吉回族自治州 乌鲁木齐县 马兴瑞 煤田火区 阜康市 铜业 实地调研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第五次煤田火区普查成果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包兴东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相较于2013年新疆开展的第四次煤田火区普查成果,新疆新生煤田火区增加,部分未治理的煤田火区面积扩大以及责任主体灭失,给新疆煤炭工业的能源基地建设、井田划分、矿区规划、矿井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严重影响。2019年,新疆开展... 相较于2013年新疆开展的第四次煤田火区普查成果,新疆新生煤田火区增加,部分未治理的煤田火区面积扩大以及责任主体灭失,给新疆煤炭工业的能源基地建设、井田划分、矿区规划、矿井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严重影响。2019年,新疆开展了第五次煤田火区普查,以新疆第五次煤田火区普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疆煤田火区的特点、变化原因、危害和影响。新疆煤田火灾存在分布广、发展快、新火区产生快、易发煤火风险区域多等特点,煤田火区的持续燃烧造成损失煤炭资源、污染大气环境、破坏土壤环境、污染水资源、易发地质灾害等危害。针对上述特点和危害,提出了新疆煤田火区治理措施,为新疆煤田火区治理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第五次煤田火区普查 煤田火区治理 煤炭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乌达煤田火区变化监测 被引量:29
4
作者 蒋卫国 武建军 +2 位作者 顾磊 刘晓晨 李晓秀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4-968,共5页
采用遥感反演、自然间隔点分割与空间叠加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取1989、2001、2005年的乌达煤田火区范围,分析煤田火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演变态势、变化速度与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5年乌达煤田火区面积增加了98.10万m2,每... 采用遥感反演、自然间隔点分割与空间叠加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取1989、2001、2005年的乌达煤田火区范围,分析煤田火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演变态势、变化速度与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5年乌达煤田火区面积增加了98.10万m2,每年新增约6.13万m2,年增加率为2.48%,乌达煤田南部的A(12、13与14号)火区面积在逐渐减少,其他火区的面积在逐渐增加,并向四周扩散蔓延形成新的燃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乌达煤田火区 变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火区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曹代勇 时孝磊 +1 位作者 樊新杰 吴查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0-42,共3页
煤层自燃形成的煤田火区是煤矿区重要灾害之一,中国北方大规模的煤层自燃,不仅直接烧毁宝贵的煤炭资源,危及矿井安全生产,而且还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本文结合实际,从地质、大气、水、土壤、生态... 煤层自燃形成的煤田火区是煤矿区重要灾害之一,中国北方大规模的煤层自燃,不仅直接烧毁宝贵的煤炭资源,危及矿井安全生产,而且还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本文结合实际,从地质、大气、水、土壤、生态和人类健康影响等方面,对煤田火区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煤火环境治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自燃 环境效应 环境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相关裂隙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曹代勇 樊新杰 +1 位作者 吴查查 王国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9-1014,共6页
针对当前煤层自燃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以强化地质因素研究为切入点,选择内蒙古乌达石炭二叠系煤田为工作区,深入研究裂隙系统在煤田火区形成的点→线→面扩展演化动力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成因角度将与煤田火区相关的裂隙划分为构造... 针对当前煤层自燃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以强化地质因素研究为切入点,选择内蒙古乌达石炭二叠系煤田为工作区,深入研究裂隙系统在煤田火区形成的点→线→面扩展演化动力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成因角度将与煤田火区相关的裂隙划分为构造裂隙、采动塌陷裂隙、燃烧裂隙等3种基本类型和5种复合类型.其中,构造裂隙对采动塌陷裂隙和燃烧裂隙具有控制作用,燃烧裂隙通常在构造裂隙和塌陷裂隙基础上发育,单独的燃烧裂隙少见.野外调查和高分辨遥感解译证实,乌达煤田火区分布在裂隙密度较大的区域,裂隙类型与火区类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达煤田 煤田火区 构造裂隙 采动塌陷裂隙 燃烧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火区高温氧化燃烧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研发 被引量:5
7
作者 文虎 郭军 +2 位作者 金永飞 王栋 王凯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8,共5页
针对煤田火区高温贫氧氧化燃烧特点、现有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特点和不足,研发了一种煤田火区氧化燃烧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并对该装置进行了温控性能检测和煤田火区燃烧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温控性能良好,能够测试不同氧气... 针对煤田火区高温贫氧氧化燃烧特点、现有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特点和不足,研发了一种煤田火区氧化燃烧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并对该装置进行了温控性能检测和煤田火区燃烧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温控性能良好,能够测试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以不同升温速率或升温方式模拟的煤田火区燃烧特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高温氧化燃烧 特性参数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火区裂隙场及其透气率分布特征 被引量:26
8
作者 曾强 王德明 蔡忠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70-1673,共4页
在分析煤火控制体范围及其介质属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确定了煤火控制体内不同裂隙区域空间范围及其透气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单元煤田火区烟气流场模型等效透气率Ke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元火区单... 在分析煤火控制体范围及其介质属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确定了煤火控制体内不同裂隙区域空间范围及其透气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单元煤田火区烟气流场模型等效透气率Ke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元火区单位时间耗氧量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裂隙场 透气率 等效透气率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煤田火区火风压模式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曾强 常心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5-958,共4页
通过对新疆煤田火区火风压物理过程的分析,提出煤田火区火风压由地上、地下区域组成.地上、地下区域火风压主要是由空气柱内外温度差形成的密度差导致对流作用产生的.同时认为地下区域箱体内存在烟气的多变膨胀效应.基于上述作用机理,... 通过对新疆煤田火区火风压物理过程的分析,提出煤田火区火风压由地上、地下区域组成.地上、地下区域火风压主要是由空气柱内外温度差形成的密度差导致对流作用产生的.同时认为地下区域箱体内存在烟气的多变膨胀效应.基于上述作用机理,提出了新疆煤田火区火风压计算模型,并对火区状态系数C进行了分析.从确定火区地面覆盖层厚度和估算火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2个方面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初次提出了火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估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风压 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和瞬变电磁法在煤田火区环境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忠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6-98,102,共4页
火区下部空区和燃烧中心区的勘探在煤田火区环境治理过程中十分重要,常规的勘探方法难以解决。利用高分辨和瞬变电磁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确保灭火施工安全和高效。
关键词 煤田火区 燃烧中心 高分辨 瞬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火区氧化煤分阶催化气化及作用机理
11
作者 戚绪尧 陈良舟 +1 位作者 王涛 张亚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6-817,共12页
煤田火区热量较大,火区高温会对周围煤体造成影响,在火区受到有效控制或蔓延至其他区域后,往往在火区边缘或邻近煤层形成数量较大的氧化煤。与原始煤炭相比,氧化煤热值低、灰分高,难以作为常规燃煤利用,目前多与优质煤混合利用,导致混... 煤田火区热量较大,火区高温会对周围煤体造成影响,在火区受到有效控制或蔓延至其他区域后,往往在火区边缘或邻近煤层形成数量较大的氧化煤。与原始煤炭相比,氧化煤热值低、灰分高,难以作为常规燃煤利用,目前多与优质煤混合利用,导致混煤整体燃烧热值降低且炉渣量增加,严重影响电厂锅炉运行效率。为了更好地利用氧化煤,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出了氧化煤的分阶催化气化思路,并提出使用价格低廉的膨润土作为高温阶段的催化芯材,通过分阶式催化剂分别实现氧化煤气化过程的初期快速活化和后期催化气化,从而实现氧化煤高效气化利用。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孔隙分析表征氧化煤催化气化过程中关键结构演变特征,并利用热重质谱联用开展气化实验,通过特征参数分析气化前期和后期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分阶式催化剂由外层K_(2)CO_(3)和内层膨润土构成,其表层K_(2)CO_(3)能明显促进氧化煤初期热解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形成,在气化初期产生大量微孔结构,增加氧化煤与气化剂CO_(2)的接触面积,提高氧化煤反应活性;含Na+阳离子的膨润土可以在高温阶段发挥稳定催化作用,弥补了K_(2)CO_(3)在高温阶段易挥发和失活的缺陷。在分阶式催化剂作用下,碳晶格单元的生长速度减小。这表明分阶式催化剂可以插入碳芳环的边缘,导致内部晶格出现缺陷,从而有效抑制氧化煤焦的石墨化进程,保证连续催化气化反应。当K_(2)CO_(3)和钠基膨润土的质量比达到1∶1,整体催化气化效果最佳。分阶式催化剂在热解阶段也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能促进氧化煤热解脱挥发分释放出氢气。在气化反应阶段,分阶式催化剂能有效降低氧化煤气化反应温度以及合成气产率峰值温度,提高气化反应速率。CO和H_(2)体积分数峰值对应温度的降低幅度分别达到97.4、129.1℃,具有明显的催化效果。氧化煤的分阶式催化气化高效制取合成气为火区氧化煤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可避免大量火区滞留煤炭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氧化煤 分阶催化气化 钠基膨润土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达煤田火区对井下工作面安全生产影响分析
12
作者 张卫亮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108,共4页
以乌达煤田火区燃烧状态为例,根据火区与开采煤层间的岩层位置、岩性、厚度关系,分析下层煤开采时上覆岩层冒落带和裂隙带高度,判断煤田火区对下层煤开采时的影响程度,为火区治理前保证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煤田火区 冒落带 裂隙带 上覆岩层 影响程度 乌达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导成像方法研究及在宁夏汝箕沟煤田火区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宁靖 张建民 宁书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5-229,共5页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煤田火区灾害破坏了资源和恶化了环境 .根据煤田火区环境治理工程的需要 ,基于煤田火区高精度磁法探测实践和小波分析方法的研究 ,提出适于煤层自燃条件下物理场特征的小波核函数模型和以常规方法...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煤田火区灾害破坏了资源和恶化了环境 .根据煤田火区环境治理工程的需要 ,基于煤田火区高精度磁法探测实践和小波分析方法的研究 ,提出适于煤层自燃条件下物理场特征的小波核函数模型和以常规方法为基础的煤田火区深部信息提取方法 ,建立了磁导数字成像方法 .通过宁夏汝箕沟煤田火区的实验效果和工程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自燃 煤田火区 小波函数 磁导成像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声探测煤田火区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吾军 王自龙 +1 位作者 吴响 张一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31期67-68,共2页
现有煤田火区探测方法由于受技术、经济等条件限制,存在一些不足。次声作为燃烧所共有的产物,可作为一种新的探测煤田火区的媒介,为煤田火区探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文章探讨了通过定向接收次声信号判断是否发火的可行性。首先提出... 现有煤田火区探测方法由于受技术、经济等条件限制,存在一些不足。次声作为燃烧所共有的产物,可作为一种新的探测煤田火区的媒介,为煤田火区探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文章探讨了通过定向接收次声信号判断是否发火的可行性。首先提出地下煤层燃烧次声发生机理,推导煤火次声频率特性表征方法,然后提出次声探测煤田火区的技术路线并总结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煤田火区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凝胶防灭火技术在煤田火区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斌 任万兴 +1 位作者 鹿飞 李洪杰 《煤炭科技》 2020年第4期76-79,共4页
针对煤田火灾,提出了泡沫凝胶防灭火技术,通过与两相泡沫灭火技术的对比实验,测定出该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保水性强、水利用率高的优点。经现场实验研究证明泡沫凝胶防灭火材料在煤田火灾的治理中比两相泡沫更具优越性。
关键词 煤田火区 两相泡沫 泡沫凝胶 防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火区远程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峰 王凯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鉴于我国煤田监控预警困难,提出了一种监测简单、迅速、精确且使用效果好的煤田火区参数动态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系统方案,实现对煤田自燃趋势进行跟踪预报、预警、回查等功能,实时监测煤田火区动态。系统结合红外温度采集装置和... 鉴于我国煤田监控预警困难,提出了一种监测简单、迅速、精确且使用效果好的煤田火区参数动态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系统方案,实现对煤田自燃趋势进行跟踪预报、预警、回查等功能,实时监测煤田火区动态。系统结合红外温度采集装置和红外成像技术,进行了火区全面覆盖的温度监测,动态采集数据以定义坐标点温度值的形式进行传输,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煤田火区参数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结合模拟煤田火区监测实验中采集的温度数据,确定高温采集点坐标温度值的计算方法,提出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田火灾的方案,具有良好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无线监测 温度 红外热成像 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煤田火区监测系统的可靠性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杰 闫述 《无线通信技术》 2011年第3期12-16,共5页
可靠性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煤田等大面积环境监测的关键,其中时钟同步和数据远程传输是两个中心环节。本文针对现有时间同步算法计算量大、对硬件要求高的不足,提出了线性拟和修正和自校正相结合的时间同步算法。在TCP/IP远程通信中... 可靠性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煤田等大面积环境监测的关键,其中时钟同步和数据远程传输是两个中心环节。本文针对现有时间同步算法计算量大、对硬件要求高的不足,提出了线性拟和修正和自校正相结合的时间同步算法。在TCP/IP远程通信中,为了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网络之间通信的可靠性,设计了Winsocket下的自适应心跳包技术,实现了判断远程传输网络连接状况、在网络堵塞或中断时自动重新连通。新疆松树头和大泉湖火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运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时钟同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时间累计误差,心跳包技术可以实现稳定可靠的远程数据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煤田火区 时钟同步 远程数据传输 心跳包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监测在乌达煤田火区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赛 吴德山 +2 位作者 王刚 田新光 张国荣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12期5-8,23,共5页
介绍了一种钻孔温度和标志性气体监测方法,可以获得煤田火区不同区域的燃烧状态信息,用于煤田火区治理效果评估。在乌达煤田Ⅱ、Ⅲ、Ⅳ、Ⅴ、Ⅸ号火区布置测温钻孔1 296个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监测,采集及化验标志性CO气体气样1 296组;单... 介绍了一种钻孔温度和标志性气体监测方法,可以获得煤田火区不同区域的燃烧状态信息,用于煤田火区治理效果评估。在乌达煤田Ⅱ、Ⅲ、Ⅳ、Ⅴ、Ⅸ号火区布置测温钻孔1 296个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监测,采集及化验标志性CO气体气样1 296组;单孔完成测温24次,单组完成气体化验24次,完成地面调查79.962万m^2。监测结果表明,Ⅱ、Ⅲ、Ⅳ、Ⅴ号火区内煤火均处于熄灭状态,仅Ⅸ号火区煤火尚未完全熄灭,但有熄灭趋势。该方法可广泛用于采取回填覆盖、灌浆填充方法治理的火区开展治理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温度监测 气体分析 煤田火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煤田火区地质灾害治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包兴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为了解决新疆煤田火区所发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分析了新疆煤田火区治理的前、中、后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原因,建立了煤田火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机制,提出了煤田火区地质灾害的预防手段,并研究了煤田火区治理的前、中、后各个阶段的... 为了解决新疆煤田火区所发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分析了新疆煤田火区治理的前、中、后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原因,建立了煤田火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机制,提出了煤田火区地质灾害的预防手段,并研究了煤田火区治理的前、中、后各个阶段的治理方法,为解决新疆煤田火区的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可行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煤田火区 地质灾害 治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组织设计在石河子南山煤田火区6火区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包兴东 曹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5,共7页
针对现有煤田火区治理时缺乏施工组织计划,存在规划不合理、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弊端,以南山煤田火区6火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将施工组织设计应用于该煤田火区治理的方案。以该火区的燃烧状况和灭火条件为基础,确定采用剥离、钻探、注水... 针对现有煤田火区治理时缺乏施工组织计划,存在规划不合理、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弊端,以南山煤田火区6火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将施工组织设计应用于该煤田火区治理的方案。以该火区的燃烧状况和灭火条件为基础,确定采用剥离、钻探、注水注浆、覆盖和植被恢复的综合治理方案。详细阐述了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方法,制定了施工进度计划、质量和安全的保障措施,确保了火区的治理成果和治理进度。通过该火区的成功治理,初步取得了煤田火区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指导煤田火区科学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 施工进度控制 剥离 钻探 注水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