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新质生产力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国法 庞义辉 王丹丹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煤炭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发展煤炭新质生产力是煤炭行业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世界能源消费趋势和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挑... 煤炭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发展煤炭新质生产力是煤炭行业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世界能源消费趋势和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挑战:全球能源格局正历经深刻变革,地缘政治因素深刻影响世界能源布局;我国能源需求持续攀升,能源进口来源集中且中东地区保障存忧,新能源发展受技术经济瓶颈制约,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应对挑战,给出了煤炭新质生产力内涵与发展要求,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通过技术革命达成高质量发展。简要总结了煤炭智能开采技术取得的重要进展,聚焦煤炭智能高效开发、绿色及清洁低碳利用、智能开采技术、科技人才培养及创新发展等关键点,详细阐述了煤炭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路径。基于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基础现状,对煤炭产业智能绿色高质量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煤矿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协同共进,智能化筑牢深部矿井安全生产防线,逐步实现危险和繁重岗位作业无人化,煤基产品高端化转型加速,煤炭企业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深度变革,煤矿系统智能与人的智慧深度融合等具体方向,以推动煤炭产业朝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适应我国能源发展新形势与新要求,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新质生产力 量发展 能源安全 煤炭产业 煤炭智能开采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工业数字智能绿色三化协同模式与新质生产力建设路径 被引量:62
2
作者 刘峰 郭林峰 +1 位作者 张建明 王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煤炭工业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与稳定器,承担着能源保供与支撑新能源稳定发展的时代使命,煤炭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既是落实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与产业体系变革的关键,也是推进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与促进国... 煤炭工业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与稳定器,承担着能源保供与支撑新能源稳定发展的时代使命,煤炭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既是落实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与产业体系变革的关键,也是推进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与促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已取得阶段成效,能源保供成绩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绿色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推进。但当前煤炭工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发展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需求差距较大,可持续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数字技术与煤炭开发利用尚未深度融合,智能化建设仍处于示范培育阶段,绿色化发展不平衡且矛盾突出,煤炭工业的转型升级仍然任重道远。结合当前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挑战,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协同的发展模式,明确了煤炭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构建了三化协同发展煤炭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架构,阐述了通过数字化变革生产要素创新配置、智能化引领关键技术跨越突破、绿色化主导传统产业深度转型三大要素催生煤炭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路径,提出了六大技术体系:通过研发全产业链数据高效采集与深度治理技术体系,打通煤炭产—运—储—销—用全流程的数据壁垒;通过研发构建煤炭行业知识图谱与智能决策管控技术体系,深度挖掘煤炭产业上下游各业务场景的关联关系与价值,为煤炭生产利用全流程的自主决策与智能控制奠定基础;开展煤炭资源智能-绿色-高效开发技术体系、煤炭产业安全协同保障技术体系、矿区生态智能监测-预警-修复技术体系、煤炭柔性开发与清洁低碳利用技术体系研究,实现煤炭开发利用全产业链、全流程的三化协同发展,培育形成煤炭新质生产力,为煤炭工业的整体形象带来根本性变革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 三化协同 煤炭新质生产力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老矿区转型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探索
3
作者 张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共6页
新时代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好能源机构调整、“双碳”目标战略与老矿区转型发展。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老矿区转型发展取得的新突破和新成绩,分析了转型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的“以人为本、改革... 新时代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好能源机构调整、“双碳”目标战略与老矿区转型发展。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老矿区转型发展取得的新突破和新成绩,分析了转型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的“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合作共赢”五大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老矿区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新形势下,煤炭老矿区要挖掘煤炭资源潜力,努力增加煤矿服务年限;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恢复治理;抢抓战略机遇,推动矿地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老矿区 转型发展 煤炭新质生产力 资源枯竭地区 煤炭开发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