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地震勘探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罗忠琴
刘鹏
唐建益
刘最亮
-
机构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煤炭》
2023年第1期16-29,共1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隐蔽致灾体多方法综合探测智能识别及工程示范”(2018YFC0807806)。
-
文摘
地震勘探在我国煤炭工业中的应用已有60多年历史。简要回顾了煤炭地震勘探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勘探的应用效果,如地震法探查断层、陷落柱、煤层厚度、煤层顶板与底板突水灾害、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采空区、废弃巷道、岩浆岩倾侵入区、河床冲刷煤层变薄带等;系统分析了煤矿采区采前勘探前沿地震技术的攻关进展。在综合分析我国煤炭地震勘探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方法研究、优化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等未来几年我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10个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大幅提高地震勘探在探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方面的能力。
-
关键词
隐蔽致灾因素
煤炭地震勘探技术
发展历程
发展方向
-
Keywords
hidden disaster-causing factors
coal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istory
development direction
-
分类号
TD79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高密度和常规观测系统的河道成像效果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宪旭
-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47,54,共9页
-
基金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9XAYMS28)
淮北矿业科研计划课题(2018-23)。
-
文摘
煤矿顶板砂岩水害严重影响着煤矿安全生产,河道砂体的有效识别对煤矿防治水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地震数据识别河道是有效途径之一,但河道砂不是煤矿勘探的目的层,研究程度低,并且在地震数据成像中河道是一种线状、孤立的地质异常体,常被忽略,因此,在煤炭地震勘探中该项技术不够成熟。以淮北地区某矿的高密度地震数据在含煤地层上覆新近系中发现的河道为基础,在抽取8条线变换为常规观测系统后,以不同偏移距和方位角等观测系统参数为对象,对常规观测系统和高密度观测系统在剖面和平面图中的河道成像质量进行讨论。结果表明:0.8倍河道埋深的最大偏移距和全方位方位角情况下对河道成像较为有利,高密度较常规观测系统对河道成像较好,特别是振幅类属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
关键词
煤炭地震勘探
河道砂
方位角
偏移距
常规观测系统
高密度观测系统
-
Keywords
coal seismic exploration
channel sand
azimuth
offset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system
high density observation system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