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价格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下)
1
《经济问题》 1987年第3期33-39,共7页
(一)基地建设中的价值补偿问题 26、山西煤炭供应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远销英、法、荷、意、缅、孟等国和港澳地区。1985年,山西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从1949年到1985年,山西共生产原煤225,016万吨,
关键词 煤炭价格改革 山西煤炭 煤炭开采 理论与实践 总产量 煤炭供应 地方 煤炭资源 自治区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价格改革的思路及政策
2
作者 董继斌 《南开经济研究》 1988年第2期25-30,共6页
(一) 目前,煤炭价格改革面临着重重困难。近两年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使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物价指数的超计划上升减弱了群众对物价改革的配合力;企业运行机制的不灵活,导致企业对价格信号不能作出积极的反应,消极应付,企图通过涨价... (一) 目前,煤炭价格改革面临着重重困难。近两年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使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物价指数的超计划上升减弱了群众对物价改革的配合力;企业运行机制的不灵活,导致企业对价格信号不能作出积极的反应,消极应付,企图通过涨价来转嫁负担的行为普遍存在。面对上述现实,一方面煤炭工业部门继续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大声疾呼,要求提高煤价,另一方面,其他部门对改革煤价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呼声也很高,这种“双高效应”,使决策部门在“进与退”、“早改与迟改”的问题上遇到了“两难选择”。同时,近几年煤炭供求形势的暂时缓和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决策部门对改革煤炭价格迫切性的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价格改革 配合力 煤炭工业 企业运行机制 物价指数 生存与发展 社会成本 社会总需求 两难选择 供求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价格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
3
《经济问题》 1987年第2期47-53,共7页
1、七十年代末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形成了新旧体制并存的过渡局面。然而,由于旧的价格体制和价格系列的巨大惰力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改革遇到了严重障碍。 经济... 1、七十年代末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形成了新旧体制并存的过渡局面。然而,由于旧的价格体制和价格系列的巨大惰力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改革遇到了严重障碍。 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是价格体制的改革,价格体制改革的基础是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在生产资料价格改革中,煤炭价格改革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九七九年以来,国家对煤炭价格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调放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价格体制 煤炭价格改革 国家 工资利润率 改革措施 国民经济各部门 生产资料价格 煤炭工业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