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网络预测H_2在煤液化油混合组分中的溶解度
1
作者 罗化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117-120,131,共5页
为满足煤制油工业化过程中设计和操作需要,以H_2在神华煤液化油模型组分混合溶剂中实测溶解度为基础,考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H_2在该系统中溶解度的能力。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的计算精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对于不同种类的混合... 为满足煤制油工业化过程中设计和操作需要,以H_2在神华煤液化油模型组分混合溶剂中实测溶解度为基础,考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H_2在该系统中溶解度的能力。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的计算精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对于不同种类的混合溶剂,随着隐藏层个数的增加,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从减小计算量的角度考虑,选定为4个隐藏层;3-4-1网络结构对于H_2在不同混合溶剂中溶解度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4.48%,这表明该模型能够满足H_2在该系统中溶解度的预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相平衡 人工神经网络 煤液化油模型组分混合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共炼双组分溶剂油煤浆黏温特性及液化反应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彦军 舒歌平 +2 位作者 高山松 贾梦婷 王洪学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8-154,共7页
煤油共炼技术是煤与劣质油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循环溶剂、石油基重质油和褐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油煤浆浓度、溶剂性质、双组分溶剂(循环溶剂和重质油)配比对油煤浆黏温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双组分溶剂油煤浆的液化反应性。结果表明... 煤油共炼技术是煤与劣质油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循环溶剂、石油基重质油和褐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油煤浆浓度、溶剂性质、双组分溶剂(循环溶剂和重质油)配比对油煤浆黏温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双组分溶剂油煤浆的液化反应性。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油煤浆黏度迅速降低至较低值;相同条件下,浓度越大,黏度越大。双组分溶剂油煤浆流变特性优于重质油油煤浆;重质油含量越高,黏度反增温度越低,反增幅度越大;重质油含量为30%时,黏度反增温度为240℃,反增幅度最大。在煤油共炼过程,双组分溶剂可以配制更高浓度的油煤浆。双组分溶剂油煤浆煤油共炼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循环溶剂优化了活性氢的传递转移,阻断了结焦过程。当重质油加入量小于等于20%时,可获得更高的油收率和更低的沥青产率。随重质油加入比例增加,产品油馏程升高,双环芳烃和链烷烃含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炼 组分溶剂 黏温特性 液化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萘-正癸烷-二甲基亚砜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辉 刘昌见 肖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5-991,共7页
煤直接液化中油中含有50%-70%的芳烃,其中80%左右为重芳烃,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对液化油中芳烃萃取分离是对煤液化油进行改质的有效途径。相应体系液液平衡的测定是煤直接液化中油芳烃萃取过程研究开发的理论基础。研究测定了常压下... 煤直接液化中油中含有50%-70%的芳烃,其中80%左右为重芳烃,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对液化油中芳烃萃取分离是对煤液化油进行改质的有效途径。相应体系液液平衡的测定是煤直接液化中油芳烃萃取过程研究开发的理论基础。研究测定了常压下四氢萘-正癸烷-DMSO三元体系在303.15、313.15、323.15 K时的液-液平衡数据,得到了该体系三元相图,并用Othmer-Tobias方程与NRTL方程进行了关联。体系中四氢萘对正癸烷选择性系数为3.2-17.7,表明用DMSO萃取分离四氢萘和正癸烷具有很好的性能。通过体系液-液平衡数据关联获得了NRTL方程模型参数,利用NRTL模型对该体系进行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较小,说明NRTL模型适用于该体系的液-液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相平衡 溶剂萃取 NRTL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