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油煤煤质特征与原位热解技术开发利用现状
1
作者 朱士飞 刘威 +2 位作者 张静 秦云虎 毛礼鑫 《煤质技术》 2024年第6期23-33,共11页
富油煤是保障我国油气资源供给的重要战略资源,充分利用富油煤的油气属性可拓展煤炭的利用方式,有助于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尤其通过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还可以促进深部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我国富油煤分布特点为基础... 富油煤是保障我国油气资源供给的重要战略资源,充分利用富油煤的油气属性可拓展煤炭的利用方式,有助于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尤其通过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还可以促进深部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我国富油煤分布特点为基础,分析富油煤的煤岩组成、煤质特征及其对焦油产率的影响,并总结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的开发利用现状。由现有勘探实践表明,我国富油煤资源丰富,其形成和分布受控于构造演化、古气候、沉积环境以及成煤物质来源等因素;大量的测试分析显示,富油煤的焦油产率与煤成因类型、变质程度、煤岩组成、煤质特征有关;富油煤原位热解开发利用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油页岩等其他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对富油煤适用性有限。为实现富油煤中潜在“油-气”资源的低碳化开发利用,仍需在富油煤资源精细勘查与评价技术、富油煤原位加热与地下体系封闭技术、富油煤中低温热解与热解油气高效抽采技术以及全工艺流程的施工、监测与评估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煤质特征 煤岩组成 焦油产率 原位热解技术 地下体系封闭技术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部弱还原程度煤分布及煤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白向飞 李文华 +1 位作者 陈文敏 马伟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2-506,共5页
以详实的原始测试数据为资料,分析了我国西部弱还原程度煤的煤岩、煤质总体特征.研究表明,与同变质程度的其它地区煤相比,西北侏罗纪弱还原程度煤中惰质组及过渡组分含量较高,导致其挥发分产率较低,氢含量低、氧含量相对较高,黏结性较弱... 以详实的原始测试数据为资料,分析了我国西部弱还原程度煤的煤岩、煤质总体特征.研究表明,与同变质程度的其它地区煤相比,西北侏罗纪弱还原程度煤中惰质组及过渡组分含量较高,导致其挥发分产率较低,氢含量低、氧含量相对较高,黏结性较弱,煤种以不黏煤和弱黏煤为主.沉积环境的弱还原程度主要对中低变质程度烟煤的性质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程度 变质程度 煤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侵入对煤结构的影响评述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健 李洋 +3 位作者 刘文中 江佩君 曾建 陈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0-178,共9页
岩浆侵入煤系地层导致煤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形成天然焦,降低煤经济价值,增加自燃和瓦斯突出风险,改变煤层气赋存条件,还被认为是地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绝灭的重要触发因素。为揭示岩浆侵入过程煤结构的变化规律,文章从煤层宏观结构... 岩浆侵入煤系地层导致煤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形成天然焦,降低煤经济价值,增加自燃和瓦斯突出风险,改变煤层气赋存条件,还被认为是地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绝灭的重要触发因素。为揭示岩浆侵入过程煤结构的变化规律,文章从煤层宏观结构构造到微观显微组分,从原始沉积结构的变化到新形成的特征结构,全面系统论述了岩浆侵入对煤结构的影响。岩浆高温、侵位压力、热液流体等因素导致煤层结构构造和煤显微组分发生显著改变,发育微孔裂隙、脱挥发孔或囊状结构、各向同性焦、各向异性焦、热解碳、石墨球粒和焦化沥青质等。受岩浆侵入影响煤层煤结构的变化规律是确定接触变质晕范围和气体赋存条件的科学基础,在热变质煤资源的安全开采和综合利用方面亦具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侵入 煤结构 煤岩组成 热变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对CO_2的化学反应性与原煤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奇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74-77,共4页
为了提高煤对CO2的化学反应性,选取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分析。根据相关国标的规定,对煤样进行了工业分析,同时测定了其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及煤岩组成。依据GB/T 220—2001《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测定了4种煤样在... 为了提高煤对CO2的化学反应性,选取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分析。根据相关国标的规定,对煤样进行了工业分析,同时测定了其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及煤岩组成。依据GB/T 220—2001《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测定了4种煤样在800~1100℃时对CO2的反应性。结果表明:在800~950℃时,煤对CO2的化学反应性增加缓慢,当温度高于950℃时,反应性急剧增加。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煤对CO2的化学反应性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在某一点处会取得极小值。胶质层厚度及粘结指数均与反应活性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活惰比与反应性呈抛物线关系,当活惰比约为1.9时,煤对CO2的化学反应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活性 煤岩组成 变质程度 粘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特性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
5
作者 王敬 王红林 刘亚菲 《河南科技》 2011年第7X期49-49,共1页
水煤浆是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以煤代油的新型燃料,具有燃烧效率高、负荷易调控、节能和保护环境等优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学者对水煤浆技术进行了广泛地开发与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笔者就水煤浆性质和... 水煤浆是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以煤代油的新型燃料,具有燃烧效率高、负荷易调控、节能和保护环境等优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学者对水煤浆技术进行了广泛地开发与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笔者就水煤浆性质和煤特性对其的影响进行了简要阐述,对改善煤的成浆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技术 成浆性 新型燃料 以煤代油 内在水分 惰质组 燃烧效率 变质程度 煤岩组成 镜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鹏著《中国煤炭性质、分类和利用》(第二版) 被引量:1
6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2-,共1页
重点论述中国煤炭资源的特性、煤岩组成及其特点、煤质分析、煤的分类和评价方法,并针对不同种类煤的特性,分析了煤对各种转化利用的适应性,阐明了煤性质与分类对焦化、燃烧、气化、液化及对环境影响的指导作用,进而论述了煤分类学在煤... 重点论述中国煤炭资源的特性、煤岩组成及其特点、煤质分析、煤的分类和评价方法,并针对不同种类煤的特性,分析了煤对各种转化利用的适应性,阐明了煤性质与分类对焦化、燃烧、气化、液化及对环境影响的指导作用,进而论述了煤分类学在煤利用工程中的应用。在第一版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成 煤质分析 矿物分析 煤炭 非金属矿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Kaolinite Structure Changes on Its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Phases
7
作者 刘钦甫 丁述理 +1 位作者 张统军 李萍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2年第2期155-157,162,共4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aolinite struc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rmal transformation of phase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grinding and heating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kaolinit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aolinite struc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rmal transformation of phase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grinding and heating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kaolinite is destroyed rapidly with mechanical grinding time, and the kaolinite structure collapses completely after 1 h grind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rmal transformation of phase of decreases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kaolinite structure. This resul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utilization of kaolinitic rocks in China coal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olinit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phase MULL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