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有效应力和煤基质收缩效应的渗透率模型 被引量:47
1
作者 周军平 鲜学福 +2 位作者 姜永东 李晓红 姜德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共5页
针对煤层气的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两个相反的效应:(1)储层压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加,煤层裂隙压缩闭合,渗透率降低;(2)煤层气解吸,煤基质收缩,煤层气流动路径张开,渗透率升高;建立了包含煤基质收缩效应的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理论模型,模型与... 针对煤层气的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两个相反的效应:(1)储层压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加,煤层裂隙压缩闭合,渗透率降低;(2)煤层气解吸,煤基质收缩,煤层气流动路径张开,渗透率升高;建立了包含煤基质收缩效应的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理论模型,模型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反映的规律一致。根据模型得出在体积应力恒定条件下,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变化存在一临界压力,孔隙压力小于临界压力时,渗透系数随孔隙压力的增加而减少,孔隙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渗透系数随孔隙压力的增加而增大,给出了该临界压力的计算式。对不同情形下渗透率对孔隙压力的变化响应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临界压力的存在与否与影响渗透率的多种因素有关,应对影响煤层渗透性的众多因素进行动态耦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有效应力 煤基质收缩 渗透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质收缩效应和有效应力对煤层渗透率影响的新数学模型 被引量:28
2
作者 程波 叶佩鑫 +2 位作者 隆清明 周灿铠 乔燕珍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共3页
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到煤基质收缩效应和有效应力作用的影响,煤层渗透率将随煤储层压力的下降而变化。基于Bangham固体变形理论和有效应力应变理论,建立了煤基质收缩效应和有效应力耦合作用影响下煤层渗透率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 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到煤基质收缩效应和有效应力作用的影响,煤层渗透率将随煤储层压力的下降而变化。基于Bangham固体变形理论和有效应力应变理论,建立了煤基质收缩效应和有效应力耦合作用影响下煤层渗透率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自煤层气开始生产起,随着煤储层压力的降低,煤层渗透率变化将可能出现3种情况。经过对已有的现场试验结果与模型结论的对比,证明了该模型与现场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质收缩 有效应力 渗透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孔隙压缩及煤基质收缩效应的煤层气井产能预测模型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李福堂 黄卫 +1 位作者 陈海霞 仲学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8-174,共7页
煤层气井产能预测中仅考虑应力敏感效应而忽略基质孔隙收缩效应导致产能评价误差较大。在分析非达西作用、煤基质收缩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孔隙压缩及煤基质收缩效应的煤层气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考虑非达西效应的煤层气井产量明... 煤层气井产能预测中仅考虑应力敏感效应而忽略基质孔隙收缩效应导致产能评价误差较大。在分析非达西作用、煤基质收缩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孔隙压缩及煤基质收缩效应的煤层气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考虑非达西效应的煤层气井产量明显低于不考虑非达西效应的产量,并且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大,二者之间的产量差异逐渐扩大;煤层气井井底流压的减小会导致生产压差增加,相应煤层气井的产量增大幅度下降;无论考虑非达西效应与否,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大,产量差值逐渐增大;随着孔隙压缩系数的增大,煤层相对渗透率逐渐降低,并且相对渗透率与生产压差呈线性关系。实例验证表明,新的产能预测模型比Eclipse模型更接近实际产气量。研究成果可为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影响因素分析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压缩 煤基质收缩 非达西效应 产能方程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煤层气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作用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军平 鲜学福 +2 位作者 姜永东 李晓红 姜德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317-2323,共7页
在煤层气的初级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取较高的生产率,需要降低储层压力,储层压力下降对于煤层气的渗透率具有两个相反的效应:(1)储层压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加,煤层裂隙压缩闭合,渗透率降低;(2)煤层气解吸,煤基质收缩,煤层气流动路径张开,渗... 在煤层气的初级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取较高的生产率,需要降低储层压力,储层压力下降对于煤层气的渗透率具有两个相反的效应:(1)储层压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加,煤层裂隙压缩闭合,渗透率降低;(2)煤层气解吸,煤基质收缩,煤层气流动路径张开,渗透率升高。Shi和Durucan、Palmer-Mansoori以及Gray等都建立了包含了基质收缩效应以及有效应力的影响的渗透率模型,其模型都基于以下两个关键假设:煤岩体处于单轴应变状态以及竖向应力恒定。为了检验上述两个假设的合理性,建立了一个考虑基质收缩效应以及渗流场-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煤层气流动模型,对煤层气初级生产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进行了耦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轴应变的假设具有合理性,而竖向应力是随指向生产井的应变梯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对于渗透率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竖向应力恒定的假设可能导致渗透率预测出现误差;上述渗透率模型都可能低估煤层气初级生产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有效应力 煤基质收缩 渗透率 渗流场:应力场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储层渗透率变化新模型及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戚宇 韦重韬 邹明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1,共3页
根据储层压力下降和煤基质收缩效应建立了渗透率变化数学模型,模型应用及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排采过程中,渗透率先减小后增加,并根据水平有效应力变化值将排采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泊松比越大,水平有效应力变化值越趋向于增加,渗透率... 根据储层压力下降和煤基质收缩效应建立了渗透率变化数学模型,模型应用及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排采过程中,渗透率先减小后增加,并根据水平有效应力变化值将排采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泊松比越大,水平有效应力变化值越趋向于增加,渗透率越趋向于衰减;极限吸附量和吸附常数越大,水平有效应力变化值越趋向于减小,渗透率越趋向于增加;实际排采时,在井底流压降至渗透率反弹点压力之前,要尽量减小排采强度,防止近井处渗透率快速下降阻碍排水降压,在降至渗透率反弹点压力之后,适当增大排采强度,使渗透率尽快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渗透率 煤层气井 排采 储层压力 煤基质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修正的煤层气藏地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龙 张艺钟 +4 位作者 徐亚飞 张茂林 鞠斌 周育瑞 王家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300,共7页
煤层气藏地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模型可以应用于煤层气藏开采的多个方面,包括解吸面积的计算、流动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有效渗透率的评价、煤层气井产量的预测、采收率的标定等,因此准确表征地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变得尤为重... 煤层气藏地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模型可以应用于煤层气藏开采的多个方面,包括解吸面积的计算、流动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有效渗透率的评价、煤层气井产量的预测、采收率的标定等,因此准确表征地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煤层气藏地层压力和含水饱和度关系的计算方法(半解析法)忽略了地层压力小于临界解吸压力时,煤基质收缩效应对孔隙压缩系数的影响,导致在地层压力较低时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偏大。为了弥补半解析法的缺陷,文中考虑煤基质收缩效应对孔隙压缩系数的影响,重新修正了地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模型。经过与数值模拟、半解析法的对比可知,在地层压力小于临界解吸压力时,半解析法的模型计算结果偏大。文中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准确性。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在计算含水饱和度时不能忽略煤基质收缩效应对孔隙压缩系数的影响。文中修正的模型弥补了目前半解析法存在的缺陷,并且计算过程简单、准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煤层气藏 临界解吸压力 含水饱和度 吸附气 煤基质收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排采诱导渗透率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洪波 韦重韬 +1 位作者 张晓莉 李来成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9年第5期58-61,共4页
目前,国内外关于煤层气排采理论方面很少考虑两相流体与煤体结构的耦合作用,缺少对吸附、解吸、扩散和渗流过程的相互制约机制研究。本文借鉴了已有煤岩石力学分析测试数据和煤储层多相渗流渗透率研究成果,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建立... 目前,国内外关于煤层气排采理论方面很少考虑两相流体与煤体结构的耦合作用,缺少对吸附、解吸、扩散和渗流过程的相互制约机制研究。本文借鉴了已有煤岩石力学分析测试数据和煤储层多相渗流渗透率研究成果,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建立煤储层流体排出和煤基质弹性体积变形与煤储层渗透率变化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储层压力和煤级等因素对煤储层渗透率变化的影响,得出渗透率综合变化率值随着煤级和流体压力的降低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渗透率 数学模型 煤基质收缩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动液面控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杜新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96,共4页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层渗透率主要受有效应力效应、煤基质收缩效应和Klinkenberg效应的影响,基于有效应力正效应和煤基质收缩负效应建立了排采过程中渗透率的动态变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求解,得出了孔隙压力临界点,结果表明,该值与弹...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层渗透率主要受有效应力效应、煤基质收缩效应和Klinkenberg效应的影响,基于有效应力正效应和煤基质收缩负效应建立了排采过程中渗透率的动态变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求解,得出了孔隙压力临界点,结果表明,该值与弹性模量成正比,与泊松比的倒数成反比。结合煤层气井排采的实际情况,推导出了动液面极值,该值反映了产气量增加时动液面的理论位置,解决了排采过程中动液面的控制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排采 有效应力 煤基质收缩 渗透率 动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