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易兰
李文英
+2 位作者
冯杰
秦育红
骆仲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78-3692,共15页
为了推动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的发展,实现油品中各组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论述了煤基液体油的分离方法。煤基液体油的分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和族组分的分离。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包括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烃...
为了推动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的发展,实现油品中各组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论述了煤基液体油的分离方法。煤基液体油的分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和族组分的分离。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包括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烃的分离,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碱洗法、溶剂萃取、沉淀法、络合法、液相色谱法、液膜萃取、超临界萃取、低共熔法和离子液体萃取。族组分分离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柱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每种分离方法各有优缺点。按分离剂和分离目标物之间的作用机制可归结为4种分离原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第3种物质、改变溶解度、利用吸附能力的差异和形成氢键及共轭作用。最后,针对煤基液体油分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液体
油
溶剂萃取
超临界流体
离子
液体
低共熔溶剂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基液体燃料生产过程温室气体CO_2排放与能效问题研究
2
作者
刘永
邓蜀平
蒋云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1期106-109,28,共5页
基于煤炭化工行业的需要,利用已开发的模型对山西省某地煤种,在不同的气化工艺下(GE-Texaco/Shell),进行100万t煤基甲醇项目、10万t煤基合成燃料油(间接法)工厂全系统的能源效率、CO_2排放量的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煤基液体
燃料
温室气体
CO2
能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在煤基液体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
15
3
作者
易兰
李文英
冯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6-2078,共13页
为了实现煤基液体各组分利用价值最大化,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组分组成复杂的煤基液体进行高效萃取分离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的性质及分类;其次根据分离目标的不同,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煤基液...
为了实现煤基液体各组分利用价值最大化,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组分组成复杂的煤基液体进行高效萃取分离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的性质及分类;其次根据分离目标的不同,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煤基液体典型组分的萃取分离分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煤基液体提酚、燃料油萃取脱硫、燃料油萃取脱氮、芳烃和脂肪烃的分离。分析表明,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实际煤基液体的提酚效果较好,能分离出绝大多数的酚类化合物;燃料油萃取脱硫时,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实际煤基液体的单次脱硫率均不高,需3~5次重复萃取后才能获得理想效果;燃料油中的碱性及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很难被同一种离子液体或低共熔溶剂一次性分离出,导致实际油品的脱氮率较低;大多数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进行芳烃和脂肪烃的分离时不能获得理想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尚无法用于实际芳烃和脂肪烃的分离。氢键、π-π、CH-π、范德华力等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差异是实现离子液体或低共熔溶剂进行煤基液体典型组分分离的主要原因。依据分离对象,设计合适的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提高实际煤基液体分离时的萃取率和选择性;分析并解决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用于实际煤基液体各组分分离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势必会推进煤基液体高值化分离的工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液体
低共熔溶剂
溶剂萃取
氢键
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离
煤基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基液体燃料-电多联产系统元素利用与节能性分析
4
作者
杨小丽
于戈文
+1 位作者
王延铭
吴刚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9-56,共8页
煤基液体燃料与电力生产的集成是实现煤炭利用与洁净化生产的可行方案之一。本文通过计算两种不同集成特征的煤基液体燃料-电多联产系统的碳、氢元素利用率以及节能率,分析了多联产系统的元素利用和能量转换规律。结果表明,元素利用率...
煤基液体燃料与电力生产的集成是实现煤炭利用与洁净化生产的可行方案之一。本文通过计算两种不同集成特征的煤基液体燃料-电多联产系统的碳、氢元素利用率以及节能率,分析了多联产系统的元素利用和能量转换规律。结果表明,元素利用率和节能率均随循环比r的增加而增大。未反应气体循环可以有效提高元素利用率,同时使节能性增强。采用水煤气变换的循环串联多联产系统具有最佳的节能效率和元素利用率,最大节能率达19.45%,比无水煤气变换过程的循环串联多联产系统最大节能率高5.62%。且在化动比λ为3.89时,碳、氢利用率分别达到峰值,为29.08%以及37.89%。但当0.52≤λ≤1.94时,两种多联产系统具有相近的碳利用率,此时无变换多联产系统能达到最优的氢利用率为32.97%,比相同条件下有变换多联产系统高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产系统
煤基液体
燃料
水煤气变换
费托合成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来酸酐法分析煤基液体产品二烯值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索娅
朱豫飞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为研究马来酸酐法测定煤基液体产品中共轭二烯烃含量的可行性,考察了煤焦油、脱酚煤焦油、酚类物质和费托油中醇类物质对马来酸酐法分析煤基液体产品中二烯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中低温煤焦油样品的二烯值为15.17 g/100 g,经过脱酚处...
为研究马来酸酐法测定煤基液体产品中共轭二烯烃含量的可行性,考察了煤焦油、脱酚煤焦油、酚类物质和费托油中醇类物质对马来酸酐法分析煤基液体产品中二烯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中低温煤焦油样品的二烯值为15.17 g/100 g,经过脱酚处理的煤焦油样品二烯值显著降低,为5.65g/100 g,而苯酚、甲酚、二苯酚等酚类物质对马来酸酐法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影响,说明煤焦油中其他酸性组分对马来酸酐法测定的二烯值结果影响很大。费托油中的醇类物质可与马来酸酐发生反应,对马来酸酐法测定的结果影响较大。因此马来酸酐法不适用于费托油中共轭二烯烃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法
煤基液体
产品
共轭二烯烃
二烯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煤基替代燃料发展的损益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佳鹏
李冬嵬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6,共6页
首先从能源安全入手,分析其内涵,并归纳提出能源安全体系和框架图。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源安全损益分析模型。最后对煤基液体燃料发展的损益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煤基液体
燃料
损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γ-M o_2N新型催化剂加氢脱硫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7
作者
龚树文
陈皓侃
李保庆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3,共6页
环境保护关于硫含量的严格规定 ,要求对燃料中含有的稳定硫成分进行深度脱硫 ,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是降低难脱硫含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同常规硫化钼催化剂相比 ,氮化钼作为一种新型的氢化反应催化剂 ,表现了良好的脱硫活性和 C—S键断裂...
环境保护关于硫含量的严格规定 ,要求对燃料中含有的稳定硫成分进行深度脱硫 ,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是降低难脱硫含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同常规硫化钼催化剂相比 ,氮化钼作为一种新型的氢化反应催化剂 ,表现了良好的脱硫活性和 C—S键断裂的选择性 .对该催化剂的制备、表面性质、结构、活性相等进行了概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Mo2N
催化剂
加氢脱硫
研究进展
煤基液体
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的技术革命和煤炭工业
8
作者
周俊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4年第10期15-18,60,共5页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对所谓新的工业革命,提出了种种见解和看法。尽管他们的立场、观点不同,但当前世界上面临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却是他们多数人的共同看法。一、当今世界上对新的技术革命的几种看法“第三次浪潮”是美...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对所谓新的工业革命,提出了种种见解和看法。尽管他们的立场、观点不同,但当前世界上面临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却是他们多数人的共同看法。一、当今世界上对新的技术革命的几种看法“第三次浪潮”是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于1980年首先提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浪潮
未来学家
信息革命
煤基液体
燃料
世界煤炭
农业为基础
办事效率
生产系统
数控机械
起草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易兰
李文英
冯杰
秦育红
骆仲泱
机构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78-3692,共1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B0600305)~~
文摘
为了推动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的发展,实现油品中各组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论述了煤基液体油的分离方法。煤基液体油的分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和族组分的分离。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包括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烃的分离,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碱洗法、溶剂萃取、沉淀法、络合法、液相色谱法、液膜萃取、超临界萃取、低共熔法和离子液体萃取。族组分分离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柱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每种分离方法各有优缺点。按分离剂和分离目标物之间的作用机制可归结为4种分离原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第3种物质、改变溶解度、利用吸附能力的差异和形成氢键及共轭作用。最后,针对煤基液体油分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与建议。
关键词
煤基液体
油
溶剂萃取
超临界流体
离子
液体
低共熔溶剂
分离
Keywords
coal-based liquid oil
solvent extraction
supercritical fluid
ionic liquids
deep eutectic solvent
separation
分类号
TQ028.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基液体燃料生产过程温室气体CO_2排放与能效问题研究
2
作者
刘永
邓蜀平
蒋云峰
机构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信息战略与工程咨询中心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1期106-109,28,共5页
文摘
基于煤炭化工行业的需要,利用已开发的模型对山西省某地煤种,在不同的气化工艺下(GE-Texaco/Shell),进行100万t煤基甲醇项目、10万t煤基合成燃料油(间接法)工厂全系统的能源效率、CO_2排放量的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煤基液体
燃料
温室气体
CO2
能源效率
Keywords
coal-based liquid fuels
greenhouse gases
CO2
energy efficiency
分类号
TQ529.2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在煤基液体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
15
3
作者
易兰
李文英
冯杰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6-2078,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B0600305)。
文摘
为了实现煤基液体各组分利用价值最大化,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组分组成复杂的煤基液体进行高效萃取分离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的性质及分类;其次根据分离目标的不同,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煤基液体典型组分的萃取分离分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煤基液体提酚、燃料油萃取脱硫、燃料油萃取脱氮、芳烃和脂肪烃的分离。分析表明,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实际煤基液体的提酚效果较好,能分离出绝大多数的酚类化合物;燃料油萃取脱硫时,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实际煤基液体的单次脱硫率均不高,需3~5次重复萃取后才能获得理想效果;燃料油中的碱性及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很难被同一种离子液体或低共熔溶剂一次性分离出,导致实际油品的脱氮率较低;大多数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进行芳烃和脂肪烃的分离时不能获得理想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尚无法用于实际芳烃和脂肪烃的分离。氢键、π-π、CH-π、范德华力等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差异是实现离子液体或低共熔溶剂进行煤基液体典型组分分离的主要原因。依据分离对象,设计合适的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提高实际煤基液体分离时的萃取率和选择性;分析并解决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用于实际煤基液体各组分分离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势必会推进煤基液体高值化分离的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
离子
液体
低共熔溶剂
溶剂萃取
氢键
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离
煤基液体
Keywords
ionic liquids
deep eutectic solvents
solvent extraction
hydrogen bonding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separation
coal-based liquids
分类号
TQ028.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基液体燃料-电多联产系统元素利用与节能性分析
4
作者
杨小丽
于戈文
王延铭
吴刚强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9-5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66029)
文摘
煤基液体燃料与电力生产的集成是实现煤炭利用与洁净化生产的可行方案之一。本文通过计算两种不同集成特征的煤基液体燃料-电多联产系统的碳、氢元素利用率以及节能率,分析了多联产系统的元素利用和能量转换规律。结果表明,元素利用率和节能率均随循环比r的增加而增大。未反应气体循环可以有效提高元素利用率,同时使节能性增强。采用水煤气变换的循环串联多联产系统具有最佳的节能效率和元素利用率,最大节能率达19.45%,比无水煤气变换过程的循环串联多联产系统最大节能率高5.62%。且在化动比λ为3.89时,碳、氢利用率分别达到峰值,为29.08%以及37.89%。但当0.52≤λ≤1.94时,两种多联产系统具有相近的碳利用率,此时无变换多联产系统能达到最优的氢利用率为32.97%,比相同条件下有变换多联产系统高3.50%。
关键词
多联产系统
煤基液体
燃料
水煤气变换
费托合成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Keywords
polygeneration system
coal-based synfuels
water gas shift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IGCC
分类号
TQ5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来酸酐法分析煤基液体产品二烯值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索娅
朱豫飞
机构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05A203)
文摘
为研究马来酸酐法测定煤基液体产品中共轭二烯烃含量的可行性,考察了煤焦油、脱酚煤焦油、酚类物质和费托油中醇类物质对马来酸酐法分析煤基液体产品中二烯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中低温煤焦油样品的二烯值为15.17 g/100 g,经过脱酚处理的煤焦油样品二烯值显著降低,为5.65g/100 g,而苯酚、甲酚、二苯酚等酚类物质对马来酸酐法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影响,说明煤焦油中其他酸性组分对马来酸酐法测定的二烯值结果影响很大。费托油中的醇类物质可与马来酸酐发生反应,对马来酸酐法测定的结果影响较大。因此马来酸酐法不适用于费托油中共轭二烯烃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马来酸酐法
煤基液体
产品
共轭二烯烃
二烯值
Keywords
maleic anhydride method
coal-based liquid product
conjugated dienes
diene value
分类号
TQ52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煤基替代燃料发展的损益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佳鹏
李冬嵬
机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6,共6页
文摘
首先从能源安全入手,分析其内涵,并归纳提出能源安全体系和框架图。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源安全损益分析模型。最后对煤基液体燃料发展的损益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煤基液体
燃料
损益分析
Keywords
energy safety
coal-based alternative liquid fuel
cost-benefit analysis
分类号
TD9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γ-M o_2N新型催化剂加氢脱硫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7
作者
龚树文
陈皓侃
李保庆
机构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3,共6页
文摘
环境保护关于硫含量的严格规定 ,要求对燃料中含有的稳定硫成分进行深度脱硫 ,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是降低难脱硫含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同常规硫化钼催化剂相比 ,氮化钼作为一种新型的氢化反应催化剂 ,表现了良好的脱硫活性和 C—S键断裂的选择性 .对该催化剂的制备、表面性质、结构、活性相等进行了概括 。
关键词
γ-Mo2N
催化剂
加氢脱硫
研究进展
煤基液体
燃料
Keywords
Mo 2N, catalyst, hydrodesulfurization
分类号
TQ426.94 [化学工程]
TQ529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的技术革命和煤炭工业
8
作者
周俊松
机构
煤炭工业部技术发展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4年第10期15-18,60,共5页
文摘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对所谓新的工业革命,提出了种种见解和看法。尽管他们的立场、观点不同,但当前世界上面临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却是他们多数人的共同看法。一、当今世界上对新的技术革命的几种看法“第三次浪潮”是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于1980年首先提出来的。
关键词
第三次浪潮
未来学家
信息革命
煤基液体
燃料
世界煤炭
农业为基础
办事效率
生产系统
数控机械
起草文件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易兰
李文英
冯杰
秦育红
骆仲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基液体燃料生产过程温室气体CO_2排放与能效问题研究
刘永
邓蜀平
蒋云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在煤基液体分离中的应用
易兰
李文英
冯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煤基液体燃料-电多联产系统元素利用与节能性分析
杨小丽
于戈文
王延铭
吴刚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来酸酐法分析煤基液体产品二烯值的可行性研究
索娅
朱豫飞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国煤基替代燃料发展的损益分析
陈佳鹏
李冬嵬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γ-M o_2N新型催化剂加氢脱硫研究进展
龚树文
陈皓侃
李保庆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的技术革命和煤炭工业
周俊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