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煤及煤灰样品中21个主次微量元素 被引量:19
1
作者 谭雪英 张小毅 赵威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5-378,共4页
样品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盐酸提取,提取液直接上机测定。综合采用离峰背景校正法及干扰系数校正法消除各种干扰对测定的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煤及煤灰样品中21个主次量及微量元素。方法检出限为0.03~... 样品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盐酸提取,提取液直接上机测定。综合采用离峰背景校正法及干扰系数校正法消除各种干扰对测定的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煤及煤灰样品中21个主次量及微量元素。方法检出限为0.03~5.6μg,精密度(RSD,n=11)为0.5%~3.6%。方法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各元素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满足煤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酸溶法 多元素同时测定 煤及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及煤灰中锂的地球化学及其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飞 秦身钧 +4 位作者 李神勇 崔莉 王炎 齐德娥 赵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0-229,共10页
国内盐湖和矿石锂资源的开发利用难以满足消费需求,急需开拓新的替代资源,而中国煤及煤灰中锂超常富集,对煤及煤灰中锂的测试方法、含量与分布、赋存状态、燃煤过程中锂的迁移规律及其提取等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我国高锂煤主... 国内盐湖和矿石锂资源的开发利用难以满足消费需求,急需开拓新的替代资源,而中国煤及煤灰中锂超常富集,对煤及煤灰中锂的测试方法、含量与分布、赋存状态、燃煤过程中锂的迁移规律及其提取等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我国高锂煤主要分布在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层、华南和西南二叠系煤层,其中内蒙古准格尔、山西平朔、广西扶绥和重庆南武、南桐等矿区煤中锂的含量大部分达到工业利用品位,有可能成为战略性关键金属锂的替代来源;测试煤及煤灰中锂的有效常用方法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煤中锂的主要载体是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部分与有机质有关,其富集主要受物源区母岩、低温热液、区域地质构造和环境的控制;燃煤过程中锂的迁移受煤种、赋存状态、燃烧气氛、温度、粒径和锅炉类型等影响;煤灰中的锂二次富集,主要赋存于玻璃相中,也存在莫来石等矿物晶相中;介绍了煤灰中锂的已有提取工艺,并简要分析现有工艺的优缺点,同时指出提取锂的关键是如何破坏硅铝键和浸出液中锂的回收、提纯这2个方面。在机械/化学协同活化-深度脱硅的基础上,本着绿色高效的理念,应当借鉴盐湖提锂技术,加大对铝基吸附剂的研究,建立多种元素协同提取的工艺流程;最后提出今后煤伴生资源锂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提取 战略性关键金属 煤及煤灰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燃烧法快速测定煤及煤灰中总汞含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冠龙 刘磊磊 +3 位作者 李伟峰 翟嘉琪 覃涛 闫伦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7-1731,共5页
探讨直接燃烧法快速测定煤及煤灰中总汞含量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方法的精密度和正确度。结果表明,采用直接燃烧法快速测定煤及煤灰中总汞含量的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准确度,其方法精密度与ASTM D6722—11中规定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可直接... 探讨直接燃烧法快速测定煤及煤灰中总汞含量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方法的精密度和正确度。结果表明,采用直接燃烧法快速测定煤及煤灰中总汞含量的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准确度,其方法精密度与ASTM D6722—11中规定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可直接采用ASTM D6722—11中规定的精密度作为本方法的精密度。方法最佳称样量为(80±10) mg,煤灰样品最佳粒度为0.1 mm,方法检出限为0.016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及煤灰 总汞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型战略关键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34
4
作者 秦身钧 徐飞 +6 位作者 崔莉 王金喜 李神勇 赵泽森 肖林 郭彦霞 赵存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共38页
稀有、稀散、稀土和稀贵等战略性关键元素是用于国民经济和军事国防中的重要原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传统矿床的逐渐枯竭和开采难度加大,煤炭和煤灰中伴生关键元素资源的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望成为一种兼具可... 稀有、稀散、稀土和稀贵等战略性关键元素是用于国民经济和军事国防中的重要原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传统矿床的逐渐枯竭和开采难度加大,煤炭和煤灰中伴生关键元素资源的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望成为一种兼具可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双重价值的新型理想替代资源。将煤型战略关键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化利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阐述了锂、镓、锗、稀土和贵金属等代表性“四稀”战略关键元素含量测定和赋存状态的常用分析方法,在中国煤中的分布富集、赋存状态与地球化学机理,分析了它们从煤到煤灰中的迁移转化和化学形态特征,并对重要关键元素提取过程中的活化浸出、尤其是富集提纯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一些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应关注的方向,以期为煤及煤灰作为战略关键元素潜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及煤灰 战略性关键元素 地球化学 分布与赋存 提取技术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