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煤阶煤中水分自发渗吸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杨明 江舒纬 +3 位作者 徐靖 周子恒 王明洋 高建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7,共8页
为了解不同煤阶煤自发渗吸过程中水分运移特征,以蒙泰满来梁矿、九里山矿、天地王坡矿、平顶山十矿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NMR)试验系统测试煤样渗吸过程中水分在不同时刻的T_(2)谱,结合煤样中水分质量变化,探究煤样在渗吸过... 为了解不同煤阶煤自发渗吸过程中水分运移特征,以蒙泰满来梁矿、九里山矿、天地王坡矿、平顶山十矿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NMR)试验系统测试煤样渗吸过程中水分在不同时刻的T_(2)谱,结合煤样中水分质量变化,探究煤样在渗吸过程中水分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阶煤润湿性较高阶煤和中阶煤好,相同试验条件下,低阶煤的渗吸量最大,其次是高阶煤,中阶煤的渗吸量最小;根据煤样渗吸过程中水分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将煤样渗吸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渗吸初期、渗吸中期和渗吸后期。渗吸初期,低阶煤对水力作用的敏感程度高于高阶煤和中阶煤,低阶煤渗吸速度最大,其次是中阶煤,高阶煤的渗吸速度最小。渗吸中、后期,高阶煤的渗吸速度较中阶煤大;在渗吸过程中,微小孔/中孔范围内由于毛细管力作用,水分会从孔径较小的孔隙向孔径较大的孔隙运移,运移过程中,水分在低阶煤中受到的阻力小于在高阶煤中受到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 煤中水分 自发渗吸 润湿效果 低场核磁共振(NMR) 毛细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 被引量:6
2
作者 邹进 吴杰 朱彤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120-122,共3页
煤中全水分是炼焦精煤中一项重要的计价指标,中国动力用煤采用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计价,每增加1%的全水分将会使发热量降低260 J/g左右。准确测定煤中全水分,可减少煤炭供需双方的质量纠纷,使煤炭按质计价更科学、公正、公平,在煤炭按质计... 煤中全水分是炼焦精煤中一项重要的计价指标,中国动力用煤采用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计价,每增加1%的全水分将会使发热量降低260 J/g左右。准确测定煤中全水分,可减少煤炭供需双方的质量纠纷,使煤炭按质计价更科学、公正、公平,在煤炭按质计价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准确测定煤中全水分可行的操作方法,以避免煤炭供需双方产生不必要的质量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炼焦精 动力用 计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全水分测定自动仪器法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陆茂荣 王庆召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S01期130-134,共5页
为了验证《煤中全水分测定自动仪器法》通氮法是否可以替代现行GB/T 211—201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B1法,对28个褐煤煤样,4个长焰煤煤样进行了同步检测。依据GB/T 18510—2001《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对2种方法的精密... 为了验证《煤中全水分测定自动仪器法》通氮法是否可以替代现行GB/T 211—201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B1法,对28个褐煤煤样,4个长焰煤煤样进行了同步检测。依据GB/T 18510—2001《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对2种方法的精密度和正确度进行测定。《煤中全水分测定自动仪器法》通氮法的重复测定方差为0.016 45,GB/T 211 B1法的重复测定方差为0.019 35,《煤中全水分测定自动仪器法》通氮法的精密度高于GB/T 211 B1法。《煤中全水分测定自动仪器法》通氮法与GB/T 211 B1法结果间差值的标准差为0.150 4,统计量tc为0.370 2,表明试验中任何偏倚都显著小于最大允许偏倚。《煤中全水分测定自动仪器法》通氮法测定褐煤、长焰煤全水分时,精密度和正确度与GB/T 211 B1法测定结果一致,可以替代现行GB/T 211—201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B1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仪器法 水分 精密度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