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煅烧硅藻土改性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庆合 魏永起 孟云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133,共5页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表现不佳一直是影响其推广使用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源可归结为所使用的再生骨料低品质、高吸水性及新旧界面过渡区的劣化。通过改善再生骨料的品质和优化新旧界面过渡区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和抗渗抗冻性能,...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表现不佳一直是影响其推广使用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源可归结为所使用的再生骨料低品质、高吸水性及新旧界面过渡区的劣化。通过改善再生骨料的品质和优化新旧界面过渡区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和抗渗抗冻性能,从而制备出高强、低渗和抗冻性能优异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为此,借鉴高性能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利用低掺量高活性的煅烧硅藻土与大掺量粉煤灰复掺技术、再生骨料预吸水技术及改善拌和工艺的方法,制备出了C60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煅烧硅藻土对再生混凝土力学和抗冻抗渗性能的改性效果及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再生混凝土 煅烧硅藻土 力学性能 抗渗性能 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煅烧硅藻土制备高稳态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开志 龙勇 +5 位作者 陈露一 李晨 吴柏翰 水中和 余睿 费顺鑫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8-1895,共8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早期自收缩大,使结构存在收缩开裂风险,掺入天然多孔活性粉料以激发其火山灰和内养护协同效应可有效降低UHPC自收缩,改善基体体积稳定性。本文利用煅烧硅藻土以一定体积分数(3%、6%、9%)置换水泥制备UHPC基体,并对...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早期自收缩大,使结构存在收缩开裂风险,掺入天然多孔活性粉料以激发其火山灰和内养护协同效应可有效降低UHPC自收缩,改善基体体积稳定性。本文利用煅烧硅藻土以一定体积分数(3%、6%、9%)置换水泥制备UHPC基体,并对其新拌性能、力学性能、自收缩、耐久性能及孔结构与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掺入煅烧硅藻土能显著改善UHPC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并进一步提升其耐久性能;掺入煅烧硅藻土UHPC基体孔结构得到优化,孔隙率降低,孔径细化;掺入煅烧硅藻土UHPC基体中C-S-H凝胶平均Ca/Si比下降,C-S-H(I)占比提高,水化产物结构及致密性改善。优化设计条件下,UHPC基体56 d抗压强度提高9%,56 d抗折强度提高18%,7 d自收缩下降29%,28 d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下降35%,28 d电通量下降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煅烧硅藻土 自收缩 耐久性能 孔结构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硅藻土对轻集料保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夏明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12-3016,3035,共6页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煅烧硅藻土制备轻集料保温混凝土,探讨了煅烧温度和硅藻土细集料(FA)质量分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所制备的轻集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孔隙率、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煅烧温度的升高和硅藻...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煅烧硅藻土制备轻集料保温混凝土,探讨了煅烧温度和硅藻土细集料(FA)质量分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所制备的轻集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孔隙率、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煅烧温度的升高和硅藻土细集料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助于充分发挥硅藻土的火山灰活性和其微集料填充效应,提高轻集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煅烧温度为850℃时,所制备的混凝土孔隙率为30%~34%,弹性模量为3.30~4.55GPa,抗压强度为12.27~14.22 MPa,表观密度为1320~1400 kg/m3,导热系数可低至0.167 W/(m·K),满足GB/T15229-2011对轻集料混凝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硅藻土 轻集料混凝土 力学性能 表观密度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