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荧光粉K_3LuSi_2O_7:Eu^(3+)真空紫外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雷一锋 倪海勇 +2 位作者 王灵利 张秋红 周绍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63-166,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K_3Lu_(1-x)Eu_xSi_2O_7(x=0.1)荧光粉。系统讨论了Eu^(3+)在K_3Lu Si_2O_7的正八面体LuO_6真空紫外-紫外-可见的激发、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结果表明,K_3Lu_(1-x)Eu_xSi_2O_7的电荷迁移带(CTB)位于~225 nm左右,基...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K_3Lu_(1-x)Eu_xSi_2O_7(x=0.1)荧光粉。系统讨论了Eu^(3+)在K_3Lu Si_2O_7的正八面体LuO_6真空紫外-紫外-可见的激发、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结果表明,K_3Lu_(1-x)Eu_xSi_2O_7的电荷迁移带(CTB)位于~225 nm左右,基质吸收带位于~199 nm。分别在147 nm和172 nm波长激发时,发射主要以Eu^(3+)电偶极子跃迁(~5D_0-~7F_2)为主相对发光强度约为商业红粉(Y,Gd)BO_3:Eu^(3+)的55%和80%,色坐标(0.589,0.382),荧光寿命τ_(1/e)=1.78 ms,是一种潜在的应用于真空自外激发发射的红色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真空紫外 焦硅酸钆钾 荧光粉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