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的后现代性反思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冬倩 方香廷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0期53-58,共6页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作为受后现代思想影响的技术流派,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视角,以短期治疗技术为依托,具有流程化、模式化的特点,强调治疗的即时效果,在临床干预方面成效显著。后现代视角强调人的完整性回归和自我超越,可将生活意义的转...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作为受后现代思想影响的技术流派,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视角,以短期治疗技术为依托,具有流程化、模式化的特点,强调治疗的即时效果,在临床干预方面成效显著。后现代视角强调人的完整性回归和自我超越,可将生活意义的转化引入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助人情境下描述与行动循环,可转变为人际场景中经验与意义交互建构的过程,在专业处遇中催化来访者的自我关怀,并在日常生活中达成与困扰共处的自我照顾,最终实现感、事、志、行、知五个层面完型人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后现代性 生活意义 转化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后现代精神的心理治疗模式——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述评 被引量:33
2
作者 魏源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4期34-35,共2页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近 2 0年逐步发展成熟的心理治疗模式 ,在西方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这三个方面对这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模式作出简单的述评。
关键词 浸润 后现代精神 心理治疗模式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新趋向 被引量:7
3
作者 沈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7-31,共5页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是后现代主义治疗模式的代表,最近十几年来越来越为社会工作界所重视。此模式是一个正面的、以行动为主的治疗方法,其最大特点在于从心理健康的观点去看待案主的问题,会谈的焦点在于"解决",而不在于"...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是后现代主义治疗模式的代表,最近十几年来越来越为社会工作界所重视。此模式是一个正面的、以行动为主的治疗方法,其最大特点在于从心理健康的观点去看待案主的问题,会谈的焦点在于"解决",而不在于"问题"。本文将着重讨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的理论脉络及其实务架构,并对其作简短评述,以期能将此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新趋向介绍给国内社工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工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合用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放如 朱双罗 罗文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评价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合用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SFBT合用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为10周。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分别于治疗后第2、... 目的:评价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合用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SFBT合用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为10周。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分别于治疗后第2、4、6、8、10周末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2、4、6、8、10周后Y-BOC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SFBT合用帕罗西汀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均有显著疗效,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 帕罗西汀 治疗 强迫症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 被引量:20
5
作者 高翔 戴艳 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1-322,320,共3页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心理治疗 精神健康 主体经验 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结合书法治疗干预教练员心理疲劳个案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国明 魏柳青 李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5-722,共8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结合书法治疗对教练员心理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首先对被干预对象进行了心理疲劳、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测评,按照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要求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正式会晤4次,过程中挖掘出其自身问题...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结合书法治疗对教练员心理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首先对被干预对象进行了心理疲劳、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测评,按照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要求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正式会晤4次,过程中挖掘出其自身问题解决资源,适时引入书法治疗。书法治疗选取了楷书和草书两种书体的书法练习形式并同时收集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历时69天,楷书练习28次,每个练习单元20分钟,草书练习19次,每单元10分钟。书法治疗期间穿插非正式心理咨询会晤若干次,干预后再次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评。结果:干预前后对比,综合心理状态评价之激动性和躯体焦虑下降3分和5分,平静感提高6分;匹兹堡睡眠指数测试中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睡眠障碍及总得分降低了1分、2分、1分和4分;心理疲劳问卷调查中情绪/体力耗竭维度降低6分;对运动的负评价维度降低了1分。结论:干预有效改善了该教练员的心理疲劳程度、综合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HRV指标显示长期楷书练习和短时间草书练习较好地改善了被干预对象的自主神经活性和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治疗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心理疲劳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对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哲学思辨 被引量:5
7
作者 骆宏 杜奕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7-39,共3页
采用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说”和“语言游戏说”,对比了对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当事人语言表达的不同理解。后基于“语言游戏说”,总结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具体实践方法,突出体现了其受到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影响,把心... 采用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说”和“语言游戏说”,对比了对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当事人语言表达的不同理解。后基于“语言游戏说”,总结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具体实践方法,突出体现了其受到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影响,把心理干预的关注点放在对当事人语言本身的诠释上,把治疗结果看作摆脱语言设限后的各种可能性上,进而为化解危机找到各种更为便捷的途径。也体现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认识论的干预模式,是一种在哲学思维上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危机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解决短期取向团体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江婵 朱政仁 +4 位作者 袁水莲 李卫红 钟华 何著发 刘旺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874-3877,共4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期取向团体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焦点...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期取向团体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焦点解决短期取向团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团体心理辅导。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自我效能感水平,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估精神症状。结果两组自我效能感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自我效能感得分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方法与时间在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并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猜疑因子得分及总分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均呈直线负相关(P<0.05),而激活性因子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呈直线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忧郁因子得分及总分是自我效能感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焦点解决短期取向团体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且自我效能感水平与焦虑、忧郁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团体治疗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对工伤患者心理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万其容 胡亚荣 +1 位作者 汪志宏 易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对工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伴有负性情绪的工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SFBT,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对工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伴有负性情绪的工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SFBT,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价SFBT对工伤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MBI在治疗4周后都有明显提高,实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WHOQOL-BREF量表各因子评分在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改善,生理健康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心理健康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人际关系和周围环境因子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能帮助工伤患者克服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减轻情绪障碍,从而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其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 工伤 心理治疗 抑郁 焦虑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