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句整合与量级凸显——焦点助词“哪怕”的形成
1
作者 韦志刚 洪波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2-610,共9页
“哪怕”除了在复句中作让步条件连词外,还可以在单句中作焦点助词,这是小句整合的结果。“哪怕”小句最初以插入语的形式进入主句,句法降级后成为依附性成分。在单句内,“哪怕”对后续的量级成分进行焦点凸显,通过极量蕴含周遍量,形成... “哪怕”除了在复句中作让步条件连词外,还可以在单句中作焦点助词,这是小句整合的结果。“哪怕”小句最初以插入语的形式进入主句,句法降级后成为依附性成分。在单句内,“哪怕”对后续的量级成分进行焦点凸显,通过极量蕴含周遍量,形成强调表达,表现言者的情感、态度和认识。推动“哪怕”小句整合的动因是信息结构的完形重塑,“哪怕”小句作为插入语与中心语句法位置相邻是整合发生的重要句法条件,去句化、句法降级和语调融合是其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助词 哪怕 小句整合 句法降级 语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焦点干涉效应的句法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昊泽 张志恒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本文在生成语法学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探讨汉语特指疑问句中出现的焦点干涉效应,提出焦点干涉效应分为两类:一类涉及名词性疑问代词和问方式的"怎么(样)"以及问目的的"为(了)什么";另一类涉及问原因的"怎么&q... 本文在生成语法学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探讨汉语特指疑问句中出现的焦点干涉效应,提出焦点干涉效应分为两类:一类涉及名词性疑问代词和问方式的"怎么(样)"以及问目的的"为(了)什么";另一类涉及问原因的"怎么"和"为什么"。前一类出现焦点干涉效应是由于"一致最近条件"使疑问标句词的不可解释的疑问特征无法被核查和删除;后一类出现的原因是问原因的"为什么"和"怎么"在句法结构上不能低于焦点敏感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干涉效应 焦点敏感助词 焦点关联 一致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