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炉入炉焦炭高温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文泽
湛文龙
+3 位作者
刘肖
刘起航
余盈昌
吴铿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焦炭的热态性能是评价其在炉内溶损反应程度及抗机械破坏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安阳钢铁1#和2#高炉入炉焦炭的高温反应特性,分别采用块焦法、粒焦法和组织结构法进行了测定,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侧...
焦炭的热态性能是评价其在炉内溶损反应程度及抗机械破坏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安阳钢铁1#和2#高炉入炉焦炭的高温反应特性,分别采用块焦法、粒焦法和组织结构法进行了测定,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侧重点及内在影响因素,给出了粒焦法和块焦法所得结果之间的线性关系;焦炭的矿相显微结构是影响其在高炉内劣化的内部因素,由修正公式可知,片状结构和各向同性与CO2的反应速度较快,镶嵌结构含量高的焦炭,反应后强度较高.由安钢1#和2#高炉所用入炉焦炭的性能分析结果,结合高炉的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改进安钢高炉入炉焦炭高温反应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粒焦法
焦炭
反应
性
焦炭反应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焦炭热性质非线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进春
吴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6-1412,共7页
针对基于煤质指标预测焦炭热性质建模过程中易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提出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对焦炭热性质进行预测的建模思路。考虑到煤质指标与焦炭热性质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采用拟线性化处理的方法,将煤质指标的一次效应、二次效...
针对基于煤质指标预测焦炭热性质建模过程中易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提出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对焦炭热性质进行预测的建模思路。考虑到煤质指标与焦炭热性质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采用拟线性化处理的方法,将煤质指标的一次效应、二次效应及交互效应作为模型输入,建立焦炭热性质预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基于拟线性化处理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和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对焦炭热性质预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的焦炭热性质预测模型是有效可行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比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焦炭
反应
性指数:
焦炭反应后强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非线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料煤性质对焦炭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张文成
张小勇
郑明东
《中国煤炭》
2019年第5期79-84,共6页
为了探讨单种炼焦煤指标对炼焦质量的影响,进行了27个单种煤的小焦炉试验,用来分析焦炭的冷热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变质程度和粘结性能是炼制优质焦炭的基础,挥发分在20%~26%且粘结指数在82~88或基氏流动度在2.0~3.0的范围内得到的单...
为了探讨单种炼焦煤指标对炼焦质量的影响,进行了27个单种煤的小焦炉试验,用来分析焦炭的冷热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变质程度和粘结性能是炼制优质焦炭的基础,挥发分在20%~26%且粘结指数在82~88或基氏流动度在2.0~3.0的范围内得到的单种焦炭的CSR较高;单种煤的催化指数降低和单种煤的微强粘比增加使得单种焦炭CSR增加;除了粘结性指标和变质程度指标以外,另外考虑催化指数和微强粘比。选取以上4类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以采用WQN、R、LGMF和MCI这4个指标的预测模型最佳,相关系数达到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种煤
炼焦
焦炭
焦炭反应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华不黏煤的加热处理及其配煤炼焦试验
被引量:
4
4
作者
崔平
徐昶辉
陈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利用热惰性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对神华不黏煤进行加热处理,并将其按3%,5%,8%的比例替换部分气煤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入同一比例神华不黏煤的情况下,所得焦炭反应性(CRI)随其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在400℃时...
利用热惰性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对神华不黏煤进行加热处理,并将其按3%,5%,8%的比例替换部分气煤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入同一比例神华不黏煤的情况下,所得焦炭反应性(CRI)随其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在400℃时达到最低,对应的神华不黏煤添加量为3%,5%,8%时,焦炭反应性分别为43.20%,45.95%,48.48%,但焦炭的显微强度(MSI)差别不大;当增加肥煤配比后,随着添加的神华不黏煤处理温度的升高,焦炭反应性呈现下降、反应后强度(CSR)和焦炭显微强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且适当调整焦肥煤比例后,可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使加热处理后的神华不黏煤的配入比例达到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华不黏煤
加热处理
配煤
焦炭
反应
性
焦炭反应后强度
焦炭
显微
强度
惰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焦炭CSR和CRI性能预测模型
5
作者
刘晓航
史先菊
+3 位作者
许德明
贺铸
李光强
王强
《烧结球团》
2025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焦炭的CSR(焦炭反应后强度)和CRI(焦炭反应性指数)性能指标对提高高炉冶炼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绿色生产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依赖人工经验调控存在响应慢、误差大等问题,难以实现对CSR和CRI的精准实时预测。本文基于焦炭的...
焦炭的CSR(焦炭反应后强度)和CRI(焦炭反应性指数)性能指标对提高高炉冶炼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绿色生产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依赖人工经验调控存在响应慢、误差大等问题,难以实现对CSR和CRI的精准实时预测。本文基于焦炭的灰分、挥发分、硫分和固定碳等基础属性,采用大数据拟合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预测CSR和CRI的决策树算法;通过网格搜索结合交叉验证来优化超参数,筛选出最优的决策树,并利用特征相关热图、特征相关性及SHAP值解释模型的预测机制。结果表明:当树深度为19、随机种子数为44时,CSR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精度达98.543%;当树深度为18、随机种子数为75时,CSR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精度达96.825%;现场测试结果显示,封装后在线实时预测软件的单次预测时间仅为0.1~0.3 s,软件具备良好的实时性与稳定性。本文开发的预测系统能有效支持高炉生产中焦炭的质量决策,显著提升预测效率与准确性,推动炼铁过程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焦炭反应后强度
焦炭
反应
性指数
机器学习
决策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兴澄3200m3高炉炉况连续失常简析
6
作者
徐振庭
王梦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兴澄3200m^3高炉六次炉况失常进行了分析总结。处理兴澄3200 m^3高炉炉况失常的主要经验:①对炉况失常判断要准,减风幅度要大,每次减风500~1000m^3/min;②加焦量要足,首次集中加焦应在100t以上,合计加焦应不低于160t;③加风应谨慎,...
对兴澄3200m^3高炉六次炉况失常进行了分析总结。处理兴澄3200 m^3高炉炉况失常的主要经验:①对炉况失常判断要准,减风幅度要大,每次减风500~1000m^3/min;②加焦量要足,首次集中加焦应在100t以上,合计加焦应不低于160t;③加风应谨慎,待气流走稳,炉缸热量蓄积到一定量后才可加风;④风温要高送,煤比要维持160 kg/t以上;⑤维持一定的矿石批重,不低于80t;⑥维持一定的负荷,坚持走循环焦,燃料比650~680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况失常
热负荷
焦炭反应后强度
焦炭
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炉入炉焦炭高温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文泽
湛文龙
刘肖
刘起航
余盈昌
吴铿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026)
文摘
焦炭的热态性能是评价其在炉内溶损反应程度及抗机械破坏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安阳钢铁1#和2#高炉入炉焦炭的高温反应特性,分别采用块焦法、粒焦法和组织结构法进行了测定,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侧重点及内在影响因素,给出了粒焦法和块焦法所得结果之间的线性关系;焦炭的矿相显微结构是影响其在高炉内劣化的内部因素,由修正公式可知,片状结构和各向同性与CO2的反应速度较快,镶嵌结构含量高的焦炭,反应后强度较高.由安钢1#和2#高炉所用入炉焦炭的性能分析结果,结合高炉的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改进安钢高炉入炉焦炭高温反应特性的措施.
关键词
焦炭
粒焦法
焦炭
反应
性
焦炭反应后强度
Keywords
coke
grainy coke method
CRI
CSR
分类号
TF53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焦炭热性质非线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进春
吴超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6-141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4132)
文摘
针对基于煤质指标预测焦炭热性质建模过程中易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提出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对焦炭热性质进行预测的建模思路。考虑到煤质指标与焦炭热性质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采用拟线性化处理的方法,将煤质指标的一次效应、二次效应及交互效应作为模型输入,建立焦炭热性质预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基于拟线性化处理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和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对焦炭热性质预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的焦炭热性质预测模型是有效可行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比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高。
关键词
焦炭
焦炭
反应
性指数:
焦炭反应后强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非线性预测
Keywords
coke
coke reactivity index (CRI)
coke strength after reaction (CSR)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nonlinear prediction
分类号
TK01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料煤性质对焦炭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张文成
张小勇
郑明东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学院
宝钢股份研究院梅钢技术中心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中国煤炭》
2019年第5期79-84,共6页
文摘
为了探讨单种炼焦煤指标对炼焦质量的影响,进行了27个单种煤的小焦炉试验,用来分析焦炭的冷热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变质程度和粘结性能是炼制优质焦炭的基础,挥发分在20%~26%且粘结指数在82~88或基氏流动度在2.0~3.0的范围内得到的单种焦炭的CSR较高;单种煤的催化指数降低和单种煤的微强粘比增加使得单种焦炭CSR增加;除了粘结性指标和变质程度指标以外,另外考虑催化指数和微强粘比。选取以上4类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以采用WQN、R、LGMF和MCI这4个指标的预测模型最佳,相关系数达到71.0%。
关键词
单种煤
炼焦
焦炭
焦炭反应后强度
Keywords
single coal
coking
coke
CSR
分类号
TQ520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华不黏煤的加热处理及其配煤炼焦试验
被引量:
4
4
作者
崔平
徐昶辉
陈勇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125,共4页
文摘
利用热惰性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对神华不黏煤进行加热处理,并将其按3%,5%,8%的比例替换部分气煤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入同一比例神华不黏煤的情况下,所得焦炭反应性(CRI)随其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在400℃时达到最低,对应的神华不黏煤添加量为3%,5%,8%时,焦炭反应性分别为43.20%,45.95%,48.48%,但焦炭的显微强度(MSI)差别不大;当增加肥煤配比后,随着添加的神华不黏煤处理温度的升高,焦炭反应性呈现下降、反应后强度(CSR)和焦炭显微强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且适当调整焦肥煤比例后,可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使加热处理后的神华不黏煤的配入比例达到8%以上。
关键词
神华不黏煤
加热处理
配煤
焦炭
反应
性
焦炭反应后强度
焦炭
显微
强度
惰性气体
Keywords
Shenhua non-caking coal
heating processing
blended coal
coke reactivity index
coke strength after reaction
coke micro strength index
inert gas
分类号
TQ520.62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焦炭CSR和CRI性能预测模型
5
作者
刘晓航
史先菊
许德明
贺铸
李光强
王强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烧结球团》
2025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22A20173)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BAA021&2022BAD043)。
文摘
焦炭的CSR(焦炭反应后强度)和CRI(焦炭反应性指数)性能指标对提高高炉冶炼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绿色生产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依赖人工经验调控存在响应慢、误差大等问题,难以实现对CSR和CRI的精准实时预测。本文基于焦炭的灰分、挥发分、硫分和固定碳等基础属性,采用大数据拟合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预测CSR和CRI的决策树算法;通过网格搜索结合交叉验证来优化超参数,筛选出最优的决策树,并利用特征相关热图、特征相关性及SHAP值解释模型的预测机制。结果表明:当树深度为19、随机种子数为44时,CSR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精度达98.543%;当树深度为18、随机种子数为75时,CSR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精度达96.825%;现场测试结果显示,封装后在线实时预测软件的单次预测时间仅为0.1~0.3 s,软件具备良好的实时性与稳定性。本文开发的预测系统能有效支持高炉生产中焦炭的质量决策,显著提升预测效率与准确性,推动炼铁过程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发展。
关键词
高炉炼铁
焦炭反应后强度
焦炭
反应
性指数
机器学习
决策树算法
Keywords
blast furnace ironmaking
CSR
CRI
machine learning
decision tree algorithm
分类号
TF526.1 [冶金工程]
TP18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兴澄3200m3高炉炉况连续失常简析
6
作者
徐振庭
王梦
机构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共3页
文摘
对兴澄3200m^3高炉六次炉况失常进行了分析总结。处理兴澄3200 m^3高炉炉况失常的主要经验:①对炉况失常判断要准,减风幅度要大,每次减风500~1000m^3/min;②加焦量要足,首次集中加焦应在100t以上,合计加焦应不低于160t;③加风应谨慎,待气流走稳,炉缸热量蓄积到一定量后才可加风;④风温要高送,煤比要维持160 kg/t以上;⑤维持一定的矿石批重,不低于80t;⑥维持一定的负荷,坚持走循环焦,燃料比650~680 kg/t。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况失常
热负荷
焦炭反应后强度
焦炭
负荷
分类号
TF54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炉入炉焦炭高温反应特性的研究
王文泽
湛文龙
刘肖
刘起航
余盈昌
吴铿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焦炭热性质非线性预测模型
张进春
吴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原料煤性质对焦炭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张文成
张小勇
郑明东
《中国煤炭》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神华不黏煤的加热处理及其配煤炼焦试验
崔平
徐昶辉
陈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焦炭CSR和CRI性能预测模型
刘晓航
史先菊
许德明
贺铸
李光强
王强
《烧结球团》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兴澄3200m3高炉炉况连续失常简析
徐振庭
王梦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