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铜陵焦冲金-硫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志辉 张达 +6 位作者 狄永军 舒斌 庞振山 杜泽忠 阙朝阳 马先平 薛建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43-1652,共10页
安徽铜陵焦冲金硫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内,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中。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石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石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 安徽铜陵焦冲金硫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内,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中。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石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石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成矿热液δ34SΣS在4.0‰左右,反映其来源与岩浆硫密切相关。矿石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经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特征参数法判断矿石Pb为异常Pb。通过Zartman铅构造坏境演化图解和Δγ-Δβ成因分类图解,确定矿床物质来源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其源于上地壳物质与地幔的混合。通过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期望为铜陵地区寻找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矿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b同位素组成 成矿物质来源 焦冲金-硫矿床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