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鞍山烧结厂含菱铁矿浮选中矿焙烧机制研究
1
作者 Mahamadou A Traore 印万忠 +3 位作者 李丽匣 马英强 冀秀荣 卢冀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7,71,共5页
东鞍山烧结厂含菱铁矿浮选中矿经700℃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处理,可以得到品位为60.43%,回收率为83.59%的铁精矿。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手段着重对焙烧过程中铁矿物的转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改变,焙烧过... 东鞍山烧结厂含菱铁矿浮选中矿经700℃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处理,可以得到品位为60.43%,回收率为83.59%的铁精矿。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手段着重对焙烧过程中铁矿物的转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改变,焙烧过程将经历菱铁矿分解、赤铁矿还原和铁矿物过反应3个阶段,其中赤铁矿还原阶段对应的焙烧温度正是700℃,此时焙烧产品中的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最有利于弱磁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赤铁矿 浮选中矿 还原焙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陶粒制备工艺烧结温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林子增 黄瑛 谢文理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89-93,共5页
为明确陶粒制备工艺的烧成温度范围,考察焙烧机制,进行了不同温度污泥烧制页岩陶粒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控制参数耐火度:Al2O3/+SiO2Fe2O3+CaO+MgO+Na2O+K2O可以表征混合料烧成开始温度;1000℃以下烧制陶粒的孔径分布为单峰曲线,1... 为明确陶粒制备工艺的烧成温度范围,考察焙烧机制,进行了不同温度污泥烧制页岩陶粒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控制参数耐火度:Al2O3/+SiO2Fe2O3+CaO+MgO+Na2O+K2O可以表征混合料烧成开始温度;1000℃以下烧制陶粒的孔径分布为单峰曲线,1050~1100℃烧制陶粒的孔径呈现双峰结构,焙烧机制对陶粒孔隙分布有如下影响:提高焙烧温度,峰值孔径增大,延长焙烧时间,峰值孔径相对位置增加;XRD分析表明,陶粒主要晶相为石英和蓝晶石,在1050℃以上烧结,孔分布出现双峰曲线,可能与氧化铁分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陶粒 烧结温度 焙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